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徽州是个神秘的地方——源远流长的“徽文化”,叱咤风云的红顶商人……她如同梦一般的奇幻,总是游离在我的思绪里,勾引、撩拨着我这颗被现实生活挤压得快要喘不过气的心。“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想起逝去文人墨客的几多感怀,我加快了揭开此梦的步伐。六月初,我选择了“古徽州探源之旅”,目的地就是被称为“徽商之源”的渔梁。
从浙江淳安千岛湖码头乘船逆流而上,四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安徽歙县的深渡码头。吃完中餐,转乘中巴车约行半小时即到达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渔梁。渔梁位于古徽州府歙县的徽城镇,距离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人口1770人。该村在唐代即已具雏形,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遗留,整体格局保存完整。
时过正午,烈日仍挥洒着热情把大地照得惨白,走进渔梁即强烈地感受到与都市喧嚣生活的巨大反差。没有钢筋水泥的砌裹,没有广告霓虹的诱惑,没有人头攒动的繁华和车水马龙的喧嚣,青山绿水边一排错落有致的黛瓦白墙,勾勒出一幅祥和的田园风光。如此的清新自然,使大伙儿一下子从昏昏欲睡的慵懒中精神起来。走在通往古村的小路上,路边灌木丛中刺耳的蝉鸣声非但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有种遇到久违故人般的亲切之感。
来到村口,一条仅有三四米宽、东西走向的老街呈现在眼前。街上空无一人,可能村民都在午休,只有我们一行人的欣喜雀跃和高谈阔论声,打破了古村的宁静。老街顺着临江的小山坡蜿蜒而上,放眼望去,曲折悠长。街道是用长条形鹅卵石以鱼鳞状规整铺就的。漫步其上,不免想用脚尖狠狠地踮地面,似乎想证实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已身处其中。卵石已被磨得溜圆发光,有的地方还有残缺,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几百年来多少徽人曾经从它们的身上踏过,贫贱的、富贵的、追梦的、失意的……徽商崛起的艰辛,荣归故里的豪迈,凄凉惨淡的落败……都被它们见证。
街两侧的徽派民居高低不平,错落有致。整体色调无非就是黑、白、灰,然而就是这三种经典色彩的简单搭配,却把老街装点得韵味十足。究其缘由,我想古人读书是离不开笔、墨、纸的,这不正和徽派建筑的三色调相吻合吗?而徽商的特质又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因此他们把对文化的崇尚,自然地体现在建筑风格中。高高的马头墙,片片黝黑的小青瓦,户户飞翘的大门檐,静静沉睡的硬石鼓……一切都那么静谧。岁月的沧桑刻印在他们身上,使他们变得斑驳和厚朴,甚至让现代人觉得他们有些陈旧和迂腐。但他们曾经是那么的荣耀,那么的不可一世。我不忍惊扰他们,甚至不忍直视他们,就像不忍嬉笑面对一位曾经驰骋沙场、骁勇无敌,如今垂老乏力的勇士。仰望苍穹,两排耸立的屋脊上只留下窄窄的一线天,还是那么蓝。
老街的中部有一座三进二层四个天井的老宅,是典型的徽式富家建筑。门楣上挂着一个黑色的木质牌匾,一看就知道是现代的手工工艺,与两旁镂空雕刻的精美青石门套相比,其做工很是粗糙。但上面的几个行楷字倒也算隽秀——“巴慰祖故居博物馆”,也就是巴氏的故居,现由其后裔改为博物馆。与其说是博物馆,不如说是纪念馆,因为除了建筑本身,里面的文物实在是不多。巴慰祖生于乾隆九年,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巴家是一个世代以盐业和行医为主的家族,巴慰祖年少时就很聪颖,爱好广泛,擅长书、画、印。巴慰祖曾被没落的清政府授予“候补中书”的虚衔,然而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都活动,又曾在武汉居留,也都与盐务有关。老宅里悬挂有康熙皇帝送给巴慰祖的“莲淑长春”匾额,还有乾隆皇帝赐予巴慰祖的“星璨南天”匾额,彰显了当年宅主人的尊贵。时过境迁,老宅留给后人的只有追慕。
老宅的斜对面是一座“前店后宅”的木板屋,名“巴道夫运输过塘行”。据说是当时较大的一家商行,主要经营茶叶。老屋前堂摆放着呈凹字形的木制宽柜台,后院是两层阁楼的仓库和居室。柜台已经有些腐烂,据说这个柜台的位置百余年都没挪动过。黝黑油滑的地面高低不平,踏得锃亮的木门槛,中间部位已呈半月状,一定是被当年穿梭前堂后院的伙计和纷沓而至客商的脚步所磨成的。我也只能从这些物证中,浮想以往门庭若市的情景。
老街上遍织着许多的巷弄,屏气凝思,恍惚中仿佛时光倒流,多少欢声笑语飘至耳旁。光阴荏苒,物是人非,一切都已匆匆而过,老街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曾经的光鲜与繁华已不复存在,雄霸明清商界三百余年的大戏已经无奈地谢幕!
