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问在万千种食材中,哪一种食材兼具“时尚百搭”和“高端大气”两种气质,答案非鸡蛋莫属。说它“时尚百搭”,是因为上到各种高端食材,下到葱、蒜、茶叶、路边野菜……都可以和鸡蛋组成美味佳肴。就算是厨房“小白”,用一个鸡蛋,也能轻松做出番茄炒蛋、蛋炒饭、煎鸡蛋、蛋花汤等菜肴;说它“高端大气”,不论西餐还是中餐,甚至是国宴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加上本身固有的营养价值,鸡蛋无疑是餐桌上亮相最多的食材之一。但是,面对如此熟悉的鸡蛋,我们常常会听信各种传言,这些传言是否可信呢?鸡蛋究竟如何吃才健康?
★ 这些鸡蛋的传言,是真是假
传言一:
土鸡蛋比洋鸡蛋更营养
在万千“老母亲”的认知里,土鸡蛋是没有喂过饲料,在自然环境中散养的土鸡所下的蛋,这样的鸡蛋远比洋鸡蛋要营养得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通过上表对土鸡蛋、洋鸡蛋营养成分的分析,我们发现,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是洋鸡蛋的2.3倍左右,这说明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更高。土鸡吃的是小草、虫、谷粒等天然食物,即使土鸡蛋个头比洋鸡蛋小,土鸡蛋的蛋黄也比洋鸡蛋大,口感会好一些,我们吃起来会觉得更香;而养鸡场的鸡主要吃的是配方饲料,比起到处吃草吃虫的土鸡,营养更全面,虽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但铁、钙、镁等矿物质含量更高。
至于土鸡蛋和洋鸡蛋里所含的蛋白质含量,两者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土鸡蛋和洋鸡蛋的特点,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需要更多脂类构成身体成分,需要摄入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因此更适合选择土鸡蛋;而存在脂代谢异常等问题的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更适合选择洋鸡蛋。
【结论】土鸡蛋和洋鸡蛋各有优势,不存在哪个比哪个更营养,只有哪个比哪个更适合。
传言二:
溏心蛋比全熟蛋更营养
不少人都喜欢把蛋做成溏心半生的状态,认为这样不仅口感好,而且更有营养。但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吃没有全熟的鸡蛋。
首先,煮熟后的鸡蛋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生鸡蛋中蛋白质结构相对致密,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利用,而这个生物素又跟合成维生素C、脂肪及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有着密切关系。鸡蛋在加热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相比之下,生鸡蛋的消化吸收率在50%左右,而熟鸡蛋的消化吸收率高于97%。
其次,吃没有全熟的鸡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鸡蛋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即使是加热过的溏心蛋,也不能达到杀菌的温度要求。
鸡蛋没熟不能吃,但也不能把鸡蛋煮得过久。煮得太久的鸡蛋,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的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说,水煮鸡蛋煮8分钟左右即可。
【结论】煮蛋时间有讲究,一定要煮熟,否则难吸收,而且危害身体健康。
传言三:
胆固醇高的人不能吃或要少吃鸡蛋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虽然较高,但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蛋黄中还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卵磷脂,可以帮助人体自动调节胆固醇水平。
普通人吃鸡蛋不会引起血清胆固醇升高,即使少部分人胆固醇升高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不会升高,因此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一个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在200多毫克,我们每天摄入一个鸡蛋是可以的。高脂血症患者平时应少吃猪肝、腰花、毛肚等动物内脏。
【结论】胆固醇水平超标不多的人,可以每天吃一个鸡蛋。
传言四:
感冒了不能吃鸡蛋
很多老人认为“感冒发热不能吃鸡蛋”,是因为吃鸡蛋会升高体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吃鸡蛋发热的现象属于食物热效应,是身体消化吸收营养素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正常现象。这种“升温”不可能加重病情。患者在发热期间缺少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才会影响康复。
【结论】感冒了不仅可以吃鸡蛋,还应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传言五:
蛋黄容易让人长胖,减肥时只能吃蛋白
很多人在减肥期都知道要补充蛋白质,却认为蛋黄的胆固醇、脂肪含量高,于是吃鸡蛋时会“抛弃”蛋黄。但事实是,这种浪费的行为完全没有必要。这里先为大家说明一下蛋清和蛋黄的营养成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蛋黄和蛋清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质,消化率都很高,但蛋清绝大部分成分(84.4%)是水,不含视黄醇,且钙、铁、锌、硒含量远远低于蛋黄。
尽管蛋黄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但大多是有利的脂肪酸,不但不会导致长胖,而且因含油酸,对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所以,每天吃1个全蛋,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还能有效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对于有减肥、健身需求,尤其运动量较大的人来说,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甚至可以多吃鸡蛋。
【結论】让人长胖的不是鸡蛋,而是奶茶、烧烤、火锅、“夜啤酒”……
★ 如何挑选到优质的鸡蛋
如何才能挑到好的鸡蛋呢?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八字真言”:一看、二摸、三掂、四听,帮助大家轻松选到优质的鸡蛋。
最后提醒大家,鸡蛋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吃,以下人群应提高警惕:
确定对鸡蛋过敏的人:这个过敏一定不是凭感觉,而是在正规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由专家结合检查结果和个人症状而判断得出的。
有肝肾疾病的人:建议及时咨询营养师的意见,看自己能否摄入,摄入多少。
有胆道、胰腺疾病的人:须在专科医生及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
(编辑
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加上本身固有的营养价值,鸡蛋无疑是餐桌上亮相最多的食材之一。但是,面对如此熟悉的鸡蛋,我们常常会听信各种传言,这些传言是否可信呢?鸡蛋究竟如何吃才健康?
