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探索实践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论述了改革我国“卓越计划”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方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制订等问题,提出重点强调探索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到企业实习锻炼的力度的教学模式设想。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电气类专业 卓越计划 实践
  [作者简介]王立忠(1970-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王广德(1963-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齐海东(1978-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吉林 四平 1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电气信息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重点教研项目“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36)和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电气信息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2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旨在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工程师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工科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我国工程师的类型分为服务工程师(Service 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 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 Engineer)和研发工程师(Research & Develop Engineer)四种类型。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两部分组成。我国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每类工程师培养标准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要求。对于地方高师院校,尤其是没有参加卓越计划的高校,要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对电气类专业来说,要与时俱进,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同时培养少量的设计工程师。本文将围绕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每年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足够满足社会需求,但工程教育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具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高校工科在校生每年700余万人,而美国只有几十万、英国只有十几万的生源,但我国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满意,抱怨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国工程师培养落后于发达国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环节。
  校内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面向工程实践教学不足;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脱离市场等。校外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工程师社会认可度低,相对来说,金融、管理人才社会地位、待遇较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企业与学校脱节,工程教育缺乏行业引导;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多数行业没有建立工程师资格认定制度等。
  二、地方院校电气类专业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工程师培养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国外已经进行相应的计划,目前我国建设目标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各类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个任务。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就业情况与重点大学学生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办的工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这类高校首先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前,我国“卓越计划”为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践基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工程师。制订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软件与硬件建设,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三、高等学校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订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要想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工程师,首先要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本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工科专业应以培养生产工程师为主体,制订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方案和校外方案两部分。
  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主干课与特色课;确定毕业标准、学制及学位;合理分配学分;明确的实践性课程及进度;建立培养能力标准化矩阵;设置管理与法律类课程。企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合理安排企业学习与实践的内容、实践和学习方式;明确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与指导。教师工程训练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专业教师企业训练的时间、内容及方式;企业学习阶段考核标准等。要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比例,这对于地方高校十分重要,是学生培养工程能力的关键。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明确培养目标前提下,要研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实践对工程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为此,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上。创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工程意识培养,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1.分层次设置训练内容。学生的浓厚兴趣是工程能力训练的基石,需要教学单位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制定适合的训练内容。训练体系要做到两个“4”和两个“5”。即训练要突出4个新:理念新、方法新、元件新、内容新;体系要做到 5个化:训练内容常新化、管理规范化、作品创新化、训练主动化、实际应用化;形成4种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建立5种机制:学生训练团队机制、指导教师团队机制、鼓励机制、检查督导机制、梯级机制。总之,要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形成梯队,构建教师和高年级有能力的学生共同指导的新模式来运行工程技能训练。
  2.结合实习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教学单位要与实习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衔接,实习基地训练主要放在工程设计、应用技能、生产管理、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等方面,相当于提前进入社会。在学校的训练有可能接触实际较少,利用实习基地机会,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工程设计、产品生产线组成和控制原理、生产过程、产品性能测试、产品预算、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训练。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训练可根据专业性质选择训练项目,对于电气类学生来讲,要注意生产机械的电控原理、工作过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生产机械的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训练时间累积一年左右,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生产运行管理、项目开发的能力。
  3.校内工程意识与能力的训练。根据工程技能训练模块要求,建立如下4个训练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首先要夯实基础即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常用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基本功能电路和应用软件的训练;应用技能训练指的是把所学的检测元件、控制器、微处理器结合起来智能化设计训练;工程训练是指结合企业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进行工程化训练;综合训练指的是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训练,设计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结合各种竞赛进行训练。学生的工程技能是在训练中成长的,要把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教学单位组织各种电子作品竞赛,参加全国和省、市、校的竞赛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赛、机器人比赛、职业技能比赛等,用实践驱使学生思考、应用、创新,体现其价值。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对刚参加训练的学生要由浅入深,激发兴趣。定期举办硬件作品和软件作品竞赛,学生从设计、制作PCB图、模拟仿真到作品焊接调试,最后撰写报告,组织教师评议。学生定期举办训练交流会,谈各自的心得体会。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颁发获奖证书,互相交流设计心得。
  5.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工程训练。高校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对于高校来讲就是服务于学生,对学生来讲就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要想服务好学生和社会,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工程技能训练要按照市场需求设置技能训练内容,即按照社会需求的导向,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训练体系的设置由传统教育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高校应遵循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训练内容设置。首先,训练体系与市场需求挂钩。在设置技能训练的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与计划,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需求。其次,训练内容的设置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训练体系构建时要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地区、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并准确把握对未来的预测,体现设置的应用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2011-01-08.
  [4]张安富,刘兴凤. 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5]李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办好地方高等职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
  [6]管德明.创新办学理念 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J].江苏高教,2005(1).
其他文献
近日,从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获悉,延安市劳山林业局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和先进单位称号。
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在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逐渐加快,同时各级政府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也进一步有所加大。随着市政道路建设资金需求日益增多,有可能会出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当今社会,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建设项目规模持续扩大。建设项目本身属于建设项目,建设时间长,资金利用率高,技术要
天刚蒙蒙亮,很多人还在熟睡。这时,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驶来,在急诊室门口戛然而止。从车上抬下的患者一身运动装扮,60岁左右,唇舌发紫,胸闷憋气,满头大汗。患者诉说胸前区像压了一
在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中,要求对预结算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项目资金,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法,促进预结算工作创新。对此,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主
每次休假时我总想带着父母外出旅游,可母亲说她换个地方睡不着觉,自己痛苦也影响了别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换个地方睡不着觉?在自己习惯的睡眠环境中,身体的触觉、嗅觉、听觉、视觉
问:我侄子6岁了,明显地比同龄的孩子个子矮、体重低。村医说是发育迟缓、缺钙,建议去大医院就诊。侄子从小没少补钙,可为什么还是这样呢?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阶段性要求,进行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快了地铁建设,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能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其中地铁车站风亭建筑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所以要深入研究并进行
对苏丹草进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csMV)人工接种,其叶片呈现连续褪绿条斑症状。采用RT-PCR和SC—SMV特异性引物SCSMV—ST2(F)、SCSMV—P1(R)对苏丹草染病植株上的甘蔗条纹花叶病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