渔梁村边环绕着一条小江,名练江。因为正是枯水期,所以水不是很深,江面也不是很宽。所谓的江,看上去倒像一条大河。一侧的青山和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使得练江的水碧绿碧绿的,如同一条绿带无尽地向东蜿蜒伸展。远处两位村姑正在江边洗衣,几只鸬鹚悠闲地站在突出水面的小石块上。在这个酷热的盛夏,这种景象带给我们一丝珍贵的凉意。这条水路直通钱塘,下达扬州、南京、上海等地,是古徽州人通达四方的唯一“黄金水路”。有水就有码头,徽州的古码头很多,渔梁便是其中一个。因为它坐落在古徽州府边上,地理位置较为便利,所以古徽州商人大多从此往返,同时也造就了渔梁村昔日的昌盛。
横卧在练江上,有一座水坝。远远望去如同一块灰白色的土布斜挂在水面上,大坝因村名而称作“渔梁坝”。据说始建于晋代,改建于明代,整修于清代,是我国现存少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有“千年古坝”之称。走近一看,水坝全部采用大小一致的花岗岩条石做基材,条石与条石之间用石榫铆锁,十分的严合,让人惊叹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大坝虽历经千百年江水的冲刷,却岿然不动,至今仍发挥着蓄水和泻洪的功效,的确不负“江南都江堰”的美誉。
坝边只有几条游船,游客也很少。见到我们的到来,船工们赶紧上前张罗。听船工说,当年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商人、船夫、挑夫从四面八方云集此处,江面帆樯如林,老街市声如潮,昼夜不息,各类货物从这里中转到全国各地。确实有诗为证——“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这足以让人确信并用想象勾画出当年岸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江中渔火点点、穿梭往来的盛况了。
泛舟江上,南岸被文竹裹得青翠的紫阳山和北岸一字排开的青砖黑瓦房相映成趣。紫阳山曾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父亲朱松隐居之地。现在已找不到“紫阳书院”的半点遗痕,更听不到“之乎者也”的读书声,有的只是偶尔能听得到的几声鸟鸣。北岸有几条从后院直通江边的窄长石街,那是当时的商贾大户和达官贵人的私家码头。用如今的眼光看,算不上多么豪华壮观。然而在当时,拥有一个小小的私家码头是多少人追逐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多少古徽人前仆后继,要么远走他乡辛酸地学艺经商,要么挑灯夜读煎熬十年寒窗。
当地有句民谣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古时的徽州,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人们生活状况十分窘迫,为了生存只能把儿女送到外地闯荡。而出行的唯一通道,就是眼前的这个水路码头。在这练江边,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生死离别的悲泣往事。
练江的水还是一如既往的绿,不过这只是假象,走到近前就会有一股股腥臭味夹杂在热浪中扑鼻而来。水中长满了长长的水草,随着船桨荡起的波浪在水中左摇右晃,仿佛水怪的魔爪在舞动。难道它们在向世人传递着曾经的冤屈和不平?想到这,不免毛骨悚然。
建国后,歙县修建了通往杭州的公路,千岛湖又建起了新安江大型水力发电站。从此切断了渔梁通往钱塘江的水运航线,但这与渔梁的衰败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没有永远的辉煌,也没有不落的太阳。古徽商的衰落是一个历史现象。风华固然不在了,但徽商所特有的坚韧不拔、贾而好学的精神已被代代传承下来,激励着后世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开创更加灿烂的未来!