★ 这些鸡蛋的传言,是真是假
传言一:
土鸡蛋比洋鸡蛋更营养
在万千“老母亲”的认知里,土鸡蛋是没有喂过饲料,在自然环境中散养的土鸡所下的蛋,这样的鸡蛋远比洋鸡蛋要营养得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通过上表对土鸡蛋、洋鸡蛋营养成分的分析,我们发现,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是洋鸡蛋的2.3倍左右,这说明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更高。土鸡吃的是小草、虫、谷粒等天然食物,即使土鸡蛋个头比洋鸡蛋小,土鸡蛋的蛋黄也比洋鸡蛋大,口感会好一些,我们吃起来会觉得更香;而养鸡场的鸡主要吃的是配方饲料,比起到处吃草吃虫的土鸡,营养更全面,虽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但铁、钙、镁等矿物质含量更高。
至于土鸡蛋和洋鸡蛋里所含的蛋白质含量,两者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土鸡蛋和洋鸡蛋的特点,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需要更多脂类构成身体成分,需要摄入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因此更适合选择土鸡蛋;而存在脂代谢异常等问题的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更适合选择洋鸡蛋。
【结论】土鸡蛋和洋鸡蛋各有优势,不存在哪个比哪个更营养,只有哪个比哪个更适合。
传言二:
溏心蛋比全熟蛋更营养
不少人都喜欢把蛋做成溏心半生的状态,认为这样不仅口感好,而且更有营养。但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吃没有全熟的鸡蛋。
首先,煮熟后的鸡蛋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生鸡蛋中蛋白质结构相对致密,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利用,而这个生物素又跟合成维生素C、脂肪及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有着密切关系。鸡蛋在加热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相比之下,生鸡蛋的消化吸收率在50%左右,而熟鸡蛋的消化吸收率高于97%。
其次,吃没有全熟的鸡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鸡蛋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即使是加热过的溏心蛋,也不能达到杀菌的温度要求。
鸡蛋没熟不能吃,但也不能把鸡蛋煮得过久。煮得太久的鸡蛋,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的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说,水煮鸡蛋煮8分钟左右即可。
【结论】煮蛋时间有讲究,一定要煮熟,否则难吸收,而且危害身体健康。
传言三:
胆固醇高的人不能吃或要少吃鸡蛋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虽然较高,但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蛋黄中还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卵磷脂,可以帮助人体自动调节胆固醇水平。
普通人吃鸡蛋不会引起血清胆固醇升高,即使少部分人胆固醇升高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不会升高,因此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一个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在200多毫克,我们每天摄入一个鸡蛋是可以的。高脂血症患者平时应少吃猪肝、腰花、毛肚等动物内脏。
【结论】胆固醇水平超标不多的人,可以每天吃一个鸡蛋。
传言四:
感冒了不能吃鸡蛋
很多老人认为“感冒发热不能吃鸡蛋”,是因为吃鸡蛋会升高体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吃鸡蛋发热的现象属于食物热效应,是身体消化吸收营养素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正常现象。这种“升温”不可能加重病情。患者在发热期间缺少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才会影响康复。
【结论】感冒了不仅可以吃鸡蛋,还应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传言五:
蛋黄容易让人长胖,减肥时只能吃蛋白
很多人在减肥期都知道要补充蛋白质,却认为蛋黄的胆固醇、脂肪含量高,于是吃鸡蛋时会“抛弃”蛋黄。但事实是,这种浪费的行为完全没有必要。这里先为大家说明一下蛋清和蛋黄的营养成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蛋黄和蛋清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质,消化率都很高,但蛋清绝大部分成分(84.4%)是水,不含视黄醇,且钙、铁、锌、硒含量远远低于蛋黄。
尽管蛋黄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但大多是有利的脂肪酸,不但不会导致长胖,而且因含油酸,对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所以,每天吃1个全蛋,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还能有效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对于有减肥、健身需求,尤其运动量较大的人来说,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甚至可以多吃鸡蛋。
【結论】让人长胖的不是鸡蛋,而是奶茶、烧烤、火锅、“夜啤酒”……
★ 如何挑选到优质的鸡蛋
如何才能挑到好的鸡蛋呢?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八字真言”:一看、二摸、三掂、四听,帮助大家轻松选到优质的鸡蛋。
最后提醒大家,鸡蛋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吃,以下人群应提高警惕:
确定对鸡蛋过敏的人:这个过敏一定不是凭感觉,而是在正规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由专家结合检查结果和个人症状而判断得出的。
有肝肾疾病的人:建议及时咨询营养师的意见,看自己能否摄入,摄入多少。
有胆道、胰腺疾病的人:须在专科医生及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