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地方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上的不足,浅析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方向,并提出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必要性及宗旨,重点阐述普通高校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加大实验室保障教育、扩大对社会团体开放力度,突出实验室的专业性学科特点,对实验室开放利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任何一所综合性地方大学,都具有学科门类齐全,实验科目多,实验仪器设备投资额巨大,实验室建设面积大、数量多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日常教育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确立在完成正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探索对校内、校外社会团体、企业开放的路子,充分有效地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1 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1)实验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管理机制,使得功能相近专业实验设备购置重复率高,加上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工、半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使设备的使用率低;由于高校实验室分级管理,现有的实验室管理、设置体制使实验室之间彼此独立、相互封锁,高校之间的实验室更加闭塞,无法实现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更难以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实验资产没能得到必要的共享。不少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还停留在那种认为只要买回仪器设备,实验室就建成的初级观念上。在資源综合利用方面,由于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往往在同一所院校内相同或相近功能、用途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在实验室建设上,各个二级教学单位,往往只能站在满足本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角度考虑提出购置计划,管理部门没有一套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造成实验设备在本校、本地区院校间无法实现共享使用,也使高校实验室无法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3)缺乏开放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现行的实验室除了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一是,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比较单一,实验室的使用只是按课程设置依附于课堂教学,没有拓展性的开放项目和内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实验室教学的质量。二是,由于没有建立起严瑾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做保障,直接影响了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探索力度,从而造成了实验室使用效益低下,在教师、仪器、设备、房屋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浪费。(4)缺乏强烈的对外开放意识和观念。由于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旧观念影响,现在高校的实验室都是按课程设立,并依附于教研室,在使用上只对本院系、本专业、本课程开放,即使是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系之前偶尔使用也存在着协调难度大,还会产生与本教研室的课程保障冲突等问题,无法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保障实验教学的整体
优势。
2 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条件
(1)建立实验室使用的网络平台,提供技术保障。顺应目前高校改革大趋势,通过利用现代网络管理使用技术,将实验室的使用计划搬上网络平台,提供便利的预约计划,提高使用的效率。其优势在于:一是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方便查询获取各种技术参数并进行修改、完善和充实。二是想使用实验室及设备仪器的教师、学生或其他科研人员,可通过网上查到有关信息完成实验室预约、时间安排等,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填写实验情况记录、实验效果评定、成绩记载等,只需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申请使用。三是学校职能部门能方便地在网上检索和查询实验室相关信息,实时监督和管理。网络技术能真正实现高校实验实资源共享。(2)加强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实验教学保障。只有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一定钻研精神的实验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实验室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基本途径有:一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熟悉程度,增强熟练操作所有实验设备的程度,了解掌握最新的实验保障理论,提高教学的保障水平。二是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实验保障队伍中来,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逐渐更新,不断促进实验教师迈向专业化的程度。(3)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促进实验室开放稳步发展。立足于保障本系、本校的教育基础上,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提高利用率。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开放制度,才能使实验室的开放工作顺利推进,使实验室开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实验室开放管理宗旨
立足保障教育、服务社会的目标,着眼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实现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整体实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是地方综合性高校稳步发展的重要一步。
(1)对内开放。即对本校师生开放服务。高校设置的学科、专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又存在着交叉、渗透的,因此专业实验室应树立为本学科专业和相关、相近学科专业服务的理念,基础和专业课实验室应树立为为全校服务,使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和思维完成各层次的训练,实现基本掌握某些技能和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一方面,教职员工在有效利用实验室搞科研,为科研和学术活动服务,另一方面,也促使实验室在保持现有重点和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实验内容,扩大实验领域,使实验室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从而带动全校的实验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对外开放。实验室对外开放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实验水平和实验能力的提高,而且会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使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自我发展能力进入良性循环。
(3)实验室对本地区各高校开放。高校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高校之间互相开放实验室,利于各高校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管理交流、学术交流,也利于形成科研团队,还可通过统筹资源,共同承担更大的科研项目,提高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
(4)实验室对本地区企业、社区团体开放,真正实现资源社会共享。重视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地方高校自身优势和特色,扩大高校社会影响,促进双方互促共赢。
4 结语
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将实现实验室资源进行开放型管理,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效益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特色协调统一,构建地方综合性高校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创实验室建设的新局面,有效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明远,张立山,孟德光.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体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4).
