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古代酿酒化学的起源及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古代酿酒化学历史源远流长。人们对酿酒化学起源的认识也是由感性发展到理性。因此本文从自然成酒的感性认识和人工酿酒理性认识这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国古代酿酒的起源。同时对其在酿酒业兴起发展,中国古代化学史,化学研究过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酿酒化学;起源;自然成酒;人工酿酒;意义
  酿酒是最古老的行业,其传统酿酒化学技艺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但究其起源及意义,却无定论。自然酿酒和人工酿酒的观点自成一派。明代人李日华在《蓬拉夜话》记载中认为,最早的酿酒起源于猿猴酿酒。晋代江统在《酒诰》中呈现的“谷物酿酒”的观点。关于人工酿酒的说法,《世本》、《短歌行》等著作记载仪狄和杜康是造酒鼻祖。现代学者傅金泉、李亚东等人则认为、最早的酿酒专家应该首推北魏贾思勰。
  上述学者和著作的观点独立明确、各有千秋。但他们只从自然成酒或是人工酿酒的其中一个角度出发论述中国古代酿酒化学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认为中国古代酿酒起源应该结合上述的两种观点,即我国古代酿酒化学感性上起源于自然酿酒,理性上则起源于人工酿酒。
  一、感性认识:自然成酒的起源
  (一)猿猴酿酒
  关于猿猴酿酒,许多史料都有相关的记载和论述。明代人李日华在《蓬拉夜话》写道:“黄山多猿猛,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注中,酝酵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由此可见,在远古时代,灵长类动物的猿猴,在最初的自然界酿造出果酒也具一定的说服力。当然,野果腐烂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野果成酒并不困难。所以和人类的酿酒相比,猿猴只是接受了自然的启示,它们所谓的制作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并且成酒的规模也是十分有限。
  (二)谷物酿酒
  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记载:“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成酒观点,且大体上符合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实际情况。谷物造酒观点的提出,是古人在酿酒起源问题上从模糊认识转向科学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局限,开始它只是一种偶发的结果,随着对其关注程度的加深,人们逐步从被动的收取酒浆转而有意识地掌握和控制酿造过程,早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最终完成酿酒技术上最艰难的突破,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酿酒体系。因此,谷物造酒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称之为我国古代酿酒化学的自然酿酒起源的开端。
  二、理性认识:人工酿酒的起源
  (一)仪狄、杜康造酒
  仪狄是造酒鼻祖的说法,最早出自先秦时期一部名为《世本》的著作。该书称:“仪狄始做酒呼,变五味。”在《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著作中,还都出现过类似的记载。曹操在《短歌行》中说:“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此很多人认为杜康是中国的造酒祖师爷。
  仪狄、杜康造酒只能属于传说,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工酿酒的起源。虽不能称仪狄为中华造酒第一人,但他在酿酒技术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至于杜康造酒,这种说法在民间久盛不衰,迄今仍有不少遗迹可资后人寻访。但他究竟是那个年代的人、住在哪里,就像造酒的传说般,各家说法不一。
  (二)酿酒专家贾思勰
  文史资料表明,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北魏杰出科学家贾思勰生活在中国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时期。他花费了毕生的精力编写《齐民要术》,使其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齐民要术》讨论的内容很广泛,有相当多的篇幅用来讨论酿造技术,是中国酿酒史上的宝贵财富。他因此也成为享誉世界的古代酿酒专家。
  由此可见,当酿酒起源有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时。真正的人工酿酒第一人首推贾思勰。因为他对制曲酿酒技术的深入探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论,并通过实践陈果得以证实。这对中国古代酿酒工艺的发展而言功不可没。这在中国古代酿造史上树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这些都足以将他称之为人工酿酒起源第一人。
  三、我国古代酿酒化学的意义
  (一)推动了酿酒业的兴起和发展
  酿酒业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产业,中国酒酿造技艺和酒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具有最悠久的酿酒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与此同时,在长期的酿酒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并出现了不少科学与技术专家,通过他们的著作对我国古代酿酒科学技术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提高,使得独特的酿造技艺成为我国古代的伟大创造,堪称中国的五大发明。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古代曲酿酒化学的推动了国内外酿酒业的兴起,同时为酿酒行业的的发展提供了早期系统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证,值得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二)我国古代化学史中的瑰宝
  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达国家。我国古代化学也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其发展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对此也有高度的评价,他称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我国古代酿酒化学也可称之为其中的一块瑰宝。生物化学指出,从原料中的淀粉转变成酒精是一系列复杂的酶化学反应。他们从实践中总结了出了只要尊重六要素就可以酿出酒来。这些宝贵的知识遗产足以显现,古代酿酒化学在我国古代化学史,甚至是世界化学史中的重大作用。
  (三)完整化学研究过程的早期体现
  从古代酿酒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来看,充分显现了早期完整、系统的化学研究过程。从最开始对自然现象中谷物发酵成酒观察、猜测、总结,到后来的模仿,形成初步理论,提出了初具雏形的化学发酵理论。继而反复的实践,得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形成系统完善的科学理论,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酿造技术,并最终回归于实践,为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四、总结
  众所周知,我国酿酒化学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先民对酿酒业的认识也是由感性发展到理性。从最初的自然成酒到后来的人工酿酒。本文根据这发展认知过程的递变,先是介绍了自然成酒过程中的猿猴酿酒和谷物成酒的观点;接着又从人工酿酒的角度辩驳了仪狄、杜康二人为酿酒第一人的主流观点,同时举证说明真正意义上最早的酿酒专家,一千四百多年的北魏杰出科学家贾思勰。其著作《齐民要术》中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酿造技术,是迄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最有价值、最系统的一部接触的世界农业科学名著。我国酿酒业的发展,从感性到理性,总结了生产实践的经验,形成了我国早期的原始酿酒理论,而后期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酿酒业的得以不断的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黄亦锡.酒、酒器与传统文化[D].厦门大学,2008,9.
