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矮生性状研究进展概述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概要介绍了南瓜的矮生性状,总结了对南瓜矮生性状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南瓜属作物矮生性状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南瓜; 矮生; 无蔓
  南瓜属(Cucurbita)作物起源于美洲,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1]。南瓜属作物生长力强,适应性强,不仅可以食用其果实和种子,而且还可以观赏,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易贮藏耐运输,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研究发现,南瓜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降血糖、降血脂和预防结石[2],所以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功能保健食品的开发[3]。
  葫芦科(Cucurtbitaceae)南瓜属(Cucurbita)共有30个种,其中有5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灰籽南瓜(Cucurbita mixta)和黑籽南瓜(Cucutbita ficifolia )。目前,我国生产上主要种植前3种南瓜,本综述也主要围绕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展开。
  1 南瓜矮生性状简介
  矮生又叫丛生(bush type),就是无蔓,与蔓生是1对相对性状。矮生南瓜株型节间距极短,叶腋处能长出侧枝。一般从茎的基部能长出3~6个分枝,1个分枝能生成4~6片叶,每片叶都有长的管状叶柄,生长于茎基部,因而整个株型呈丛生状,每个分枝都有雌花出现,每株能结瓜2~6个,无蔓南瓜相对长蔓南瓜属于高产品种[4]。
  在种植过程中,相对于长蔓南瓜,矮生南瓜有很多明显的优势[5-9]:单位所占营养面积变小,种植密度是长蔓南瓜的2~3倍,光能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并且抗倒伏能力强,早熟不需要整枝压蔓,管理简单,方便机械化生产,从而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南瓜的矮生性状对南瓜育种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中,均有发现矮生品种的报道。美洲南瓜一直就有矮生品种,而中国南瓜的矮生突变体是王甲生先生[10]1986年在山西发现的,国内的矮生印度南瓜突变体是2011年才由黄河勋[11]报道发现的。相对于长蔓南瓜,矮生性状被认为是由南瓜控制蔓性的基因突变得到的[12],是受多种遗传因素共同调控的结果,使得南瓜植株的节间或蔓间不能正常生长,从而出现矮生性状[13]。这些矮生突变体同时还是研究植物激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和信号传导,调控园艺植物株高,以及植物茎发育和生长的宝贵材料[14-16]。
  2 矮生南瓜研究进展
  2.1 矮生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对美洲南瓜矮生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如下:1947年,Shifriss[17]对西葫芦(美洲南瓜)矮生突变体的研究的结果表明,F2代群体在植株生长初期的蔓生植株与矮生植株的分离比例为1 ∶ 3,但是到了植株生长后期,蔓生植株与矮生植株的分离比例却变成了3 ∶ 1。Shifriss解释为显性发育逆转(developmental reversal of dominance)现象,由于异质杂合体(hetero-zygote)的作用导致植株在其生长初期表现为1个亲本的性状,但是到了植株生长后期却表现为另 1个亲本的性状。1958年,Grebenscikov[18]对美洲南瓜矮生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其矮生性状是由1个主效显性基因和几个未确定数量的修饰基因决定的。1963年,Denna等[19] 对西葫芦植株连续节间长度变化的研究表明:在植株发育初期,矮生基因对蔓生基因几乎完全显性;在植株发育后期,矮生基因对长蔓基因不完全显性。1989年,Edelstein等[20]的研究结果表明,南瓜植株矮生性状对长蔓性状表现为完全显性。
  通过对西葫芦矮生植株与蔓生植株的细胞学观察比较分析,1963年Denna和Munger[19] 研究表明细胞伸长和分裂的影响抑制了矮生植株蔓的伸长。矮生型西葫芦的矮生基因应该是首先作用于细胞的伸长,并认为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植物激素来实现的。通过对矮生和蔓生西葫芦喷施外源激素的试验,Denna[21]发现:外源喷施生长素能够促进西葫芦植株叶柄伸长,但是并不能促进蔓伸长;外源喷施赤霉素能够同时促进矮生和蔓生西葫芦植株蔓伸长,并能使矮生西葫芦的蔓伸长到与蔓生西葫芦一样的长度。
  对美洲南瓜矮生性状的研究较早,西葫芦矮生品种早已广泛应用于生产。2008年Gong等[22]扩展了Zraidi的遗传图谱,西葫芦的矮生性状(B)被定位在 LGp12连锁群中,SSR标记CMTp131与西葫芦矮生性状(B)的遗传距离为7.8 cM。
