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其中不乏一些根据古典或现当代名著改编的课文。这类文章内涵丰富深厚,人物形象逼真,语言生动优美,特别受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喜爱。然而,也正由于这些特点,名著改编类的文本往往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似乎肩负着更重的使命,成为其“不能承受之重”。以“少教多学”的理念为指导,对名著改编类文本进行教学价值的重新发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才是这类文本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少教——指向名著改编类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
“少教多学”理念的第一要义,就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少教、甚至不教,什么样的内容要多教、精教,即教学内容的确立。这就要对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进行准确、科学地定位与发现,也就是要对名著改编类文本进行回头看、再审视。笔者认为,这类文本与其他文体、或是其他名篇相比,以下几个方面就是其独有的教学价值所在:
(一)故事的曲折性
名著改编类文本,大多以小说为主,这类文本往往有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比如《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在阅读中感受文本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不仅是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好抓手,还是感受文本的文体特点、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元素,是进行讲故事、复述等语言训练的极佳材料。
(二)人物的形象性
名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已经得到公认的典型人物,如自强不息、孝顺懂事的王冕,善良仁慈又难脱肉眼凡胎的唐僧,狡猾阴险的白骨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文本中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离不开作家对典型事例的选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特殊生活环境的营造。抓住这些表现手法去读懂人物,从而学习阅读方法,是学习这一类文本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语言的多样性
名著改编类的文本无论是来自古典文学作品,还是现当代的文学经典,其语言表达都呈现出与众不同、极富表现力的特点。这类文本中有的文白相间,骈散结合,带有极强的韵律感,比如《猴王出世》中这样的句子:“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有的个性色彩鲜明,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这样整段的排比。这些“精粹语言”都是值得学生仔细品味的,在教学中读出这些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特别的表达效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所在。
(四)课外的延伸性
由“薄”到“厚”,由“篇”及“本”是名著改编类文本教学的又一独有价值。这类文本都是取自名著那个大部头里的一个章节、回目,甚至是一个片段,从编者的角度来说,的确有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篇”的学习,激发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愿望,这也是其他文本所不具备的特质。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抓住这样的契机,点燃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
二、多学——指向名著改编类文本学习的有效路径
名著改编类文本教学价值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其成功转化为儿童语文学习、语言实践的宝贵资源。教学过程中,必然的路径是在“少教”的前提下,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指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多种学习活动,即“多学”,从而促进儿童语文素养的生长。
(一)多样再现,开发丰富学习活动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再喜欢吃的一道菜,吃得次数多了,吃得时间长了,肯定要腻的。其实学习也是一样。提及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大部分教师想到的就是抄抄写写,就是读读书。不是番茄炒鸡蛋,就是鸡蛋炒番茄,再爱吃的美味,再好的大厨,日子久了不反胃才怪。在小学階段,名著改编类文本多为叙事类文本,包括小说、神话、童话、寓言为主的体裁,比如人教版中的《猴王出世》《卖火柴的小女孩》,苏教版中的《哪吒闹海》《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等。提及这类文本,往往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故事”,就是丰富曲折的情节,同样这也是吸引孩子学习、激发阅读热情的第一因素。很显然,这样一类文本除了“读”,课堂上还可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叙述,让文本的“情节”更富张力、吸引力。
1.評书演播
通常,再现课文内容最常见、最方便的学习形式就是复述课文。与朗读强调语感训练不同,复述更强调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对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炼与处理。也正因为如此,复述课文往往不太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老师不妨以“评书演播”的形式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名著小说都被名家进行了评书播报,比如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田连元的《水浒传》,都是家喻户晓的艺术作品。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听一听片段,再尝试学习评书展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再现文本内容,更有助于学习口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习的兴趣。
2.创编故事
故事性是名著编入课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入选教材的片段往往是全书中最精彩、最经典的部分,课文内容还与全书内容有一定的衔接过渡关系,使文本的故事性更加曲折生动。由于入选教材的改编过程中,往往要删减很多内容,这也给文本留下很多“空白”之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原著,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容,把故事读得更完整、更生动;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特别熟悉的一些文本内容,教师也可以放手让孩子在符合原文大意、人物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改写,让故事更吸引人、更有趣。
3.戏剧表演
表演是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学习活动,也是再现课文中更加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在名著改编课文生动的情节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人物、精彩的对话、鲜活的场景,也特别适合进行表演。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孩子在理解课文、把握故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编剧才能”,设计人物对白、神态、动作等,让孩子在表演中深度理解内容。当然,课本剧的表演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精选段落,根据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设计课本剧,使课本剧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二)关注人物,努力实现形意兼得
对于经典名著来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很多名著读完之后,其中的情节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而那些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深深印入脑海。比如,《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礼贤下士的刘备,《水浒传》中处处隐忍的林冲、咄咄逼人的洪教头,《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调皮可爱的“我”、慈祥善良的爷爷……“多学”之学,对于名著改编的文本来说,就是要关注这些孩子读起来印象深刻的人物展开深层次的阅读。 拿改编自《儒林外史》的《少年王冕》为例,王冕幼年丧父、七岁辍学,却处处为母亲着想,自强不息,最终成为知名的画家。但“孝顺”与“自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课文为什么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呢?我在孩子初步读懂人物的基础上引导深入探究:
师:比一比,课文写王冕孝敬母亲和自强不息的内容,分别举了哪些例子?
