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讨论了青少年在网络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保护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青少年;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应运而生,网络中的黑色信息、灰色信息、黄色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冲击着网络文化,影响着国家的文化安全,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根深蒂固,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文化安全冲击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青少年网瘾。调查显示,大城市中八成小学生4岁开始接触网络,上网最爱玩游戏,“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其中男性占了总人数的89.19%。青少年网瘾患者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45.95%,高中学历的占42.57%。调查还显示,这些网瘾青少年中有66.80%已经休学或退学。89.86%的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玩网络游戏。46.62%的人最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梦幻西游》是占用他们游戏时间最长的一款游戏。上述一系列数字表明中学生受到网络文化不良影响较大,也正是我们要重视和重点防范不良文化传播的重点人群。
(二)心理健康。2010年11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弗兰克博士的最新医学研究报告表明,青少年每天发送超过120条短信的行为定义为“过度短信”,每天连续登陆社交网站3小时以上划归为过度使用社交网络。美国中西部有20%的青少年接受了此项调查,其中1/5的受调查者属于“过度短信”的范畴。当今青少年上网或发短信花费过多的时间“令人吃惊”,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更容易沾染吸烟、喝酒、吸毒等恶习,危害身心健康。
(三)交通事故。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1/3美国青少年日发短信超过百条;而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中大约26%会边开车边发短信,这将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四)网络犯罪。在我国多次发生的大学生利用掌握的网络技术进行金融诈骗的犯罪事实。有些学生利用掌握的网络知识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查阅黄色网站、甚至制造、散步一些反科学、反党、反社会主义、诋毁学校形象的信息、“网上交友”骗取对方的信任等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我们保护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需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立法,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实施“源头”监督
网络文化的传播途径可以概括为:信息发布者(源头)——传播媒介——网民,保护网络文化安全传播首先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展开:
1、立法。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批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规章,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但是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基本法欠缺。2010年6月3日,文化部公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对青少年涉及不够详尽,查处力度也不大。我们需要尽快制定一部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逐渐建立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
2、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及时组建独立互联网管理机构,搜寻网络上的非法信息,阻止网民访问这些网站,监督网络上的有害信息,从“源头”加强管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对网络信息传播者实施监督管理基础之上,通过严格加大检查及处罚力度等方式,尤其是处罚,力度必须要大,例如传播者获得利益的3倍罚款。有效扼制不良信息传播,保护网络文化安全。
(二)积极引导,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文化有害内容的分析鉴别能力,运用赏识、鼓励等教学法,培养学生成才
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青少年还未竖立起坚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又受到各类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后走偏,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孩子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文化有害内容的分析鉴别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鼓励青少年正确面对现实社会、走进大自然,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父母家长尽量多抽一些时间陪他们,帮他们从沉溺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
2、学校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教育中,青少年价值体系建设和青少年素质培养应当附加作为中学教育课程,正确引导其形成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大学教育中,要积极创新大学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
3、赏识、鼓励教学法的运用。中国青少年网瘾研究院副院长石涛指出,对网络的过度迷恋,是人类精神匮乏的一种表现,其中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型家长”。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应采用的是赏识、鼓励的方式,与孩子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孩子竖立自信心,再接再厉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
(三)鉴于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弱,通过使用上网行为管理软件、URL阻断技术等人为的强制管理,从而减少其对青少年的侵蚀,最终降低各种暴力和犯罪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的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很多如“深信服”、“神盾”、“IP-guard”等等网络管理软件能够将色情、反动、挂马等危险网站拒之门外,有效管理员工的上网行为,适用于工作机构,且价格昂贵。这种管理方式对青少年来说适用于学校,而家庭则可以选择飞鱼星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价格较便宜,或选择使用URL阻断技术,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是为了能够使客户端程序查询不同的信息资源时有统一访问方法而定义的一种地址标识方法。
总之,网络的文化传播功能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其给青少年带来的弊端,我们要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保证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网络不良信息冲击,让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的建设在网络的配合下得到长足发展。让青少年一代充分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优势而不是弊端。
参考文献:
