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社会实践育人中存在的基地运行机制缺失、组织方式单一、基地建设主体倒置、实践内容深度不够、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机制保障等问题,阐述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架构,并从完善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明确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建立国家职业导师制度、将社会实践内容课程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体系等方面论述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职业导向 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建设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C-0043-02
本文所论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合其培养目标、以大学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开展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社会实践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融为一体,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回归到社会进行实践,从而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形成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价值观念,最终达成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实践育人历史沿革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共等有关部门就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总体规划、教学环节、教学改革、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1992年6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阐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2012年,教育部联合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在多方面政策支持下,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校企合作等社会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社会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缺失。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缺失主要是指责任分工、评价机制等的不完善。社会实践育人本质上就是开放适合教育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能够了解各种职业或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从最初的体验到跟随到最后的认同,让学生实现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转变,最终实现劳动观和劳动价值的传承。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本身就是劳动单位,本身就是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因此,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和技能后回归到社会进行实践,最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形成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社会共同的认识。但是由于社会实践教育涉及政府、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校、学生家长、学生等多个主体,而现行制度缺乏具体的运行机制,缺乏具体责任分工和评价机制,使得每个主体都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优质的社会资源无法做到开放。
(二)社会实践组织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当前,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方式过于简单,更多的是停留在社会调研、志愿服務、“三下乡”、勤工俭学、低层次的见习等层面,很多优质的资源,特别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优质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开放,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职业品格的体验和职业能力提升。很多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和自身所学的专业没有联系,学生社会实践针对性不强。
(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倒置,管理和建设标准不明,数量不足。社会实践基地是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资源属于社会各类主体,因此,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应该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但是现实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学生开放不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和建设标准不明,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求,社会实践基地激励措施不到位,很多基地无法正常开展实践教学。
(四)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未形成课程体系。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体现在学生参与的只是停留在看看和了解层面,未能深入进行体验和探索。很多适合社会教育的资源没有课程化,更未形成课程体系,学生实践内容较为分散,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受挫。
(五)社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教育重在社会实践,重在让学生真实感受和参与职业实践,体验行业模范职工的职业品格和职业能力,因此,社会实践育人的教师应该在社会实践基地中产生。但是由于对社会实践基地教师的产生、选派以及激励等方面缺乏机制保障,导致负责社会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极为不稳定,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从“劳动是人发展的本质属性”角度和传承劳动光荣的使命的高度来认识社会实践育人,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是指以培育未来职业人为目标,以社会中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为资源开放的主体,通过统筹规划在各地各行各业普遍建立和共享社会实践基地,特别是高水平的社会实践基地,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实践的场地和机会,让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实现劳动价值和劳动文化的传承,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普遍建立和共享社会实践基地是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的重要落实环节。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涉及党委政府、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高校、学生家长、学生等主体。党委政府主要职责是责成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特别是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对社会进行开放,接待学生见习。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主要职责是开放和开发适合教育的资源,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选派职业指导教师,接收学生进行实践见习,同时和高校一同研究和完善见习课程体系。高校是负责把学生到实践基地见习纳入培养计划,开放和开发适合教育的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地见习。学生家长为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供财力和精神支持。学生是按计划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完成见习任务。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实施策略
(一)完善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实践基地。针对当前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一个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应包含基地课程的开发、基地教师的组成和课酬标准、基地的建设标准、基地日常运行经费、基地的管理办法和基地的监督等。只有基地上述要素得以明确和落实,实践基地才能运营得好,社会实践教育才能真实落地。
(二)明确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针对当前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责任过度压在高校上的现象,应把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回归到社会,让实践教育的主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落实主体责任。国家可以考虑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实践需求,统筹规划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普遍建立与适合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需求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由建设主体按原来的经费渠道给予解决。对于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国家也可以给予奖励或者税收优惠。
(三)建立国家职业导师制度,采取兼职聘任方式组建社会实践教师队伍。针对社会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极为不稳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国家可以考虑建立国家职业导师制度,采取兼职聘任方式解决社会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国家职业导师由各地各行各业选派德才兼备的职工和员工担任。具体可以由各地各行各业的社会实践基地的领导和实习需求方高校根据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联合选拔和确定。国家职业导师实行聘任制,在聘期内负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技能的传承。国家应明确从事职业教育实践的教师兼职课酬标准,明确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可以相互聘任国家职业导师,国家职业导师从事对学生的“传帮带”工作,按规定可以享受劳动报酬。
(四)将社会实践内容课程化。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未形成课程体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内容,将实践内容课程化。当前,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主要是对实践基地重视不够,相关激励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对此,应完善针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促使实践内容丰富起来,进而建立起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高校和社会实践基地主体组建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社会实践内容课程化主要工作,在双方的努力下开发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課程。
(五)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体系。任何事业,没有监督,不可能取得进展。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涉及培养新型劳动者,是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关键。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体系是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的基本保障。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应重点监督基地建设是否达标、基地教师选拔和课酬是否到位、基地经费是否有保障、基地是否常态运行等。
