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商业插画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包括视觉元素、视觉流程、形式法则和图文编排;通过研究和分析平面构成的有关规律在商业插画中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创作出有个性、吸引力和冲击力的插画作品。
关键词:视觉元素;视觉流程;形式法则
一、商业插画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视觉是由眼睛、被看的对象以及连接这两者的光源构成的,视觉现象的变化主要基于这三要素的变化。商业插画設计中,视觉是传达的重要途径。视觉元素(点、线、面、色)组成了视觉语言。商业插画中就是通过这些视觉语言传达一定的信息。
(一)点
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是视觉构成中的最小元素。在设计中,一些较小的元素可以称之为点,点具有很强的调节与修饰作用。在商业插画中,一方面点具有很强的向心性,能形成视觉的焦点和画面的中心,显示了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点也能使画面空间呈现出涣散、杂乱的状态,显示了点的消极性。不同大小、形状和排列的点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有序的点往往体现层次与节奏,无序的点往往体现散乱与跳跃。
(二)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在商业插画设计中,线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可以起到装饰、界定、分割画面以及引导和指示的作用。曲、直、浓、淡,多变的线是造型艺术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例如,直线往往体现安静与稳定,曲线往往体现柔软与动感。线是形象和画面空间中最具表情和活力的构成要素,也是古今中外商业插画师一直钟爱的视觉表现元素。中国画中就有“十八描”的种种线形变化,还有“骨法用笔”、“笔断气连”等线形的韵味追求。
(三)面
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围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面是常用的构图元素。商业插画中面有很多种类型,通常可分为:
(1)无机形。由直线、曲线或直曲线相结合形成的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圆形等,体现出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
(2)有机形。一种不可用数学方法求得的有机体的形态,如自然界的石头、树叶、瓜果等的外形,既具有秩序感和规律性,也体现出活力与自然。
(3)偶然形。指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如水迹、墨迹,又如人随意运用各种自由的、徒手的线条构成的形态,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体现出随意、个性和灵动。
商业插画设计中点、线和面的概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点与面是相比较言的,同样一个点,如果布满整个或大面积的平面,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个平面中多次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点。点与点之间连接形成线,或者点沿着一定方向规律性的延伸可以成为线。商业插画画面上三个以上点的连接可以形成面,同时,商业插画中线的封闭或者线的展开也可以形成面。
(四)色彩
一幅商业插画设计的好坏,整体的色彩是否协调很重要。如果一幅画面的色彩过于杂乱,则会使人产生不清爽、没有主色调的色彩视觉感受。如果一副画面色彩过于单调,会使人产生简单、没有内容的色彩视觉感受。这就需要商业插画师懂得色彩知识。
色彩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能够体现颜色的色别。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同一色相有不同的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在弱光照射下则显得灰暗;不同色相的明度也不同,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
二、商业插画设计中的视觉流程
对于商业插画设计来说,一个成功的视觉流程设计,应能引导受众的视线按照设计者的意图,以合理的顺序、快捷的途径、有效的感知方式,去获取最佳信息。
所谓视觉流程,是指画面对于用户的视觉引导。用户第一眼看哪,第二眼看哪,哪里多看一会,哪里少看一会,都可以通过视觉流程的规划来实现。由此可见,视觉流程是视线运动的轨迹。一般人的视觉流程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心理学认为上方和左方易被重视。我们欣赏画面的时候通常是先通观全画,然后视线停留在某一个感兴趣的点上。画面中大的图形以及对比较强的地方容易成为视觉中心。研究和善用视觉流程规律有助于我们创作出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商业插画作品。
三、商业插画设计中的形式法则
形式法则是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商业插画创作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能够达到美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一)统一与变化
一幅完美的商业插画作品必须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越单纯就越有美感。但若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将会使人感觉到没有趣味,美感也不能持久。变化是刺激的源泉,有唤起兴趣的作用,但变化也要有规律,无规律的变化会引起混乱和繁杂。因此,变化又必须在统一中产生。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给人以稳定、沉静的感觉,产生秩序、理性之美。均衡结构是一种自由而稳定的结构形式,一个画面的均衡是指画面的上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量等方面的大体平衡。均衡并不一定都通过对称来取得,往往是在不对称中求平稳,这样可以克服完全对称而产生的呆板,显得更活泼、有动感。
(三)节奏与韵律
同一图案在画面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就会形成节奏和韵律,会产生运动感和秩序美感。节奏是韵律的条件,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在商业插画设计中,如果将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方位等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巧妙组合,便会创造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律感。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强调差异化,调和强调近似性。在插画设计中,对比与调和的应用很广泛,如大小、方向、虚实、高低、宽窄、长短、凹凸、曲直、多少、厚薄、动静的对比。通过对比,形成视觉特征;通过调和,确保画面的完整统一。
