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学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设。它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而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开设的科目。初中心理教学的重点是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初中心理教学 学生心理 素质教育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但是除了必学的知识外,学生还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了适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而开设的科目,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就已经开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以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要点。当前,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且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和独立的心理诊疗室。小学、初中、高中均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其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不相同,小学是了解阶段,初中是发展阶段,高中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而初中的心理教育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为初中正是学生步入青春期的开始,生理以及心理都会在这一时期有着很大的变化,学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非常重要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发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等等。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心理变化会比较明显,抓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教师授课的前提。初中生具有哪些心理发展特点?
1.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初中生由于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有时候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小事就会生气,甚至大打出手。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起伏大。
2.具有反抗的情绪。初中生往往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不再受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反抗的情绪很强,一般老师和家长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偏偏就要做,家长和老师因为他们做错事批评几句,他们就会生气甚至继续做错事。
3.强烈地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生理结构变化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变化,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会强烈关注,并开始有意无意地“打扮”自己。
此时他们的荣辱感很强,并开始关注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要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自己,增强其自信心。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有所成就,而青春期的人格定型是影响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初中心理教育就变得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上好心理素质教育课?
首先要懂得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懂得、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保证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正常教学,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其次要有耐心教学。这是对心理教育老师的特殊要求,因为心理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是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开设的科目,具有实用性,它需要老师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最后要使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有些涉及概念的东西不要只是机械地讲,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案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心理知识的了解。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无非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耐心地教导,启发学生多思考、多去了解世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地与孩子沟通。青少年最大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很注意自己的“存在感”。美国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经常被鼓励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得积极认真,拥有充足的自信心,做事不瞻前顾后;而那些经常被打击训斥的孩子,他们往往性格很内向、自卑;做事犹犹豫豫,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所以老师要时常鼓励学生。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学的中心环节,那么怎样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以带领一个人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去发展。
2.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多关心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心理素质比较低,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因而教师要时刻关注和关心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既是为了帮助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的接班人,他们不仅要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他才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态度积极认真,才会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才会为祖国的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郑雪 主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马凤英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归“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3]王小平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遼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关键词:初中心理教学 学生心理 素质教育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但是除了必学的知识外,学生还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了适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而开设的科目,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就已经开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以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要点。当前,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且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和独立的心理诊疗室。小学、初中、高中均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其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不相同,小学是了解阶段,初中是发展阶段,高中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而初中的心理教育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为初中正是学生步入青春期的开始,生理以及心理都会在这一时期有着很大的变化,学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非常重要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发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等等。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心理变化会比较明显,抓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教师授课的前提。初中生具有哪些心理发展特点?
1.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初中生由于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有时候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小事就会生气,甚至大打出手。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起伏大。
2.具有反抗的情绪。初中生往往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不再受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反抗的情绪很强,一般老师和家长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偏偏就要做,家长和老师因为他们做错事批评几句,他们就会生气甚至继续做错事。
3.强烈地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生理结构变化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变化,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会强烈关注,并开始有意无意地“打扮”自己。
此时他们的荣辱感很强,并开始关注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要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自己,增强其自信心。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有所成就,而青春期的人格定型是影响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初中心理教育就变得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上好心理素质教育课?
首先要懂得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懂得、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保证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正常教学,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其次要有耐心教学。这是对心理教育老师的特殊要求,因为心理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是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开设的科目,具有实用性,它需要老师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最后要使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有些涉及概念的东西不要只是机械地讲,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案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心理知识的了解。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无非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耐心地教导,启发学生多思考、多去了解世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地与孩子沟通。青少年最大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很注意自己的“存在感”。美国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经常被鼓励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得积极认真,拥有充足的自信心,做事不瞻前顾后;而那些经常被打击训斥的孩子,他们往往性格很内向、自卑;做事犹犹豫豫,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所以老师要时常鼓励学生。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学的中心环节,那么怎样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以带领一个人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去发展。
2.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多关心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心理素质比较低,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因而教师要时刻关注和关心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既是为了帮助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的接班人,他们不仅要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他才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态度积极认真,才会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才会为祖国的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郑雪 主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马凤英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归“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3]王小平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遼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