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车辙的产生直接影响了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同时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所以加强沥青路面的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公路服务质量,提高行车安全,消除行車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
1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
1.1 外界温度的影响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性,在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外界温度是最为明显的一大影响因素。在中国南方绝大部分区域中,夏季温度常常在30 ℃以上,因为沥青路面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却不具有对热度进行化解的能力,因此在夏季中沥青路面的温度常常高于40 ℃,每当沥青路面混合材料问题升高5 ℃,在外力作用下,沥青路面发生变形的概率变会上升约2 倍。因此,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沥青路面极易发生车辙病害。
1.2 路面材料因素
我国沥青路面所选用的路面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集料、外加剂等,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配合比设计,并对原材料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沥青路面强度主要通过沥青混合料设计作为主要依据,强度要求主要参考现行规范。在沥青路面组成材料方面,影响路面抗车辙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性质、混合料类型、油石比、矿料级配和空隙率等。
1.3 沥青路面的运营管理
1.3.1路面实际使用中承受的荷载量超出路面设计荷载量
如果路面的实际承受荷载比路面结构的设计承载荷载量要大,则沥青路面是极易出现车辙现象的。在平时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在道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路面常常会出现不平现象,设计施工质量问题是以上问题形成的一种原因以外,路面设计荷载量低于路面实际使用中承受荷载量是另外一大重要原因。
1.3.2车辆的行驶速度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性,实际上车辆行驶速度和其地域性形成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一些比较大、比较长的上坡路段中,车辙形成概率要比平缓路段高出很多。在一些比较陡的路段中,因受道路路况的隐性,车辆行驶速度相对要慢一些,特别是大型车辆,其行驶速度更慢,所以不同行驶速度对路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 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对策
2.1 选择适当的建设方案及优化材料使用
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其他工作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调整,但是如果在设计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将是致命的、不可逆转的。在设计团队的挑选和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培训,让设计不会浮于表面,让设计更加实用。对于材料的采购,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量保障的材料。在挑选材料的时候,选择适合工程的材料,而不是尽可能选择最贵或者最好的材料。
2.2 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管体系
施工的质量除了设计方面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作业人员的个人素质程度。项目部担任着作业人员行业资格审查和技能培训的重要责任。对于新进作业人员,如果是进行精密器械操作,需要严格审核其个人专业资质。并且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认识。对于普通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做到必要的技能培训,在培训后,必须要进行培训成果考核,不过关的作业人员不能上岗,重新培训直至合格。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还需要对作业员工的个人技能、自检程序、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将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器械和人员分成小组,在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巨大噪音影响的情况下,每天实行倒班制,不仅仅施工工人能够得到休息,设备器械也有检查和维护的时间,而且工程总的工期并不会因安全工作而延长。在施工团队中设置设备检查员,在每个小组开始施工的时候检查设备安全性,小组作业结束后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是否需要维修。每个施工小组设有负责组长,实行责任制,指导和监督工人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和安全施工。
2.3 提高沥青路面的运营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最高抗车辙等级的路面,常常需要满足较高的要求,要投入较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所以在实际中将全部沥青路面均建设成为抗车辙性最高的路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道路使用角度来说,并非所有路面都必须要具有最高的抗车辙性。除了沥青路面抗车辙性的施工工艺因素和材料因素以外,我们必须要有效控制车辆的重量、行驶速度。一般在城市道路中主要为小型汽车,城市周边道路中会出现大型车辆,因此在对城市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设计大货车专用时间与最优路线,而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将路线规划作为主要依据,针对大型车辆出现概率较高的区域,应选用优质的施工材料,运用高标准,以对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进行有效提高。针对大型车辆出现概率较低的区域,可以选择相对适宜的施工标准。
2.4 严格施工控制和管理
(1)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适当降低空隙率。按照现阶段压实率指标控制施工的沥青路面,在路面通车后很可能会出现二次压密的情况,并且通过测量发现,这一标准下的沥青路面空隙率很大,极容易造成早期车辙的产生。沥青路面施工时,要保证沥青碾压温度适度,不可过高或者过低。碾压温度过高,会降低沥青粘度,混合料易错位活动,推移现象较严重,还易出现裂纹;当碾压温度过低时,沥青粘度低又难以压实,如过度碾压就会出现开裂现象。(2)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在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下,沥青路面施工深入分析目标配合比设计,通过调整及优化生产配合比,最终确定最佳的沥青用量。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性能,沥青混合料需用量充足。实际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全过程控制。(3)控制石料压碎值。为了使沥青混合料在摊铺以及碾压时,防止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压碎现象,因此,在石料选择时应尽可能地选择针片状类型比例较小,压碎值较小的石料。需注意针片状比例含量,使其符合行业相关标准。另外,碾压工艺也应该适当注意。
2.5 加强公路运行日常管理和定期即使养护
根据经验分析:(1)对高温季节道路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洒水降温可以显著降低沥青路面表面温度减缓车辙的形成,(2)在个收费路口和路段对超载现象及时查处通过减载和限制载重量大的货车白天限行晚上通行的办法控制道路车辙病害的发生。
3 结语
总之,车辙会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从原材料、路面结构、外界因素等方面对车辙的影响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养护措施,可有效预防车辙的产生,提高沥青路面的运营服务能力,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吕丽君.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提高对策的探析[J].山西建筑.2019(09).