【参考文献】
[1]赵蓓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研究专项公开招标课题(A类)“柳州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研究”(2018SA004)
【作者简介】梁 美(1978— ),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职业导向 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建设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C-0043-02
本文所论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合其培养目标、以大学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开展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社会实践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融为一体,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回归到社会进行实践,从而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形成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价值观念,最终达成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实践育人历史沿革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共等有关部门就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总体规划、教学环节、教学改革、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1992年6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阐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2012年,教育部联合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在多方面政策支持下,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校企合作等社会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社会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缺失。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缺失主要是指责任分工、评价机制等的不完善。社会实践育人本质上就是开放适合教育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能够了解各种职业或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从最初的体验到跟随到最后的认同,让学生实现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转变,最终实现劳动观和劳动价值的传承。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本身就是劳动单位,本身就是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因此,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和技能后回归到社会进行实践,最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形成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社会共同的认识。但是由于社会实践教育涉及政府、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校、学生家长、学生等多个主体,而现行制度缺乏具体的运行机制,缺乏具体责任分工和评价机制,使得每个主体都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优质的社会资源无法做到开放。
(二)社会实践组织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当前,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方式过于简单,更多的是停留在社会调研、志愿服務、“三下乡”、勤工俭学、低层次的见习等层面,很多优质的资源,特别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优质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开放,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职业品格的体验和职业能力提升。很多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和自身所学的专业没有联系,学生社会实践针对性不强。
(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倒置,管理和建设标准不明,数量不足。社会实践基地是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资源属于社会各类主体,因此,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应该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但是现实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学生开放不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和建设标准不明,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求,社会实践基地激励措施不到位,很多基地无法正常开展实践教学。
(四)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未形成课程体系。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体现在学生参与的只是停留在看看和了解层面,未能深入进行体验和探索。很多适合社会教育的资源没有课程化,更未形成课程体系,学生实践内容较为分散,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受挫。
(五)社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教育重在社会实践,重在让学生真实感受和参与职业实践,体验行业模范职工的职业品格和职业能力,因此,社会实践育人的教师应该在社会实践基地中产生。但是由于对社会实践基地教师的产生、选派以及激励等方面缺乏机制保障,导致负责社会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极为不稳定,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从“劳动是人发展的本质属性”角度和传承劳动光荣的使命的高度来认识社会实践育人,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是指以培育未来职业人为目标,以社会中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为资源开放的主体,通过统筹规划在各地各行各业普遍建立和共享社会实践基地,特别是高水平的社会实践基地,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实践的场地和机会,让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实现劳动价值和劳动文化的传承,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普遍建立和共享社会实践基地是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的重要落实环节。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涉及党委政府、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高校、学生家长、学生等主体。党委政府主要职责是责成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特别是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对社会进行开放,接待学生见习。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主要职责是开放和开发适合教育的资源,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选派职业指导教师,接收学生进行实践见习,同时和高校一同研究和完善见习课程体系。高校是负责把学生到实践基地见习纳入培养计划,开放和开发适合教育的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地见习。学生家长为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供财力和精神支持。学生是按计划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完成见习任务。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实施策略
(一)完善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基于职业导向的社会实践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实践基地。针对当前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一个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应包含基地课程的开发、基地教师的组成和课酬标准、基地的建设标准、基地日常运行经费、基地的管理办法和基地的监督等。只有基地上述要素得以明确和落实,实践基地才能运营得好,社会实践教育才能真实落地。
(二)明确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主体。针对当前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责任过度压在高校上的现象,应把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回归到社会,让实践教育的主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落实主体责任。国家可以考虑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实践需求,统筹规划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普遍建立与适合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需求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由建设主体按原来的经费渠道给予解决。对于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国家也可以给予奖励或者税收优惠。
(三)建立国家职业导师制度,采取兼职聘任方式组建社会实践教师队伍。针对社会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极为不稳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国家可以考虑建立国家职业导师制度,采取兼职聘任方式解决社会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国家职业导师由各地各行各业选派德才兼备的职工和员工担任。具体可以由各地各行各业的社会实践基地的领导和实习需求方高校根据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联合选拔和确定。国家职业导师实行聘任制,在聘期内负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技能的传承。国家应明确从事职业教育实践的教师兼职课酬标准,明确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可以相互聘任国家职业导师,国家职业导师从事对学生的“传帮带”工作,按规定可以享受劳动报酬。
(四)将社会实践内容课程化。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未形成课程体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内容,将实践内容课程化。当前,社会实践内容深度不够主要是对实践基地重视不够,相关激励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对此,应完善针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促使实践内容丰富起来,进而建立起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高校和社会实践基地主体组建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社会实践内容课程化主要工作,在双方的努力下开发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課程。
(五)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体系。任何事业,没有监督,不可能取得进展。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涉及培养新型劳动者,是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关键。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体系是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的基本保障。社会实践基地运行监督应重点监督基地建设是否达标、基地教师选拔和课酬是否到位、基地经费是否有保障、基地是否常态运行等。
【参考文献】
[1]赵蓓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研究专项公开招标课题(A类)“柳州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研究”(2018SA004)
【作者简介】梁 美(1978— ),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