[2] 孙卫喜.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探索[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2).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任何一所综合性地方大学,都具有学科门类齐全,实验科目多,实验仪器设备投资额巨大,实验室建设面积大、数量多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日常教育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确立在完成正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探索对校内、校外社会团体、企业开放的路子,充分有效地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1 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1)实验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管理机制,使得功能相近专业实验设备购置重复率高,加上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工、半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使设备的使用率低;由于高校实验室分级管理,现有的实验室管理、设置体制使实验室之间彼此独立、相互封锁,高校之间的实验室更加闭塞,无法实现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更难以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实验资产没能得到必要的共享。不少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还停留在那种认为只要买回仪器设备,实验室就建成的初级观念上。在資源综合利用方面,由于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往往在同一所院校内相同或相近功能、用途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在实验室建设上,各个二级教学单位,往往只能站在满足本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角度考虑提出购置计划,管理部门没有一套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造成实验设备在本校、本地区院校间无法实现共享使用,也使高校实验室无法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3)缺乏开放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现行的实验室除了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一是,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比较单一,实验室的使用只是按课程设置依附于课堂教学,没有拓展性的开放项目和内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实验室教学的质量。二是,由于没有建立起严瑾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做保障,直接影响了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探索力度,从而造成了实验室使用效益低下,在教师、仪器、设备、房屋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浪费。(4)缺乏强烈的对外开放意识和观念。由于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旧观念影响,现在高校的实验室都是按课程设立,并依附于教研室,在使用上只对本院系、本专业、本课程开放,即使是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系之前偶尔使用也存在着协调难度大,还会产生与本教研室的课程保障冲突等问题,无法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保障实验教学的整体
优势。
2 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条件
(1)建立实验室使用的网络平台,提供技术保障。顺应目前高校改革大趋势,通过利用现代网络管理使用技术,将实验室的使用计划搬上网络平台,提供便利的预约计划,提高使用的效率。其优势在于:一是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方便查询获取各种技术参数并进行修改、完善和充实。二是想使用实验室及设备仪器的教师、学生或其他科研人员,可通过网上查到有关信息完成实验室预约、时间安排等,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填写实验情况记录、实验效果评定、成绩记载等,只需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申请使用。三是学校职能部门能方便地在网上检索和查询实验室相关信息,实时监督和管理。网络技术能真正实现高校实验实资源共享。(2)加强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实验教学保障。只有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一定钻研精神的实验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实验室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基本途径有:一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熟悉程度,增强熟练操作所有实验设备的程度,了解掌握最新的实验保障理论,提高教学的保障水平。二是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实验保障队伍中来,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逐渐更新,不断促进实验教师迈向专业化的程度。(3)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促进实验室开放稳步发展。立足于保障本系、本校的教育基础上,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提高利用率。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开放制度,才能使实验室的开放工作顺利推进,使实验室开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实验室开放管理宗旨
立足保障教育、服务社会的目标,着眼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实现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整体实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是地方综合性高校稳步发展的重要一步。
(1)对内开放。即对本校师生开放服务。高校设置的学科、专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又存在着交叉、渗透的,因此专业实验室应树立为本学科专业和相关、相近学科专业服务的理念,基础和专业课实验室应树立为为全校服务,使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和思维完成各层次的训练,实现基本掌握某些技能和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一方面,教职员工在有效利用实验室搞科研,为科研和学术活动服务,另一方面,也促使实验室在保持现有重点和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实验内容,扩大实验领域,使实验室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从而带动全校的实验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对外开放。实验室对外开放不仅可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实验水平和实验能力的提高,而且会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使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自我发展能力进入良性循环。
(3)实验室对本地区各高校开放。高校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高校之间互相开放实验室,利于各高校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管理交流、学术交流,也利于形成科研团队,还可通过统筹资源,共同承担更大的科研项目,提高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
(4)实验室对本地区企业、社区团体开放,真正实现资源社会共享。重视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地方高校自身优势和特色,扩大高校社会影响,促进双方互促共赢。
4 结语
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将实现实验室资源进行开放型管理,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效益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特色协调统一,构建地方综合性高校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创实验室建设的新局面,有效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明远,张立山,孟德光.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体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4).
[2] 孙卫喜.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探索[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