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当下,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围绕着经济运动项目开展的,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对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锻炼身体。同时,不少教师只对学生当下的体育效益做考虑,而沒有对其“终身体育”做出有效行为举动。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只在乎学生体质的增强,没有重视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高考,而其所考的科目中没有体育考试。因此,大量的高中学校,为了强调主要学科的成绩,减少体育课、占用体育课、更有甚者根本就不开体育课。体育学科在高中的校园中也就没有什么地位,至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体育兴趣的培养根本就进行不了。所以,教学观念的落后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落后,学校的思想陈旧也主要的关键之一。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加深,不少学校的体育教育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但是仍然还有着一些问题。教学方法还是过于传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说,而没有在意学生是否明白、是否理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学生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学生实施的差异性教学问题。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达到终身体育,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天生的、早就存在的,向要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考虑适当的因材施教问题。但就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而言,对于学生评判手段都还停留在统一标准上,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
(三)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这一点教师不能够忽视。他们积极的上课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去学习、领会。高中生正处于最好的年华,他们有着广泛的爱好以及充沛的精力。可是在平时的高中生活中,大量的学习任务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也导致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丧失,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比较低迷。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的根深蒂固,让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拥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学的各个内容都尤其掌控者。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体现新课标的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理念。教师应该把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由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课堂的“引导者”,将自己的角色向学生看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同时,教师要将以前培养学生短期体育效益的教学目标,转换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认识体育,重新明确体育的重要性,继而加深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
(二)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的体育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对体育健康知识、健康技术等基础性知识的有一定了解,跟需要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要意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转向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转向会学水平的提高。
(四)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可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高中体育学习,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个性,又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诉,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其还是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健康人格的课程。教师只有深入探讨当下的教学改革理念,并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位置,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够真正的完善其“终身体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一)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当下,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围绕着经济运动项目开展的,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对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锻炼身体。同时,不少教师只对学生当下的体育效益做考虑,而沒有对其“终身体育”做出有效行为举动。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只在乎学生体质的增强,没有重视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高考,而其所考的科目中没有体育考试。因此,大量的高中学校,为了强调主要学科的成绩,减少体育课、占用体育课、更有甚者根本就不开体育课。体育学科在高中的校园中也就没有什么地位,至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体育兴趣的培养根本就进行不了。所以,教学观念的落后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落后,学校的思想陈旧也主要的关键之一。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加深,不少学校的体育教育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但是仍然还有着一些问题。教学方法还是过于传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说,而没有在意学生是否明白、是否理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学生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学生实施的差异性教学问题。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达到终身体育,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天生的、早就存在的,向要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考虑适当的因材施教问题。但就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而言,对于学生评判手段都还停留在统一标准上,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
(三)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这一点教师不能够忽视。他们积极的上课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去学习、领会。高中生正处于最好的年华,他们有着广泛的爱好以及充沛的精力。可是在平时的高中生活中,大量的学习任务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也导致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丧失,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比较低迷。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的根深蒂固,让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拥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学的各个内容都尤其掌控者。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体现新课标的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理念。教师应该把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由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课堂的“引导者”,将自己的角色向学生看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同时,教师要将以前培养学生短期体育效益的教学目标,转换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认识体育,重新明确体育的重要性,继而加深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
(二)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的体育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对体育健康知识、健康技术等基础性知识的有一定了解,跟需要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要意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转向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转向会学水平的提高。
(四)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可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高中体育学习,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个性,又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诉,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其还是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健康人格的课程。教师只有深入探讨当下的教学改革理念,并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位置,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够真正的完善其“终身体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