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流传着很多与中外名人有关的饮食趣事,譬如:基辛格怎样称赞东来顺的肉片?馄饨侯的生意被谁带火了?张恨水又在哪里写下大作《啼笑因缘》?马连良鸭子如何得名?周恩来特意带陈毅去吃鸿宾楼的哪道菜?说起京城老字号饭馆的发家史,或一波三折,或一鸣惊人,都道尽了老北京的岁月沧桑……重翻历史,不难发现,很多老字号饭馆也因名人雅士们的时常光顾而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齐白石怎样为烤肉宛杜撰“烤”字的?
北京经营烤肉的餐馆数烤肉宛的字号最老,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烤肉宛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最初为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座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
单是“烤肉宛”三个字的牌匾就有一段典故。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一位名叫唐友诗的记者请齐白石老人去烤肉宛品尝烤肉。齐老笑着说:“我的牙齿,哪里嚼得动?”记者说:“正因为让您嚼得动,才请您”,随后又补充一句,“那肉嫩得跟豆腐似的。”齐老便拿起手杖,一道去了。果然,烤肉独特风味,白石老人赞不绝口。烤肉宛趁兴向齐老求字,齐老答应。
饭罢,二人一起来到手帕胡同唐记者的家,拿出宣纸便提笔作书。没想到,齐老只写了一个钟鼎体的“烤”字,写完之后,突然停笔,稍加思索,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齐白石老人原名)杜撰”。写毕掷笔大笑,兴冲冲地走了。这个“烤”字后经装裱后挂在烤肉宛店堂里。白石老人走后,大家欣赏齐老的题字笔力遒劲,连连赞叹,但是只有一个“烤”字,能不能算匾?也有人出主意,不如仿其笔锋,添上“肉宛”两字,成为一块匾。后来认为那样不妥,就用这一个字,挂在墙上,当做“烤肉宛”的牌匾。
1946年,齐白石老人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烤肉宛再次向老人求字。白石老人便写了“清真烤肉宛”牌匾。同时画《梅花图》并题诗:“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生热血多。”此后,八十八岁寿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白石老人与烤肉宛之情深。
基辛格赞东来顺肉片“花朵一样的精美工艺品”
老字号“东来顺”,始建于1903年,创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1903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后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1914年,东来顺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丁德山高薪挖来前门外正阳楼饭庄的一位名厨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后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隐约可见。
说起来,“东来顺”还在中国外交史上成就了一段佳话。上世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邓小平同志在东来顺宴请基辛格。宴席开始后,店家上来一道肉片菜,刹那引起基辛格的注意与兴趣,他观赏后情不自禁地称赞“是花朵一样的精美工艺品”,可见刀工精湛。自此,慕名而来的外宾越来越多,有的面对精致的筵席照像留念之后还舍不得下箸;有的饭后离去又来信谆谆致意;更有的外宾或使节启程来我国之前先打电报到东来顺订座。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东来顺已成为国家的一个外事活动场所。
周恩来带陈毅到鸿宾楼吃哪道菜?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原址在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以其独特的菜品享誉京城,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餐后即兴挥笔题写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於火,好汉从来不畏难。”盛赞“鸿宾楼好”。
说到鸿宾楼,不得不提1957年发生在李铁拐斜街的一件事。一天上午十点多,鸿宾楼王守谦师傅带着几个年轻的服务员正在摆放“小件”,忽然院门一响,进来几位客人。这不是周总理吗,王师傅赶忙迎上前去,“总理您好,请您里边坐吧。”总理穿了一件浅灰色的中山装,面带微笑向大家问好,随后手指身旁一位身材魁梧戴着墨镜的首长,问王师傅:“你认识他吗?”“总理,我还真有些眼拙。”总理说:“这是陈毅同志呀。”陈老总摘下墨镜哈哈大笑。落坐后,总理点了一道菜——砂锅羊头。周总理年轻时曾在天津生活过,所以对津味菜肴情有独钟,他对王继德师傅做的全羊席什锦砂锅羊头赞叹不己,特意到厨房向大家敬酒。这件事情成为鸿宾楼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郭沫若与馄饨侯的“鱼儿蹦”
