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变
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社会,人类对“人类共同体”的认识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懂得相互结伴,组成一个个群居的部落、氏族等,来共同抵抗和应对自然界;之后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恐惧,形成了人类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宗教,人类开始以宗教意识为依据,开始出现不同信仰的人群分化。除了上述的共性分化依据外,血缘共同,利益共同,语言共同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分化群分的依据而这其中,血缘共同体是始终贯穿于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的。
从人类历史中的共同体组建因素分析,不同个体的共同需求是维持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共同体的出现是人类得以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的理论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果,站在思考人类共同发展的新高度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框架下,发展、丰富而来。
党的历史责任层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已经不可割裂,单纯的地域发展已经不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世界各国也是共存共荣的关系,离开了全球大环境,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写入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精神,愿意与世界人民分享发展成果,愿意将中国的发展经验与世界分享,实现共赢的局面。这也体现了我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坦荡胸襟,不仅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更以为人类做出贡献为使命。
党的领导路线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入宪,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为后续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线路的明确。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势,世界各国都在渴望中国的成功经验和方案,基于这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综合安全观等一系列中国方案、中国思路、中國主张。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开拓了崭新的境界。
三、“一带一路”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的产物,就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方案,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是全新的探索实践。
2014年11月,发起建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2017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逐渐从最初的中国外交新动议转化为拥有纲领性文件的世界外交新行动。
“一带一路”方案为中国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将中国的经济成果惠及沿线国家,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也是在全球治理方面的中国共产党新思路。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关系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一带一路”倡议写进党章;如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这些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这样入党章、入宪法的动作,也体现另外我党坚定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的信心、决心,这是大国兼容并蓄的姿态,也体现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广阔胸襟。
“一带一路”方案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思路,“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即刻引起世界的强烈反响,这也展现了世界对中国方案的认可。同时,这一方案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总之,“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习总书记新时期外交思想的体现,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包容并蓄的理念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更是将这一理念明确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将长期持续下去。(作者单位为普洱学院)
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社会,人类对“人类共同体”的认识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懂得相互结伴,组成一个个群居的部落、氏族等,来共同抵抗和应对自然界;之后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恐惧,形成了人类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宗教,人类开始以宗教意识为依据,开始出现不同信仰的人群分化。除了上述的共性分化依据外,血缘共同,利益共同,语言共同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分化群分的依据而这其中,血缘共同体是始终贯穿于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的。
从人类历史中的共同体组建因素分析,不同个体的共同需求是维持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共同体的出现是人类得以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的理论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果,站在思考人类共同发展的新高度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框架下,发展、丰富而来。
党的历史责任层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已经不可割裂,单纯的地域发展已经不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世界各国也是共存共荣的关系,离开了全球大环境,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写入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精神,愿意与世界人民分享发展成果,愿意将中国的发展经验与世界分享,实现共赢的局面。这也体现了我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坦荡胸襟,不仅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更以为人类做出贡献为使命。
党的领导路线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入宪,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为后续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线路的明确。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势,世界各国都在渴望中国的成功经验和方案,基于这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综合安全观等一系列中国方案、中国思路、中國主张。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开拓了崭新的境界。
三、“一带一路”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的产物,就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方案,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是全新的探索实践。
2014年11月,发起建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2017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逐渐从最初的中国外交新动议转化为拥有纲领性文件的世界外交新行动。
“一带一路”方案为中国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将中国的经济成果惠及沿线国家,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也是在全球治理方面的中国共产党新思路。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关系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一带一路”倡议写进党章;如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这些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这样入党章、入宪法的动作,也体现另外我党坚定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的信心、决心,这是大国兼容并蓄的姿态,也体现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广阔胸襟。
“一带一路”方案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思路,“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即刻引起世界的强烈反响,这也展现了世界对中国方案的认可。同时,这一方案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总之,“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习总书记新时期外交思想的体现,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包容并蓄的理念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更是将这一理念明确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将长期持续下去。(作者单位为普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