商业插画中的形式法则,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因为一个美的作品,往往要综合利用多种法则来表现。这些法则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标准、设计手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 四、商业插画设计中的图文编排
图文编排是指在平面空间中,将文字、图片、色块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排列,给观者以美的感受。插画与文字是紧密相连的。
(一)文字与插画的编排
插画是用于说明文字的,插画与文字的关系非常密切。插画排版的关键是在版面位置上合理安排插画,既要使版面美观,又要便于阅读,而且还要表现出个性风格。
1、先文后图的处理原则
(1)插画通常排在一段文字结束之后,不要插在一段文字的中间,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在安排插画时,一般遵循图随文走、先见文后见图、图文紧排在一起的原则,图不能跨章、节排。
(2)当插画宽度超过版心的三分之二时,应把插画左右居中排,两边要留出均匀一致的空白位置,不排文字。当插画宽度较小时,一般的排版原则是靠边排,图旁边排正文文字。
(3)分栏排版时,插画在版心中置放的一般原则是小插画排在栏内,大插画可以破栏排。
(4)出血是指插画的一边或几边超出成品尺寸。排出血的目的是美化版面,同时使画面适当放大。这种版面在期刊、画册及儿童读物中使用较多,可以避免呆板、单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随着网络的出现,各种媒体日新月异,插画在文中的编排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新的编排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视野,使图文编排有了新的气象。
(二)读图时代的灵活处理
除了以上先文后图的图文编排方式以外,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以图为本的编排方式越来越受欢迎。翻开当今的期刊杂志,图像的幅面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观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图像比文字更具象、更容易理解。
研究和善用平面构成的有关规律有助于我们创作出有个性、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商业插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英] 劳伦斯·泽阿根.什么是插画设计[M].张凯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 [英] 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图形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 [英] 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版式设计(第2版) [M].詹凯,蔡峥嵘,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 [日] 佐佐木刚士.版式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5] [美] 金伯利·伊拉姆.美国编排设计教程[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骆媛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籍貫:安徽省芜湖市 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黄鹤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3年7月 籍贯:哈尔滨 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多媒体设计
关键词:视觉元素;视觉流程;形式法则
一、商业插画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视觉是由眼睛、被看的对象以及连接这两者的光源构成的,视觉现象的变化主要基于这三要素的变化。商业插画設计中,视觉是传达的重要途径。视觉元素(点、线、面、色)组成了视觉语言。商业插画中就是通过这些视觉语言传达一定的信息。
(一)点
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是视觉构成中的最小元素。在设计中,一些较小的元素可以称之为点,点具有很强的调节与修饰作用。在商业插画中,一方面点具有很强的向心性,能形成视觉的焦点和画面的中心,显示了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点也能使画面空间呈现出涣散、杂乱的状态,显示了点的消极性。不同大小、形状和排列的点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有序的点往往体现层次与节奏,无序的点往往体现散乱与跳跃。
(二)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在商业插画设计中,线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可以起到装饰、界定、分割画面以及引导和指示的作用。曲、直、浓、淡,多变的线是造型艺术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例如,直线往往体现安静与稳定,曲线往往体现柔软与动感。线是形象和画面空间中最具表情和活力的构成要素,也是古今中外商业插画师一直钟爱的视觉表现元素。中国画中就有“十八描”的种种线形变化,还有“骨法用笔”、“笔断气连”等线形的韵味追求。
(三)面
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围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面是常用的构图元素。商业插画中面有很多种类型,通常可分为:
(1)无机形。由直线、曲线或直曲线相结合形成的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圆形等,体现出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
(2)有机形。一种不可用数学方法求得的有机体的形态,如自然界的石头、树叶、瓜果等的外形,既具有秩序感和规律性,也体现出活力与自然。
(3)偶然形。指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如水迹、墨迹,又如人随意运用各种自由的、徒手的线条构成的形态,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体现出随意、个性和灵动。
商业插画设计中点、线和面的概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点与面是相比较言的,同样一个点,如果布满整个或大面积的平面,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个平面中多次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点。点与点之间连接形成线,或者点沿着一定方向规律性的延伸可以成为线。商业插画画面上三个以上点的连接可以形成面,同时,商业插画中线的封闭或者线的展开也可以形成面。
(四)色彩
一幅商业插画设计的好坏,整体的色彩是否协调很重要。如果一幅画面的色彩过于杂乱,则会使人产生不清爽、没有主色调的色彩视觉感受。如果一副画面色彩过于单调,会使人产生简单、没有内容的色彩视觉感受。这就需要商业插画师懂得色彩知识。
