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在夹缝里长大的总统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小学时的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比如说解数学题,在老师还没得出答案的时候,他往往已经找到了两种解答方法;比如说玩走迷宫的游戏,别人才走出两三个岔道口的时候,他却总是自信地得出答案,举起了手?因此.那段时间里的他很自负,觉得自己无人可及。尤其是当他连续两次拿了学校三年来都没有被其他同学拿过的奖学金后,他更是已经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
  在他第二次拿到奖学金的那天下午,他早早地回到家,取出获奖证书,把它摆在了客厅桌上最醒目的地方。他知道.这样一来,晚上下班回家的父亲一定会最先看到他的证书,他要让父亲因为有他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而感到骄傲。摆放好证书后他便坐下来,一边等待着父亲回来,一边设想着当父亲看到证书后高兴地用钢针般的胡茬子扎在自己脸蛋上时的那种疼痛而又甜蜜的感觉。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父亲终于推开了门。果然,刚一进门,父亲的视线就被桌上朱红色的证书所吸引。父亲立即走近桌子,把证书捏在手里观看这时候,他的心激动到几乎就要跳出了嗓子眼儿!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看过之后却把证书甩回了桌上,只冷冷地抛给他一句话:“没什么了不起,别拿自己太当人!”
  听了父亲的话,他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别拿自己太当人”,难道这就是获奖后父亲给自己的奖励吗?他委屈得哭了起来。没过多久,母亲回来了.母亲得知事情经过后安慰他说:“别委屈了,孩子,你父亲只是不想你太骄傲、太自负。”
  几年后,凭着自己的聪明,他考上了重点中学。到了重点中学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真的并不像他曾经想象中的那么绝项聪明。班上的同学都是从各个地方考进来的优等生,稍微放松一点儿,自己的成绩便会被其他同学远远地落在后面。进重点中学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他的名次竟然排在了班上的三十以后。这一次,他真正明白了父亲所说的“别拿自己太当人”这句话的含义。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满了“窝囊废”,回到家里后他晚饭也没吃便哭着躲进了卧室。这时候,又是母亲来安慰他,在明白了他哭泣的原因后,母亲对他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你也别拿自己不当人!”
  在母亲的一番劝解后,他终于明白了做人不可以自负但也不可以自贱的道理,他把父亲的“别拿自己太当人”和母亲的“别拿自己不当人”两句话写在了日记本的扉页上,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几年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法国最有名气的军事学府——圣西尔陆军学校。
  他就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夏尔·戴高乐。从圣西尔陆军学校毕业后,第二年(1913)他便以少尉军衔服务于贝当将军麾下,开启了他几十年的军事和政治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凡尔登作战,曾3次在战报中受到了表扬,但他并未自负:他也曾3次负伤被俘,并被囚禁了两年零八个月,而他也从未因此而自贱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任过国防部副国务秘书、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临时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59年和1965年他还两次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然而他也同样有过两次因为对政府不满和在公民投票中失败而被迫辞职的尴尬经历……只是,这一切都不曾让他“拿自己太当人”,也不曾让他“拿自己不当人”。
  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戴高乐总统总喜欢把自己称为“在夹缝里长大的总统”。他总是说,自己是在父亲的“别拿自己太当人”和母亲的“别拿自己不当人”这两道墙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我真不敢想象,如果不是拥有着这样的一道夹缝,法兰西的历史上还会不会有夏尔·戴高乐这个名字?”
  编辑 寇爽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汽-红旗rn1.5T汽油机rn推荐车型:红旗H5rn评委会点评:CA4GB15TD汽油机采用双VVT、米勒循环、智能化热管理等技术,拥有良好的NVH水平.此外,当发动机转速达5500r/min时即可爆
期刊
发动机转速超过2800r/min时,增压器旁通路和排气阀门打开,低压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增压空气的绝大部分通过连接到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增压空气歧管的增压空气管流入高压涡轮增压器
期刊
一、拆卸驾驶侧安全气囊rn将星形螺丝刀 T27(如图1中1所示)恰好伸入隐藏的开口,直至出现弹簧阻力.rn用星形螺丝刀T27(如图1中1所示)沿箭头方向压入弹簧夹圈(如图1中2所示),直
期刊
陈独秀一生大起大落、曲折坎坷,对于他的历史评价,至今还是褒贬不一,抑扬有异;对于他的婚姻和爱情,世俗偏见更是鄙夷和不屑,而他本人则备尝个中酸辛、苦涩和甘甜。    一颗苦果    1896年,陈独秀院试夺魁,中了第一名秀才。这一年,他只有17岁。顿时,喜讯传遍古城安庆,远亲近邻,纷纷前来贺喜。母亲喜得合不拢嘴,而更让她高兴的是,安庆城的几位从不登门的名门望族和富户人家,竞相托媒上门。在众多托媒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