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常常会碰到学生犯的各种错误,不过有一类错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巧合”。
我常常很珍惜这种假“巧合”,它往往会创新我的思路,让我感受到数学无穷的乐趣,学生也能在探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奇妙。
案例一:烙饼的秘密
四年级有一次单元考试出现了烙饼问题,可是这个时候烙饼问题并没有学。“一张饼每面要烙2分钟,锅里最多放两张饼,5张饼最少要几分钟?”
做对的个别学生都是直接用2X5做的,问他们理由,却答不上来。
孩子们虽然迷迷糊糊,但是作为老师,我可不能马虎,因为无论饼的张数是奇数张,还是偶数张,烙饼的总时间总是等于单面烙的时间X饼的张数(烙1张饼除外)。以往的教学我们都是先介绍用同时烙的方法,得出烙2张饼需要4分钟,用交替烙的方法,使锅里始终没有空位,得出3张饼需要6分钟。3张饼以上的就可以依次叠加,最后通过找规律得出一个公式。但是为什么刚好单面煎的时间乘以张数就是总时间呢?如何跟学生解释呢?
要想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得从乘法的意义入手。理论来说,烙饼的总时间=烙1张饼的时间X饼的张数。而我们暂时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即:烙饼的总时间=单面烙的时间X饼的张数(烙1张饼除外)。那这样是否能证明烙1张饼的时间=单面烙的时间?
所以为什么烙一张饼的时间就是单面烙的时间呢?
想到自己买肉夹馍的经验,我想通了。我们假如这张饼比较厚,可以从中间分开后摊开来烙。那么正面和反面不就同时在锅里烙了吗?当然了,虽然分开后会再产生两个面,但是我们依循前后一致的原则,只烙这张饼本来的正反面。这样一来,单面烙的时间,刚好就是一张饼正反面一起烙的时间,即得出单面烙的时间就是烙1张饼的时间。
这些想法怎么才能深入浅出的跟学生解释清楚呢?后来上课的时候我用手来示范,把两只手合起来,两只手的手背就是一张饼的正反面,当我把手分开摊开的时候,那么这两面就能同时在锅里烙了,这时单面烙的时间就是烙1张饼的时间。同学们都欣喜若狂,觉得这样理解起来真简单,他们也很乐意接受这个解释。当然,作为老师我们要跟学生说清楚,这只是理想状态下,也许实际上烙的饼很薄,根本分不开,但是我们用数学的逻辑去想象,复杂的烙饼问题就变得容易了,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认真对待错误中的“巧合”,不仅可以让老师换个角度看问题,创新解题思路,也能帮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问题。
案例二:神秘的X
小学阶段,提倡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数学老师们也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数学问题用生活中的情境是难以解释的,越到高年级,越是如此。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数学本身的逻辑中产生了冲突而产生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中的96,用生活中的数是难以解释的。
甲乙两个粮仓一共有小麦132吨,甲仓小麦质量的62.5%与乙仓小麦质量的75%相等,两个粮仓共有小麦多少吨?
解:设两个粮仓有小麦X吨
62.5%X+75%X=132
1.375X=132 甲:96X62.5%=60吨
X=96 乙:96X75%=72噸
批改作业的老师说他看不懂这个学生的解题思路。虽然学生把正确的两个数算出来了,但是过程却解释不通。所以老师们都认为这完全是“巧合”。可是这真的是巧合吗?
这个例子让学生去讨论会很有意义,也许最终学生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是整个的思考涉及到高阶思维的很多方面,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让学生判断这样做对吗?不计算你能做出初步判断吗?这时学生需要筛选合适的信息去分析和判断。题目中说甲的62.5%与乙的75%相等,可以判断出甲应该大于乙,而这个同学计算的结果,甲小于乙,所以不对。而且例子中的设的X也说不通。
既然不对,那么接下就应该算一算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学生“设甲为x吨,乙为(132-x)吨”算出答案应该是甲为72吨,乙是60吨,刚好和例题的答案是相反的。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甲乙会刚好和刚才错误的结论相反呢?是巧合吗?我们如何去验证呢?聪明的学生也许可以想到把题目中的数据换掉,再用这种方法计算,是否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验证后学生会发现结论果然很有意思,这样计算总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初步判断这不是巧合,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现错误,解决问题,再进行对比反思,接着又发现新问题,提出猜想再验证,都是一个很自然的主动思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都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也需要学生较强的批判精神。
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们解释不聊例子中设的这个X是什么,也解释不了解出来的X=96是什么。后面的解释需要老师去帮忙。
因为62.5%甲=75%乙 推出甲/75%=乙/62.5%
设甲/75%=乙/62.5%=X,那么甲=75%X,乙=62.5%X(也就是必然存在一个数使它的75%是甲,62.5%是乙),即可列出75%X+62.5%X=132。
所以这个X就是我们通过推理,一定会存在的数学意义上的数。这不是常规的解法,它不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但是如果当出现这种案例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引导孩子多一点思考,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创造性的想法。
做题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巩固知识,但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创新方法,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老师也应该做好表率,对待“巧合”,不轻易下结论,三思而教。
我常常很珍惜这种假“巧合”,它往往会创新我的思路,让我感受到数学无穷的乐趣,学生也能在探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奇妙。
案例一:烙饼的秘密
四年级有一次单元考试出现了烙饼问题,可是这个时候烙饼问题并没有学。“一张饼每面要烙2分钟,锅里最多放两张饼,5张饼最少要几分钟?”