北京“馄饨侯”很早在京城就家喻户晓了。“老北京”平日就常吃馄饨,尤其是冬至节。在民间,“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饮食习俗由来已久。“馄饨侯”其人,姓侯名庭杰。小时卖过报纸,青年时当过几年铁路巡警养家糊口。后来偷学到制作馄饨的技艺,又博采众长,1946年用平时积攒的钱,摆起了一个馄饨摊,几经易地最后搬到了东安门大街16号门前摆摊卖馄饨。摊位的后墙挂着一个布帐子,帐子底色是紫红色,上面写着醒目的“馄饨侯”三个大字。
据说,有一次郭沫若路过馄饨侯的摊,在品尝过馄饨后,竖起大拇指连赞其好。郭老看到侯庭杰包馄饨的熟练程度不禁赞道:“包的这样快,这么漂亮,可否告知这有个什么讲头儿?”侯庭杰风趣地回答:“这可称为‘鱼儿蹦’。”此后,不少文艺界的名角常来光顾。“馄饨侯”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了。《旅行家》杂志(1957年4月号)后来刊登金受申先生撰写的《北京的夜》一文,由毓继明先生画的钢笔速写插图,画面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馄饨,后景布棚内挂一布帐,帐上书写“馄饨侯”三个大字。
邓颖超曾救过全聚德老掌柜
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他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经一风水先生指点,他将店名定为“全聚德”,又请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那字写得苍劲有力,浑厚醒目,为小店增色不少。据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十分钟爱烤鸭,他曾调侃说,有谁想看我的《红楼梦》并不难,只要他用南酒和烤鸭来招待我就可以。 据说,“文革”时全聚德当时的老掌柜杨福来曾受到造反派的批斗,被下放到南苑的猪场喂猪。有一天,邓颖超陪外宾到全聚德吃烤鸭,问当时的负责人:老掌柜呢?在平时,周恩来、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每次来就餐,都是杨福来招待,大家都习惯叫他老掌柜。负责人不好意思说他喂猪去了,随口说他病了。几天以后,邓颖超又陪外宾来全聚德吃饭,还是没见到杨福来。以为他“病”得不轻,就对负责人说,我要到老掌柜家看看他。最终,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给杨福来落实了政策,让他返回了烤鸭店。
很多人注意到,全聚德挂了一百多年的牌匾上,“德”字竟然少一横。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一千多年前,“德”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也是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为何诞生在来今雨轩?
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个“来今雨轩”,它建于1915年,是著名的茶楼和饭馆,也是近代一些社会名流聚会之所。主体建筑具有浓郁的古典色彩,庭院内花草环绕、假山、小桥、喷泉、瀑布相映成趣。沿叠翠廊拾阶而上,凭栏远眺,只见古树苍苍,故宫、人大会堂等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风景极为优雅。来今雨轩以经营红楼菜肴闻名。
来今雨轩得名杜甫的诗前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塌,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来今雨轩”匾原系民国总统徐世昌所书,是指所识朋友欢聚一堂之意。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大学教授、鸿儒名医,常来此聚会。柳亚子组织的“南社”活动也曾在此举行。
著名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先生对来今雨轩情有独钟,他喜欢来今雨轩,不管是春柳含烟、蝶舞莺唱,还是冬雪堆玉、老梅燃情,也不管是秋菊噙香、黄叶流金,还是夏荷出水、翠竹临风,这里都给人一份惆然脱俗的美。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缘》便诞生在这里。
那是在1929年5月,张先生在来今雨轩举办的欢迎上海新闻记者东北视察团的宴会上,与《新闻报》严独鹤先生相识,严独鹤先生向他约稿,张恨水爽快地应了下来。那一段时间里,他便揣上铅笔和笔记本,徜徉在中山公园,坐在来今雨轩思考文章地思路。当初夏的阳光透过头顶上的席棚缝撒下一片斑斑点点的阳光时,他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向他走来,为他吟唱出一曲爱的悲歌,这歌声流入到张恨水的笔记本中,汇成了一部不朽之作《啼笑因缘》。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也对这里十分钟爱。据《鲁迅日记》中记载,自1917年至1929年,鲁迅先生曾27次到来今雨轩就餐、饮茗、交谈、阅报、翻译小说,他翻译的小说《小约翰》便是在这里完成的。另外,陈垣、陈寅恪、萧乾、蔡锷、冰心、叶圣陶、李大钊、高君宇等社会名人也多次到来今雨轩饭庄就餐。
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的来历君知否?
