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语言与文化间联系的日益密切,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在讲授语言的同时也要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语言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而本文从文化在语言教学方面的渗透方面,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更是十分的热衷。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在把汉语作为交流工具而进行教学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汉语的独特魅力,以及背后以强大的中国文化底蕴为支撑的文化力量,所以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成分无疑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学习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要把文化教学单独提出讲授有时难免会受到诸多限制,当课时安排较为紧张,或学生各人因素不允许的情况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融入日常的汉语课堂教学(如课文讲解,词汇教学等)当中便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个方面,文化的讲授可以充分的融入不同类型的课堂之中,对学生的层次没有严格的区分,然而还是要注意到循序渐进的原则,初级班的文化输入要尽量讲解的浅显易懂,不要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到了中高级班,则可以随着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加大文化输入的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输入手段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课文的讲解(尤其是那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部分就为文化提供了一个好的讲授平台,从文章的背景知识再到文中涉及到的中国风都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文化部分。
一、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除了课文部分,还有其他的教学内容可以与文化联系起来。汉字课与文化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帕默尔曾提到“一个学生只要学会4000个左右的汉字,4000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现在他的面前了。” 1与英语、法语等拼音文字不同,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副画,它承載着自己的历史。汉字形成的本身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六书之说,组成汉字的偏旁部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于是,在进行汉字的基本知识教学时,要注意介绍传统的哲学思想传达出的生活态度与思考,以体现中国人特有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在汉字的文化教学导入方面,汉字本身的特点就给了我们一些有利的契机。首先在教学中还是要坚持从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的规则,先教笔画、部首,再教独体字、合体字,在讲解的同时注意与书法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区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间架结构间的文化渊源。其次,对汉字的造字依据进行文化阐释,把汉字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独体字,例如与自然有关的水、火、日、月等,从象形文字或甲骨文的演变过程讲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独体字固然重要,但合体字才是汉字的主体,合体字的拼合方式则更为深刻的揭示了汉字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中国人的哲学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在汉字的结构之中,是存在着内部联系的,这种联系对于汉字教学是有一定帮助的。例如从汉字的偏旁部首角度看,如“月”字旁多表与身体有关的意思 “肤、臂、腿、脸、脚”等,这种内部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汉字的同源性,它是在历史进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这样把汉字联系起来进行讲授,增加了汉字的丰富性、趣味性,也是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梳理,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会使讲解更为系统化,也起到了复习所学知识的作用。总之,要以中国人重直觉、重意合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汉字教学当中去。还要注意与课本内容的配合,不要脱节,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将汉字讲解系统化。同时汉字还具有文化娱乐的功能,回文诗、顶针与成语接龙,还有字谜等的魅力是不容小觑的,汉字教学的本身就是寓教于乐的体现。
二、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而由汉字构成的词的文化寓意就要更丰富一些了。在文化背景的支撑下,以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的对比为例,我们便能了解词汇与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亲亲”“尊尊”以及“礼”的重视,使得汉语词汇的层级次序严格而复杂。以称谓词为例,汉语的称谓词中,上下、远近、亲疏等关系都有严格的区分,而英语的分类则较为简单。比如,英语中grandma这个词,既可以表示汉语中的奶奶又可以表示外婆。其次,颜色的所代表的的含义不同。红色在汉语里具有正面的意义,表示“热烈、喜庆、欢乐”,而英语中red却有“战争、恐怖”等不好的意义。其次,英语和汉语中动物词的文化含义不同。如汉语和英语中对于“狗”的理解。因此,词汇教学中的文化部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普通的词汇教学法有多种,真正适用于与文化内涵紧密相连的汉语词汇的讲授方法相对就要在原有的讲授方法上作出一定的调整,不能盲目的照搬原有经验。
在生词展示的顺序方面,是否要分类对词汇进行讲解,把文化成分较重的词语单独分为一类,集中进行讲解,要依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学生若对文化部分兴趣不大,可以不用单独提出集中讲授,若是学生对文化部分比较感兴趣,便可以将这一类词划分出来进行集中讲解,以加深强化学生的印象。
词语释义的方法:
①适宜使用的方法:翻译法,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地区分出文化含义丰富的词语与普通的简单对译出的相应的词语间的区别,不过该种方法较适用于初级班的教学;举例解释法,通过不同的例子的描述强调出词语本身具有的特点,加之与学生母语的对比,更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
②不宜使用的方法:对译法,若用对译法则会因母语与目的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而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如“龙”这个词,若单纯用dragon来讲解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因为西方的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学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用这种东西来作为民族的图腾。演示法,因为词语的本身文化内涵相对较为复杂,所以用演示法不能很好的将词义及引申义表述清楚。
由于汉语词语的分类系统比较庞杂,所以不同类型的词语又有各自适宜的讲法。如“故宫”、“长城”一类,可以采用实物展示法;而“刺绣”“泡茶”等动作性较强的词则可以用场景法进行讲解,同时用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词语的内涵。
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词语间的关系,可以联系前后的知识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对于词语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利用汉语词汇的同义与反义,同源词根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联想,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又便于记忆理解。
留学生在汉语理解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其原因在于语言本身的差异与文化差异两个方面。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语言教学,对于文化教学也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注释:
1. 【英】L.R.帕默尔著,李荣、王菊泉等译,吕叔湘校:《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2页。
参考文献
[1] 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 盛青.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和语言实践[J],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4] 李映霏.试论外汉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对外汉语从论 第五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 张志云.对英语国家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6]杨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J],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7]秦小锋.论文化词汇的地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9期
