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农村饮水事关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也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成果以及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饮用水水价偏高的原因
调研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敢英村、三元村、江兴村、团坝村农村饮水的现状,发现农村饮水存在着农村饮用水管理不到位、水量不充足、水质不好、水价偏高的问题,影响农村饮水价格的两大关键因素是管理因素和资源因素。
(一)农村群众用水心理和用水意识存在着偏差。现代社会是脱胎于农业社会,农业社会里的自给自足思想在农村仍然表现明显,部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认为花钱买水饮用是不必要的,认为“眼不见为净”、“吃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部分群众集体意识淡薄,对于供水管网损坏而出现的自来水跑冒滴漏现象视而不见。
(二)管理主体缺位。目前,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镇街水厂向农村的管网延伸工程实行“总表制”管理,即总表前由水厂进行日常运行管护和维修维护,总表后的供水设施明确为农村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管理,村镇供水公司每季度按总表计量的80%乘以执行水价收水费。因此,如何将漏损水量控制在总供水量的20%以内便成为影响农村饮水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村级供水设施运行管护和水费收缴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只有出现问题或者矛盾时才关注并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对漏损现象给予积极的回应。
(三)尚未形成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沟开挖的深度和回填并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对不能填埋的管道尚未完全做好保护措施,存在着车辆和人为破坏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部分农村工程水表等计量配套设施不完备,例如,管网漏失率、平均设备利用率、用户投诉率难以统计;农村用户管线长,管网老化,管网漏损率偏高;缺乏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管理,存在着维修不及时等服务缺位问题;农村务工人员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导致收费困难,存在着收费人员需要给用水户垫资的情况;收缴水费人员是由村干部临时兼任的问题。
(四)农村水价工程运营维护投入有待提高。部分农民经济状况欠佳,有些甚至是贫困户,更不用说在有限的收入中匀出一部分钱来对水价工程进行维护,更多地寄希望于政府的补贴,但是农村供水工程的财政补贴并不是直接补贴到农户,而是将定额(每年400万维修养护基金)的财政补贴到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中,但是农村水价工程的维护是动态的,随着PE管网的全面推广和使用,相应的维修和成本也应该提高,加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使得静态的财政补贴定额与动态的需要之间不匹配;受农民外出打工、水费回收率低、用水量小、多使用自备水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供水售水量普遍偏低,所得经费仅能维持简单运行或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五)社会组织发育缓慢,存在着资金缺乏、独立性不够、运作能力差、专业化程度弱等问题。根据调研发现在璧山区只有团坝村成立了自来水协会,由一个负责人、一个财务人员、十个生产队队长构成,队长负责每个队水费的收取。其经费来源为自来水厂的定价(3.1元/立方米)与向村民收取的水价(4元/立方米)之家的差价,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资金和运营资金。
二、几点建议:
(一)政府发挥激活功能,加大对节水、科学用水的宣传。要充分的发挥电视和网络媒体,尤其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对安全饮水相关知识的宣传,修正农民的用水心理和用水意识上存在的偏差,着力提高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认知水平, 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用水方式,树立自来水是商品的消费观。同时积极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安全饮水积极缴费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农民明确上交的水费是用来开展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的维护工作,让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节水、用水的行动中来。
(二)政府发挥好组织功能,建立可持续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村党组织的责任,将管网漏损率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将年度考核指标作为外在的规则变为工作人与内在的压力和动力时才能持续的发生作用,推动水价的良治。组建农村党员维护水价工程的志愿队,积极吸纳村民到志愿队当中,及时发现水价工程损坏或者跑冒滴漏现象,以便维修。
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管培训,严格按照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制定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标准的施工建设;探索信息化水价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建设重要部位视频安防系统,加强供水实时安全管理;建设智能收费缴费系统,对老化失修的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智能水表改造,实现自动收缴水费、安装费等,减少日常管理人员,合理降低生产成本;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进行辅助性工作,具体从事供水设施设备管理、养护、清洁等辅助性工作。
(三)政府发挥好调节功能,完善工程运行维修养护资金筹集管理制度以及财政补贴制度。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 。供水作为公益性事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走, 周期长, 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必须简化工作程序,政府就应加大财政投入, 延伸管网扩大供水范围,配套完善管网末梢设施;研究制定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定额标准,争取更多的财政补贴;科学确定水价,充分考虑工程折旧费、物价纳税及企业留存收益等因素;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水费补贴。
(四)大力培育自来水协会。自来水协会作为社会组织,是实现水价治理的一个重要角色,只有当这个角色具有一定的资源并在相应的规则下才能发挥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自来水协会的发育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支持,完善和放宽自来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自来水协会参与农村水价治理。资源的获取與占有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予以专业化的知识来进行运作自来水协会,更多地倚重经验、智慧、经验方面丰富的人来运行。与此同时,政府信息的开放和共享、自来水协会利益述求的表达是自来水协会实质性地参与到水价治理中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双方互相了解彼此的需求与动态时,才能更好地构筑水价治理共同体。
