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负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其艺术方法、艺术形式主和艺术风格的代名词。中国画强调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神,笔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同的笔墨风格往往成为不同绘画流派重要标志。
风景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从唐宋至元的山水画发展史看,山水画风格的每一次转变,其变化都主要反映在笔墨上。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欣赏传统中国画有较大帮助,而且对创作也一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墨画;水墨风景;山水画
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也称为章法布局,谢赫在《六法》中称为“经营位置”。
(明代谢肇润说:“市故事便立意结构”。同时代画家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从布置意象为第一”。可见取得好的题材还不能说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题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黑白灰”的组织、虚实的处理等都要反复退青)。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实际表现山水境界的高、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突出画面的势,其实强调夸张 其中一维空间,形成较强的视觉效果。
甚至连中国画的画面格式也随之而形成较为固定的面貌。如横幅(宜用平远法,得势开阔),竖轴(宜作高远,高山仰止)。
意在画山势之高,但不能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定点取景获得。(实际站在山下看不见高山之顶,特别是传统画中的样子,山顶还可能有亭子,还能看到亭子的顶部,不可能)。这是在散点透视的饿观念下,将不同视点所见的山的高度的组合,是一种主观处理的方法。
体现高远山势之高,还可以与所画之山拉开一定距离来画,画时将山、房屋、树木比例差别拉大即可。(但要去掉山前平坡或低山)。借云衬托,云横闪耀显其高。
由前面向里面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画中景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
元代王蒙的《具区林屋图》使用了四面环山,把幽深之幽谷层层透现,屋宇鳞次栉比,画出了深度较大的空间纵深感。
平远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平远画法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饿平原大地。
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属于平远山水的类型。对于描写平远景色的辽阔地貌,也可以用一些辅助手段,利用景物的透视,如林带田埂的饿透视,河流的饿纵横带来加强平远效果。一马平川的大地是中国画中难以表现的画题。研究绘画不能不首先研究构图。构图是表达画家艺术思想、创作意图和艺术思想初步物化为视觉形态,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途径。构图也可以看作是绘画的骨架,是一幅画的骨骼和结构。开与合即分与合,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因此画面才生动,但矛盾不统一就会有开的动势,而产生不稳定和散乱之感,有开的就必须以合的力量,(引力与内聚的向心作用)加以制约,才能使其相对稳定下来,使人视觉、心理上产生安定、稳妥之感。
中国画讲“梳可,密不通风”,“密集”要注意凝聚,“疏散”要注意秩序。聚与散又有梳密的含义,故也包括用笔(线)的梳密。这在画树时尤其突出。聚与散包括物象的聚散,如山石(峰)、树木点、景物。聚与散与密集构成同理。自然界物象有远有近,有深明有浅暗,有白昼有黑夜,天气有阴有晴,故而又必然产生虚实变化。其反映在构图上必然有虚实、隐显、明晦、藏露。
艺术表现生活,总是通过有限形象表现无限情感,只能以少胜多,以无胜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画的空白即是这种无声胜有声的高明手法。“虚”、“空白”是中国画形式美中的相当重要的表现手法。
李可染先生的“牧牛图》仅用寥寥几笔画出牛背,其余皆为白纸,但使人感到是一片茫茫的河水。马远的《塞将独钓图》。构图上的虚实,就象棋上的 布阵,虚处是全局中的“活眼”。山水画往往山重水复,层峦叠嶂,以积墨反复叠加,追求厚实、凝重的效果。但要有“空灵”,景实而意虚,,实而不塞,要透氣要有活眼,如黄宾虹繁荣画,浓墨大快山峰中空白“眼 ”,透气。
虚实更是一种对比关系,没有虚的衬托,实处不是画面有机的实,若整个画面皆实在,,则平板,缺少变化,而谈不上韵味。
节奏是美的现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规则的反复。构成节奏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一是力的关系,指强弱变化。把运动中的珍重强弱变化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成节奏。有节奏的美早绘画中的节奏感表现在形象排列组织的动势上,节奏能使各形式要素间具有单纯、明确的联系,使形式富有机械的运动感和重复强化,加深印象。
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负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其艺术方法、艺术形式主和艺术风格的代名词。中国画强调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神,笔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同的笔墨风格往往成为不同绘画流派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中国绘画史[M]. 团结出版社 , 潘天寿, 2011
