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这就对评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评价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的主要目的不是筛选和甄别,所以命题应该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应该追求区分度,更不能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笔试应逐步做到知识与能力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传统的作业,试图通过对错号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用来刺激学生进步,这种做法是违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初中的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当对号得到较多时,能够得到教师肯定和同学的羡慕,学生本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会增强;当出现错号时,受到批评,受到同伴的冷落,沮丧、自暴自弃的情绪使他们消沉,学习将更加困难。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观要改变这种非人性化的、严重阻碍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强调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建立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每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自己能行,可以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学习行为,是学生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评价其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作业,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在发展性评价的机制下,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的信心,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功能应是全方位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如解答问题实验、探究、制作、调研、活动、收集信息等。解题虽然也是一种作业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和主要的形式。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个别的,也可以是小组的。生动活泼的作业形式和完成方式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创新意识的建立都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体现。另外,探究、调研、活动等的作业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这是八二班学生学习“重力”后,我布置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全部完成,也可以有选择地部分完成。
一、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1.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些物体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请你各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2.在建筑高楼的时候,楼房的外墙线都必须是竖直的。首都北京的高楼比比皆是,上海浦东新区大厦林立,这些高楼大厦的外墙线相互平行吗?为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图形来说明)
3.今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4:1,已知甲的质量是200 g,求乙物体受到的重力。
4.宇航员为了探测月球的奥秘,将一台仪器带到月球上,仪器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40N,求这台仪器的质量大小(月球对物体的引力为地球对物体引力的1/6)。
二、思考与实践
1.你可能已经知道,宇航员在太空仓中几乎是漂浮状态,你思考过这是什么原因吗?(可以和同学相互讨论,查看资料,也可问问老师。)
2.制作一个不倒翁。
3.“假如重力消失后” 的小作文评析。
物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要求是“能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这些要求都是属于“了解”水平。这套作业题用来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既保证了最低的要求,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展示了实践、探究的能力。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重力的存在,这是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课程理念的,教师可以从学生作业中了解学生对重力的了解程度。另外,G=mg这个计算重力的公式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本次作业用两道习题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是十分必要的。这两道习题提供的具体条件不同,在计算时也都要经过一个简单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解题可以具体地表现出自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的解题能力。教师通过作业的批阅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进展情况,由此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思考与实践”的作业中,习题贯彻了“从物理走向社会,发展学生的想象”的指导思想,向学生展现了与重力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个不倒的男孩,从而进一步领会重力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几道作业题是完全开放的,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学生也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到古人对物理现象的探索,感受到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
这样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达到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必定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可分为自评和互评两种形式。在进行自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对作业题的要义进行适当的解释并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阐述自己的评价思想(有些作业题中,题目本身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理解和练习想要达到的目标往往和学生的思维存在一些差距,有些甚至差距很大)。学生在自评时,教师应及时表扬那些态度认真、批改仔细的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在答题中出现的差错。
有些作业采取互评的方式时,学生之间往往是比较认真的,因为老师让他们批改别人的作业,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满足了自己的一种自尊情感。学生互评作业的过程对学生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交流,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效果要比教师批阅要好。学生在互评时,可以互相进行讨论、交流,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作业的评价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在作业批改后,应有一次反馈过程,即将作业发给学生,让有错的学生订正,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以及在知识和能力上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教师也应进行第二次评阅,重新给予恰当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多次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旭阳学校)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学习行为,是学生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评价其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作业,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在发展性评价的机制下,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的信心,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功能应是全方位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如解答问题实验、探究、制作、调研、活动、收集信息等。解题虽然也是一种作业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和主要的形式。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个别的,也可以是小组的。生动活泼的作业形式和完成方式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创新意识的建立都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体现。另外,探究、调研、活动等的作业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这是八二班学生学习“重力”后,我布置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全部完成,也可以有选择地部分完成。
一、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1.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些物体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请你各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2.在建筑高楼的时候,楼房的外墙线都必须是竖直的。首都北京的高楼比比皆是,上海浦东新区大厦林立,这些高楼大厦的外墙线相互平行吗?为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图形来说明)
3.今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4:1,已知甲的质量是200 g,求乙物体受到的重力。
4.宇航员为了探测月球的奥秘,将一台仪器带到月球上,仪器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40N,求这台仪器的质量大小(月球对物体的引力为地球对物体引力的1/6)。
二、思考与实践
1.你可能已经知道,宇航员在太空仓中几乎是漂浮状态,你思考过这是什么原因吗?(可以和同学相互讨论,查看资料,也可问问老师。)
2.制作一个不倒翁。
3.“假如重力消失后” 的小作文评析。
物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要求是“能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这些要求都是属于“了解”水平。这套作业题用来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既保证了最低的要求,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展示了实践、探究的能力。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重力的存在,这是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课程理念的,教师可以从学生作业中了解学生对重力的了解程度。另外,G=mg这个计算重力的公式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本次作业用两道习题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是十分必要的。这两道习题提供的具体条件不同,在计算时也都要经过一个简单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解题可以具体地表现出自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的解题能力。教师通过作业的批阅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进展情况,由此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思考与实践”的作业中,习题贯彻了“从物理走向社会,发展学生的想象”的指导思想,向学生展现了与重力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个不倒的男孩,从而进一步领会重力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几道作业题是完全开放的,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学生也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到古人对物理现象的探索,感受到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
这样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达到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必定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可分为自评和互评两种形式。在进行自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对作业题的要义进行适当的解释并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阐述自己的评价思想(有些作业题中,题目本身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理解和练习想要达到的目标往往和学生的思维存在一些差距,有些甚至差距很大)。学生在自评时,教师应及时表扬那些态度认真、批改仔细的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在答题中出现的差错。
有些作业采取互评的方式时,学生之间往往是比较认真的,因为老师让他们批改别人的作业,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满足了自己的一种自尊情感。学生互评作业的过程对学生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交流,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效果要比教师批阅要好。学生在互评时,可以互相进行讨论、交流,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作业的评价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在作业批改后,应有一次反馈过程,即将作业发给学生,让有错的学生订正,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以及在知识和能力上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教师也应进行第二次评阅,重新给予恰当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多次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旭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