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了职业技能大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分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该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38-02
举办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是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动手能力。“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高等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1]
笔者,既担任过广西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的评委,也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过该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发现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但可以展示师生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对学科专业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改革与评价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开拓师生视野,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
职业技能大赛为兄弟院校间的老师提供了互动的平台。竞赛期间,选手、老师、厂商之间构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增进了兄弟院校间的了解,彼此之间吸取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让原有的经验和新的交流、收获碰撞出新的火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有效开展,不仅仅是学生的参与,教师更要在竞赛中成为参赛的主体。随着企业产品的不断升级,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引领竞赛项目的发展,教师也必须用竞赛引领自己前进,通过竞赛促进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优化教学改革模式,形成相互“学技能、比技能”的师资队伍建设良好氛围。
(三)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以竞赛促进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有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竞赛采用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标准,反映了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通过比赛,我们要认清当前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需求间存在的差距,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从而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二是大赛主要考察选手在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我们要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刻不容缓。
二、职业技能大赛反映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过高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涉及的学习领域非常广,网络相关技术更新的速度又非常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这门熟悉又陌生学科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总是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些都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关联性不强
教材都是一个知识点配一个实际案例,彼此之间关联性不强,学生很难将所有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蓝本,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
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不能完全掌握该专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四)考试内容和形式单一,试题主要采用笔试,侧重于记忆,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参与质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三、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围绕典型案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 要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标,围绕一个完整的应用实例,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内容。此外,还要设计一些实际中经常遇到的,与新旧知识有纵横联系的问题作为思考题,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课前准备好的案例和习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鼓励学生以固定团队的形式开展讨论,并形成团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风以及团队协作的科研精神,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氛围。教学的重点是要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环境,在该环境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与结果。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愿意学并学得轻松、主动。计算机网络很多原理性的知识点,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OSI参考模型下的数据流向模型”、“VLAN工作原理”等,我们都可以借助生动的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效果,让学生有更加直观地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立相应课程的网络课程
以课程知识、操作技能及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创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教学环境。笔者开发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网站内容包括教师教案、课件、教学录像,课程中重点、难点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课程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动画展示,该网络课程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开发了一个虚拟平台,课程中的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在虚拟平台中实现,学生课后不用到实验室,也能在网络上自主动手完成网络的配置。另外,网络课程也可以实时上传课程相关技术的最新动态,介绍最新的案例等,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创造了一个便利的环境。实践证明,有了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后,学生的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性非常强,该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唯一场所,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教学、大赛需要,创建了锐捷、思科网络实验室,并与这两家公司实现资源共享,这也是我们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职教育在改革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大举措。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载体,不仅使参赛师生终身受用,而且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我们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竞赛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竞赛的本身。
[ 参 考 文 献 ]
[1] 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 万嵩,刘文杰.浅析职业技能竞赛对机电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时代教育,2013(7).
[3] 吴宝庆,姚越,王亚楠.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的促进[M].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2010.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38-02
举办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是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动手能力。“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高等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1]
笔者,既担任过广西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的评委,也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过该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发现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但可以展示师生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对学科专业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改革与评价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开拓师生视野,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
职业技能大赛为兄弟院校间的老师提供了互动的平台。竞赛期间,选手、老师、厂商之间构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增进了兄弟院校间的了解,彼此之间吸取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让原有的经验和新的交流、收获碰撞出新的火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有效开展,不仅仅是学生的参与,教师更要在竞赛中成为参赛的主体。随着企业产品的不断升级,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引领竞赛项目的发展,教师也必须用竞赛引领自己前进,通过竞赛促进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优化教学改革模式,形成相互“学技能、比技能”的师资队伍建设良好氛围。
(三)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以竞赛促进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有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竞赛采用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标准,反映了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通过比赛,我们要认清当前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需求间存在的差距,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从而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二是大赛主要考察选手在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我们要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刻不容缓。
二、职业技能大赛反映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过高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涉及的学习领域非常广,网络相关技术更新的速度又非常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这门熟悉又陌生学科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总是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些都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关联性不强
教材都是一个知识点配一个实际案例,彼此之间关联性不强,学生很难将所有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蓝本,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
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不能完全掌握该专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四)考试内容和形式单一,试题主要采用笔试,侧重于记忆,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参与质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三、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围绕典型案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 要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标,围绕一个完整的应用实例,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内容。此外,还要设计一些实际中经常遇到的,与新旧知识有纵横联系的问题作为思考题,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课前准备好的案例和习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鼓励学生以固定团队的形式开展讨论,并形成团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风以及团队协作的科研精神,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氛围。教学的重点是要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环境,在该环境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与结果。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愿意学并学得轻松、主动。计算机网络很多原理性的知识点,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OSI参考模型下的数据流向模型”、“VLAN工作原理”等,我们都可以借助生动的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效果,让学生有更加直观地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立相应课程的网络课程
以课程知识、操作技能及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创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教学环境。笔者开发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网站内容包括教师教案、课件、教学录像,课程中重点、难点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课程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动画展示,该网络课程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开发了一个虚拟平台,课程中的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在虚拟平台中实现,学生课后不用到实验室,也能在网络上自主动手完成网络的配置。另外,网络课程也可以实时上传课程相关技术的最新动态,介绍最新的案例等,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创造了一个便利的环境。实践证明,有了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后,学生的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性非常强,该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唯一场所,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教学、大赛需要,创建了锐捷、思科网络实验室,并与这两家公司实现资源共享,这也是我们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职教育在改革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大举措。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载体,不仅使参赛师生终身受用,而且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我们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竞赛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竞赛的本身。
[ 参 考 文 献 ]
[1] 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 万嵩,刘文杰.浅析职业技能竞赛对机电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时代教育,2013(7).
[3] 吴宝庆,姚越,王亚楠.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的促进[M].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2010.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