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尿道复发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尿道复发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低,但对患者的术后生存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积极探讨术后肿瘤尿道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尿道复发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末端可弯性输尿管肾镜(孙氏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7例)和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1例)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合并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4~50岁,平均28岁。临床表现为腰痛4例,腰痛合并血尿1例,余3例无临床表现。体质指数16.8~26.2 kg/m2,平均
目的探讨成人肾非透明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86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肾非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男159例,女127例。年龄17~81岁,平均53岁。AJCC分期:Ⅰ期218例,Ⅱ期56例,Ⅲ期9例,Ⅳ期3例。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31.5±1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目的探讨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致肾盂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UPJO致肾盂自发性破裂患儿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 d~25个月,平均(12.0±6.1)个月。肾盂破裂位于左侧3例,右侧4例。肾积水程度Ⅲ级2例,Ⅳ级5例。早期症状分别为发热4例;消化系统症状3例,其中1例误诊为不全肠梗阻,
目的探讨改良俯卧分腿位双镜联合处理复杂性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复杂性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改良俯卧分腿位组(观察组)28例和传统先截石位后俯卧位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1±10.2)岁,体质指数(23.8±2.9)kg/m
上尿路来源血尿病因复杂,可为良性病变亦可为恶性病变。随着软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特别是电子软镜及其辅助技术的革新与完善,软镜镜检术可为上尿路来源血尿的病因诊断提供"定位"和"定性"的依据。基于精准诊断的个体化治疗决策,软镜下激光消融术将逐渐成为一些上尿路来源血尿病例的治疗方法和趋势。
期刊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联合铥激光治疗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铥激光治疗的5例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伴高危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73岁(53~87岁)。肿瘤位于左侧4例,右侧1例。孤立肾肾盂肿瘤3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肾盂、输尿管上段肿瘤各1例。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基于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关参数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9例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8.1±7.2)岁。前列腺体积(PV)(55.8±30.7)ml。tPSA(19.86±18.94)ng/ml,
通过总结分析8例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横过异位睾丸患儿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横过异位睾丸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对于患侧腹股沟区不能扪及睾丸的隐睾患儿,需行对侧腹股沟区详细查体,并完善B超检查。对于此类患儿,建议行腹腔镜探查术,可有效避免漏诊、误诊横过异位睾丸。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