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HI)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评价CT在H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39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出血性脑梗死发生时间,以缺血性中风后1~2周多见;②临床症状与体征加重,病程呈进展性;③典型CT表现为低密度的梗死区内出现高密度的出血性,HI分型中,中心型14例,边缘型19例,混合型6例。结论:结合H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适时进行动态CT复查,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资料与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9月临床资料完整的HI患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2~83岁,平均634岁。冠心病8例,伴房颤6例,风心病伴房颤7例,高血压病或住院后血压增高者17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2例。安静状态下发病28例,活动中发病11例。发病时临床表现:头痛8例,眩晕呕吐4例,意识障碍3例,偏瘫6例,偏盲5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四肢瘫3例,抽搐发作2例;发病2天后及按脑梗死治疗中原有症状与体征逐渐加重,其中,意识障碍10例,偏瘫加重10例,昏迷9例,低热3例(无感染征象)。
CT扫描方法:CT扫描采用岛津SCT-4800TF扫描机,扫描参数120kv,100mAs,层厚与层距10mm。33例按脑梗死治疗中出现症状与体征加重及时进行CT复查,6例常规行CT复查,均经颅脑CT扫描2次或2次以上,并与首次CT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结 果
HI发生时间:脑梗死发病后至出现HI的时间2~27天,其中3天内复查5例,3例HI(77%);3~7天内复查12例,9例HI(231%);7~14天复查20例均出现HI(513%);7例14天以上复查出现HI(179%)。
梗死性好发部位及形态:31例在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8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额叶3例,颞叶10例,顶叶5例,枕叶2例,基底节区7例,血脑3例,额顶叶1例,额颞叶3例,颞顶叶3例,颞顶枕叶2例。梗死形态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11例,斑片状12例,楔形或三角形影16例,且与梗死血管供血范围相吻合。
HI的CT表现:典型CT表现为在原低密度的梗死区内出现高密度的出血性,出血灶位于梗死区中心者14例(14/39);位于梗死边缘者19例(19/39);位于梗死中心与边缘均有者6例(6/39);出血灶形态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9例,斑片状7例,点状11例,带状或蚓状8例,4例呈断续环状环绕梗死灶周围。梗死灶的低密度区相对大,出血在梗死区内,一般不破入脑室。
讨 论
HI分为栓塞性出血和血栓后出血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子脱落导致血管堵塞所致,后者为血栓形成后闭塞血管再通导致软化灶内出血。其发病原因与各种因素有关:①最常见的病因是心源性脑栓塞,在HI发病中约占88%;②高血压是引起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③研究表明,脑梗死后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并与缺血性损伤的程度有相关性。高血糖能加重脑组织的寻伤,加重脑水肿使梗死面积扩大,同时可破坏血脑屏障,促进脑梗死后出血。
HI病理改变主要是在缺血坏死脑组织中有多处点片状出血,相互融合或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系梗死后血管损伤和血液再灌注。
按出血灶在梗死区的位置CT分型为中心型、边缘型及混合型,中心型出血灶位于病灶中心,出血量相对较大,呈高密度团片状,边缘不规则,占位效应明显,本组359%。边缘型出血灶多位于梗死区周围,呈斑点、片状、带状、蚓状或环状包绕梗死灶,出血量较小,预后好。本组487%;混合型出血灶兼有中心型和边缘型,常以一型的表现为主,本组154%。按脑梗死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原发型是指在脑梗死的同时或发生不久即发生脑出血者,CT相当于中心型或混合型;继发型是指在脑梗死发生数十日后才发生脑出血,发生时间较迟,CT上相当于边缘型。
由于出血性脑梗死的特殊性,临床上应注意综合整体治疗,重视个体化,CT是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雅明,姜涛,张克克,等.3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2):165-166.
2 Hart RG,et al.Stroke,1986,17:586.
3 Horo witz SH,et al.Acta Neurol Scand,1992,86:207.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资料与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9月临床资料完整的HI患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2~83岁,平均634岁。冠心病8例,伴房颤6例,风心病伴房颤7例,高血压病或住院后血压增高者17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2例。安静状态下发病28例,活动中发病11例。发病时临床表现:头痛8例,眩晕呕吐4例,意识障碍3例,偏瘫6例,偏盲5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四肢瘫3例,抽搐发作2例;发病2天后及按脑梗死治疗中原有症状与体征逐渐加重,其中,意识障碍10例,偏瘫加重10例,昏迷9例,低热3例(无感染征象)。
CT扫描方法:CT扫描采用岛津SCT-4800TF扫描机,扫描参数120kv,100mAs,层厚与层距10mm。33例按脑梗死治疗中出现症状与体征加重及时进行CT复查,6例常规行CT复查,均经颅脑CT扫描2次或2次以上,并与首次CT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结 果
HI发生时间:脑梗死发病后至出现HI的时间2~27天,其中3天内复查5例,3例HI(77%);3~7天内复查12例,9例HI(231%);7~14天复查20例均出现HI(513%);7例14天以上复查出现HI(179%)。
梗死性好发部位及形态:31例在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8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额叶3例,颞叶10例,顶叶5例,枕叶2例,基底节区7例,血脑3例,额顶叶1例,额颞叶3例,颞顶叶3例,颞顶枕叶2例。梗死形态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11例,斑片状12例,楔形或三角形影16例,且与梗死血管供血范围相吻合。
HI的CT表现:典型CT表现为在原低密度的梗死区内出现高密度的出血性,出血灶位于梗死区中心者14例(14/39);位于梗死边缘者19例(19/39);位于梗死中心与边缘均有者6例(6/39);出血灶形态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9例,斑片状7例,点状11例,带状或蚓状8例,4例呈断续环状环绕梗死灶周围。梗死灶的低密度区相对大,出血在梗死区内,一般不破入脑室。
讨 论
HI分为栓塞性出血和血栓后出血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子脱落导致血管堵塞所致,后者为血栓形成后闭塞血管再通导致软化灶内出血。其发病原因与各种因素有关:①最常见的病因是心源性脑栓塞,在HI发病中约占88%;②高血压是引起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③研究表明,脑梗死后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并与缺血性损伤的程度有相关性。高血糖能加重脑组织的寻伤,加重脑水肿使梗死面积扩大,同时可破坏血脑屏障,促进脑梗死后出血。
HI病理改变主要是在缺血坏死脑组织中有多处点片状出血,相互融合或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系梗死后血管损伤和血液再灌注。
按出血灶在梗死区的位置CT分型为中心型、边缘型及混合型,中心型出血灶位于病灶中心,出血量相对较大,呈高密度团片状,边缘不规则,占位效应明显,本组359%。边缘型出血灶多位于梗死区周围,呈斑点、片状、带状、蚓状或环状包绕梗死灶,出血量较小,预后好。本组487%;混合型出血灶兼有中心型和边缘型,常以一型的表现为主,本组154%。按脑梗死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原发型是指在脑梗死的同时或发生不久即发生脑出血者,CT相当于中心型或混合型;继发型是指在脑梗死发生数十日后才发生脑出血,发生时间较迟,CT上相当于边缘型。
由于出血性脑梗死的特殊性,临床上应注意综合整体治疗,重视个体化,CT是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雅明,姜涛,张克克,等.3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2):165-166.
2 Hart RG,et al.Stroke,1986,17:586.
3 Horo witz SH,et al.Acta Neurol Scand,1992,8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