[1]于卫军.青年知识分子教育视域下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2]张富淇.网络垃圾文化诱发的心理健康及应对[J].教书育人,2002,(12).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青少年;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应运而生,网络中的黑色信息、灰色信息、黄色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冲击着网络文化,影响着国家的文化安全,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根深蒂固,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文化安全冲击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青少年网瘾。调查显示,大城市中八成小学生4岁开始接触网络,上网最爱玩游戏,“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其中男性占了总人数的89.19%。青少年网瘾患者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45.95%,高中学历的占42.57%。调查还显示,这些网瘾青少年中有66.80%已经休学或退学。89.86%的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玩网络游戏。46.62%的人最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梦幻西游》是占用他们游戏时间最长的一款游戏。上述一系列数字表明中学生受到网络文化不良影响较大,也正是我们要重视和重点防范不良文化传播的重点人群。
(二)心理健康。2010年11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弗兰克博士的最新医学研究报告表明,青少年每天发送超过120条短信的行为定义为“过度短信”,每天连续登陆社交网站3小时以上划归为过度使用社交网络。美国中西部有20%的青少年接受了此项调查,其中1/5的受调查者属于“过度短信”的范畴。当今青少年上网或发短信花费过多的时间“令人吃惊”,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更容易沾染吸烟、喝酒、吸毒等恶习,危害身心健康。
(三)交通事故。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1/3美国青少年日发短信超过百条;而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中大约26%会边开车边发短信,这将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四)网络犯罪。在我国多次发生的大学生利用掌握的网络技术进行金融诈骗的犯罪事实。有些学生利用掌握的网络知识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查阅黄色网站、甚至制造、散步一些反科学、反党、反社会主义、诋毁学校形象的信息、“网上交友”骗取对方的信任等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我们保护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需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立法,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实施“源头”监督
网络文化的传播途径可以概括为:信息发布者(源头)——传播媒介——网民,保护网络文化安全传播首先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展开:
1、立法。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批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规章,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但是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基本法欠缺。2010年6月3日,文化部公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对青少年涉及不够详尽,查处力度也不大。我们需要尽快制定一部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逐渐建立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
2、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及时组建独立互联网管理机构,搜寻网络上的非法信息,阻止网民访问这些网站,监督网络上的有害信息,从“源头”加强管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对网络信息传播者实施监督管理基础之上,通过严格加大检查及处罚力度等方式,尤其是处罚,力度必须要大,例如传播者获得利益的3倍罚款。有效扼制不良信息传播,保护网络文化安全。
(二)积极引导,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文化有害内容的分析鉴别能力,运用赏识、鼓励等教学法,培养学生成才
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青少年还未竖立起坚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又受到各类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后走偏,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孩子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文化有害内容的分析鉴别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鼓励青少年正确面对现实社会、走进大自然,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父母家长尽量多抽一些时间陪他们,帮他们从沉溺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
2、学校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教育中,青少年价值体系建设和青少年素质培养应当附加作为中学教育课程,正确引导其形成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大学教育中,要积极创新大学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
3、赏识、鼓励教学法的运用。中国青少年网瘾研究院副院长石涛指出,对网络的过度迷恋,是人类精神匮乏的一种表现,其中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型家长”。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应采用的是赏识、鼓励的方式,与孩子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孩子竖立自信心,再接再厉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
(三)鉴于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弱,通过使用上网行为管理软件、URL阻断技术等人为的强制管理,从而减少其对青少年的侵蚀,最终降低各种暴力和犯罪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的上网行为管理软件很多如“深信服”、“神盾”、“IP-guard”等等网络管理软件能够将色情、反动、挂马等危险网站拒之门外,有效管理员工的上网行为,适用于工作机构,且价格昂贵。这种管理方式对青少年来说适用于学校,而家庭则可以选择飞鱼星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价格较便宜,或选择使用URL阻断技术,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是为了能够使客户端程序查询不同的信息资源时有统一访问方法而定义的一种地址标识方法。
总之,网络的文化传播功能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其给青少年带来的弊端,我们要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保证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网络不良信息冲击,让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的建设在网络的配合下得到长足发展。让青少年一代充分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优势而不是弊端。
参考文献:
[1]于卫军.青年知识分子教育视域下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2]张富淇.网络垃圾文化诱发的心理健康及应对[J].教书育人,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