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的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作为一种社会地理单元,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资源的支持。作为环境资源因素在社会地理单元发展中的一种度量工具,环境承载力可以充分显示其影响的密切程度。对海峡西岸經济区高校所在区域进行以水资源承载力为代表的考量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增进海峡西岸地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海峡西岸;环境承载力;高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邵晴(1979-),男,河北丘县人,仰恩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福建 泉州 36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10257S)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05-02
  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仅有社会因素,如经济水平、文化氛围,还受到高校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引发诸多问题,例如供水问题、空气污染等等。近年来,随着生态学逐步应用到教育学中,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例如区域环境中高等教育如何采取适当的地域空间组织模式,通过协调发展机制,以实现教育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具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区域而言,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单元,高校如何遵从自然环境规律才能科学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自然环境的角度,通过引入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泉州仰恩大学水资源承载力为例来探索高校如何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研究最先是从生态学的概念中发展出来的。1921年,美国人类生态学学者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这一术语后来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我国,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叶文虎教授于1991年最先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他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1996年,彭再德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即“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区域环境承载力可看做是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适宜程度的一种体现。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进入大发展时期,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已经达到小城镇规模,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几十万人规模的“大学城”。高校与地方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承载力概念的引入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004年贺祖宾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从概念上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特点、基础条件、约束条件和生态弹性力。2007年何绍福等撰文就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失衡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开创式的探索。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自然环境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核心是以漳厦泉大都市圈及福州地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北、西、南面基本上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与其他地理单元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地貌和水系地理单元。本地区核心福建省有80%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地形,粤东、赣东、浙南地区也主要以山地为主,俗语福建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极为形象地描绘出本地区的地理特征。
  本地区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大气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山区多沿海少。区域内河流属山区性河流,流程短,流速急,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和年内变化大,难以利用,存在着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等诸多问题。以泉州市第一大江晋江为例,晋江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包括永春、安溪、南安、晋江以及泉州市区共8个县市区,水资源供给人口约350万人。晋江流域外供水还包括泉州市沿海的惠安、泉港等地,区域人口约250万人。晋江水系承担了泉州地区大部分供水的需求,然而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等原因,泉州地区处于水资源“绝对贫水区”,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
  此外,本地区人口较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全省面积33.9%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5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总数的68.4%,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以泉州市为例,全市人口密度585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值的2.14倍,且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区县占了全市总人口的71.8%。泉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台地、平原过渡,平原只占陆地面积的16.55%,多为耕地。镇与工业区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河谷盆地,与耕地争夺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状况都不很理想,环境压力较大,地区发展潜力有限。
  三、高校发展的新问题
  本地区的高校发展目前处于上升阶段。2008年福建省全省高校在校生仅有56.26万人,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70.8万人,校均0.82万人。其中一些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小城镇规模,如厦门大学在校生38000多人,专任教师2435人。还有一些大学集聚组成“大学城”,如福州大学、福州师范大学等10个高校都建在福州闽侯上街镇,占地14.5平方公里,这些学校在校生总计超过7万人。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及分校区、新校区的兴建,高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2005年福州大学城溪源河的污染,2009年华侨大学周边浔美渠工业废水污染威胁学校地下水源及城东324国道边焚烧工业垃圾造成空气污染,2009年仰恩大学饮水短缺及污染,2010年厦大生活污水污染海滨等环境问题以及高校普遍面临的校区扩建与地区环境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福建省高校发展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阈值阶段,高校与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失衡。   高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高校本身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就突显出来,并超越了经济、社会对高校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然生态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力大小是可以通过环境承载力来考量的。本课题选取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泉州仰恩大学为例,就其环境承载力中的短板——水资源进行承载力分析,试图找出环境承载力与高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仰恩大学的发展情况是目前本地区高校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在扩招的同时忽略了生活基础建设,而且在学校早期建设规划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建在远离市区的偏远乡镇,没有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与目前许多高校在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兴建新校区或分校区的举措异曲同工。
  为了说明本地区环境承载力对高校发展的影响,下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泉州市仰恩大学进行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四、仰恩大学水资源环境承载力
  仰恩大学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山边村,占地2000余亩,在校师生家属最多时达到16000余人。学校与马甲镇周边共计约26000人的自来水供应依靠马甲镇自来水厂。根据马甲镇自来水厂2009年统计数据,马甲镇居民用水量每年60万立方米,仰恩大学用水量每年240万立方米,合计每年马甲镇自来水厂供水量为300万立方米(约合每天8219.178立方米)。
  仰恩大学所在的马甲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R=CM/Q
  其中:R=供水能力(人);C=供水量(L/天);M=生活用水供水比例(%);Q=生活用水量标准(L/人·天)。
  引入C=8219178 L/天;M取泉州市平均值15.3%;Qmax=180 L/人·天,Qmin=120 L/人·天;则Rmax=10479人,Rmin=6986人。(相关数值取自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国家标准编号 GB/T 50331-2002。)
  水资源承载力公式为:
  P=S/R
  其中:P=水资源承载力;S=区域人口(人);R=供水能力(人)。
  当P>1说明水资源承载力不足,P<1说明水资源承载力足够。