  2.2 矮生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1986年,王甲生在山西省境内首次发现了中国南瓜的矮生突变体;1991年,周祥麟和李海真[23]发现中国南瓜矮生突变体的矮生性状是由显性单基因Bu控制。2007年,李云龙等[24]获得与该矮生基因Bu连锁的SCAR标记,其遗传距离为2.29 cM。2008年,武涛等[25]利用cDNA-AFLP技术在矮生突变体发育期的节间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探索,得到了70条TDFs(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s),选取其中 58条测序,经RT-PCR检测,其中有4条被认为与矮生性状相关。2011年,王深浩等[26]以中国南瓜矮生突变体为供体亲本,以印度蔓生南瓜为轮回亲本,构建了 BC6 F2代分离群体。利用黄瓜基因组序列,将南瓜矮生基因Bu比较定位至黄瓜5号染色体,并开发了1个新的 PCR标记IF3629,该标记与矮生基因Bu连锁遗传距离为1.0 cM。该标记不仅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而且为Bu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此外,研究者们还对矮生中国南瓜进行了许多生理生化研究。2007年,武涛等[27]利用显微镜观察胚轴,比较了中国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和野生型,认为矮生突变体的产生是细胞伸长被抑制的结果。2008年,武涛等[28]又通过比较中国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发现突变体在节间和叶片部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要高于野生型,并认为这是由单基因控制的。同年,武涛等[29]还发现矮生突变体在萌发后28 d,节间部位的超氧自由基含量远高于野生型,并且在32 d时,过氧化氢含量也明显高于野生型。2010年,王深浩[30]研究结果发现对矮生植株喷施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和腐胺(putrescine)都不能使矮生中国南瓜(无蔓4号)的主蔓由矮生恢复到长蔓,认为中国南瓜矮生突变体不属于激素缺陷型导致的变异。   另外,2007年李云龙等[24]、2009年刘小俊等[31]都对矮生中国南瓜和长蔓印度南瓜进行了种间杂交研究;2006年智海英等[32]对无蔓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进行了种间杂交研究,都获得了可育的种间杂交后代。这些研究表明南瓜属作物种间的杂交是可行的,为育种家改良品种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2.3 矮生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
  1949年,Singh[33]在对印度南瓜矮生突变体的研究过程中,把矮生和长蔓植株杂交得到的F2代群体的表现型分为5种类型,其中2种类型分别表现为与其2个亲本表现型一致的矮生植株和长蔓植株,另外3种的蔓长为介于2个亲本之间的类型。Singh的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南瓜的矮生与长蔓性状是由2对非显性基因所控制的。
  国内的研究者2011年才有印度南瓜矮生突变体的报道,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黄河勋[11]报道称,在南瓜育种过程中发现了矮生的印度南瓜,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矮生性状,与蔓生印度南瓜进行杂交后,利用64对AFLP引物对F2代69株群体进行分子标记,最终MCAG/ETT引物在长、短蔓池可扩增出特异条带,距离短蔓基因11.3 cM。对特异条带测序后经与EBI数据库BLAST比对,发现与杨树的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有96% 的同源性。
  3 展 望
  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其中矮生是瓜类理想株型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对南瓜属作物矮生基因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仅仅做了遗传规律分析和一些分子标记的初步定位,对南瓜属作物矮生基因的精细定位还没有进行,控制矮生的Bu基因还没有被克隆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兴起,使我们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矮生突变体的产生机理成为了可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诞生,使得大规模测序的费用不断降低,2011年José Blanca等[34]对美洲南瓜Zucchini (subsp. pepo) 和 Scallop (subsp. ovifera)杂交后代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从拼接序列中获得了1 882个SSR基序和9 043个SNPs,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引物信息。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者们进行南瓜全基因组测序,让我们在分子水平上更加了解南瓜,从而更好地研究南瓜的矮生性状。
  参考文献
  [1] 林德佩. 南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J]. 中国西瓜甜瓜,2000(1):36-38.
