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一个学校的建筑布局、校园环境、典章制度、校训校风、宣传栏目以及各类文化专题活动、人际关系以及蕴含于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气韵、教师人格素养等,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工作中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实践能力的总和。教师文化内隐在教育者的内心,对受教育者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又外显于校风、教风,渗透进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直接左右教育教学的进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文化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
虽然诸多人认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事实上,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一所学校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可以说,如果一个学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那么这个学校的安全、管理、教学成果、教学特色等都不是问题。有人这么概括说,“教师的特长决定学校的特色,教师的能力决定学生的成绩,教师的责任决定学校的平安,教师的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教师的素养决定学生的文化,教师的幸福决定学校的和谐,教师的成功决定学校的成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要从教师文化发展抓起。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更是课堂中的权威。因此大多数教师都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内,他们独自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展开,引发了对教育者的一系列追问与反思,教师文化的缺失问题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一些学校教师文化缺失常见的四大现象是:
1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老年化严重,梯队结构不合理,教师观念陈旧,教师的工作行为不作为等。
2 教师群体学习氛围不浓,很多教师只读教学辅导书籍,不读本专业的专著,涉猎的知识面相当狭窄,所认知的水平层次和时代要求不符,只重复事务性的东西,造成教学语言、态度等非常单调。“唯书”“唯师”“封闭”“趋同”便成为教师文化的主流。
3 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学校缺乏省思机制。教师没有沉下心思考,没有聚焦教学中的问题,没有推究教与学中背后的原因、教学方式、教育方法等,解决办法简单粗暴或随意不作为,造成问题越堆越多,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4 校本培训不足,大多教师没有走出校门去学习,缺乏参加高水平的专业培训的经历,专家引领不足。仅任务性地参加市区硬性教研活动,与他校、外地教师交流较少,与其他学科教研交流极少。教师处于不主动、不快乐的学习状态。
针对上述教师文化缺失现象,笔者以为,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没有教师文化深层次的支持,任何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灵魂匮乏的短视行为。教师文化作为教育革新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在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教师文化的重构势在必行。
教师文化重构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学校领导应该成为学校教师文化建构的精神领袖。学校的灵魂是文化,要实现教师文化的重构,其最佳途径还是人的思想的改变,人是“思想的沉淀”。学校文化是由学校领导者倡导而创建的,全体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理念、行为风格、精神和境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每个校长应该想办法把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名好的校长除了要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外,还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不断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共同愿景,不断扩大追随者队伍,构建优秀团队,将共同理想的强烈支持者培养成骨干,形成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
2 加强制度建设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保证。学校制度是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及行动指南。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学校利益相关者,即能够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和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学校制度建设宜通过制度建设使各类教育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师考核评价及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利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作为教师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并对学校品牌形成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从而保证了学校文化的整体性与教师文化的和谐发展。
3 开展多元反思活动来是提升教师文化的途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首先是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其次是学校同事的相互研修。”教师的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率、备课质量、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的反思。华东师大冯大鸣教授认为,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反思。他提出三度反思策略:一度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问题还未解决好?可能会潜伏哪些问题?二度反思对学生学习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列出重点问题解决的议程。三度反思课标为何长期不能达成?原因何在?解决问题和改进质量应当建立怎样的策略系统与方法系统?通过多元反思来促进教师文化形成,使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养成大胆尝试,主动反思的探究习惯,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每位教师在学校都能得到发展,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师。
4 营造学习氛围,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打造学习型的教师文化。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积累和坚持的过程。只教书而不读书,只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教书匠。而通过读书,可以领会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形成新型的教育观念,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以书为师,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对书的消化和吸收,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形成这样的文化气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博采众长,才能深入理解自己的职业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美好的人生观和事业观。一个充满学习智慧的教师文化群体,必定能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以自己力所能及、游刃有余的能力和水平,去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我。
5 校本课题研究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校本课题研究,通过聚焦研究,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进,让教师处于思考状态中,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校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它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着眼点,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为生长点。有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通过聚焦研究,对于深度推进教师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组织校本培训,组建教研共同体,实行联校教研和集体主题研讨。解读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观看优秀教师上课教学录像,开展教学观摩,引进消化“先学后教,主动学习”模式,推广“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等教学活动,注重课堂教学对教师文化建设的渗透作用,形成优质的学校文化氛围。
6 给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是教师文化重构的重要一环。原清华大学梅贻奇校长言:“大学者,非大厦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我们认为每个教师素质提高一小步,学生素质将提高一大步。学校可以开展“比学”“比教”“比研”等比赛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教学案评比活动”“片段说课比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活动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等活动。通过构建教师多元展示平台,引领导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内涵发展、学生和谐发展、学校跨越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教育质量。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给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就是给学生创造多元发展的平台,进而成为学生技能增长的空间,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通畅效果。
