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的好方法,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积极培育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篇文章就从培养学生的提前预习习惯来进行论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 提前预习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142-01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课的内容,理解、感知和评价课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做好提前预习的准备,顺利迈出提前阅读课文的第一步呢?首先,要确立准备任务,引导学生准备预习的方法,一切都是预设的,不可预见的,又不能抛弃的。预习阅读教学非常普遍。提前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事半功倍,为阅读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科学的高度做好学生自主预习工作,按照教学目标确立预习任务,引导学生的预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到未雨绸缪。
1.提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在小学高水平语文教学的学习中,学生课前准备是必要的,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前学习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老师会在课前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果做到了课前准备,学生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也可以知道学生是否有认认真真地去预习,还知道他们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释。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学生还可以在探究性的学习中积累知识,提升阅读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前准备在一定的程度上引起了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关注。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他们会遇到困难的内容和关键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用问题来听讲,学生要注重提高听课效率,积极的去寻求正确的答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前准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在科目提前预习学习中,学生发挥了地方能动性,提高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反复思考一个难点知识,记录问题,展开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对日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积累。总而言之,可以全面提高被培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前预习的教学策略
(1)主动学习,提高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敢于尝试和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多样性,采用新颖的教育方法,营造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就是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教师应该更多地尊重学生。
(2)明确目标及预习要求
合理确定课堂预习的目标,明确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语文预习的效果,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老师还应合理确定预习的目标,明确预习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预习,學会怎样去预习。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开展有效的顶级学习活动,提高预习的效率。第二,课堂上提交的预习目标应随课文类型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诗歌和其他文本的预览目标是不同的。在古诗的预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诗歌的意义、作者的背景、诗歌创作的环境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然而,在现代文本的预览中,学生更应该注意新词。
(3)问题解答要到位
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及时提问,并且老师要及时回答,不堆积问题。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及时提出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难之处,比如写作技巧被用于文章的哪个内容,进行本文的言辞表达又意味着什么,还要和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演示的过程中,以积累紧材料为自己的写作和即兴表演提供依据。
通过对小学语文高水平教学的探索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提前预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探索学生备课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学生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提前预习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薛顺群.谭敏新.《设置前置性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2]张爱芳.《探究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
[3]刘晓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4]郭立娟.《课前有效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对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周刊,2017
小学语文 提前预习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142-01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课的内容,理解、感知和评价课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做好提前预习的准备,顺利迈出提前阅读课文的第一步呢?首先,要确立准备任务,引导学生准备预习的方法,一切都是预设的,不可预见的,又不能抛弃的。预习阅读教学非常普遍。提前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事半功倍,为阅读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科学的高度做好学生自主预习工作,按照教学目标确立预习任务,引导学生的预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到未雨绸缪。
1.提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在小学高水平语文教学的学习中,学生课前准备是必要的,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前学习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老师会在课前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果做到了课前准备,学生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也可以知道学生是否有认认真真地去预习,还知道他们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释。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学生还可以在探究性的学习中积累知识,提升阅读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前准备在一定的程度上引起了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关注。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他们会遇到困难的内容和关键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用问题来听讲,学生要注重提高听课效率,积极的去寻求正确的答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前准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在科目提前预习学习中,学生发挥了地方能动性,提高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反复思考一个难点知识,记录问题,展开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对日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积累。总而言之,可以全面提高被培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前预习的教学策略
(1)主动学习,提高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敢于尝试和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多样性,采用新颖的教育方法,营造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就是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教师应该更多地尊重学生。
(2)明确目标及预习要求
合理确定课堂预习的目标,明确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语文预习的效果,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老师还应合理确定预习的目标,明确预习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预习,學会怎样去预习。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开展有效的顶级学习活动,提高预习的效率。第二,课堂上提交的预习目标应随课文类型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诗歌和其他文本的预览目标是不同的。在古诗的预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诗歌的意义、作者的背景、诗歌创作的环境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然而,在现代文本的预览中,学生更应该注意新词。
(3)问题解答要到位
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及时提问,并且老师要及时回答,不堆积问题。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及时提出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难之处,比如写作技巧被用于文章的哪个内容,进行本文的言辞表达又意味着什么,还要和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演示的过程中,以积累紧材料为自己的写作和即兴表演提供依据。
通过对小学语文高水平教学的探索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提前预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探索学生备课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学生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提前预习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薛顺群.谭敏新.《设置前置性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2]张爱芳.《探究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
[3]刘晓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4]郭立娟.《课前有效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对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