色彩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能够体现颜色的色别。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同一色相有不同的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在弱光照射下则显得灰暗;不同色相的明度也不同,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
二、商业插画设计中的视觉流程
对于商业插画设计来说,一个成功的视觉流程设计,应能引导受众的视线按照设计者的意图,以合理的顺序、快捷的途径、有效的感知方式,去获取最佳信息。
所谓视觉流程,是指画面对于用户的视觉引导。用户第一眼看哪,第二眼看哪,哪里多看一会,哪里少看一会,都可以通过视觉流程的规划来实现。由此可见,视觉流程是视线运动的轨迹。一般人的视觉流程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心理学认为上方和左方易被重视。我们欣赏画面的时候通常是先通观全画,然后视线停留在某一个感兴趣的点上。画面中大的图形以及对比较强的地方容易成为视觉中心。研究和善用视觉流程规律有助于我们创作出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商业插画作品。
三、商业插画设计中的形式法则
形式法则是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商业插画创作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能够达到美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一)统一与变化
一幅完美的商业插画作品必须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越单纯就越有美感。但若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将会使人感觉到没有趣味,美感也不能持久。变化是刺激的源泉,有唤起兴趣的作用,但变化也要有规律,无规律的变化会引起混乱和繁杂。因此,变化又必须在统一中产生。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给人以稳定、沉静的感觉,产生秩序、理性之美。均衡结构是一种自由而稳定的结构形式,一个画面的均衡是指画面的上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量等方面的大体平衡。均衡并不一定都通过对称来取得,往往是在不对称中求平稳,这样可以克服完全对称而产生的呆板,显得更活泼、有动感。
(三)节奏与韵律
同一图案在画面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就会形成节奏和韵律,会产生运动感和秩序美感。节奏是韵律的条件,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在商业插画设计中,如果将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方位等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巧妙组合,便会创造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律感。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强调差异化,调和强调近似性。在插画设计中,对比与调和的应用很广泛,如大小、方向、虚实、高低、宽窄、长短、凹凸、曲直、多少、厚薄、动静的对比。通过对比,形成视觉特征;通过调和,确保画面的完整统一。
商业插画中的形式法则,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因为一个美的作品,往往要综合利用多种法则来表现。这些法则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标准、设计手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 四、商业插画设计中的图文编排
图文编排是指在平面空间中,将文字、图片、色块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排列,给观者以美的感受。插画与文字是紧密相连的。
(一)文字与插画的编排
插画是用于说明文字的,插画与文字的关系非常密切。插画排版的关键是在版面位置上合理安排插画,既要使版面美观,又要便于阅读,而且还要表现出个性风格。
1、先文后图的处理原则
(1)插画通常排在一段文字结束之后,不要插在一段文字的中间,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在安排插画时,一般遵循图随文走、先见文后见图、图文紧排在一起的原则,图不能跨章、节排。
(2)当插画宽度超过版心的三分之二时,应把插画左右居中排,两边要留出均匀一致的空白位置,不排文字。当插画宽度较小时,一般的排版原则是靠边排,图旁边排正文文字。
(3)分栏排版时,插画在版心中置放的一般原则是小插画排在栏内,大插画可以破栏排。
(4)出血是指插画的一边或几边超出成品尺寸。排出血的目的是美化版面,同时使画面适当放大。这种版面在期刊、画册及儿童读物中使用较多,可以避免呆板、单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随着网络的出现,各种媒体日新月异,插画在文中的编排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新的编排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视野,使图文编排有了新的气象。
(二)读图时代的灵活处理
除了以上先文后图的图文编排方式以外,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以图为本的编排方式越来越受欢迎。翻开当今的期刊杂志,图像的幅面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观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图像比文字更具象、更容易理解。
研究和善用平面构成的有关规律有助于我们创作出有个性、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商业插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英] 劳伦斯·泽阿根.什么是插画设计[M].张凯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 [英] 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图形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 [英] 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版式设计(第2版) [M].詹凯,蔡峥嵘,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 [日] 佐佐木刚士.版式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5] [美] 金伯利·伊拉姆.美国编排设计教程[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骆媛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籍貫:安徽省芜湖市 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黄鹤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3年7月 籍贯:哈尔滨 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多媒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