北京的清真菜分为东派西派,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东派菜以东来顺、又一顺的爆、烤、涮为代表,而西派菜独以西来顺为代表,菜式华贵、典雅,精于小炒,杂糅西菜手法,品种十分丰富,在北京众多的清真餐馆中自成一派。
西来顺创始人立字号的初衷,一是想借东边东来顺的名气,一切顺利;二是东西城相峙,借音模仿而出名。没料想,摩登特色使得西来顺赢得了“东来顺及西来顺,羊肉专家谁与竞”的口碑。程砚秋、荀慧生,包括老舍先生都常光顾。
西来顺创新的菜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马连良鸭子”。马连良鸭子如何得名?这里边还有段典故:有一天,马连良演出后去当年褚祥掌灶的“又一村”吃饭。饭兴正浓的时候,忽然听得门外枪响。马连良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北平警备司令王怀庆的小舅子,跟一个也有权势的李姓处长争一个雅间打起来了,放出话要砸馆子。马连良听后没含糊,撂下碗筷出面,把事给平了,保住了“又一村”。褚祥对马连良十分感谢。到了西来顺后,褚祥特意给马连良做了道菜。这道菜用鲁菜的香酥手法,配上淮扬菜风味汤料,烹制成香酥鸭,冠名“马连良鸭子”。可别小看这道菜,鸭子精细加工洗净后,腌渍、蒸、炸等几道工序才成菜。繁到什么程度?腌制时讲究内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上3到4小时一直到蒸透为止,然后再用温油炸到皮酥,起锅上桌时整只鸭子赤黄油亮,皮酥肉烂,香味透骨。吃的时候还要蘸上佐味小料,或夹荷叶饼。“马连良鸭子”上了桌,马连良吃了头一筷子,就不禁拍巴掌叫了声好。从这儿起,西来顺真正在四九城传开了。
当年,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是梨园行的美食家。他就认西来顺的口儿,但凡在京城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专门到西来顺叫菜吃饭。据说,上海大亨杜月笙做寿,把北平的名伶一齐请去唱戏,马连良也在其中。就为了解决到上海吃饭的问题,马连良重金聘请西来顺厨师一块去了趟上海。
乾隆皇帝怎样赐匾“都一处”?
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初为一席棚小酒店,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1742)盖了一间门(接下页)面的小楼。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晾肉等小菜。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抗战时期,都一处虽幸免没倒闭,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获新生。
据说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帐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
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位客人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非常感激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帝御笔赏赐的,原来三十儿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兴隆,许多人争相来此观看御匾,后来很多中外宾客用餐后都要在御匾前合影留念,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现在。
齐白石怎样为烤肉宛杜撰“烤”字的?
北京经营烤肉的餐馆数烤肉宛的字号最老,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烤肉宛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最初为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座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
单是“烤肉宛”三个字的牌匾就有一段典故。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一位名叫唐友诗的记者请齐白石老人去烤肉宛品尝烤肉。齐老笑着说:“我的牙齿,哪里嚼得动?”记者说:“正因为让您嚼得动,才请您”,随后又补充一句,“那肉嫩得跟豆腐似的。”齐老便拿起手杖,一道去了。果然,烤肉独特风味,白石老人赞不绝口。烤肉宛趁兴向齐老求字,齐老答应。
饭罢,二人一起来到手帕胡同唐记者的家,拿出宣纸便提笔作书。没想到,齐老只写了一个钟鼎体的“烤”字,写完之后,突然停笔,稍加思索,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齐白石老人原名)杜撰”。写毕掷笔大笑,兴冲冲地走了。这个“烤”字后经装裱后挂在烤肉宛店堂里。白石老人走后,大家欣赏齐老的题字笔力遒劲,连连赞叹,但是只有一个“烤”字,能不能算匾?也有人出主意,不如仿其笔锋,添上“肉宛”两字,成为一块匾。后来认为那样不妥,就用这一个字,挂在墙上,当做“烤肉宛”的牌匾。
1946年,齐白石老人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烤肉宛再次向老人求字。白石老人便写了“清真烤肉宛”牌匾。同时画《梅花图》并题诗:“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生热血多。”此后,八十八岁寿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白石老人与烤肉宛之情深。