一、农村饮用水水价偏高的原因
调研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敢英村、三元村、江兴村、团坝村农村饮水的现状,发现农村饮水存在着农村饮用水管理不到位、水量不充足、水质不好、水价偏高的问题,影响农村饮水价格的两大关键因素是管理因素和资源因素。
(一)农村群众用水心理和用水意识存在着偏差。现代社会是脱胎于农业社会,农业社会里的自给自足思想在农村仍然表现明显,部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认为花钱买水饮用是不必要的,认为“眼不见为净”、“吃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部分群众集体意识淡薄,对于供水管网损坏而出现的自来水跑冒滴漏现象视而不见。
(二)管理主体缺位。目前,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镇街水厂向农村的管网延伸工程实行“总表制”管理,即总表前由水厂进行日常运行管护和维修维护,总表后的供水设施明确为农村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管理,村镇供水公司每季度按总表计量的80%乘以执行水价收水费。因此,如何将漏损水量控制在总供水量的20%以内便成为影响农村饮水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村级供水设施运行管护和水费收缴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只有出现问题或者矛盾时才关注并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对漏损现象给予积极的回应。
(三)尚未形成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沟开挖的深度和回填并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对不能填埋的管道尚未完全做好保护措施,存在着车辆和人为破坏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部分农村工程水表等计量配套设施不完备,例如,管网漏失率、平均设备利用率、用户投诉率难以统计;农村用户管线长,管网老化,管网漏损率偏高;缺乏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管理,存在着维修不及时等服务缺位问题;农村务工人员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导致收费困难,存在着收费人员需要给用水户垫资的情况;收缴水费人员是由村干部临时兼任的问题。
(四)农村水价工程运营维护投入有待提高。部分农民经济状况欠佳,有些甚至是贫困户,更不用说在有限的收入中匀出一部分钱来对水价工程进行维护,更多地寄希望于政府的补贴,但是农村供水工程的财政补贴并不是直接补贴到农户,而是将定额(每年400万维修养护基金)的财政补贴到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中,但是农村水价工程的维护是动态的,随着PE管网的全面推广和使用,相应的维修和成本也应该提高,加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使得静态的财政补贴定额与动态的需要之间不匹配;受农民外出打工、水费回收率低、用水量小、多使用自备水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供水售水量普遍偏低,所得经费仅能维持简单运行或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五)社会组织发育缓慢,存在着资金缺乏、独立性不够、运作能力差、专业化程度弱等问题。根据调研发现在璧山区只有团坝村成立了自来水协会,由一个负责人、一个财务人员、十个生产队队长构成,队长负责每个队水费的收取。其经费来源为自来水厂的定价(3.1元/立方米)与向村民收取的水价(4元/立方米)之家的差价,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资金和运营资金。
二、几点建议:
(一)政府发挥激活功能,加大对节水、科学用水的宣传。要充分的发挥电视和网络媒体,尤其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对安全饮水相关知识的宣传,修正农民的用水心理和用水意识上存在的偏差,着力提高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认知水平, 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用水方式,树立自来水是商品的消费观。同时积极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安全饮水积极缴费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农民明确上交的水费是用来开展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的维护工作,让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节水、用水的行动中来。
(二)政府发挥好组织功能,建立可持续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村党组织的责任,将管网漏损率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将年度考核指标作为外在的规则变为工作人与内在的压力和动力时才能持续的发生作用,推动水价的良治。组建农村党员维护水价工程的志愿队,积极吸纳村民到志愿队当中,及时发现水价工程损坏或者跑冒滴漏现象,以便维修。
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管培训,严格按照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制定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标准的施工建设;探索信息化水价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建设重要部位视频安防系统,加强供水实时安全管理;建设智能收费缴费系统,对老化失修的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智能水表改造,实现自动收缴水费、安装费等,减少日常管理人员,合理降低生产成本;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进行辅助性工作,具体从事供水设施设备管理、养护、清洁等辅助性工作。
(三)政府发挥好调节功能,完善工程运行维修养护资金筹集管理制度以及财政补贴制度。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 。供水作为公益性事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走, 周期长, 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必须简化工作程序,政府就应加大财政投入, 延伸管网扩大供水范围,配套完善管网末梢设施;研究制定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定额标准,争取更多的财政补贴;科学确定水价,充分考虑工程折旧费、物价纳税及企业留存收益等因素;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水费补贴。
(四)大力培育自来水协会。自来水协会作为社会组织,是实现水价治理的一个重要角色,只有当这个角色具有一定的资源并在相应的规则下才能发挥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自来水协会的发育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支持,完善和放宽自来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自来水协会参与农村水价治理。资源的获取與占有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予以专业化的知识来进行运作自来水协会,更多地倚重经验、智慧、经验方面丰富的人来运行。与此同时,政府信息的开放和共享、自来水协会利益述求的表达是自来水协会实质性地参与到水价治理中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双方互相了解彼此的需求与动态时,才能更好地构筑水价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