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季氏将伐颛臾》中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不同的參考资料对于“为之辞”的解释也不相同。结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将出现的“为之”用法进行梳理整合,得出“为之辞”中的“为”应解释为“介词,替,给”更合理。
关键词:“为之辞”;介词;动词;训诂学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是翻译的重难点。诚然,教材对全句进行了解释,即“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但对于“为之辞”,却只简单地进行了注释,即“找托辞,找借口”,显得语焉不详。那么“为”是何意?“之”为何意呢?笔者拟将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的“为之”的句式进行归纳分析,落实《季氏将伐颛臾》中对“为之辞”的注释。
解释“为之辞”最重要的是落实“为”的意义。王力的《古代汉语》一书中对“为”作了6种解释:做,造作;略等于“是”;介词,被;(wéi)动词,为了某人的利益;(wèi)介词,替,给;语气词,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很多情况下,落实了“为”的字音即可判别其在文段中是做动词用还是介词用,再细化它的意义。“为之辞”之所以困扰学生,是因为学生对“为”的字音不好确定。教师有必要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为之……”用法来做进一步辨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为之……”用法是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经历了一番游赏之后说的“故为之文以志”,“为之”后面跟着“文”,“文”是名词,这句话翻译为“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纪念”,很明确,“为”(wéi)做动词用,“之”为代词,翻译为“这”,“为之”与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成分。在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说到周公被逮,苏州正义的百姓“为之声义”,“声义”是动词,整句话应解释为“替他伸张正义”。那么“为”也显然需要念成wèi,做介词,“之”依旧是代词,指代上文出现过的周公,“为之”在这个语境中构成了介宾成分。
仅从上述两个例子来看,其实已经能够简单地分辨出:“为之”后面跟名词,那么“为”做动词用,“为之”后面跟动词,那么“为”做介词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训诂学》中提到:“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注释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可以从语言规律、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在“为之辞”中,“辞”的意思是“托辞,借口”,属名词,是否可以简单地将“为”定义为动词呢?笔者认为这可以是一种理解方式,即将“为之辞”翻译为“做了这个托辞”,但可以有更合理的解释。这一情况,同样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的《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文末张溥认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于是“而为之记”,乍一看,“记”是名词,一篇碑记,但在文中“记”属名词活用做动词,翻译为“写碑记”,整句话应翻译为“而替它写了碑记”,“为”(wèi)做介词用。同理,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辞”也可以理解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翻译为动词词性的“找托辞,找借口”,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推求了意义,“为之辞”的“为”做介词用更贴切,这是符合语言规律的。
《鸿门宴》中有一句范增感叹“吾属今为之虏矣”也能做一个简单的验证:“为之”后面是动词“虏”,所以“为”做介词用,可以解释为“被”,整句话翻译为“我们这些人如今被他俘虏了”。
“为之辞”的“为”做介词用除了符合语言规律之外,也符合文情语境。语境意识一直伴随着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要更好地注释,就需要注意句子、段落和上下文对词义的确定作用。这里最需要落实“之”的意思。如果将“为”理解为动词,“之”的意义就会显得很苍白,顶多作代词“这个”解释,但是“故为之文以志”的“之”可以作代词“这篇”,是符合文情的,整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之”所指代的“这篇”,然而“为之辞”的“之”的“这个”是哪个?“做了这个托辞”在文中并没有确切的指代。所以,我们可以先排除“之”的这个意义,应从整句的文情来考虑。整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有两个“之”,第一个“之”跟在动词后面做代词,可以解释为“这件事情”,即攻打颛臾这件事,第二个“之”指代“这件事情”——君子讨厌有人怎样的做法呢,就是不说想要那样(攻打颛臾)却为它(攻打颛臾)找托辞,这样的解释下,两个“之”的指代是统一的,更符合行文逻辑和文情语境。
综上,《季氏将伐颛臾》中“为之辞”的注释应该更精准地表述,明确“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找借口找托辞”,那么“为”的读音和注释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之”应该为介宾的用法,解释为“替它”。
