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部队野外训练中暑事故的预防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备未必无患,无备必有大患。”为了落实胡主席和军委首长关于“把安全教育训练纳入军事训练科目,从根本上提高部队安全防事故能力”的重要治军思想。本文就《内务条令》中安全防事故工作的要求,结合部队野外训练中常见的中暑事故可能遇到的问题,着重从事故的概念、成因、预防、处置和救治四个方面,以简洁的语言系统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以增强官兵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关键词野外训练 中暑事故 预防
  中图分类号:E2文献标识码:A
  
  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部队的一项综合性、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做好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军人根本利益,保持部队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事故一旦发生,处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官兵,既是救护的对象,亦是自救、救人的主体,能否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应对不同事故的避险、救护技能,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1 中暑事故的概念
  中暑,是指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中,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正常散发,积聚在体内引起体温调节机能发生障碍,或因大量出汗使体内失盐,血液浓缩粘稠度增高,以至皮肤与肌肉内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及脑部缺血的一种症状。因中暑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称为中暑事故。
  (1)中暑的分类:根据中暑受伤的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种。(2)中暑的温度: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发生中暑。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就有中暑的可能。
  2 中暑事故的成因
  2.1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多汗、口渴、明显疲乏、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体温不超过38℃。
  轻度中暑:先兆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有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表现。
  重度中暑:①中暑高热: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②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2.2 中暑的成因
  人体的正常温恒定在37℃左右,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将深部组织的热量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就可能发生中暑。
  (1)环境因素。气温、气湿、气流和太阳辐射四个气象因素与中暑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传导、蒸发、对流和辐射四种途径散热。如果气温超过皮肤温度(32℃~35℃)人体则不能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散热,反而从外界受热,这时汗液蒸发便成为散热的唯一途径,此时一旦气流减弱,空气湿度增大,汗液蒸发就非常困难,人体散热将受到阻碍。因此,无风的高温高湿天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桑拿天”,最易导致中暑;即使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也会由于太阳光的强辐射,使人身大量受热导致中暑。
  (2)活动强度。内热性产热过度增加是中暑的另一个重要成因,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使短时间内代谢产热率急剧增加,可大大超过机体的散热能力和外界的冷却能力,同时心血管系统负荷剧增,导致体热大量聚集,体温迅速升高,心血管功能紊乱而导致中暑。部队在急行军及长途奔袭、冲锋及攻占高地、抢修工事或大体力劳动时,如果防暑降温措施不当极易发生中暑事故。
  (3)身体状况。对热气候不适应或身体虚弱的人群也容易导致中暑。非热区部队突然调驻热区,由于对热环境不适应,特别是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少数体质较弱或大病初愈以及患有严重皮肤病或心、肾、肝等慢性病者也容易发生中暑。
  (4)水盐补给。在炎热气候条件下,若水盐补给不足,致使机体缺水影响体温调节,并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也是引起中暑的重要原因。
  3 中暑事故的预防
  3.1 落实规章制度
  (1)部队在炎热季节,应当适当控制人员的活动量,在确保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在烈日下的活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2)行军、训练、作业和劳动时,应当有饮水供应,并适量饮用淡盐水。
  (3)室内或者车、船内,应当保持通风。
  3.2 完善保障措施
  (1)夏日不宜高脂厚腻荤腥饮食,不宜辛辣饮食;高温气候宜清淡饮食为佳。(2)后勤要保障好冷盐水、凉白开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的供应。(3)改善宿舍防暑条件,室内安装风扇;有条件的单位可安装空调。
  3.3 备好防暑药品
  训练时,要备好防晒用具和应急药品;执勤时,有条件的可以打伞遮阳,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行军时,清凉油、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防暑药品要随身携带,以备急需。
  3.4 及时补充水分
  水仍是中暑者最佳的饮料,每天喝1.5至2升水,应分多次慢慢饮用,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它们含丰富的水分及均衡的盐类;夏季人体容易感到倦怠疲乏,喝茶可以消暑解乏。
  3.5 保证必要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睡觉,空调不宜开得过低,以免患上空调病或热伤风。
  3.6 合理安排训练
  科学制定训练时间,避开日光强烈、气温较高的时段,缩短或减少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连续训练、上哨时间,合理安排休息,适当增加午休;如果任务要求而无法避开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
  4 中暑事故的处置和救治
  4.1 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其呼吸和散热;如果可能,将中暑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4.2 水分降温处理
  (1)敷:先用温水,再用浸了冷水的毛巾敷中暑者的头部,或将冰袋、冰块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2)泼:为中暑者躯体泼水,泼在皮肤上的水,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3)擦:用毛巾擦中暑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即可使体温降低,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4)促:将中暑者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液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5)针: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中暑症状,迅速针刺或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十宣等穴位;还可静脉滴注5%糖盐水。(6)饮:饮用含盐饮料,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
  4.3 药物降温处理
  (1)在中暑者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给中暑者喝些饮料,如冷盐糖水、菊花水或茶水、果汁饮料等;可能时给予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
  救治时,应注意测量中暑者体温,观察中暑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
  (2)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中暑者仰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前胸、后背等处。
  
  参考文献
  [1]内务条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2003.3.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学习辅导.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2.
  [3]《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工作条例》导读.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5.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体校学生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本文从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安排入手,将思考和实践相结合,找到了更适合体校学生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力求使体校学生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和掌握更多有用的英语知识。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学 课堂结构教学方式    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使得体校学生英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北京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更充分体现掌握一定的英语,可以更好地与国际各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