基辛格赞东来顺肉片“花朵一样的精美工艺品”
老字号“东来顺”,始建于1903年,创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1903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后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1914年,东来顺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丁德山高薪挖来前门外正阳楼饭庄的一位名厨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后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隐约可见。
说起来,“东来顺”还在中国外交史上成就了一段佳话。上世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邓小平同志在东来顺宴请基辛格。宴席开始后,店家上来一道肉片菜,刹那引起基辛格的注意与兴趣,他观赏后情不自禁地称赞“是花朵一样的精美工艺品”,可见刀工精湛。自此,慕名而来的外宾越来越多,有的面对精致的筵席照像留念之后还舍不得下箸;有的饭后离去又来信谆谆致意;更有的外宾或使节启程来我国之前先打电报到东来顺订座。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东来顺已成为国家的一个外事活动场所。
周恩来带陈毅到鸿宾楼吃哪道菜?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原址在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以其独特的菜品享誉京城,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餐后即兴挥笔题写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於火,好汉从来不畏难。”盛赞“鸿宾楼好”。
说到鸿宾楼,不得不提1957年发生在李铁拐斜街的一件事。一天上午十点多,鸿宾楼王守谦师傅带着几个年轻的服务员正在摆放“小件”,忽然院门一响,进来几位客人。这不是周总理吗,王师傅赶忙迎上前去,“总理您好,请您里边坐吧。”总理穿了一件浅灰色的中山装,面带微笑向大家问好,随后手指身旁一位身材魁梧戴着墨镜的首长,问王师傅:“你认识他吗?”“总理,我还真有些眼拙。”总理说:“这是陈毅同志呀。”陈老总摘下墨镜哈哈大笑。落坐后,总理点了一道菜——砂锅羊头。周总理年轻时曾在天津生活过,所以对津味菜肴情有独钟,他对王继德师傅做的全羊席什锦砂锅羊头赞叹不己,特意到厨房向大家敬酒。这件事情成为鸿宾楼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郭沫若与馄饨侯的“鱼儿蹦”
北京“馄饨侯”很早在京城就家喻户晓了。“老北京”平日就常吃馄饨,尤其是冬至节。在民间,“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饮食习俗由来已久。“馄饨侯”其人,姓侯名庭杰。小时卖过报纸,青年时当过几年铁路巡警养家糊口。后来偷学到制作馄饨的技艺,又博采众长,1946年用平时积攒的钱,摆起了一个馄饨摊,几经易地最后搬到了东安门大街16号门前摆摊卖馄饨。摊位的后墙挂着一个布帐子,帐子底色是紫红色,上面写着醒目的“馄饨侯”三个大字。
据说,有一次郭沫若路过馄饨侯的摊,在品尝过馄饨后,竖起大拇指连赞其好。郭老看到侯庭杰包馄饨的熟练程度不禁赞道:“包的这样快,这么漂亮,可否告知这有个什么讲头儿?”侯庭杰风趣地回答:“这可称为‘鱼儿蹦’。”此后,不少文艺界的名角常来光顾。“馄饨侯”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了。《旅行家》杂志(1957年4月号)后来刊登金受申先生撰写的《北京的夜》一文,由毓继明先生画的钢笔速写插图,画面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馄饨,后景布棚内挂一布帐,帐上书写“馄饨侯”三个大字。
邓颖超曾救过全聚德老掌柜
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他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经一风水先生指点,他将店名定为“全聚德”,又请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那字写得苍劲有力,浑厚醒目,为小店增色不少。据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十分钟爱烤鸭,他曾调侃说,有谁想看我的《红楼梦》并不难,只要他用南酒和烤鸭来招待我就可以。 据说,“文革”时全聚德当时的老掌柜杨福来曾受到造反派的批斗,被下放到南苑的猪场喂猪。有一天,邓颖超陪外宾到全聚德吃烤鸭,问当时的负责人:老掌柜呢?在平时,周恩来、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每次来就餐,都是杨福来招待,大家都习惯叫他老掌柜。负责人不好意思说他喂猪去了,随口说他病了。几天以后,邓颖超又陪外宾来全聚德吃饭,还是没见到杨福来。以为他“病”得不轻,就对负责人说,我要到老掌柜家看看他。最终,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给杨福来落实了政策,让他返回了烤鸭店。
很多人注意到,全聚德挂了一百多年的牌匾上,“德”字竟然少一横。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一千多年前,“德”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也是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为何诞生在来今雨轩?
