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銮铃,车马器,起源于西周,多为球形銮铃。从銮铃的发展趋势看,其由双面镂空变成单面镂空,球铃由小变大,目的是使銮铃的铃声更清脆、响亮。晋国博物馆馆藏鸟形銮铃,极为罕见,两周时期,发掘出土仅此一例。鸟形銮铃,铃部为鸟形,双面镂空,并不符合最优的发声原理,想必设计者更倾向于它的图腾崇拜与装饰功能。
关键词:銮铃;鸟形銮铃;小车
晋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周成王弟叔虞所封之古唐国,后子燮父侯于晋,后世始称晋国,立国660余年,春秋称霸150余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曲村—天马遗址晋侯墓地进行了七次发掘,发现了九组十九座九代晋侯及夫人墓葬,以及十座车马坑。这对鸟形銮铃(图1),出土于第一代晋侯夑父夫人墓葬M113,同时期仅此一例。鸟形銮铃上为铃,铃部为鸟形,圆目,尖喙,高冠,尾部上翘。鸟腹部两面各有四个三角形镂孔,内置铜丸;下部铃颈较窄,二次阶梯状下为方形銎,光面直边。①
銮铃是立在车上的铜铃,《周礼·大驭》的注有“銮在衡”的记载,安装在车轭(è)上或者车衡上。②《韩诗外传》云:“銮在衡,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銮鸣。”(图2)《说文解字》:“銮,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从金从鸾省。”銮铃声似鸾鸟鸣叫,和“鸾”通用。“和则敬也”的意思是当时学校进行驾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包括五种技术,称为“五御”。根据《周礼·地官·保氏》郑玄注的解释,这五种驾车的技术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和鸾”指的就是驾车学习的入门课程。装在车衡上的铃称为銮铃,装在车厢前面轼上的铃称为和,鸣和鸾是要求车辆启动时和在行进间铃声要协调一致。如果马与车的动作不能协调,铃声就会紊乱。经过长期训练,驭手才能使马和车的行动配合起来,车铃才能发出节奏有序的声响,“鸣和鸾”就是为了调试驾车的节奏。
车上装銮铃,一方面是行车时警示路人,车马未到,铃声先至;另一方面可以麻痹马的听觉,长时间嘈杂铃声会使马对声响的刺激变得迟钝,从而在驾车时不易受其他声响的刺激而受惊,保证车辆平稳行进。
目前考古发现的銮铃,多为球形铃,铃球正视整体呈圆形或扁椭圆形,由两个半球扣合而成,其两面或者一面有一圈镂孔,呈辐射状分布,中间有圆形孔,内含铜质铃丸。銎座近似上小下大的梯形,銎座上有竖线或者凸起的菱形钉,两面或四面有圆形钉孔,以便固定在轭首之上。
据文献记载,夏代就有装在车上含有木舌的铜铎③,商人不使用銮铃,銮铃起源于西周。銮铃,在周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为周文化的标志性器物。①韩金秋在《西周銮铃起源管见》一文中提出,西周的銮铃的原型应该就是北方文化中的圆銎球铃器。②张冰冰在《出土銮铃研究》中提到,銮铃与圆銎球铃器相比,銮铃的最主要特点是在球铃的腰部加一宽边,犹如将球铃旋转90度并增加一个铃盘。推测宽边会增加声音的共振,使铃声更加悠扬持久。早期的銮铃,就是双面镂孔,类似北方球铃器。为了增大马车前部发声音量,加强球形铃的发声分贝,慢慢发展为单面镂孔,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车前部的震撼力(图3)。由于圆銎容易转动,然后将下部的圆形銎变为方形銎,用于固定銮铃发声的镂孔面朝向车头。③
从銮铃的发展趋势看,从双面镂空到单面镂孔,球铃由小变大,都是使銮铃的铃声更加清脆响亮,更符合发声原理。而鸟形銮铃,铃部较小,双面镂空,与銮铃从双面镂空到单面镂孔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这对鸟形銮铃出土于夑父夫人墓葬,这组墓葬仅出土有一辆小车,卸下的车轮平放于西南角二层台上,轮径1.15米,辐条16根。鸟形銮铃共有两件,另外还有两件为圆形銮铃。此外,此墓还出土有轭饰、衡饰等驾驭工具。
