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消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某院普通外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9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和患者的感染因素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609例患者中,共出现感染41例,感染率为6.73%;感染部位排列的顺序依次为呼吸道、泌尿系统、切口、腹腔;共检出病原体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64.44%;革兰阴性菌14株,占31.11%;真菌2株,占4.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24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Ⅱ类切口、切口长度≥10 cm、手术时间≥3 h、未使用抗菌药物、引流管留置时间≥3 d、住院时间≥10 d能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Ⅱ类切口、手术时间≥3 h是普通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抗菌药物是普通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普通外科术后感染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应从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个体化综合考虑,加强对手术患者的管理,降低感染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医院实施MRSA目标性监测和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骨科术后MRSA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骨科手术患者,2018年1-6月为干预前阶段,2018年7月-12月为干预阶段,对骨科
目的 研制消毒供应中心系列器械清洗装载架,观察其在临床口腔器械清洗中的效果.方法 回收临床科室使用后的EMS电动牙洁治器手柄、口内反光板、各种系统种植工具盒等待清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