从浙江淳安千岛湖码头乘船逆流而上,四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安徽歙县的深渡码头。吃完中餐,转乘中巴车约行半小时即到达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渔梁。渔梁位于古徽州府歙县的徽城镇,距离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人口1770人。该村在唐代即已具雏形,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遗留,整体格局保存完整。
时过正午,烈日仍挥洒着热情把大地照得惨白,走进渔梁即强烈地感受到与都市喧嚣生活的巨大反差。没有钢筋水泥的砌裹,没有广告霓虹的诱惑,没有人头攒动的繁华和车水马龙的喧嚣,青山绿水边一排错落有致的黛瓦白墙,勾勒出一幅祥和的田园风光。如此的清新自然,使大伙儿一下子从昏昏欲睡的慵懒中精神起来。走在通往古村的小路上,路边灌木丛中刺耳的蝉鸣声非但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有种遇到久违故人般的亲切之感。
来到村口,一条仅有三四米宽、东西走向的老街呈现在眼前。街上空无一人,可能村民都在午休,只有我们一行人的欣喜雀跃和高谈阔论声,打破了古村的宁静。老街顺着临江的小山坡蜿蜒而上,放眼望去,曲折悠长。街道是用长条形鹅卵石以鱼鳞状规整铺就的。漫步其上,不免想用脚尖狠狠地踮地面,似乎想证实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已身处其中。卵石已被磨得溜圆发光,有的地方还有残缺,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几百年来多少徽人曾经从它们的身上踏过,贫贱的、富贵的、追梦的、失意的……徽商崛起的艰辛,荣归故里的豪迈,凄凉惨淡的落败……都被它们见证。
街两侧的徽派民居高低不平,错落有致。整体色调无非就是黑、白、灰,然而就是这三种经典色彩的简单搭配,却把老街装点得韵味十足。究其缘由,我想古人读书是离不开笔、墨、纸的,这不正和徽派建筑的三色调相吻合吗?而徽商的特质又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因此他们把对文化的崇尚,自然地体现在建筑风格中。高高的马头墙,片片黝黑的小青瓦,户户飞翘的大门檐,静静沉睡的硬石鼓……一切都那么静谧。岁月的沧桑刻印在他们身上,使他们变得斑驳和厚朴,甚至让现代人觉得他们有些陈旧和迂腐。但他们曾经是那么的荣耀,那么的不可一世。我不忍惊扰他们,甚至不忍直视他们,就像不忍嬉笑面对一位曾经驰骋沙场、骁勇无敌,如今垂老乏力的勇士。仰望苍穹,两排耸立的屋脊上只留下窄窄的一线天,还是那么蓝。
老街的中部有一座三进二层四个天井的老宅,是典型的徽式富家建筑。门楣上挂着一个黑色的木质牌匾,一看就知道是现代的手工工艺,与两旁镂空雕刻的精美青石门套相比,其做工很是粗糙。但上面的几个行楷字倒也算隽秀——“巴慰祖故居博物馆”,也就是巴氏的故居,现由其后裔改为博物馆。与其说是博物馆,不如说是纪念馆,因为除了建筑本身,里面的文物实在是不多。巴慰祖生于乾隆九年,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巴家是一个世代以盐业和行医为主的家族,巴慰祖年少时就很聪颖,爱好广泛,擅长书、画、印。巴慰祖曾被没落的清政府授予“候补中书”的虚衔,然而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都活动,又曾在武汉居留,也都与盐务有关。老宅里悬挂有康熙皇帝送给巴慰祖的“莲淑长春”匾额,还有乾隆皇帝赐予巴慰祖的“星璨南天”匾额,彰显了当年宅主人的尊贵。时过境迁,老宅留给后人的只有追慕。
老宅的斜对面是一座“前店后宅”的木板屋,名“巴道夫运输过塘行”。据说是当时较大的一家商行,主要经营茶叶。老屋前堂摆放着呈凹字形的木制宽柜台,后院是两层阁楼的仓库和居室。柜台已经有些腐烂,据说这个柜台的位置百余年都没挪动过。黝黑油滑的地面高低不平,踏得锃亮的木门槛,中间部位已呈半月状,一定是被当年穿梭前堂后院的伙计和纷沓而至客商的脚步所磨成的。我也只能从这些物证中,浮想以往门庭若市的情景。
老街上遍织着许多的巷弄,屏气凝思,恍惚中仿佛时光倒流,多少欢声笑语飘至耳旁。光阴荏苒,物是人非,一切都已匆匆而过,老街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曾经的光鲜与繁华已不复存在,雄霸明清商界三百余年的大戏已经无奈地谢幕!