夑父夫人墓葬出土的这种小车体积较小,轮径仅1.15米,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出土的马车轮径平均值在1.25米左右。晋侯墓地出土的这类小车共有六辆,分别出土于M114燮父墓、M113燮父夫人墓④、M13晉武侯夫人墓⑤、M7晋成侯夫人墓⑤、M32晋厉侯夫人墓⑥、晋献侯M8陪祀1号车马坑⑦。晋成侯夫人墓中的小车最小,轮径仅95厘米。根据考古出土的马车数据统计,西周时期,驾马的大车轮径在1.2~1.4米,车厢长1.4米左右,宽1米左右。依车厢的形状和面积,可知这类大车能够并列横站三人,即文献所谓“立乘”三人。根据这种小车轮径的高度,只可能驾矮小的马或者羊、鹿这种体形小的动物,或者是人力辇车。这种小车多出现在夫人墓葬中,应该是供晋侯夫人或贵族在宫廷内苑代步用的。先秦考古发掘中关于羊拉车还是有蛛丝马迹的,在殷墟郭家庄西南的发掘中,墓葬M148内埋有二羊,颈上有铜轭,嘴边有铜镳,头上有络头⑧。虽同墓未见小车,但此二羊应是驾过车的。而且这种小车也可能为人力辇车,《周礼·春官·巾车》:“辇车组挽,有翣羽盖。”人荷而行的步辇,或称辇车。1986年陕西陇县春秋秦墓出土一辆小车⑨,衡上无轭,而在装轭的位置放置两个站立的木俑,显然代表两个挽车人,这辆车应该是一辆辇车,“辇”字的字形就是车前二人拉车形。这种辇车装饰精美,文献记载名为“羊(祥)”车。《释名·释车》:“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羊”与“祥”通,取“吉祥”之义,意思是装饰精美的吉祥之车。
我们知道,车马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到西周时期,车马被赋予了新的礼制意义,并广泛运用于祭祀、朝觐、军事和田猎等领域,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马在使用上有严格的等级区分,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使用的车马、车饰、马饰等都有等级之分。銮铃也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等级不同用的数量不同,八四六二,王用八个,以此递减。最高级别的马车上可装八个銮铃,古代帝王的车驾上就为八个,帝王车驾的代称就是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随銮、迎銮等。《诗经》中有对銮铃声音这样的描绘“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意为四匹骏马奔腾驰骋,八支銮铃发出锵锵的金石之声。可见,古人的正式场合的车马仪仗,对銮铃也是有规制的,所以我们考古出土的銮铃多为这种中规中矩的椭圆形銮铃,其他形状的则极为少见。
夑父夫人墓葬出土的这辆小车,应该是夫人生前在宫廷内苑代步的生活用车,而不是正式外出、朝会所用的车马仪仗,不用特别讲究礼制规格、讲求发声功能,转而追求审美的精致、精巧,也是符合常理的。周人对凤鸟的崇拜史来有之,周人流行的凤鸟纹、以及众多的凤鸟形器物,都体现了周人对凤鸟的图腾崇拜。《墨子·非攻下》“赤鸟衔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都说明周人崇拜凤鸟这一类习俗,看作是通天、通天地的桥梁。因此,凤鸟是神,是崇拜的祖先,与周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晋国乃西周姬姓封国,礼制多与宗周一脉传承,带有浓郁的宗周色彩。因燮父之墓乃晋国第一代晋侯之墓,早期晋文化与宗周文化传承更直接,鸟形銮铃体现了周人凤鸟崇拜的文化特色,出土于第一代晋侯夫人墓葬中,也反映了西周早期,作为姬姓封国的晋国对于宗周文化的传承和紧密联系。夑父夫人墓葬M113还发现有一对鸟形铜铃,还有鸟形蚌饰等,晋侯燮父M114出土的鸟尊,晋厉侯墓葬M33内出土的鸟形车辖①(图4),以及晋侯墓地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上的凤鸟纹饰及凤鸟形装饰等,都体现了周人的凤鸟图腾崇拜。观两周考古之发现,鸟形銮铃仅见此一例,应该是不拘于礼制的约束,更多的是出于图腾崇拜和追求装饰之美。