生:孝敬母亲举了四个例子。一是母亲让他辍学,他反而安慰母亲;二是他把秦家给的腌鱼腊肉带回家给母亲吃;三是王冕的画卖了钱后就会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四是他离开秦家后经常用牛车拉着母亲外出游玩。
生:写自强不息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他自学画荷花。
师:同桌讨论,对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安排这些事情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
生:孝敬母亲的内容总体写得比较简略,而王冕学画荷花写得特别具体,是详写。
生:孝敬母亲的事例是分散在文章中各个部分来写的,而学画荷花是集中写的。
生:就是孝敬母亲的事例里也有详有略,辍学这个事例就比较具体,特别是对话,而别的事例则一笔带过。
师:通过对比,你们发现王冕身上不变的是什么?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生:我们发现孝敬母亲是他从来没有改变的。
生:是的,他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能为母亲着想,日子过好了他还是处处想着母亲。
生:我想,正是因为他心里时时想着母亲,想给母亲减轻负担,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才格外勤奋刻苦、自强不息。
生:可以说,孝敬母亲是他生活的动力。
师:所以,文章才把孝敬母亲的内容点点滴滴展开来,这是王冕身上最动人的地方啊!
王冕始终把母亲放在心上,处处为母亲着想,可以说,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也是他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在孩子的学习中,孝敬母亲也好,自强不息也好,两者的理解上是比较容易把握和感受的。但两者是什么关系呢?这是孩子要深入思考领悟的,可以说也是学习中的有价值的难点。教学名著改编文本,如果没有把人物读准、读透,不能不说是教学上的失败。
对于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关注人物的形象特点,还要读懂人物背后的表现手法。正如前文教学片段之中,一方面是对比人物形象,让孩子对人物特质有更深入的把握;一方面也是在把握文本的谋篇布局上的用意,把王冕孝敬母亲的内容散落在文章的点点滴滴正是告诉我们,无论境遇怎样,对母亲的孝敬始终未变,从而体会到作者表达上的精心设计。“多学”到此,“教”的价值才有体现。
(三)聚焦語言,感受文本表达魅力
经典的文本,往往有经典的语言。很多流传至今的名著,不只是因为内容多么曲折生动,还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精妙。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就闹出了各种笑话,曹雪芹把在场人各种不同的笑态如同拍电影一般展现出来,这是他了不起的功力。再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没正面写一字,却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武艺超群的英雄形象,可谓神来之笔。可以说,阅读名著改编类的文本,对语言的细致品味、感受、体悟是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聚焦语言,首先就要关注名著改编文本特别的语言形式。小学阶段的改编文本,大多以古典名著为主,这些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与孩子日常阅读的语言存在显著不同,也是特别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精致语言。浙江名师王春燕老师在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就带领着学生“感觉”了文本语言的特别之处。她的教学流程大致是:
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1.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读这段话,要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2.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3.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排比、语言节奏、对仗等)
4.合作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律。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
6.(小结)同学们,作者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很有节奏,活泼跳跃。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少教多学的“多学”不仅是内容的多,更是学习程度的深入。所谓经典的语言,不只是关注形式的与众不同,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正如王老师在小结中指出的。所以,聚焦语言,在关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体会这种形式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切合度,也就是这种语言形式的独到之处、特别之处、微妙之处。读过《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人,对萧红语言表达的特别一定印象深刻,整段的排比读起来简直就像一个调皮任性的孩子站在面前。教学时,我也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的特别之处,进而体会文中“我”的活泼、顽皮、天真。教学至此,我抛出一个问题:“这样的句子和这样的‘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孩子立刻发现,正是这样活泼生动、无拘无束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活泼生动、无拘无束的“我”。可以说,这就是语言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这也是经典的魅力。
(四)“瞻前顾后”,延伸课外学习时间
