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主题 饱满的情感 激荡的灵魂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1931年9月18日,日寇狼子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从此处于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无数东北人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1941年,作为亲历事变的作者,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压抑、痛苦之情;对美好故土的热爱;对收复故土的执着与坚定。
  一、艺术特色关注
  1.人称变化,激发共鸣
  人称代词,各有妙处,有的便于感情的抒发,有的便于引发议论,有的使叙述更加亲切自然,有的能更灵活地反映现实。恰当运用人称,会让行文更加顺畅,更好地表情达意,如果根据写作需要,做到活用人称,那么,将会大大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就注意了人称的变化。课文共有两段,在第一段文字中,对故土的称呼是第三人称“她”,例如:“……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而第二段文字对关东大地的称呼改为“你”,例如:“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为什么会有这般的人称变化呢?通常人称的变化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也体现了作者行文的思路。行文伊始,作者的情感处于一个平稳的阶段,内心相对比较平静,但随着写作的深入,作者心中郁积已久的忧伤与愤怒渐渐爆发出来,第三人称“她”此时显然不能承载作者即将爆发的情感,于是,赋予关东大地人格化,以第二人称“你”相称,强烈地喷发出作者的感情,直接倾诉对故土的热爱、眷恋之情。第三人称到第二人称的变化,似与关东大地在面对面地交流,这在修辞上叫作“呼告”,呼告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文字更具感染力并易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情。
  2.融情于物,复式渲染
  众所周知,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虽然外露,但直率真诚,质朴恳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后者虽然内敛,但委婉贴切,润物无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本文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抒情方式,文中两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均有直接抒情。例如,开头的“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结尾句“……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些句子直抒对关东故土的热爱、眷恋及期盼回归之情,读来令人动容。
  然而本文最具特色的抒情方式是通过铺陈有特征、有意味、富有关东原野气息的景物来抒情。例如,首段中的“白桦林”“马群”“蒙古狗”“高粱”“豆粒”“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等等,有各式动物,五彩缤纷的植物以及各类声响。例如第二段中,春天的“田野”“河流”“柳条”“劳动的声音”,秋天的“银线似的蛛丝”“粮车”“麻雀”“稻禾”“碾着新谷的场院”。这些景物一一列举,组成层层叠叠的一幅幅画面,进行复式渲染,使关东美景充分呈现于读者面前并给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既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沉的怀念,热情的赞美,又不由自主地触发每一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愁绪:美好、丰饶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的铁蹄蹂躏,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无家可归,这是多么令人痛苦和悲愤啊!
  3.语言凝练,意蕴丰厚
  凝练含蓄的语言,包含丰厚的意蕴,这似乎是那个时代作家的共同印记,端木蕻良也不例外。本文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以及故土淪陷的忧伤愤怒并要为之奋斗的激情。文章标题就很有特色,“土地的誓言”,从字面看,一般会理解为“土地发出的誓言”,然而,文末有这样一段话:“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读到此处,在作者掷地有声的誓言中,也就明了标题应理解为“作者面对着土地发出的誓言”。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是力求简洁的结果,如此也能突出“誓言”二字,暗扣了文章的主旨。
  再如,第一段中“……使我不得不回去。……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加点的这三个短语,由带点强迫回去的意味发展到理所当然需要回去,再至自我加压,下达指令,语意递进,语气加强,不仅饱含思乡之情,还有高涨的抗日激情及收复失地的强烈的使命感。又如“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一般而言,埋葬的都是失去生命的事物,作者埋葬了自己的欢笑,此情此景,欢乐已成过往,余生唯有复国,既是凄苦与悲愤,又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鱼死网破的铮铮誓言。如此的语句还有很多,种种复杂的情感在这些词语中交织,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耐人寻味。
  二、自读难点所在
  对于现代文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要点内容,体味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所以将“理解作者对故土立体、复杂且充沛的情感”作为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加之对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故土的沦陷、背井离乡的思念与羞耻更加显得遥远而陌生。本文在“家国情怀”单元中又属于自读课文,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怎么突破难点呢?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认为:朗读,是很重要的教学过程。教者不妨和学生一起,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三次情感饱满的朗读,读出作者的深情,从文字中再现当年那段屈辱的历史,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组句子:“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我永不能忘记,……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作者阔别故土已有十年,日思夜想的是回到故乡,这里读出回归的强烈心愿,此为层次一。