  取S=26000人,则仰恩大学所在地水资源承载力3.72>P>2.48。对于仅供镇级规模供水的马甲自来水厂而言,仰恩大学是个极大的负担,可见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地方发展。
  以仰恩大学暴露出的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在建设规划阶段对基础建设,特别是生活相关的基础建设缺乏相应的重视。除了社会分工的问题外,高校本身也忽略了作为一个社会地理单元的特性,特别是目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达到小城镇规模,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前期千百人级别的“单位”性质。仰恩大学1988年建校时学生600人,到21世纪初发展到近2万人规模,期间学校多次扩建,但并未解决相应的生活基础建设问题,特别是忽视了水资源的配套建设,缺水、浪费水、饮水不合格等水资源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阻碍。2009年福建沿海地区大旱,马甲镇及仰恩大学分时段限时供水长达数月,经媒體报道后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国家标准编号 GB/T 50331-2002)福建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180L/人·d。根据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市区自来水供水中居民家庭用水量5543.71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00万人,用水量75.94L/人·d,仅为全国标准的42.2%~63.3%,可见泉州地区处于供水严重缺乏地区。在这一地区若是规划建设万人级别的高校,必须对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考量。
  又根据调查,仰恩大学人均用水是马甲镇居民的2倍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产生的管网损耗,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学校管理落后、设备老化导致的人为浪费。基础设施落后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在城郊或郊区尤其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技术水平等原因,马甲镇自来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自来水红线虫、泥浆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五、结论
  根据仰恩大学的经验,笔者对海西地区核心地带漳厦泉地区及福州地区高校集中的几个区域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分析。除仰恩大学外,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各地水资源公报及地方年鉴。水资源承载力数据见表1。
  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峡西岸经济区水资源缺乏是一常态。除了新建的漳州开发区外,其他地区都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补充水资源,比如厦门的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闽侯的闽江北水南调工程。而漳州开发区因为目前入住人口较少,因此P值还处于可承受范围内,但当按其长期规划区域人口底线达到24万人时,其供水能力必须在现有的10万立方米/d的基础上提高4倍以上,否则将难以保证该地区的正常发展。受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进行开发时必须首先满足水、土地、空气等基本生活保障条件。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地方环境问题将成为整个地区发展的最短板。
  对高校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薄弱对如何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大难题,不论是采取迁址、办分校、办大学城等手段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以水资源为代表的环境资源的制约。而且,新开发地区或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也同样消弱了该地区的资源承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相应控制学校规模、加强基础保障建设外,高校必须重视自身的社会地理单元属性,审慎决策,积极参与地方基础建设,与地方发展和谐同步。
  参考文献:
  [1]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非均衡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
  [2]林伟东.晋江流域及其沿海供水区水资源和用水现状浅析[J].水利科技,2004,(3):12.
  [3]郑伟民.泉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19(4):47-50.
  [4]林广斌.泉州市水资源与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2011,(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分析了基于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类型从工作体系构建、培养方案制定、双导师制、实践环节及日常管理与资助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和具有实效性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陈兴文(1969-)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是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的突破口。实践教学的新路径在于注重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教师精心指导与学生亲身体验相结合、动脑动手动口与素质能力提升相结合。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
期刊
摘要:随着商丘电网的迅猛发展,电网的网架结构日趋复杂,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和风险,为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河南省商丘供电公司不断加强停电工作管理,积极创新管理手段,通过大力开展“五协同”整合停电资源、“一支笔”加强停电审批、“三计划”规范停电流程、“期望工期”设定停电时间、三个“10分钟”控制停电操作、“动态化”微调停电计划等过程管理,确保了商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停电
期刊
摘要:通过研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同时针对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实际特点,参照CDIO工程教育思想以及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及改革,通过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就业质量,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
期刊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评估是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对大学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该课程,初步建立了该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思想政治课  作者简介:李莹(1980-),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讲师。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为提高培养质量,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MPA专业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已取得成效。从加强MPA案例教学条件建设以及强化教学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二级学院在MPA案例教学中的具體作用。  关键词:二级学院;MPA;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高青(1980-),女,河北保定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孙萍(1962-),女,辽宁大连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沈阳 110
期刊
摘要:校内分流是高等教育分流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内分流主要包括专业选择、课程和课堂设置等几个方面的分流。主要以湖北省7所211高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和文献分析对高校内分流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内分流制度;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明文婷(1986-),女,
期刊
摘要:状态维修和可靠性维修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计划维修模式,以便电力公司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资产利用率,为用户提供经济可靠的电能供应。目前正在试点推广的状态维修和可靠性维修只考虑设备自身,并未考虑设备维修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由于设备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在制定维修策略时,应为对系统可靠性影响大的设备提供高标准的维修,为对系统可靠性影响小的设备提供适当标准的维修,这样才
期刊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证,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培养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而创新能力决定着培养质量的高低。围绕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导师队伍建设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目前研究生创新性能力培养的困境和建议,旨在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宋胜伟(1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品牌建立时期,越来越重视实训室人才队伍等软实力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人才队伍存在配备不科学、缺乏培养、缺少激励机制等问题,造成实训队伍稳定性差,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需要合理配备实训室人员,重视实训室主任的选用和实训技术人员的岗位合理设置,重视培训,促进水平提升和稳定实训师资队伍以及健全制度调动实训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实训室成为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成为展现高职实践教学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