  [2] 范文秀, 李新峥. 南瓜营养成分分析及功能特性的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2): 38-41.
  [3] 罗伯祥, 沈俊国, 赵苏海. 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J]. 种子,2006,25(1): 43-46.
  [4] 周祥麟,李海真.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的遗传性及其生产利用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1(1): 1-6.
  [5] Thomas S G,Sun T. Update on gibberellin signaling. A tale of the tall and the short[J]. Plant Physiology,2004, 135(2): 668-676.
  [6] Denna D W,Munger H M. Morphology of the bush and vine habits and the allelism of the bush genes in Cucurbita maxima and C. pepo squash[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963,82: 370-377.
  [7] 孙小镭,邬树桐,宋绪峨. 中国矮生刺黄瓜品系特性研究初报[J]. 园艺学报,1990,17(1): 59-64.
  [8] Lester D R, Ross J J, Davies P J, et al. Mendel’s stem length gene(Le) encodes a gibberellins 3β-hydroxylase[J]. The Plant Cell,1997,9(8): 1435-1443.
  [9] Huang H X, Zhang X Q, Wei Z C, et al. Inheritance of male-steri-lity and dwarfism in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and Naka][J]. Scientia Horticulturae,1998,74(3): 175-181.
  [10] 王甲生. 矮生中国南瓜的发现与选育简报[J]. 中国蔬菜,1986,(3): 17.
  [11] 黄河勋. 与南瓜短蔓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J]. 园艺学报,2011,38(增刊): 2593.
  [12] 贾长才,李海真.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发现及利用[J]. 北方园艺,1997(4): 52-53.
  [13] Marti E, Gisbert C, Bishop G J, et al. 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mato[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6, 57(9): 2037-2047.
  [14] Hedden P, Phillips A L. Gibberellin metabolism: new insights revealed by the genes[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0,5(12): 523-530.   [15] Sakamoto T, Miura K, Itoh H, et al. An overview of gibberellin metabolism enzyme genes and their related mutants in rice[J]. Plant Physiology,2004,134(4): 1642-1653.
  [16] Achard P,Genschik P. Releasing the brakes of plant growth: how GAs shutdown DELLA protein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9,60(4): 1085-1092.
  [17] Shifriss O. Developmental reversal of dominance in Cucurbita pepo[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947,50: 330-346.
  [18] Grebenscikov I. Notulae cucurbitalogicaeⅢ[M]. Berlin: Kulturpflanze, 1958: 38-60.
  [19] Denna D W, Munger H M. Morphology of the bush and vine habits and the allelism of the bush genes in Cucurbita maxima and C. pepo squash[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963,82: 370-377.
  [20] Edelstein M, Paris H S,Nerson H. Dominance of bush growth habit in spaghetti squash(Cucurbita pepo) [J]. Euphytica,1989,43(3):253-257.
  [21] Denna D W. The physiological genetics of the bush and vine habit in Cucurbita pepo L . squash[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63,83: 657-666.
  [22] Gong L,Pachner M,Kalai K,et al. SSR-baded genetic linkage map of Cucurbita moschata and its synteny with Cucurbita pepo[J]. Genome,2008,51: 878.
  [23] 周祥麟,李海真.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的遗传性及其生产利用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1991(1): 1-6.
  [24] 李云龙,李海真,崔崇士,等. 与南瓜矮生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2): 279-282.
  [25] Wu Tao,Cao Jiashu.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of tropical pumpkin (Cucurbita moschata Duchesne) bush mutant during internode development[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8,117: 219-224.
  [26] 王深浩, 李海真, 张忠华,等,南瓜矮生基因Bu的比较定位[J]. 园艺学报,2011, 38(1): 95-100.
  [27] Wu Tao,Zhou Jiehong,Zhang Yafeng,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a bush-type in tropical pumpkin(Cucurbita moschata Duch)[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7,114: 1-4.
  [28] Tao Wu,Jiashu Cao,Yafeng Zhang. Comparis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endogenous hormone levels between bush and vine-type tropical pumpkin(Cucurbita moschata Duch)[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8, 116: 27-33.
