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WOT分析模式在当前的战略规划里,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它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多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是管理者在管理中进行客观分析、科学判断的一种有效工具,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考虑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
我校巧妙地SWOT模式分析法的理念植入小记者社团的管理与建设,并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发挥语文课程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把语文做“大”、做“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一、有机整合,让语文教学充满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保持积极情绪和高效学习状态的重要品质。夸美纽斯也指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学生有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诱发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校组建吴江日报小记者社团已经六年了,通过办讲座、听辅导,组织采风、夏令营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小记者逐渐成长为活跃在吴江大地上的一支引人注目的特殊队伍,赢得了社会各界、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尤其在丰富多彩的学习采风活动中,小记者们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发展变迁、家乡的传统产业,学会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拓展了思维,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也有了很好的辨别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我们将小记者社团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如在学完《特殊的葬礼》后,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保进行深入地采访,他们走进农村、来到社区,拍摄了大量与家乡环保相关的图片,并实地采访居民,将一些环保的理念输送给他们,小手拉大手,共同为家乡的和谐发展出一份力!如此有趣的“活”的语文,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语文的无限趣味。
二、活动引路,让语文教学充满韵味
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当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与学生的特点相符时,才能克服学生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抵触情绪,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恋,诱发出学习的潜能。《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怎样促进这种学习方式的进行,让语文教学充满韵味?笔者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辅以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唯一的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我们以小记者社团为媒介,深入到工厂、农村去采访,调查乡俗民情和历史文化,打破了语文教学单一的“课堂中心”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本位的“开放式教学情境”;每年暑假的小记者寻访活动,已成为了我们的特色品牌,老党员、劳动模范、行业标兵等,每一个寻访对象就是一个楷模,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不定期的小记者讲座也极大地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名家论坛”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名师指导”让孩子们受益多多,“名人名作”则把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请上讲坛开讲,极大地吸引学生……在活动中,孩子们由衷地感到语文的浓浓韵味。
三、媒体宣传,让语文教学充满情味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认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使命就在于“唤醒”二字。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唤醒小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与热爱,唤醒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对话的欲望,唤醒学生作文发表的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那么,我们要靠什么来唤醒学生的这种沉睡的意识呢?这就需要建构文章展示的平台,用发表来维持和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的习作有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无论是童年趣事、成长点滴,还是调查报告、生活发现,都可以在班级作文报上刊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你都能在班报上品味到。薄薄的一张报纸,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情味。另外,班级作文周报每次都会评选优秀习作,并推荐到市级以上的作文报刊上去发表。
阿拉伯神话中的阿里巴巴曾经用“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启了通向获取财宝的神秘大门。而班级作文周报,则用激励和欣赏这根神奇的魔棒,敲开了学生作文创新的大门,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小记者社团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也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注重启发,要“引导”不要“牵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牵引”,将学生的活动逐一安排,扼杀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端午节的由来》是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整合资料写一篇文章。教师不必给学生具体分工,可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去进行查阅和采访,这样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给予关注,要“放手”不要“放任”
要让孩子学会走路,家长必须学会“放手”;同样,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学会“放手”。教师的“放手”,不是听之由之,坐视不管,而是在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的一种信任。如在采访居民日均用水量的调查中,教师在前期给予学生指导后,勇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社区去解决问题。当然,放手之后的收尾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在彰显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指导更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
我校巧妙地SWOT模式分析法的理念植入小记者社团的管理与建设,并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发挥语文课程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把语文做“大”、做“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一、有机整合,让语文教学充满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保持积极情绪和高效学习状态的重要品质。夸美纽斯也指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学生有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诱发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校组建吴江日报小记者社团已经六年了,通过办讲座、听辅导,组织采风、夏令营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小记者逐渐成长为活跃在吴江大地上的一支引人注目的特殊队伍,赢得了社会各界、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尤其在丰富多彩的学习采风活动中,小记者们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发展变迁、家乡的传统产业,学会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拓展了思维,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也有了很好的辨别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我们将小记者社团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如在学完《特殊的葬礼》后,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保进行深入地采访,他们走进农村、来到社区,拍摄了大量与家乡环保相关的图片,并实地采访居民,将一些环保的理念输送给他们,小手拉大手,共同为家乡的和谐发展出一份力!如此有趣的“活”的语文,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语文的无限趣味。
二、活动引路,让语文教学充满韵味
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当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与学生的特点相符时,才能克服学生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抵触情绪,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恋,诱发出学习的潜能。《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怎样促进这种学习方式的进行,让语文教学充满韵味?笔者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辅以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唯一的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我们以小记者社团为媒介,深入到工厂、农村去采访,调查乡俗民情和历史文化,打破了语文教学单一的“课堂中心”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本位的“开放式教学情境”;每年暑假的小记者寻访活动,已成为了我们的特色品牌,老党员、劳动模范、行业标兵等,每一个寻访对象就是一个楷模,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不定期的小记者讲座也极大地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名家论坛”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名师指导”让孩子们受益多多,“名人名作”则把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请上讲坛开讲,极大地吸引学生……在活动中,孩子们由衷地感到语文的浓浓韵味。
三、媒体宣传,让语文教学充满情味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认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使命就在于“唤醒”二字。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唤醒小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与热爱,唤醒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对话的欲望,唤醒学生作文发表的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那么,我们要靠什么来唤醒学生的这种沉睡的意识呢?这就需要建构文章展示的平台,用发表来维持和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的习作有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无论是童年趣事、成长点滴,还是调查报告、生活发现,都可以在班级作文报上刊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你都能在班报上品味到。薄薄的一张报纸,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情味。另外,班级作文周报每次都会评选优秀习作,并推荐到市级以上的作文报刊上去发表。
阿拉伯神话中的阿里巴巴曾经用“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启了通向获取财宝的神秘大门。而班级作文周报,则用激励和欣赏这根神奇的魔棒,敲开了学生作文创新的大门,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小记者社团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也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注重启发,要“引导”不要“牵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牵引”,将学生的活动逐一安排,扼杀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端午节的由来》是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整合资料写一篇文章。教师不必给学生具体分工,可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去进行查阅和采访,这样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给予关注,要“放手”不要“放任”
要让孩子学会走路,家长必须学会“放手”;同样,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学会“放手”。教师的“放手”,不是听之由之,坐视不管,而是在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的一种信任。如在采访居民日均用水量的调查中,教师在前期给予学生指导后,勇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社区去解决问题。当然,放手之后的收尾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在彰显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指导更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