[2]王志强.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
(作者单位: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
1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
1.1 外界温度的影响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性,在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外界温度是最为明显的一大影响因素。在中国南方绝大部分区域中,夏季温度常常在30 ℃以上,因为沥青路面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却不具有对热度进行化解的能力,因此在夏季中沥青路面的温度常常高于40 ℃,每当沥青路面混合材料问题升高5 ℃,在外力作用下,沥青路面发生变形的概率变会上升约2 倍。因此,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沥青路面极易发生车辙病害。
1.2 路面材料因素
我国沥青路面所选用的路面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集料、外加剂等,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配合比设计,并对原材料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沥青路面强度主要通过沥青混合料设计作为主要依据,强度要求主要参考现行规范。在沥青路面组成材料方面,影响路面抗车辙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性质、混合料类型、油石比、矿料级配和空隙率等。
1.3 沥青路面的运营管理
1.3.1路面实际使用中承受的荷载量超出路面设计荷载量
如果路面的实际承受荷载比路面结构的设计承载荷载量要大,则沥青路面是极易出现车辙现象的。在平时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在道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路面常常会出现不平现象,设计施工质量问题是以上问题形成的一种原因以外,路面设计荷载量低于路面实际使用中承受荷载量是另外一大重要原因。
1.3.2车辆的行驶速度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性,实际上车辆行驶速度和其地域性形成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一些比较大、比较长的上坡路段中,车辙形成概率要比平缓路段高出很多。在一些比较陡的路段中,因受道路路况的隐性,车辆行驶速度相对要慢一些,特别是大型车辆,其行驶速度更慢,所以不同行驶速度对路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 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对策
2.1 选择适当的建设方案及优化材料使用
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其他工作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调整,但是如果在设计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将是致命的、不可逆转的。在设计团队的挑选和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培训,让设计不会浮于表面,让设计更加实用。对于材料的采购,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量保障的材料。在挑选材料的时候,选择适合工程的材料,而不是尽可能选择最贵或者最好的材料。
2.2 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管体系
施工的质量除了设计方面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作业人员的个人素质程度。项目部担任着作业人员行业资格审查和技能培训的重要责任。对于新进作业人员,如果是进行精密器械操作,需要严格审核其个人专业资质。并且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认识。对于普通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做到必要的技能培训,在培训后,必须要进行培训成果考核,不过关的作业人员不能上岗,重新培训直至合格。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还需要对作业员工的个人技能、自检程序、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将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器械和人员分成小组,在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巨大噪音影响的情况下,每天实行倒班制,不仅仅施工工人能够得到休息,设备器械也有检查和维护的时间,而且工程总的工期并不会因安全工作而延长。在施工团队中设置设备检查员,在每个小组开始施工的时候检查设备安全性,小组作业结束后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是否需要维修。每个施工小组设有负责组长,实行责任制,指导和监督工人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和安全施工。
2.3 提高沥青路面的运营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最高抗车辙等级的路面,常常需要满足较高的要求,要投入较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所以在实际中将全部沥青路面均建设成为抗车辙性最高的路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道路使用角度来说,并非所有路面都必须要具有最高的抗车辙性。除了沥青路面抗车辙性的施工工艺因素和材料因素以外,我们必须要有效控制车辆的重量、行驶速度。一般在城市道路中主要为小型汽车,城市周边道路中会出现大型车辆,因此在对城市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设计大货车专用时间与最优路线,而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将路线规划作为主要依据,针对大型车辆出现概率较高的区域,应选用优质的施工材料,运用高标准,以对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进行有效提高。针对大型车辆出现概率较低的区域,可以选择相对适宜的施工标准。
2.4 严格施工控制和管理
(1)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适当降低空隙率。按照现阶段压实率指标控制施工的沥青路面,在路面通车后很可能会出现二次压密的情况,并且通过测量发现,这一标准下的沥青路面空隙率很大,极容易造成早期车辙的产生。沥青路面施工时,要保证沥青碾压温度适度,不可过高或者过低。碾压温度过高,会降低沥青粘度,混合料易错位活动,推移现象较严重,还易出现裂纹;当碾压温度过低时,沥青粘度低又难以压实,如过度碾压就会出现开裂现象。(2)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在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下,沥青路面施工深入分析目标配合比设计,通过调整及优化生产配合比,最终确定最佳的沥青用量。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性能,沥青混合料需用量充足。实际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全过程控制。(3)控制石料压碎值。为了使沥青混合料在摊铺以及碾压时,防止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压碎现象,因此,在石料选择时应尽可能地选择针片状类型比例较小,压碎值较小的石料。需注意针片状比例含量,使其符合行业相关标准。另外,碾压工艺也应该适当注意。
2.5 加强公路运行日常管理和定期即使养护
根据经验分析:(1)对高温季节道路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洒水降温可以显著降低沥青路面表面温度减缓车辙的形成,(2)在个收费路口和路段对超载现象及时查处通过减载和限制载重量大的货车白天限行晚上通行的办法控制道路车辙病害的发生。
3 结语
总之,车辙会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从原材料、路面结构、外界因素等方面对车辙的影响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养护措施,可有效预防车辙的产生,提高沥青路面的运营服务能力,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吕丽君.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提高对策的探析[J].山西建筑.2019(09).
[2]王志强.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
(作者单位: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