[2] 画学集成[M]. 河北美术出版社 , 王伯敏,任道斌主编, 20021
风景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从唐宋至元的山水画发展史看,山水画风格的每一次转变,其变化都主要反映在笔墨上。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欣赏传统中国画有较大帮助,而且对创作也一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墨画;水墨风景;山水画
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也称为章法布局,谢赫在《六法》中称为“经营位置”。
(明代谢肇润说:“市故事便立意结构”。同时代画家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从布置意象为第一”。可见取得好的题材还不能说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题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黑白灰”的组织、虚实的处理等都要反复退青)。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实际表现山水境界的高、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突出画面的势,其实强调夸张 其中一维空间,形成较强的视觉效果。
甚至连中国画的画面格式也随之而形成较为固定的面貌。如横幅(宜用平远法,得势开阔),竖轴(宜作高远,高山仰止)。
意在画山势之高,但不能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定点取景获得。(实际站在山下看不见高山之顶,特别是传统画中的样子,山顶还可能有亭子,还能看到亭子的顶部,不可能)。这是在散点透视的饿观念下,将不同视点所见的山的高度的组合,是一种主观处理的方法。
体现高远山势之高,还可以与所画之山拉开一定距离来画,画时将山、房屋、树木比例差别拉大即可。(但要去掉山前平坡或低山)。借云衬托,云横闪耀显其高。
由前面向里面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画中景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
元代王蒙的《具区林屋图》使用了四面环山,把幽深之幽谷层层透现,屋宇鳞次栉比,画出了深度较大的空间纵深感。
平远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平远画法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饿平原大地。
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属于平远山水的类型。对于描写平远景色的辽阔地貌,也可以用一些辅助手段,利用景物的透视,如林带田埂的饿透视,河流的饿纵横带来加强平远效果。一马平川的大地是中国画中难以表现的画题。研究绘画不能不首先研究构图。构图是表达画家艺术思想、创作意图和艺术思想初步物化为视觉形态,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途径。构图也可以看作是绘画的骨架,是一幅画的骨骼和结构。开与合即分与合,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因此画面才生动,但矛盾不统一就会有开的动势,而产生不稳定和散乱之感,有开的就必须以合的力量,(引力与内聚的向心作用)加以制约,才能使其相对稳定下来,使人视觉、心理上产生安定、稳妥之感。
中国画讲“梳可,密不通风”,“密集”要注意凝聚,“疏散”要注意秩序。聚与散又有梳密的含义,故也包括用笔(线)的梳密。这在画树时尤其突出。聚与散包括物象的聚散,如山石(峰)、树木点、景物。聚与散与密集构成同理。自然界物象有远有近,有深明有浅暗,有白昼有黑夜,天气有阴有晴,故而又必然产生虚实变化。其反映在构图上必然有虚实、隐显、明晦、藏露。
艺术表现生活,总是通过有限形象表现无限情感,只能以少胜多,以无胜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画的空白即是这种无声胜有声的高明手法。“虚”、“空白”是中国画形式美中的相当重要的表现手法。
李可染先生的“牧牛图》仅用寥寥几笔画出牛背,其余皆为白纸,但使人感到是一片茫茫的河水。马远的《塞将独钓图》。构图上的虚实,就象棋上的 布阵,虚处是全局中的“活眼”。山水画往往山重水复,层峦叠嶂,以积墨反复叠加,追求厚实、凝重的效果。但要有“空灵”,景实而意虚,,实而不塞,要透氣要有活眼,如黄宾虹繁荣画,浓墨大快山峰中空白“眼 ”,透气。
虚实更是一种对比关系,没有虚的衬托,实处不是画面有机的实,若整个画面皆实在,,则平板,缺少变化,而谈不上韵味。
节奏是美的现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规则的反复。构成节奏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一是力的关系,指强弱变化。把运动中的珍重强弱变化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成节奏。有节奏的美早绘画中的节奏感表现在形象排列组织的动势上,节奏能使各形式要素间具有单纯、明确的联系,使形式富有机械的运动感和重复强化,加深印象。
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负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其艺术方法、艺术形式主和艺术风格的代名词。中国画强调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神,笔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同的笔墨风格往往成为不同绘画流派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中国绘画史[M]. 团结出版社 , 潘天寿, 2011
[2] 画学集成[M]. 河北美术出版社 , 王伯敏,任道斌主编, 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