  第二组句子:“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当作者写作此文时,自己深爱的美好家园正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思乡之情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痛苦和悲愤,内心的仇恨达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这里需读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及悲愤,此为层次二。
  第三组句子,即在前文中提到的“有特征,有意味的,富有关东原野气息的景物”,将这组句子与前两组句子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说对立,是因为文中既有赞美、怀念,热切和坚定,又有痛心、仇恨、悲伤和愤怒。然而,正是因为赞美和怀念,更加衬托出痛心与悲伤;正是因为热切和坚定,更加衬托出仇恨和愤怒,反之亦然,因此说,对立复杂的情感,让本文的感情张力更加的充沛,起到最大程度感染读者的效果,此为层次三。
  这是一篇有灵魂的文章,主题鲜明而集中,感情丰富而深刻。那为什么没有将其作为教读课文由教师来重点讲授,反而编排为自读课文,恐怕是主题尚浅的缘故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其他文献
郭沫若先生的《白鹭》是一篇经典的散文诗,被安排在统编版五上第一单元。虽然篇幅简短,但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将看似平常的白鹭赋予了诗一般的美,更将自己对于白鹭的喜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在这篇课文的课后配套练习中,编者设置了这样两道题:课文从哪些方面展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课文第6~第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尝试着给这几幅
期刊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周围环境”涵盖甚广,尤指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者习惯、认知、思想、心理等情感品质。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掌握建构的主动权,学习者是主体,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新的意义,建构新的理解,既重视周围环境,又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思维。这种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大
期刊
写作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需要明确: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这三方面相对应的就是写作的兴趣、内容和技巧。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倾向于解决第一个方面,即“有写作动机”,其实这是不完整的教学。而第二个方面“有东西可写”是属于写作内容方面的问题,关涉学生的知识储备,这不是写作教学的独当之任。相比之下,第三个方面“能够写出来”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三个方面在写作
期刊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被列为课程的一部分。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被编入《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是高一语文的必读书。很多教师认为,此书学术味道浓厚,对于高一学生而言,这本书内容艰深,很难亲近。高中生往往习惯于感性的、形象的思维,对于此类理性的、抽象的论述有隔膜,阅读很难开展,因此,这种社科类著作的阅读也就
期刊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主要功能是引领学生学习写作知识与表达方法。如何凸显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直指习作”的特点,有效落实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呢? 以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研读教材序列,聚焦单元重点  课标就第二学段习作方面的目标与内容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精心进行主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阅读中去。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提炼出主问题,能有效牵动全文,牵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促进文言合一。《周亚夫军细柳》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长于记人,其中写到的将军有很多,无一不是个性鲜明,写法也各具特色。作者通过正面侧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它是传统小说三要素在人物、环境两方面的典型体现, 我们在教学时也多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展开教学,谈人物形象及其相关手法、环境特点及其作用,但是,这都不能体现曹雪芹谋篇布局的匠心,也难以见出本文所蕴含的审美韵味和作者的艺术功力。  本文的经典不只是以多样的笔法给我们隆重推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及介绍了贾府情况,还在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是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
期刊
想象思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它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而是一种复合思维方式,需在已有信息基础上,组织分离原有经验,再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信息序列,逐步建构为最佳模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语文学习深度发生。神话体现了人类奇幻的想象力,里面有神奇的情节、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等,能使我们洞悉祖先感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沃土。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我尝试通过多种方
期刊
《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教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在教读该课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朝花夕拾》的名著阅读,对该文本已有初步的理解和把握。《阿长与〈山海经〉》的教读课,其实是在名著整本书阅读基础上进行的一文多读教学。  一、统编教材一文多读的现状之思  一文多读,是指同一文本在不同课型中的多次阅读和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文多读往往存在两种误区: 一是忽视一文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