关键词:銮铃;鸟形銮铃;小车
晋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周成王弟叔虞所封之古唐国,后子燮父侯于晋,后世始称晋国,立国660余年,春秋称霸150余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曲村—天马遗址晋侯墓地进行了七次发掘,发现了九组十九座九代晋侯及夫人墓葬,以及十座车马坑。这对鸟形銮铃(图1),出土于第一代晋侯夑父夫人墓葬M113,同时期仅此一例。鸟形銮铃上为铃,铃部为鸟形,圆目,尖喙,高冠,尾部上翘。鸟腹部两面各有四个三角形镂孔,内置铜丸;下部铃颈较窄,二次阶梯状下为方形銎,光面直边。①
銮铃是立在车上的铜铃,《周礼·大驭》的注有“銮在衡”的记载,安装在车轭(è)上或者车衡上。②《韩诗外传》云:“銮在衡,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銮鸣。”(图2)《说文解字》:“銮,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从金从鸾省。”銮铃声似鸾鸟鸣叫,和“鸾”通用。“和则敬也”的意思是当时学校进行驾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包括五种技术,称为“五御”。根据《周礼·地官·保氏》郑玄注的解释,这五种驾车的技术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和鸾”指的就是驾车学习的入门课程。装在车衡上的铃称为銮铃,装在车厢前面轼上的铃称为和,鸣和鸾是要求车辆启动时和在行进间铃声要协调一致。如果马与车的动作不能协调,铃声就会紊乱。经过长期训练,驭手才能使马和车的行动配合起来,车铃才能发出节奏有序的声响,“鸣和鸾”就是为了调试驾车的节奏。
车上装銮铃,一方面是行车时警示路人,车马未到,铃声先至;另一方面可以麻痹马的听觉,长时间嘈杂铃声会使马对声响的刺激变得迟钝,从而在驾车时不易受其他声响的刺激而受惊,保证车辆平稳行进。
目前考古发现的銮铃,多为球形铃,铃球正视整体呈圆形或扁椭圆形,由两个半球扣合而成,其两面或者一面有一圈镂孔,呈辐射状分布,中间有圆形孔,内含铜质铃丸。銎座近似上小下大的梯形,銎座上有竖线或者凸起的菱形钉,两面或四面有圆形钉孔,以便固定在轭首之上。
据文献记载,夏代就有装在车上含有木舌的铜铎③,商人不使用銮铃,銮铃起源于西周。銮铃,在周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为周文化的标志性器物。①韩金秋在《西周銮铃起源管见》一文中提出,西周的銮铃的原型应该就是北方文化中的圆銎球铃器。②张冰冰在《出土銮铃研究》中提到,銮铃与圆銎球铃器相比,銮铃的最主要特点是在球铃的腰部加一宽边,犹如将球铃旋转90度并增加一个铃盘。推测宽边会增加声音的共振,使铃声更加悠扬持久。早期的銮铃,就是双面镂孔,类似北方球铃器。为了增大马车前部发声音量,加强球形铃的发声分贝,慢慢发展为单面镂孔,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车前部的震撼力(图3)。由于圆銎容易转动,然后将下部的圆形銎变为方形銎,用于固定銮铃发声的镂孔面朝向车头。③
从銮铃的发展趋势看,从双面镂空到单面镂孔,球铃由小变大,都是使銮铃的铃声更加清脆响亮,更符合发声原理。而鸟形銮铃,铃部较小,双面镂空,与銮铃从双面镂空到单面镂孔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这对鸟形銮铃出土于夑父夫人墓葬,这组墓葬仅出土有一辆小车,卸下的车轮平放于西南角二层台上,轮径1.15米,辐条16根。鸟形銮铃共有两件,另外还有两件为圆形銮铃。此外,此墓还出土有轭饰、衡饰等驾驭工具。