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个“来今雨轩”,它建于1915年,是著名的茶楼和饭馆,也是近代一些社会名流聚会之所。主体建筑具有浓郁的古典色彩,庭院内花草环绕、假山、小桥、喷泉、瀑布相映成趣。沿叠翠廊拾阶而上,凭栏远眺,只见古树苍苍,故宫、人大会堂等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风景极为优雅。来今雨轩以经营红楼菜肴闻名。
来今雨轩得名杜甫的诗前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塌,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来今雨轩”匾原系民国总统徐世昌所书,是指所识朋友欢聚一堂之意。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大学教授、鸿儒名医,常来此聚会。柳亚子组织的“南社”活动也曾在此举行。
著名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先生对来今雨轩情有独钟,他喜欢来今雨轩,不管是春柳含烟、蝶舞莺唱,还是冬雪堆玉、老梅燃情,也不管是秋菊噙香、黄叶流金,还是夏荷出水、翠竹临风,这里都给人一份惆然脱俗的美。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缘》便诞生在这里。
那是在1929年5月,张先生在来今雨轩举办的欢迎上海新闻记者东北视察团的宴会上,与《新闻报》严独鹤先生相识,严独鹤先生向他约稿,张恨水爽快地应了下来。那一段时间里,他便揣上铅笔和笔记本,徜徉在中山公园,坐在来今雨轩思考文章地思路。当初夏的阳光透过头顶上的席棚缝撒下一片斑斑点点的阳光时,他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向他走来,为他吟唱出一曲爱的悲歌,这歌声流入到张恨水的笔记本中,汇成了一部不朽之作《啼笑因缘》。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也对这里十分钟爱。据《鲁迅日记》中记载,自1917年至1929年,鲁迅先生曾27次到来今雨轩就餐、饮茗、交谈、阅报、翻译小说,他翻译的小说《小约翰》便是在这里完成的。另外,陈垣、陈寅恪、萧乾、蔡锷、冰心、叶圣陶、李大钊、高君宇等社会名人也多次到来今雨轩饭庄就餐。
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的来历君知否?
北京的清真菜分为东派西派,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东派菜以东来顺、又一顺的爆、烤、涮为代表,而西派菜独以西来顺为代表,菜式华贵、典雅,精于小炒,杂糅西菜手法,品种十分丰富,在北京众多的清真餐馆中自成一派。
西来顺创始人立字号的初衷,一是想借东边东来顺的名气,一切顺利;二是东西城相峙,借音模仿而出名。没料想,摩登特色使得西来顺赢得了“东来顺及西来顺,羊肉专家谁与竞”的口碑。程砚秋、荀慧生,包括老舍先生都常光顾。
西来顺创新的菜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马连良鸭子”。马连良鸭子如何得名?这里边还有段典故:有一天,马连良演出后去当年褚祥掌灶的“又一村”吃饭。饭兴正浓的时候,忽然听得门外枪响。马连良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北平警备司令王怀庆的小舅子,跟一个也有权势的李姓处长争一个雅间打起来了,放出话要砸馆子。马连良听后没含糊,撂下碗筷出面,把事给平了,保住了“又一村”。褚祥对马连良十分感谢。到了西来顺后,褚祥特意给马连良做了道菜。这道菜用鲁菜的香酥手法,配上淮扬菜风味汤料,烹制成香酥鸭,冠名“马连良鸭子”。可别小看这道菜,鸭子精细加工洗净后,腌渍、蒸、炸等几道工序才成菜。繁到什么程度?腌制时讲究内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上3到4小时一直到蒸透为止,然后再用温油炸到皮酥,起锅上桌时整只鸭子赤黄油亮,皮酥肉烂,香味透骨。吃的时候还要蘸上佐味小料,或夹荷叶饼。“马连良鸭子”上了桌,马连良吃了头一筷子,就不禁拍巴掌叫了声好。从这儿起,西来顺真正在四九城传开了。
当年,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是梨园行的美食家。他就认西来顺的口儿,但凡在京城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专门到西来顺叫菜吃饭。据说,上海大亨杜月笙做寿,把北平的名伶一齐请去唱戏,马连良也在其中。就为了解决到上海吃饭的问题,马连良重金聘请西来顺厨师一块去了趟上海。
乾隆皇帝怎样赐匾“都一处”?
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初为一席棚小酒店,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1742)盖了一间门(接下页)面的小楼。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晾肉等小菜。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抗战时期,都一处虽幸免没倒闭,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获新生。
据说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帐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
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位客人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非常感激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帝御笔赏赐的,原来三十儿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兴隆,许多人争相来此观看御匾,后来很多中外宾客用餐后都要在御匾前合影留念,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