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转移咬合关系的精确性。方法基于愈合基台设计系列预成咬合记录帽,光固化三维打印实物。前瞻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KennedyⅠ类或Ⅱ类牙列缺损拟行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12例,需满足不少于2颗后牙连续游离缺失。采用自身对照,对病例同时采用2种方法制取咬合记录:试验组用预成咬合记录帽,对照组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直接在愈合基台上制取。分别根据两组咬合记录上架,评价模型咬合关系精确性。采用
【机 构】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义齿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转移咬合关系的精确性。
方法基于愈合基台设计系列预成咬合记录帽,光固化三维打印实物。前瞻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Kennedy Ⅰ类或Ⅱ类牙列缺损拟行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12例,需满足不少于2颗后牙连续游离缺失。采用自身对照,对病例同时采用2种方法制取咬合记录:试验组用预成咬合记录帽,对照组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直接在愈合基台上制取。分别根据两组咬合记录上架,评价模型咬合关系精确性。采用诊断试验的方法计算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并利用口内扫描、模型扫描获取修复前牙尖交错位咬合关系数据,导入三维逆向工程软件计算上下颌余留后牙面间距,以及配准模型扫描与口内扫描的上颌,计算下颌模型余留牙面三维偏差值。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纳入男性病例3例、女性9例,年龄(52.6±12.1)岁,缺失牙共36颗。预成咬合记录帽在口内能直接就位,固位、稳定性良好。试验组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0.73±0.14)显著优于对照组(0.63±0.12,P
其他文献
掌握肺功能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是呼吸专科医师的一项基本功,笔者查阅了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专著,包括近年来内科学、呼吸病学、肺功能以及支气管哮喘4个方面的专著,查阅书中是如何界定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结果发现肺功能测定项目的定义比较混乱。建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和哮喘学组组织有关专家认真地讨论一下,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定义予以纠正。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口腔种植修复的医学属性,指出口腔种植修复是修复牙列缺损与缺失、保持人类口颌面器官的完整性、恢复口腔功能、维护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严格遵循医学规律和医疗规范完成,防止该领域医学研究与临床导向出现偏差。为保障我国当前20多亿颗缺牙包括近2000万例无牙颌的修复需求,解决社会大众需求与口腔种植修复医疗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含高水平全科与专科医师的口腔种植修复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我国口腔种植修复领域的多学科研发及原创品牌的研发,特别是成果的转化与推
多项大样本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牙列缺失采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比常规全口义齿能提高义齿的固位与稳定,并可提供更高的咀嚼效率;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解剖条件、牙槽骨吸收程度、颌间距离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种植体数目、分布及上部附着体。在覆盖义齿的临床操作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覆盖义齿,在适当的时机戴入上部附着体,并合理选择适用的印模技术、颌位关系记录、试牙排牙及戴牙方法,才能保证修复效果的长期稳定。本文对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意义、治疗设计、临床操作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与义齿戴入后的复查与维护等方
作为口腔种植治疗的相对禁忌证,糖尿病可严重限制口腔种植技术的应用。糖尿病状态常可致血管和骨组织的继发病变,对种植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治疗失败率升高。因此,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种植治疗,成为困扰口腔医师的难题。作者基于多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治疗的研究与临床诊疗经验,参考目前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要点两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前牙区种植义齿的穿龈轮廓对最终的美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前牙区种植义齿穿龈轮廓设计进行评述,分析影响种植义齿穿龈轮廓的因素:种植体颈部设计(平齐对接设计、平台转移设计、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位置及角度(种植体植入深度、颊舌向位置、近远中位置、颊舌向角度)、修复基台类型及种植体颈部周围软组织的质量等。结合现有文献和笔者的临床实践与思考,为关键区和次关键区的穿龈轮廓设计分类提供临床参考。
近年,口腔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开启了口腔种植修复的新时代。多方面采集数字化信息、以三维面部扫描为基础构建虚拟患者的技术,大大优化了种植治疗前的虚拟排牙、美学设计以及种植治疗计划制订过程,为患者和医师带来便利。本文针对面部三维扫描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及新进展进行论述,深入探讨口腔数字化技术为临床医师带来的契机与挑战,以期为医师全面了解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以实验研究为基础,以临床和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后,形成推荐性应用指南。本指南制订牙齿漂白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以指导和规范牙齿漂白治疗技术的临床诊疗行为,提高牙齿漂白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疗效,有效降低漂白剂的临床不良反应,促进牙齿漂白治疗技术的临床推广。
近年,瓷贴面修复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为规范临床行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口腔美学修复中瓷贴面技术专家共识,详细阐述瓷贴面修复治疗中的材料选择、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和瓷贴面粘接流程等内容;对如何获得坚固耐用的瓷贴面修复效果,预防修复后并发症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诊疗体验等提出专家建议;并结合口腔美学专业特色提出以美学设计为导向,强调局部与整体美学结合,联合多学科进行瓷贴面修复的理念,为制作符合口腔美学内涵的成功瓷贴面修复体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引导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对下颌后牙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科进行下颌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GBR以及种植时间分为对照组(未植骨)、植骨同期种植组和植骨延期种植组。于最终修复后即刻和10年随访时拍摄的X线片上测量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计算边缘骨吸收。修复后10年复查种植体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龈乳头高
目的评估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和硅橡胶印模技术对牙列缺损患者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64例牙列缺损患者,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49.3±13.3)岁;植入113枚种植体,根据取模方式不同分为数字化印模组(70枚)和硅橡胶印模组(43枚),上部修复体均为螺丝固位的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完成后随访观察3~36个月,分析种植体存留率、上部修复体、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对患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