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梦想面前,大家都一样,没有所谓谁花费的时间长,谁的梦想就不够伟岸,有的只是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流下的汗水和泪水,这些组成了青春的勋章,耀眼且绚烂。
对于高考,我们大概能有多少不确定?高三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还是那个稀松平常的高三生,没有熬夜学到凌晨一两点,没有绞尽脑汁奋笔疾书到忘乎所以。我只是那个对青春和梦想没有概念的人,挥霍着对于自己来说重要的时光。
18岁的我,最喜欢骑着单车在校园前的湖边吹风。肩头的细碎阳光,和着梦想一起打碎在心底,然后泛起湖面的涟漪,湖边的垂柳,随着风谄媚地叫嚣。身边是和我一样的燕子,脸上有明媚的笑。
燕子是在北京待了一年后,又回来复读的。复读那年,她和我一个寝室。她的经历相对来说比较传奇,高中毕业后,她去了北京打工,见惯了繁华景象后的北京,像是禅语里出世归来的贤者一样,入世后才能神情自若地把握生命中最美好的存在。
我们一样都是在梦想面前没有挥斥方遒,却带着一些果敢的孩子,有着和所有高中生一样的不确定,还有路过青春的所有哀伤和失落。燕子的睿智是我们这些同龄人所没有的,一年的打工经历让她更加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高三的我,还是一个无知懵懂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把梦想定得很远大,多是些“清华、北大”之类的高不可攀的学校,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的宏图大志,大概都像极了纸糊的老虎,风一吹就散了。
第一次月考的时候,燕子从全班倒数第一名,一跃成为全班前20名。在大家艳羡的目光中,我才了解到燕子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她眼眸中炙热的梦想之火,已经有了燎原之势。她是看过“外面的世界”的人,她知道很多我们这个小县城根本不可能的存在新名字。如果说真有“浪子回头金不换”,她就是那个难能可贵的浪子。
我第一次和她搭讪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复读。”带着五十步笑百步的骄傲,我的成绩还算是优秀,在班上排前10名,每次燕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也都有些不耐烦地说给她听。
她倒是一点都不恼,对于别人对她的非议更是置若罔闻。那段时间热播《继承者们》,燕子每本书的扉页上都写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像跳梁小丑一般对她的嘲笑,后来都变成了她前进的动力。
班上习惯把燕子称作“那个复读生”,似乎为了梦想多花了一点时间的人,要比抓不住未来像无头苍蝇般原地打转的人要逊色一些。用燕子的话说是带着小孩子的荣辱观,当然刚开始我也在他们之列,对燕子抱以观望的态度。
其实在梦想面前,大家都一样,没有所谓谁花费的时间长,谁的梦想就不够伟岸,有的只是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流下的汗水和泪水,这些组成了青春的勋章,耀眼且绚烂。
青春的故事里总会有很多传奇,燕子的进步就是一个传奇。高考300多分的她在毕业后去了北京,打的第一份工是在面包店当店员,店里职工楼的旁边是一所高档小区,她住的地方和那个小区只隔着一条路。
燕子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的时候,我有些感叹。我是一个连火车都没有坐过,逛超市的时候也只会挑选最便宜的商品的人,家里的经济条件本来也不好,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更没有接触过除了智能手机以外的高科技产品,蜗居在学校的一隅,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庇护,外面世界的精彩,我知之甚少。
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经历所成全,燕子也一样,她上课时的全神贯注,对于大学的渴望一点点影响到了我。当我决定努力的时候,燕子已经和我相差仅仅只有几个名次了,而我也只是诧异地看着成绩单上鲜活的成绩。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终于忍不住问了她。“因为背水一战,不成功的话无颜面对父母。我很多次都会梦到自己高考失利了,那个时候我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我改变不了自己第一年高考的失败,我也无法换回我在打工时浪费掉的一年,我能改变的只有现在。”
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人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过去,很多人在讲述自己不好的过去时都会找借口,然而借口改变不了过去,也影响不了未来。
我决定加入她的阵营,和她一起朝着梦想努力,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自己那些“清华、北大”的目标是多么儿戏。我们县基本上几年都出不了一个“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更不用说在全校排50名左右的我了。
知耻而后勇,我在羞愧于自己以前蹉跎岁月的同时,一边开始制订详细的计划,把时间利用到极致。每天早上我都暗自和燕子较劲,看到底是谁起得早,又是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每一分钟。
因为从小就热爱化学,在化学很多次都考全班第一后,我成功地成为了燕子的化学辅导老师。我每次看到她记录详尽的笔记时,内心都会有些自叹不如,然后在课下就会完善自己的笔记。
虽然燕子到高三下学期,成绩已经在很多人之上了,可当她在帮别人解答问题的时候,还是很耐心。高三最后一次评选三好学生时,她毫无疑问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燕子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改变了对她的看法,高考前夕我和她站在一起聊天,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变成了她忠实的朋友。因为有她的陪伴,我才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收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我和燕子互通了电话,她去的城市还是北京,只是这一次会有不同的心情。很多时候我们通常以为自己走错了路,就活该一辈子错下去。可燕子却时刻提醒着我,梦想的路上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但只要是经历,就一定有其价值。
她用自己的温柔把那些嘲笑变成了比亲情更细腻、比爱情更温暖的友情,她承载着自己梦想的重量,在青春还属于我们的时刻,她努力拥抱了整个青春。
青春的勋章,是冲劲儿中透着希望,期盼里还有执着,梦醒后无限渴求,在一步步踽踽独行过后,那些失去的、留下的、得到的、成为的,都是最美的馈赠。倘若重新走一遭,未必人人能这么快意,但燕子的勛章一定是最闪亮、最耀眼的,那是王冠的重量。谁说年少不轻狂,谁说梦想没有翅膀。