作者简介:麻春雅(1990— ),女,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五中学二极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
关键词:“为之辞”;介词;动词;训诂学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是翻译的重难点。诚然,教材对全句进行了解释,即“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但对于“为之辞”,却只简单地进行了注释,即“找托辞,找借口”,显得语焉不详。那么“为”是何意?“之”为何意呢?笔者拟将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的“为之”的句式进行归纳分析,落实《季氏将伐颛臾》中对“为之辞”的注释。
解释“为之辞”最重要的是落实“为”的意义。王力的《古代汉语》一书中对“为”作了6种解释:做,造作;略等于“是”;介词,被;(wéi)动词,为了某人的利益;(wèi)介词,替,给;语气词,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很多情况下,落实了“为”的字音即可判别其在文段中是做动词用还是介词用,再细化它的意义。“为之辞”之所以困扰学生,是因为学生对“为”的字音不好确定。教师有必要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为之……”用法来做进一步辨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为之……”用法是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经历了一番游赏之后说的“故为之文以志”,“为之”后面跟着“文”,“文”是名词,这句话翻译为“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纪念”,很明确,“为”(wéi)做动词用,“之”为代词,翻译为“这”,“为之”与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成分。在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说到周公被逮,苏州正义的百姓“为之声义”,“声义”是动词,整句话应解释为“替他伸张正义”。那么“为”也显然需要念成wèi,做介词,“之”依旧是代词,指代上文出现过的周公,“为之”在这个语境中构成了介宾成分。
仅从上述两个例子来看,其实已经能够简单地分辨出:“为之”后面跟名词,那么“为”做动词用,“为之”后面跟动词,那么“为”做介词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训诂学》中提到:“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注释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可以从语言规律、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在“为之辞”中,“辞”的意思是“托辞,借口”,属名词,是否可以简单地将“为”定义为动词呢?笔者认为这可以是一种理解方式,即将“为之辞”翻译为“做了这个托辞”,但可以有更合理的解释。这一情况,同样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的《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文末张溥认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于是“而为之记”,乍一看,“记”是名词,一篇碑记,但在文中“记”属名词活用做动词,翻译为“写碑记”,整句话应翻译为“而替它写了碑记”,“为”(wèi)做介词用。同理,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辞”也可以理解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翻译为动词词性的“找托辞,找借口”,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推求了意义,“为之辞”的“为”做介词用更贴切,这是符合语言规律的。
《鸿门宴》中有一句范增感叹“吾属今为之虏矣”也能做一个简单的验证:“为之”后面是动词“虏”,所以“为”做介词用,可以解释为“被”,整句话翻译为“我们这些人如今被他俘虏了”。
“为之辞”的“为”做介词用除了符合语言规律之外,也符合文情语境。语境意识一直伴随着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要更好地注释,就需要注意句子、段落和上下文对词义的确定作用。这里最需要落实“之”的意思。如果将“为”理解为动词,“之”的意义就会显得很苍白,顶多作代词“这个”解释,但是“故为之文以志”的“之”可以作代词“这篇”,是符合文情的,整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之”所指代的“这篇”,然而“为之辞”的“之”的“这个”是哪个?“做了这个托辞”在文中并没有确切的指代。所以,我们可以先排除“之”的这个意义,应从整句的文情来考虑。整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有两个“之”,第一个“之”跟在动词后面做代词,可以解释为“这件事情”,即攻打颛臾这件事,第二个“之”指代“这件事情”——君子讨厌有人怎样的做法呢,就是不说想要那样(攻打颛臾)却为它(攻打颛臾)找托辞,这样的解释下,两个“之”的指代是统一的,更符合行文逻辑和文情语境。
综上,《季氏将伐颛臾》中“为之辞”的注释应该更精准地表述,明确“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找借口找托辞”,那么“为”的读音和注释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之”应该为介宾的用法,解释为“替它”。
作者简介:麻春雅(1990— ),女,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五中学二极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