做对的个别学生都是直接用2X5做的,问他们理由,却答不上来。
孩子们虽然迷迷糊糊,但是作为老师,我可不能马虎,因为无论饼的张数是奇数张,还是偶数张,烙饼的总时间总是等于单面烙的时间X饼的张数(烙1张饼除外)。以往的教学我们都是先介绍用同时烙的方法,得出烙2张饼需要4分钟,用交替烙的方法,使锅里始终没有空位,得出3张饼需要6分钟。3张饼以上的就可以依次叠加,最后通过找规律得出一个公式。但是为什么刚好单面煎的时间乘以张数就是总时间呢?如何跟学生解释呢?
要想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得从乘法的意义入手。理论来说,烙饼的总时间=烙1张饼的时间X饼的张数。而我们暂时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即:烙饼的总时间=单面烙的时间X饼的张数(烙1张饼除外)。那这样是否能证明烙1张饼的时间=单面烙的时间?
所以为什么烙一张饼的时间就是单面烙的时间呢?
想到自己买肉夹馍的经验,我想通了。我们假如这张饼比较厚,可以从中间分开后摊开来烙。那么正面和反面不就同时在锅里烙了吗?当然了,虽然分开后会再产生两个面,但是我们依循前后一致的原则,只烙这张饼本来的正反面。这样一来,单面烙的时间,刚好就是一张饼正反面一起烙的时间,即得出单面烙的时间就是烙1张饼的时间。
这些想法怎么才能深入浅出的跟学生解释清楚呢?后来上课的时候我用手来示范,把两只手合起来,两只手的手背就是一张饼的正反面,当我把手分开摊开的时候,那么这两面就能同时在锅里烙了,这时单面烙的时间就是烙1张饼的时间。同学们都欣喜若狂,觉得这样理解起来真简单,他们也很乐意接受这个解释。当然,作为老师我们要跟学生说清楚,这只是理想状态下,也许实际上烙的饼很薄,根本分不开,但是我们用数学的逻辑去想象,复杂的烙饼问题就变得容易了,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认真对待错误中的“巧合”,不仅可以让老师换个角度看问题,创新解题思路,也能帮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问题。
案例二:神秘的X
小学阶段,提倡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数学老师们也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数学问题用生活中的情境是难以解释的,越到高年级,越是如此。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数学本身的逻辑中产生了冲突而产生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中的96,用生活中的数是难以解释的。
甲乙两个粮仓一共有小麦132吨,甲仓小麦质量的62.5%与乙仓小麦质量的75%相等,两个粮仓共有小麦多少吨?
解:设两个粮仓有小麦X吨
62.5%X+75%X=132
1.375X=132 甲:96X62.5%=60吨
X=96 乙:96X75%=72噸
批改作业的老师说他看不懂这个学生的解题思路。虽然学生把正确的两个数算出来了,但是过程却解释不通。所以老师们都认为这完全是“巧合”。可是这真的是巧合吗?
这个例子让学生去讨论会很有意义,也许最终学生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是整个的思考涉及到高阶思维的很多方面,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让学生判断这样做对吗?不计算你能做出初步判断吗?这时学生需要筛选合适的信息去分析和判断。题目中说甲的62.5%与乙的75%相等,可以判断出甲应该大于乙,而这个同学计算的结果,甲小于乙,所以不对。而且例子中的设的X也说不通。
既然不对,那么接下就应该算一算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学生“设甲为x吨,乙为(132-x)吨”算出答案应该是甲为72吨,乙是60吨,刚好和例题的答案是相反的。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甲乙会刚好和刚才错误的结论相反呢?是巧合吗?我们如何去验证呢?聪明的学生也许可以想到把题目中的数据换掉,再用这种方法计算,是否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验证后学生会发现结论果然很有意思,这样计算总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初步判断这不是巧合,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现错误,解决问题,再进行对比反思,接着又发现新问题,提出猜想再验证,都是一个很自然的主动思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都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也需要学生较强的批判精神。
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们解释不聊例子中设的这个X是什么,也解释不了解出来的X=96是什么。后面的解释需要老师去帮忙。
因为62.5%甲=75%乙 推出甲/75%=乙/62.5%
设甲/75%=乙/62.5%=X,那么甲=75%X,乙=62.5%X(也就是必然存在一个数使它的75%是甲,62.5%是乙),即可列出75%X+62.5%X=132。
所以这个X就是我们通过推理,一定会存在的数学意义上的数。这不是常规的解法,它不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但是如果当出现这种案例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引导孩子多一点思考,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创造性的想法。
做题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巩固知识,但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创新方法,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老师也应该做好表率,对待“巧合”,不轻易下结论,三思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