“少教多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还有一个更大意义上的实践价值。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主阵地,少教多学主要也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但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尤其是对于语文学习而言。一个人,一旦离开学校、离开课堂,要想学好数学、化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语文则不同,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放在更宏大的视野来思考,“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就是要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语文学习习惯。
由此,对于名著改编类的文本来说,一项重要教学价值就是,以此作为引领孩子走近名著、了解名著、进而积极主动阅读名著的一扇窗子。无论是古典小说还是经典童话,作为故事类的文本,首先吸引学生的就是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改编的文本大多是选自原著中特别精彩的片段,其故事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性,同时也与原著的前后存在紧密的联系。抓住这些扣人心弦的情节,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就能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瞻前顾后”引导,一些疑问自然就浮现出来: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怎么会落到流配的地步呢?高太尉到底为什么陷害他?打败了洪教头之后怎样了?他又是怎么成了梁山好汉的?一连串的问题正是孩子们阅读《水浒传》的引子。
以“情节”为诱饵,并不代表名著阅读只停留在故事上。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堂上的“教”,让孩子充分感受名著语言的特色、人物的个性、构思的巧妙,这样,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可进而关注名著真正不朽的地方。这种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把课堂作为引子,让孩子通过课堂学习走近经典、爱上读书、爱上名著、爱上写作,成长为主动的语文学习者,这应该是“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策略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學校)
(责任编辑:李阳)
一、少教——指向名著改编类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
“少教多学”理念的第一要义,就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少教、甚至不教,什么样的内容要多教、精教,即教学内容的确立。这就要对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进行准确、科学地定位与发现,也就是要对名著改编类文本进行回头看、再审视。笔者认为,这类文本与其他文体、或是其他名篇相比,以下几个方面就是其独有的教学价值所在:
(一)故事的曲折性
名著改编类文本,大多以小说为主,这类文本往往有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比如《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在阅读中感受文本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不仅是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好抓手,还是感受文本的文体特点、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元素,是进行讲故事、复述等语言训练的极佳材料。
(二)人物的形象性
名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已经得到公认的典型人物,如自强不息、孝顺懂事的王冕,善良仁慈又难脱肉眼凡胎的唐僧,狡猾阴险的白骨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文本中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离不开作家对典型事例的选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特殊生活环境的营造。抓住这些表现手法去读懂人物,从而学习阅读方法,是学习这一类文本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语言的多样性
名著改编类的文本无论是来自古典文学作品,还是现当代的文学经典,其语言表达都呈现出与众不同、极富表现力的特点。这类文本中有的文白相间,骈散结合,带有极强的韵律感,比如《猴王出世》中这样的句子:“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有的个性色彩鲜明,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这样整段的排比。这些“精粹语言”都是值得学生仔细品味的,在教学中读出这些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特别的表达效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所在。
(四)课外的延伸性
由“薄”到“厚”,由“篇”及“本”是名著改编类文本教学的又一独有价值。这类文本都是取自名著那个大部头里的一个章节、回目,甚至是一个片段,从编者的角度来说,的确有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篇”的学习,激发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愿望,这也是其他文本所不具备的特质。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抓住这样的契机,点燃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
二、多学——指向名著改编类文本学习的有效路径
名著改编类文本教学价值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其成功转化为儿童语文学习、语言实践的宝贵资源。教学过程中,必然的路径是在“少教”的前提下,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指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多种学习活动,即“多学”,从而促进儿童语文素养的生长。
