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与其他课程相比,中职语文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更应在中职语文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据此,本文对中职语文专业教学改革进行如下探究,以期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56-02
中职语文教学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从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具体如下。
一、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基础和内涵
(一)过硬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
首先,只有学生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谈得上工作,继而才能谈得上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过硬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才能把工作干的得得心应手,才能进一步为培养其职业精神提供可能。
(二)知错改错,善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学生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知错改错,才能积累工作经验,总结工作技巧,而也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创新,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错改错、善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反复强调的内容。所谓“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对每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根本要求。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措施之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一)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三方面协同互进
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其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三大基石,是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中职语文课教学需要将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与现代现代化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做到三方协同互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
(1)坚信学历不代表一切,增强学习信心:学生要始终弄明白一个道理——学历不代表能力,更不代表一切。即使自己是中职生,也不要认为其职业精神不如大专生和本科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以这样的话语不断鼓励自己,增强学习信心,始终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
(2)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践习惯,善于思考和总结:良好的学习和实践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对其未来的工作更加重要。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其次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即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最后结合自我探究的结果,认真分析和总结学习内容。
(3)重视自身职业精神的培养:教师所讲的职业精神内容往往是非常宽泛的,学生要想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职业精神,就必须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实践,可以通过模拟面试、工作的方式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措施之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1)“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新课改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观念是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保障。每位教师都要适应教育的发展规律,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2)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课程信息化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将传统教学手段全部剔除,而是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只有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和融合,才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3)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生的职业精神是比其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通识课知识,也要具备全面的德育和职业精神知识,教学过程中善于循循善诱以重塑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高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即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观兴趣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中职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一个学习任务转化为多个有趣的实践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生动、形象的知识展示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2)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让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紧凑、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用項目驱动教学法,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作为单一的项目,再在项目中加入多个实践环(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6页)节,在丰富教学项目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钻研,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职业精神。
(3)小组合作教学法:所谓小组合作教学,即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法体现出较好的兼容性,学生置身于小组中,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模块中《悯农》一诗为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切入点
《悯農》讲的是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并表达了自己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珍惜。虽然这是一篇抒情古诗,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农民伯伯的身上找到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句正是表明了农民伯伯在炎炎烈日下仍辛勤工作的画面,体现了农民伯伯不怕苦不怕累的职业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这些外在表现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剖析教学内容,分模块教学
不同教学内容对应不同职业精神内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职业精神的内涵,以分模块的形式剖析教学内容,从而集中讲解农民伯伯的职业精神,例如描写农民伯伯辛勤耕耘时汗如雨下的场景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其与职业精神中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联系在一起。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农村伯伯秋收时的快乐和满足,也可以自己写一篇赞颂农民伯伯的文章等等。总之,只要是为每一小组的学生分配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进行课堂评价,偏重过程评价和正向评价
课程最后,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首先应偏重过程评价,即肯定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并找出其中的不足;其次应偏重正向评价,即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培养其知错改错、善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专业教学改革需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全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通过如上探究,希望能为中职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语文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洁,刘聃,贺仲华等.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敬业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16(S2):45-46.
[2]杨艳秋.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策略研究——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林汉元.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J].当代教研论丛,2014(7):119-120.
责任编辑:刘健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56-02
中职语文教学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从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具体如下。
一、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基础和内涵
(一)过硬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
首先,只有学生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谈得上工作,继而才能谈得上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过硬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才能把工作干的得得心应手,才能进一步为培养其职业精神提供可能。
(二)知错改错,善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学生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知错改错,才能积累工作经验,总结工作技巧,而也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创新,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错改错、善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反复强调的内容。所谓“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对每位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根本要求。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措施之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一)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三方面协同互进
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其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三大基石,是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中职语文课教学需要将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与现代现代化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做到三方协同互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
(1)坚信学历不代表一切,增强学习信心:学生要始终弄明白一个道理——学历不代表能力,更不代表一切。即使自己是中职生,也不要认为其职业精神不如大专生和本科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以这样的话语不断鼓励自己,增强学习信心,始终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
(2)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践习惯,善于思考和总结:良好的学习和实践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对其未来的工作更加重要。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其次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即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最后结合自我探究的结果,认真分析和总结学习内容。
(3)重视自身职业精神的培养:教师所讲的职业精神内容往往是非常宽泛的,学生要想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职业精神,就必须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实践,可以通过模拟面试、工作的方式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措施之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1)“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新课改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观念是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保障。每位教师都要适应教育的发展规律,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2)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课程信息化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将传统教学手段全部剔除,而是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只有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和融合,才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3)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生的职业精神是比其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通识课知识,也要具备全面的德育和职业精神知识,教学过程中善于循循善诱以重塑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高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即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观兴趣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中职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一个学习任务转化为多个有趣的实践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生动、形象的知识展示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2)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让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紧凑、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用項目驱动教学法,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作为单一的项目,再在项目中加入多个实践环(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6页)节,在丰富教学项目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钻研,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职业精神。
(3)小组合作教学法:所谓小组合作教学,即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法体现出较好的兼容性,学生置身于小组中,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模块中《悯农》一诗为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切入点
《悯農》讲的是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并表达了自己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珍惜。虽然这是一篇抒情古诗,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农民伯伯的身上找到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句正是表明了农民伯伯在炎炎烈日下仍辛勤工作的画面,体现了农民伯伯不怕苦不怕累的职业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这些外在表现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剖析教学内容,分模块教学
不同教学内容对应不同职业精神内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职业精神的内涵,以分模块的形式剖析教学内容,从而集中讲解农民伯伯的职业精神,例如描写农民伯伯辛勤耕耘时汗如雨下的场景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其与职业精神中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联系在一起。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农村伯伯秋收时的快乐和满足,也可以自己写一篇赞颂农民伯伯的文章等等。总之,只要是为每一小组的学生分配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进行课堂评价,偏重过程评价和正向评价
课程最后,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首先应偏重过程评价,即肯定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并找出其中的不足;其次应偏重正向评价,即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培养其知错改错、善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专业教学改革需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全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通过如上探究,希望能为中职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语文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洁,刘聃,贺仲华等.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敬业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16(S2):45-46.
[2]杨艳秋.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策略研究——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林汉元.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J].当代教研论丛,2014(7):119-120.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