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它有着高达65.95%,位居全国第一的森林覆盖率;也有着长达3751.5千米,位居全国第二位的陆地海岸线;素有“南方水果之乡”和“茶树品种王国”之美誉;茶、菜、果、菌等园艺作物均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它与台湾仅一水相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和进行综合改革试验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
为全面反映福建省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动态、新成就,总结推广新做法、新经验,中国农村杂志社与福建省农业厅共同开展“特色现代农业福建行”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加快发展福建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个抓住机遇并不断努力的人,哪怕起点再低,也会成就一番事业。在福建龙岩长汀的傅木清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年农民模样的他,其实有着多重头衔,“全国种粮大户”、“福建康禾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等。对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个传奇,但他自己说,我只是农民。从农民到董事长,傅木清走过了一段拼搏的岁月,当然,他的成就也得益于福建省推进粮食产能区增产项目的实行。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创新高,但从总体上看,仍未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粮食一时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这一点,福建省是深有体会的。2003年“非典”期间,全国性粮食供应紧张,有钱也难买到粮食。今年福建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黄琪玉副省长指出,历史教训告诫,粮食生产大落容易,恢复很难,一旦出现大的滑坡,再起来就要花上好多年功夫。
虽然福建是粮食主销区,但他们仍不忘抓粮食生产,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采取有效举措,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50万吨以上,粮食储备规模达到360万吨以上。粮安天下,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2015年开始,福建省推行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单产,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据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姜绍丰介绍,今年福建提出在粮食主产县建成连片500亩以上的粮食产能区500片,面积50万亩以上,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在粮食产能区内要达到一定水准:
一是提升机械作业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协作攻关,形成农科教、产学研大协调、大合作的机制,推进水稻机插秧,在千亩以上产能区配套建设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50个。
二是提升科技增产能力。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技术组装示范,重点抓好良种推广、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等水稻“五新”,确保其在产能区覆盖率达百分百。
三是提升主体经营能力。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提高种粮比较效益。
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增长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2016年,计划新建千亩以上产能区配套建设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每个点建设PC阳光板育秧温室及操作间,配备成套自动化水稻催芽机等设备。
二是在水稻的“五新”推广上也下足功夫,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行以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为内容的“五统一”和耕、种、收(烘)等专业化服务,提高产能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开展扶持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粮食产能区建设,推进产能区建立稳定和利益共享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与项目建设机制。
在每个项目中,政府都拿出真金白银切实地支持示范点的生产,并提供了十分贴心的便民指导服务。如农业部门提供多家水稻工厂化育秧文洛式温室建设厂家、材料等有关信息,供经营主体选择。指导经营主体按规范合同文本要求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主动做好良种、水稻工厂化机插秧育秧技术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51.65万亩的粮食增产,比预计的50万亩粮食增产计划多出了1.65万亩。单亩产量增110公斤,大大缓解了福建省的粮食问题。
据介绍,粮食产能区项目补助主要对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
龙岩长汀的傅木清就是其中一位。高中毕业的他,学历并不算优越,但对于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却有着异乎常人的执着。但凡提到农业机械化有关的事情,你会发现他那双看上去平淡无奇的眼睛里瞬间溢满了热量。
“如果按照过去的模式,全靠人来种田,赚不到什么钱。”傅木清说,“我靠的是大规模流转耕地,靠机械化种田。”在项目的鼓励下,傅木清投资350万元建立工厂化育秧中心,打造集工厂化育秧、炼苗棚、全程农业机械化机库、新型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维修服务中心、优质稻加工于一体的水稻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中心。工厂化育秧时间比大田育秧短15天左右,有利于抢抓农时。集中育秧、机耕、机播、机插、机喷、机收、烘干等一条龙机械化手段生产,为傅木清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优质水稻提供了技术与设备保障。
“要干就要干大的。”这是傅木清常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2015年5月,福建康禾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傅木清任董事长。按他的话说,征程,才刚刚开始。
为全面反映福建省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动态、新成就,总结推广新做法、新经验,中国农村杂志社与福建省农业厅共同开展“特色现代农业福建行”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加快发展福建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个抓住机遇并不断努力的人,哪怕起点再低,也会成就一番事业。在福建龙岩长汀的傅木清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年农民模样的他,其实有着多重头衔,“全国种粮大户”、“福建康禾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等。对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个传奇,但他自己说,我只是农民。从农民到董事长,傅木清走过了一段拼搏的岁月,当然,他的成就也得益于福建省推进粮食产能区增产项目的实行。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创新高,但从总体上看,仍未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粮食一时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这一点,福建省是深有体会的。2003年“非典”期间,全国性粮食供应紧张,有钱也难买到粮食。今年福建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黄琪玉副省长指出,历史教训告诫,粮食生产大落容易,恢复很难,一旦出现大的滑坡,再起来就要花上好多年功夫。
虽然福建是粮食主销区,但他们仍不忘抓粮食生产,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采取有效举措,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50万吨以上,粮食储备规模达到360万吨以上。粮安天下,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2015年开始,福建省推行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单产,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据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姜绍丰介绍,今年福建提出在粮食主产县建成连片500亩以上的粮食产能区500片,面积50万亩以上,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在粮食产能区内要达到一定水准:
一是提升机械作业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协作攻关,形成农科教、产学研大协调、大合作的机制,推进水稻机插秧,在千亩以上产能区配套建设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50个。
二是提升科技增产能力。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技术组装示范,重点抓好良种推广、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等水稻“五新”,确保其在产能区覆盖率达百分百。
三是提升主体经营能力。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提高种粮比较效益。
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增长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2016年,计划新建千亩以上产能区配套建设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每个点建设PC阳光板育秧温室及操作间,配备成套自动化水稻催芽机等设备。
二是在水稻的“五新”推广上也下足功夫,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行以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为内容的“五统一”和耕、种、收(烘)等专业化服务,提高产能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开展扶持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粮食产能区建设,推进产能区建立稳定和利益共享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与项目建设机制。
在每个项目中,政府都拿出真金白银切实地支持示范点的生产,并提供了十分贴心的便民指导服务。如农业部门提供多家水稻工厂化育秧文洛式温室建设厂家、材料等有关信息,供经营主体选择。指导经营主体按规范合同文本要求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主动做好良种、水稻工厂化机插秧育秧技术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51.65万亩的粮食增产,比预计的50万亩粮食增产计划多出了1.65万亩。单亩产量增110公斤,大大缓解了福建省的粮食问题。
据介绍,粮食产能区项目补助主要对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
龙岩长汀的傅木清就是其中一位。高中毕业的他,学历并不算优越,但对于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却有着异乎常人的执着。但凡提到农业机械化有关的事情,你会发现他那双看上去平淡无奇的眼睛里瞬间溢满了热量。
“如果按照过去的模式,全靠人来种田,赚不到什么钱。”傅木清说,“我靠的是大规模流转耕地,靠机械化种田。”在项目的鼓励下,傅木清投资350万元建立工厂化育秧中心,打造集工厂化育秧、炼苗棚、全程农业机械化机库、新型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维修服务中心、优质稻加工于一体的水稻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中心。工厂化育秧时间比大田育秧短15天左右,有利于抢抓农时。集中育秧、机耕、机播、机插、机喷、机收、烘干等一条龙机械化手段生产,为傅木清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优质水稻提供了技术与设备保障。
“要干就要干大的。”这是傅木清常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2015年5月,福建康禾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傅木清任董事长。按他的话说,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