对于高考,我们大概能有多少不确定?高三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还是那个稀松平常的高三生,没有熬夜学到凌晨一两点,没有绞尽脑汁奋笔疾书到忘乎所以。我只是那个对青春和梦想没有概念的人,挥霍着对于自己来说重要的时光。
18岁的我,最喜欢骑着单车在校园前的湖边吹风。肩头的细碎阳光,和着梦想一起打碎在心底,然后泛起湖面的涟漪,湖边的垂柳,随着风谄媚地叫嚣。身边是和我一样的燕子,脸上有明媚的笑。
燕子是在北京待了一年后,又回来复读的。复读那年,她和我一个寝室。她的经历相对来说比较传奇,高中毕业后,她去了北京打工,见惯了繁华景象后的北京,像是禅语里出世归来的贤者一样,入世后才能神情自若地把握生命中最美好的存在。
我们一样都是在梦想面前没有挥斥方遒,却带着一些果敢的孩子,有着和所有高中生一样的不确定,还有路过青春的所有哀伤和失落。燕子的睿智是我们这些同龄人所没有的,一年的打工经历让她更加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高三的我,还是一个无知懵懂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把梦想定得很远大,多是些“清华、北大”之类的高不可攀的学校,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的宏图大志,大概都像极了纸糊的老虎,风一吹就散了。
第一次月考的时候,燕子从全班倒数第一名,一跃成为全班前20名。在大家艳羡的目光中,我才了解到燕子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她眼眸中炙热的梦想之火,已经有了燎原之势。她是看过“外面的世界”的人,她知道很多我们这个小县城根本不可能的存在新名字。如果说真有“浪子回头金不换”,她就是那个难能可贵的浪子。
我第一次和她搭讪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复读。”带着五十步笑百步的骄傲,我的成绩还算是优秀,在班上排前10名,每次燕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也都有些不耐烦地说给她听。
她倒是一点都不恼,对于别人对她的非议更是置若罔闻。那段时间热播《继承者们》,燕子每本书的扉页上都写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像跳梁小丑一般对她的嘲笑,后来都变成了她前进的动力。
班上习惯把燕子称作“那个复读生”,似乎为了梦想多花了一点时间的人,要比抓不住未来像无头苍蝇般原地打转的人要逊色一些。用燕子的话说是带着小孩子的荣辱观,当然刚开始我也在他们之列,对燕子抱以观望的态度。
其实在梦想面前,大家都一样,没有所谓谁花费的时间长,谁的梦想就不够伟岸,有的只是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流下的汗水和泪水,这些组成了青春的勋章,耀眼且绚烂。
青春的故事里总会有很多传奇,燕子的进步就是一个传奇。高考300多分的她在毕业后去了北京,打的第一份工是在面包店当店员,店里职工楼的旁边是一所高档小区,她住的地方和那个小区只隔着一条路。
燕子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的时候,我有些感叹。我是一个连火车都没有坐过,逛超市的时候也只会挑选最便宜的商品的人,家里的经济条件本来也不好,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更没有接触过除了智能手机以外的高科技产品,蜗居在学校的一隅,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庇护,外面世界的精彩,我知之甚少。
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经历所成全,燕子也一样,她上课时的全神贯注,对于大学的渴望一点点影响到了我。当我决定努力的时候,燕子已经和我相差仅仅只有几个名次了,而我也只是诧异地看着成绩单上鲜活的成绩。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终于忍不住问了她。“因为背水一战,不成功的话无颜面对父母。我很多次都会梦到自己高考失利了,那个时候我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我改变不了自己第一年高考的失败,我也无法换回我在打工时浪费掉的一年,我能改变的只有现在。”
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人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过去,很多人在讲述自己不好的过去时都会找借口,然而借口改变不了过去,也影响不了未来。
我决定加入她的阵营,和她一起朝着梦想努力,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自己那些“清华、北大”的目标是多么儿戏。我们县基本上几年都出不了一个“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更不用说在全校排50名左右的我了。
知耻而后勇,我在羞愧于自己以前蹉跎岁月的同时,一边开始制订详细的计划,把时间利用到极致。每天早上我都暗自和燕子较劲,看到底是谁起得早,又是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每一分钟。
因为从小就热爱化学,在化学很多次都考全班第一后,我成功地成为了燕子的化学辅导老师。我每次看到她记录详尽的笔记时,内心都会有些自叹不如,然后在课下就会完善自己的笔记。
虽然燕子到高三下学期,成绩已经在很多人之上了,可当她在帮别人解答问题的时候,还是很耐心。高三最后一次评选三好学生时,她毫无疑问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燕子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改变了对她的看法,高考前夕我和她站在一起聊天,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变成了她忠实的朋友。因为有她的陪伴,我才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收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我和燕子互通了电话,她去的城市还是北京,只是这一次会有不同的心情。很多时候我们通常以为自己走错了路,就活该一辈子错下去。可燕子却时刻提醒着我,梦想的路上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但只要是经历,就一定有其价值。
她用自己的温柔把那些嘲笑变成了比亲情更细腻、比爱情更温暖的友情,她承载着自己梦想的重量,在青春还属于我们的时刻,她努力拥抱了整个青春。
青春的勋章,是冲劲儿中透着希望,期盼里还有执着,梦醒后无限渴求,在一步步踽踽独行过后,那些失去的、留下的、得到的、成为的,都是最美的馈赠。倘若重新走一遭,未必人人能这么快意,但燕子的勛章一定是最闪亮、最耀眼的,那是王冠的重量。谁说年少不轻狂,谁说梦想没有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