  [2]罗志腾.古代中国对酿酒发酵化学的贡献[D].101-106.
  [3]杨勇.试论《齐民妖术》中的我国古代制曲、酿酒发酵技术[J].西北农学院学报,1985(4)55-64.
  [4]李霖,叶依能.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J].中国农史,1989(4)39-44.
  [5]方杨.我国酿酒当始于龙山文化[J].考古第2期,94-97.
  [6]傅金泉.中国古代科学家对酿酒发酵化学的重大贡献[J].酿酒,2012,9(5)87-91.
  [7]魏坚.中国古代酿酒的考古学观察[J].酒史与酒文化研究,第一期54-58.
  [8]李亚东.中国古代酿酒专家贾思勰与酿酒技术[J].酒史,23-26.
  [9]罗志腾.中国古代人民对酿酒发酵化学的贡献[J].中山大学学报,1980,115-120.
  [10]傅金泉.中国五大发明之一制曲酿酒术[J].中国酿造,1998(1).
其他文献
摘要:各少数民族中不同的社会组织保存至今,与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各民族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其所处各历史时期封建王朝的不同民族政策有密切联系。  在白裤瑶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油锅”组织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白裤瑶民族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传统组织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在遵守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新的思路。发挥积极功能,以促进白裤瑶民族
期刊
摘要:靛蓝染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染料,长期、广泛地受到人们喜爱,常被称为“染料之王”。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天然靛蓝,化学合成靛蓝,天然靛蓝三个方面阐述了靛蓝的生产发展。这段发展教会我们需要正确评价化学生产的利弊,掌握正确办法利用化学。  关键词:染料;天然靛蓝;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化学史  靛蓝染料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蓝色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业,牛仔裤(bluejeans)就是应用了这种染料。
期刊
摘要: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内涵是审判的实质化,其核心在于以庭审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基本原则。  关键字:审判为中心;庭审;审判实质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强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常被人看作是古人荒诞愚昧的象征,被人们斥为伪科学,但事实上炼丹术涉及了许多化学领域,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化学原理。作为化学起源的欧洲炼金术其实与炼丹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将对炼丹术中涉及到的金属冶炼和药理化学进行简单的介绍,论证炼丹术的科学性的一面。  关键词:炼丹术;化学;冶金;药理  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听到“长生不老”、“延年益寿”
期刊
摘要:Galton在19世纪末用双生子法和收养法开创了研究人类行为遗传学的先河,之后种种的研究表明,对于人格的发展,基因和共享与飞共享环境各有40%的影响,剩余20%是测验的误差。孔宪铎在《基因与人性》一书中,这样定义人格:“人格是内在倾向力糅合着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是基因和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是人性中动物性和文化性平衡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会着重解释基因为什么影响人格,如何影响人格。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兴起,电影理论又从电影本体的研究转向电影与观众关系的研究,转向对观众本身的研究。”所以对受众的期待视野的研究就理所应当了。而当我们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如果符合“期待视野”,我们在最初或开始的一段时间会觉得符合我们事先的想象,从而产生亲切感,乐于接受;但如果大量相同或类似的影片出现,我们会因为毫无新意而感到枯燥无味。此时,如果新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期待视野”,
期刊
摘要:网络作为虚拟话语平台,已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弥漫的传播。而网络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的交织,成为公共治理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所固有的虚拟性、即时性、匿名性等特性,形成了诸如“人肉搜索”、“购物狂欢”等附加效应,研究网络传播,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正是社会发展进程的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  (一)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  1.基于“非典与“抢盐”的流言传播比
期刊
摘要:在考查了氧化理论建立过程中十多位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系统的从氧化学说建立的背景,燃素说的产生,氧化学说的建立三方面阐述了氧化学说的发展历程,并从时代背景,燃素学说,其他研究者,拉瓦锡自身内在原因等方面对氧化学说的建立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拉瓦锡;氧化学说;剖析  在200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创的这种燃烧氧化学说理论,却遭到了极力的贬低和嘲笑.那么,“氧化说”是经过怎样不懈地努力才创立起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在不断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尤为突出,环境问题成为了工业领域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工业设计领域就环境问题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一种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核心的工业设计方案映入人们的眼帘。文章通过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进行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绿色工业设计理念包含的重点内容,进
期刊
摘要:职业规划是成功发展和就业的基石,完善的职业规划除了分析个人自身因素,所在组织所提供的发展条件的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环境所给予的支持和制约因素。本文是基于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师的职业访谈,就不同的方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乃至就业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字:教师;职业规划;访谈;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与日剧增的就业压力,如何让自身在这成就业的“博弈”中胜出,是大学师范生需要一直思考和应对的问题。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