渔梁村边环绕着一条小江,名练江。因为正是枯水期,所以水不是很深,江面也不是很宽。所谓的江,看上去倒像一条大河。一侧的青山和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使得练江的水碧绿碧绿的,如同一条绿带无尽地向东蜿蜒伸展。远处两位村姑正在江边洗衣,几只鸬鹚悠闲地站在突出水面的小石块上。在这个酷热的盛夏,这种景象带给我们一丝珍贵的凉意。这条水路直通钱塘,下达扬州、南京、上海等地,是古徽州人通达四方的唯一“黄金水路”。有水就有码头,徽州的古码头很多,渔梁便是其中一个。因为它坐落在古徽州府边上,地理位置较为便利,所以古徽州商人大多从此往返,同时也造就了渔梁村昔日的昌盛。
横卧在练江上,有一座水坝。远远望去如同一块灰白色的土布斜挂在水面上,大坝因村名而称作“渔梁坝”。据说始建于晋代,改建于明代,整修于清代,是我国现存少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有“千年古坝”之称。走近一看,水坝全部采用大小一致的花岗岩条石做基材,条石与条石之间用石榫铆锁,十分的严合,让人惊叹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大坝虽历经千百年江水的冲刷,却岿然不动,至今仍发挥着蓄水和泻洪的功效,的确不负“江南都江堰”的美誉。
坝边只有几条游船,游客也很少。见到我们的到来,船工们赶紧上前张罗。听船工说,当年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商人、船夫、挑夫从四面八方云集此处,江面帆樯如林,老街市声如潮,昼夜不息,各类货物从这里中转到全国各地。确实有诗为证——“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这足以让人确信并用想象勾画出当年岸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江中渔火点点、穿梭往来的盛况了。
泛舟江上,南岸被文竹裹得青翠的紫阳山和北岸一字排开的青砖黑瓦房相映成趣。紫阳山曾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父亲朱松隐居之地。现在已找不到“紫阳书院”的半点遗痕,更听不到“之乎者也”的读书声,有的只是偶尔能听得到的几声鸟鸣。北岸有几条从后院直通江边的窄长石街,那是当时的商贾大户和达官贵人的私家码头。用如今的眼光看,算不上多么豪华壮观。然而在当时,拥有一个小小的私家码头是多少人追逐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多少古徽人前仆后继,要么远走他乡辛酸地学艺经商,要么挑灯夜读煎熬十年寒窗。
当地有句民谣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古时的徽州,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人们生活状况十分窘迫,为了生存只能把儿女送到外地闯荡。而出行的唯一通道,就是眼前的这个水路码头。在这练江边,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生死离别的悲泣往事。
练江的水还是一如既往的绿,不过这只是假象,走到近前就会有一股股腥臭味夹杂在热浪中扑鼻而来。水中长满了长长的水草,随着船桨荡起的波浪在水中左摇右晃,仿佛水怪的魔爪在舞动。难道它们在向世人传递着曾经的冤屈和不平?想到这,不免毛骨悚然。
建国后,歙县修建了通往杭州的公路,千岛湖又建起了新安江大型水力发电站。从此切断了渔梁通往钱塘江的水运航线,但这与渔梁的衰败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没有永远的辉煌,也没有不落的太阳。古徽商的衰落是一个历史现象。风华固然不在了,但徽商所特有的坚韧不拔、贾而好学的精神已被代代传承下来,激励着后世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开创更加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