  [29] Wu Tao,Cao Jiashu. Comparison of Protein Profile and Peroxidases in Bush and Vine-type Tropical Pumpki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8,133: 1-5.
  [30] 王深浩. 中国南瓜矮生基因Bu的比较定位及其矮生性状的生理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31] 刘小俊,李跃健,张知仪,等. 南瓜丛生性状的种间转育研究初报[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22(1): 130-132.
  [32] 智海英,马海龙,韩红艳,等,美洲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杂交[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9): 307-310.
  [33] Singh D. Inheritance of certain economic characters in the squash,Cucurbita maxima Duch[M]. Minn Agr Exp Sta Tech Bul,1949, 186: 30.
  [34] José Blanca,Joaquín Caizares,Cristina Roig,et al. Transcriptome characterization and high throughput SSRs and SNPs discovery in Cucurbita pepo(Cucurbitaceae).[J]. BMC Genomics,2011,12: 104.
其他文献
南通地区地处长江人海口。本地区大棚西瓜早春栽培一般于1月中旬播种。1月份气温较低,正常年份1月中旬平均气温4℃,日均最低气温-4℃,日均最高气温11℃,1-2月份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单靠太阳光增温育苗很难成功。因此,本地区农户多采用简易竹环大棚、运用电加温线增温。并用多层薄膜覆盖保温来培育早期壮苗。该育苗方法具有育苗期早、成苗率高、苗体健壮的特点。非常适合1家1户为单位的育苗需要。  1苗床准备 
茄子是蔬菜供应的主要种类之一,栽培面积广。随着大棚等保护设施的广泛应用,栽培模式的不断变化,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大棚茄子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由于大棚连续种植茄子或近缘作物,复种指数高,加上施肥量大等因素,出现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危害加剧,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等连作障碍现象,严重影响大棚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采取茄子与水稻等作物水旱轮作,可有效规避茄科作物连作障碍,提高其产量和品
甜瓜简约化栽培采用平畦滴灌种植,与新疆南疆地区甜瓜传统沟种方式以及现有滴灌种植模式相比,具有大量减少人工消耗、成倍节约灌溉水、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田间种植管理
摘 要: 选取10个耐高温平菇品种并以北京地区现种植品种灰平260作对照,于北京地区高温季节6-8月做出菇试验,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品种。通过对菇型的调查,海南2号、高平09、夏抗50叶片薄、易碎且畸形,因此商品性差,不适宜种植;通过对产量的统计与分析,早秋615、2008A产量表现突出且菇型好,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特性,而夏秀990、夏丰1号、基因2005、江都71在北京35~40
试验以黄瓜自交系C-8子叶节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的6-BA和IAA组合对其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建立了高效快速的再生体系;摸索了不同浓度的草铵膦对产生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C-8的
摘要:研究了辣椒(Capsicum oaznum L.)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保持系(YBM-B6)及绿苗(96—140)的叶绿素变化及叶片酶活性。从幼苗期到成株期三者的叶绿素含量呈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绿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含量都远高于黄绿苗,但黄绿苗叶片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 b)(除结果期外)的比值都远大于绿苗。黄绿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绿苗,但其含量变化
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施肥水平的影响尤为明显。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雨季频繁,雨量大,降雨时间长,土壤受淋溶严重,肥料流失快,养分含量
河南省开封市是一个传统的瓜区,种瓜历史悠久。西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有力地加快了农民的致富步伐。但2013年入夏以来。前期西瓜行情还不错.到了7月以后.有关“瓜贱伤农
江苏苏北沿海地区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邻近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包括连云港、南通、盐城3个地级市的18个县(市),耕地面积1.6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9.76%,中低产田比重达66%。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季干旱,夏季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多年来农业生产以大宗粮棉油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为主,常年粮食总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对蔬菜产品供应中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服务的重点。改良蔬菜生产技术,提高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已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北京市顺义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在依托蜂授粉技术,提高瓜果类蔬菜质量安全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蜂授粉技术已成为顺义的优质果菜生产重要新技术。  顺义区是北京市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