夑父夫人墓葬出土的这种小车体积较小,轮径仅1.15米,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出土的马车轮径平均值在1.25米左右。晋侯墓地出土的这类小车共有六辆,分别出土于M114燮父墓、M113燮父夫人墓④、M13晉武侯夫人墓⑤、M7晋成侯夫人墓⑤、M32晋厉侯夫人墓⑥、晋献侯M8陪祀1号车马坑⑦。晋成侯夫人墓中的小车最小,轮径仅95厘米。根据考古出土的马车数据统计,西周时期,驾马的大车轮径在1.2~1.4米,车厢长1.4米左右,宽1米左右。依车厢的形状和面积,可知这类大车能够并列横站三人,即文献所谓“立乘”三人。根据这种小车轮径的高度,只可能驾矮小的马或者羊、鹿这种体形小的动物,或者是人力辇车。这种小车多出现在夫人墓葬中,应该是供晋侯夫人或贵族在宫廷内苑代步用的。先秦考古发掘中关于羊拉车还是有蛛丝马迹的,在殷墟郭家庄西南的发掘中,墓葬M148内埋有二羊,颈上有铜轭,嘴边有铜镳,头上有络头⑧。虽同墓未见小车,但此二羊应是驾过车的。而且这种小车也可能为人力辇车,《周礼·春官·巾车》:“辇车组挽,有翣羽盖。”人荷而行的步辇,或称辇车。1986年陕西陇县春秋秦墓出土一辆小车⑨,衡上无轭,而在装轭的位置放置两个站立的木俑,显然代表两个挽车人,这辆车应该是一辆辇车,“辇”字的字形就是车前二人拉车形。这种辇车装饰精美,文献记载名为“羊(祥)”车。《释名·释车》:“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羊”与“祥”通,取“吉祥”之义,意思是装饰精美的吉祥之车。
我们知道,车马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到西周时期,车马被赋予了新的礼制意义,并广泛运用于祭祀、朝觐、军事和田猎等领域,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马在使用上有严格的等级区分,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使用的车马、车饰、马饰等都有等级之分。銮铃也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等级不同用的数量不同,八四六二,王用八个,以此递减。最高级别的马车上可装八个銮铃,古代帝王的车驾上就为八个,帝王车驾的代称就是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随銮、迎銮等。《诗经》中有对銮铃声音这样的描绘“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意为四匹骏马奔腾驰骋,八支銮铃发出锵锵的金石之声。可见,古人的正式场合的车马仪仗,对銮铃也是有规制的,所以我们考古出土的銮铃多为这种中规中矩的椭圆形銮铃,其他形状的则极为少见。
夑父夫人墓葬出土的这辆小车,应该是夫人生前在宫廷内苑代步的生活用车,而不是正式外出、朝会所用的车马仪仗,不用特别讲究礼制规格、讲求发声功能,转而追求审美的精致、精巧,也是符合常理的。周人对凤鸟的崇拜史来有之,周人流行的凤鸟纹、以及众多的凤鸟形器物,都体现了周人对凤鸟的图腾崇拜。《墨子·非攻下》“赤鸟衔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都说明周人崇拜凤鸟这一类习俗,看作是通天、通天地的桥梁。因此,凤鸟是神,是崇拜的祖先,与周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晋国乃西周姬姓封国,礼制多与宗周一脉传承,带有浓郁的宗周色彩。因燮父之墓乃晋国第一代晋侯之墓,早期晋文化与宗周文化传承更直接,鸟形銮铃体现了周人凤鸟崇拜的文化特色,出土于第一代晋侯夫人墓葬中,也反映了西周早期,作为姬姓封国的晋国对于宗周文化的传承和紧密联系。夑父夫人墓葬M113还发现有一对鸟形铜铃,还有鸟形蚌饰等,晋侯燮父M114出土的鸟尊,晋厉侯墓葬M33内出土的鸟形车辖①(图4),以及晋侯墓地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上的凤鸟纹饰及凤鸟形装饰等,都体现了周人的凤鸟图腾崇拜。观两周考古之发现,鸟形銮铃仅见此一例,应该是不拘于礼制的约束,更多的是出于图腾崇拜和追求装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