(一)多样再现,开发丰富学习活动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再喜欢吃的一道菜,吃得次数多了,吃得时间长了,肯定要腻的。其实学习也是一样。提及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大部分教师想到的就是抄抄写写,就是读读书。不是番茄炒鸡蛋,就是鸡蛋炒番茄,再爱吃的美味,再好的大厨,日子久了不反胃才怪。在小学階段,名著改编类文本多为叙事类文本,包括小说、神话、童话、寓言为主的体裁,比如人教版中的《猴王出世》《卖火柴的小女孩》,苏教版中的《哪吒闹海》《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等。提及这类文本,往往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故事”,就是丰富曲折的情节,同样这也是吸引孩子学习、激发阅读热情的第一因素。很显然,这样一类文本除了“读”,课堂上还可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叙述,让文本的“情节”更富张力、吸引力。
1.評书演播
通常,再现课文内容最常见、最方便的学习形式就是复述课文。与朗读强调语感训练不同,复述更强调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对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炼与处理。也正因为如此,复述课文往往不太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老师不妨以“评书演播”的形式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名著小说都被名家进行了评书播报,比如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田连元的《水浒传》,都是家喻户晓的艺术作品。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听一听片段,再尝试学习评书展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再现文本内容,更有助于学习口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习的兴趣。
2.创编故事
故事性是名著编入课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入选教材的片段往往是全书中最精彩、最经典的部分,课文内容还与全书内容有一定的衔接过渡关系,使文本的故事性更加曲折生动。由于入选教材的改编过程中,往往要删减很多内容,这也给文本留下很多“空白”之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原著,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容,把故事读得更完整、更生动;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特别熟悉的一些文本内容,教师也可以放手让孩子在符合原文大意、人物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改写,让故事更吸引人、更有趣。
3.戏剧表演
表演是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学习活动,也是再现课文中更加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在名著改编课文生动的情节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人物、精彩的对话、鲜活的场景,也特别适合进行表演。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孩子在理解课文、把握故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编剧才能”,设计人物对白、神态、动作等,让孩子在表演中深度理解内容。当然,课本剧的表演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精选段落,根据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设计课本剧,使课本剧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二)关注人物,努力实现形意兼得
对于经典名著来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很多名著读完之后,其中的情节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而那些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深深印入脑海。比如,《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礼贤下士的刘备,《水浒传》中处处隐忍的林冲、咄咄逼人的洪教头,《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调皮可爱的“我”、慈祥善良的爷爷……“多学”之学,对于名著改编的文本来说,就是要关注这些孩子读起来印象深刻的人物展开深层次的阅读。 拿改编自《儒林外史》的《少年王冕》为例,王冕幼年丧父、七岁辍学,却处处为母亲着想,自强不息,最终成为知名的画家。但“孝顺”与“自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课文为什么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呢?我在孩子初步读懂人物的基础上引导深入探究:
师:比一比,课文写王冕孝敬母亲和自强不息的内容,分别举了哪些例子?
生:孝敬母亲举了四个例子。一是母亲让他辍学,他反而安慰母亲;二是他把秦家给的腌鱼腊肉带回家给母亲吃;三是王冕的画卖了钱后就会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四是他离开秦家后经常用牛车拉着母亲外出游玩。
生:写自强不息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他自学画荷花。
师:同桌讨论,对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安排这些事情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
生:孝敬母亲的内容总体写得比较简略,而王冕学画荷花写得特别具体,是详写。
生:孝敬母亲的事例是分散在文章中各个部分来写的,而学画荷花是集中写的。
生:就是孝敬母亲的事例里也有详有略,辍学这个事例就比较具体,特别是对话,而别的事例则一笔带过。
师:通过对比,你们发现王冕身上不变的是什么?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生:我们发现孝敬母亲是他从来没有改变的。
生:是的,他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能为母亲着想,日子过好了他还是处处想着母亲。
生:我想,正是因为他心里时时想着母亲,想给母亲减轻负担,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才格外勤奋刻苦、自强不息。
生:可以说,孝敬母亲是他生活的动力。
师:所以,文章才把孝敬母亲的内容点点滴滴展开来,这是王冕身上最动人的地方啊!