[8]余素青.国俗词语同义现象的语言分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更是十分的热衷。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在把汉语作为交流工具而进行教学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汉语的独特魅力,以及背后以强大的中国文化底蕴为支撑的文化力量,所以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成分无疑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学习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要把文化教学单独提出讲授有时难免会受到诸多限制,当课时安排较为紧张,或学生各人因素不允许的情况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融入日常的汉语课堂教学(如课文讲解,词汇教学等)当中便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个方面,文化的讲授可以充分的融入不同类型的课堂之中,对学生的层次没有严格的区分,然而还是要注意到循序渐进的原则,初级班的文化输入要尽量讲解的浅显易懂,不要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到了中高级班,则可以随着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加大文化输入的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输入手段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课文的讲解(尤其是那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部分就为文化提供了一个好的讲授平台,从文章的背景知识再到文中涉及到的中国风都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文化部分。
一、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除了课文部分,还有其他的教学内容可以与文化联系起来。汉字课与文化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帕默尔曾提到“一个学生只要学会4000个左右的汉字,4000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现在他的面前了。” 1与英语、法语等拼音文字不同,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副画,它承載着自己的历史。汉字形成的本身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六书之说,组成汉字的偏旁部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于是,在进行汉字的基本知识教学时,要注意介绍传统的哲学思想传达出的生活态度与思考,以体现中国人特有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在汉字的文化教学导入方面,汉字本身的特点就给了我们一些有利的契机。首先在教学中还是要坚持从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的规则,先教笔画、部首,再教独体字、合体字,在讲解的同时注意与书法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区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间架结构间的文化渊源。其次,对汉字的造字依据进行文化阐释,把汉字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独体字,例如与自然有关的水、火、日、月等,从象形文字或甲骨文的演变过程讲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独体字固然重要,但合体字才是汉字的主体,合体字的拼合方式则更为深刻的揭示了汉字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中国人的哲学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在汉字的结构之中,是存在着内部联系的,这种联系对于汉字教学是有一定帮助的。例如从汉字的偏旁部首角度看,如“月”字旁多表与身体有关的意思 “肤、臂、腿、脸、脚”等,这种内部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汉字的同源性,它是在历史进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这样把汉字联系起来进行讲授,增加了汉字的丰富性、趣味性,也是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梳理,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会使讲解更为系统化,也起到了复习所学知识的作用。总之,要以中国人重直觉、重意合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汉字教学当中去。还要注意与课本内容的配合,不要脱节,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将汉字讲解系统化。同时汉字还具有文化娱乐的功能,回文诗、顶针与成语接龙,还有字谜等的魅力是不容小觑的,汉字教学的本身就是寓教于乐的体现。
二、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而由汉字构成的词的文化寓意就要更丰富一些了。在文化背景的支撑下,以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的对比为例,我们便能了解词汇与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亲亲”“尊尊”以及“礼”的重视,使得汉语词汇的层级次序严格而复杂。以称谓词为例,汉语的称谓词中,上下、远近、亲疏等关系都有严格的区分,而英语的分类则较为简单。比如,英语中grandma这个词,既可以表示汉语中的奶奶又可以表示外婆。其次,颜色的所代表的的含义不同。红色在汉语里具有正面的意义,表示“热烈、喜庆、欢乐”,而英语中red却有“战争、恐怖”等不好的意义。其次,英语和汉语中动物词的文化含义不同。如汉语和英语中对于“狗”的理解。因此,词汇教学中的文化部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普通的词汇教学法有多种,真正适用于与文化内涵紧密相连的汉语词汇的讲授方法相对就要在原有的讲授方法上作出一定的调整,不能盲目的照搬原有经验。
在生词展示的顺序方面,是否要分类对词汇进行讲解,把文化成分较重的词语单独分为一类,集中进行讲解,要依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学生若对文化部分兴趣不大,可以不用单独提出集中讲授,若是学生对文化部分比较感兴趣,便可以将这一类词划分出来进行集中讲解,以加深强化学生的印象。
词语释义的方法:
①适宜使用的方法:翻译法,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地区分出文化含义丰富的词语与普通的简单对译出的相应的词语间的区别,不过该种方法较适用于初级班的教学;举例解释法,通过不同的例子的描述强调出词语本身具有的特点,加之与学生母语的对比,更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
②不宜使用的方法:对译法,若用对译法则会因母语与目的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而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如“龙”这个词,若单纯用dragon来讲解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因为西方的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学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用这种东西来作为民族的图腾。演示法,因为词语的本身文化内涵相对较为复杂,所以用演示法不能很好的将词义及引申义表述清楚。
由于汉语词语的分类系统比较庞杂,所以不同类型的词语又有各自适宜的讲法。如“故宫”、“长城”一类,可以采用实物展示法;而“刺绣”“泡茶”等动作性较强的词则可以用场景法进行讲解,同时用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词语的内涵。
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词语间的关系,可以联系前后的知识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对于词语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利用汉语词汇的同义与反义,同源词根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联想,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又便于记忆理解。
留学生在汉语理解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其原因在于语言本身的差异与文化差异两个方面。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语言教学,对于文化教学也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注释:
1. 【英】L.R.帕默尔著,李荣、王菊泉等译,吕叔湘校:《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2页。
参考文献
[1] 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 盛青.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和语言实践[J],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4] 李映霏.试论外汉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对外汉语从论 第五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 张志云.对英语国家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6]杨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J],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7]秦小锋.论文化词汇的地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9期
[8]余素青.国俗词语同义现象的语言分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