王冕始终把母亲放在心上,处处为母亲着想,可以说,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也是他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在孩子的学习中,孝敬母亲也好,自强不息也好,两者的理解上是比较容易把握和感受的。但两者是什么关系呢?这是孩子要深入思考领悟的,可以说也是学习中的有价值的难点。教学名著改编文本,如果没有把人物读准、读透,不能不说是教学上的失败。
对于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关注人物的形象特点,还要读懂人物背后的表现手法。正如前文教学片段之中,一方面是对比人物形象,让孩子对人物特质有更深入的把握;一方面也是在把握文本的谋篇布局上的用意,把王冕孝敬母亲的内容散落在文章的点点滴滴正是告诉我们,无论境遇怎样,对母亲的孝敬始终未变,从而体会到作者表达上的精心设计。“多学”到此,“教”的价值才有体现。
(三)聚焦語言,感受文本表达魅力
经典的文本,往往有经典的语言。很多流传至今的名著,不只是因为内容多么曲折生动,还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精妙。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就闹出了各种笑话,曹雪芹把在场人各种不同的笑态如同拍电影一般展现出来,这是他了不起的功力。再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没正面写一字,却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武艺超群的英雄形象,可谓神来之笔。可以说,阅读名著改编类的文本,对语言的细致品味、感受、体悟是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聚焦语言,首先就要关注名著改编文本特别的语言形式。小学阶段的改编文本,大多以古典名著为主,这些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与孩子日常阅读的语言存在显著不同,也是特别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精致语言。浙江名师王春燕老师在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就带领着学生“感觉”了文本语言的特别之处。她的教学流程大致是:
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1.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读这段话,要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2.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3.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排比、语言节奏、对仗等)
4.合作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律。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
6.(小结)同学们,作者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很有节奏,活泼跳跃。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少教多学的“多学”不仅是内容的多,更是学习程度的深入。所谓经典的语言,不只是关注形式的与众不同,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正如王老师在小结中指出的。所以,聚焦语言,在关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体会这种形式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切合度,也就是这种语言形式的独到之处、特别之处、微妙之处。读过《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人,对萧红语言表达的特别一定印象深刻,整段的排比读起来简直就像一个调皮任性的孩子站在面前。教学时,我也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的特别之处,进而体会文中“我”的活泼、顽皮、天真。教学至此,我抛出一个问题:“这样的句子和这样的‘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孩子立刻发现,正是这样活泼生动、无拘无束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活泼生动、无拘无束的“我”。可以说,这就是语言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这也是经典的魅力。
(四)“瞻前顾后”,延伸课外学习时间
“少教多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还有一个更大意义上的实践价值。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主阵地,少教多学主要也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但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尤其是对于语文学习而言。一个人,一旦离开学校、离开课堂,要想学好数学、化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语文则不同,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放在更宏大的视野来思考,“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就是要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语文学习习惯。
由此,对于名著改编类的文本来说,一项重要教学价值就是,以此作为引领孩子走近名著、了解名著、进而积极主动阅读名著的一扇窗子。无论是古典小说还是经典童话,作为故事类的文本,首先吸引学生的就是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改编的文本大多是选自原著中特别精彩的片段,其故事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性,同时也与原著的前后存在紧密的联系。抓住这些扣人心弦的情节,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就能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瞻前顾后”引导,一些疑问自然就浮现出来: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怎么会落到流配的地步呢?高太尉到底为什么陷害他?打败了洪教头之后怎样了?他又是怎么成了梁山好汉的?一连串的问题正是孩子们阅读《水浒传》的引子。
以“情节”为诱饵,并不代表名著阅读只停留在故事上。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堂上的“教”,让孩子充分感受名著语言的特色、人物的个性、构思的巧妙,这样,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可进而关注名著真正不朽的地方。这种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把课堂作为引子,让孩子通过课堂学习走近经典、爱上读书、爱上名著、爱上写作,成长为主动的语文学习者,这应该是“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策略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學校)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