学校教师文化重构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多元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和希望;搭建教师个人成长和实现专业价值的舞台,让教师展示风采和才华;同时让学校彰显不一般的气质和品格。终极目的是营造师生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烈归宿感的精神家园。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工作中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实践能力的总和。教师文化内隐在教育者的内心,对受教育者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又外显于校风、教风,渗透进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直接左右教育教学的进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文化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
虽然诸多人认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事实上,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一所学校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可以说,如果一个学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那么这个学校的安全、管理、教学成果、教学特色等都不是问题。有人这么概括说,“教师的特长决定学校的特色,教师的能力决定学生的成绩,教师的责任决定学校的平安,教师的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教师的素养决定学生的文化,教师的幸福决定学校的和谐,教师的成功决定学校的成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要从教师文化发展抓起。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更是课堂中的权威。因此大多数教师都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内,他们独自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展开,引发了对教育者的一系列追问与反思,教师文化的缺失问题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一些学校教师文化缺失常见的四大现象是:
1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老年化严重,梯队结构不合理,教师观念陈旧,教师的工作行为不作为等。
2 教师群体学习氛围不浓,很多教师只读教学辅导书籍,不读本专业的专著,涉猎的知识面相当狭窄,所认知的水平层次和时代要求不符,只重复事务性的东西,造成教学语言、态度等非常单调。“唯书”“唯师”“封闭”“趋同”便成为教师文化的主流。
3 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学校缺乏省思机制。教师没有沉下心思考,没有聚焦教学中的问题,没有推究教与学中背后的原因、教学方式、教育方法等,解决办法简单粗暴或随意不作为,造成问题越堆越多,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4 校本培训不足,大多教师没有走出校门去学习,缺乏参加高水平的专业培训的经历,专家引领不足。仅任务性地参加市区硬性教研活动,与他校、外地教师交流较少,与其他学科教研交流极少。教师处于不主动、不快乐的学习状态。
针对上述教师文化缺失现象,笔者以为,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没有教师文化深层次的支持,任何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灵魂匮乏的短视行为。教师文化作为教育革新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在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教师文化的重构势在必行。
教师文化重构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学校领导应该成为学校教师文化建构的精神领袖。学校的灵魂是文化,要实现教师文化的重构,其最佳途径还是人的思想的改变,人是“思想的沉淀”。学校文化是由学校领导者倡导而创建的,全体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理念、行为风格、精神和境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每个校长应该想办法把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名好的校长除了要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外,还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不断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共同愿景,不断扩大追随者队伍,构建优秀团队,将共同理想的强烈支持者培养成骨干,形成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
2 加强制度建设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保证。学校制度是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及行动指南。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学校利益相关者,即能够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和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学校制度建设宜通过制度建设使各类教育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师考核评价及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利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作为教师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并对学校品牌形成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从而保证了学校文化的整体性与教师文化的和谐发展。
3 开展多元反思活动来是提升教师文化的途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首先是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其次是学校同事的相互研修。”教师的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率、备课质量、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的反思。华东师大冯大鸣教授认为,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反思。他提出三度反思策略:一度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问题还未解决好?可能会潜伏哪些问题?二度反思对学生学习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列出重点问题解决的议程。三度反思课标为何长期不能达成?原因何在?解决问题和改进质量应当建立怎样的策略系统与方法系统?通过多元反思来促进教师文化形成,使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养成大胆尝试,主动反思的探究习惯,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每位教师在学校都能得到发展,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师。
4 营造学习氛围,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打造学习型的教师文化。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积累和坚持的过程。只教书而不读书,只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教书匠。而通过读书,可以领会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形成新型的教育观念,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以书为师,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对书的消化和吸收,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形成这样的文化气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博采众长,才能深入理解自己的职业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美好的人生观和事业观。一个充满学习智慧的教师文化群体,必定能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以自己力所能及、游刃有余的能力和水平,去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我。
5 校本课题研究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校本课题研究,通过聚焦研究,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进,让教师处于思考状态中,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校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它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着眼点,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为生长点。有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通过聚焦研究,对于深度推进教师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组织校本培训,组建教研共同体,实行联校教研和集体主题研讨。解读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观看优秀教师上课教学录像,开展教学观摩,引进消化“先学后教,主动学习”模式,推广“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等教学活动,注重课堂教学对教师文化建设的渗透作用,形成优质的学校文化氛围。
6 给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是教师文化重构的重要一环。原清华大学梅贻奇校长言:“大学者,非大厦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我们认为每个教师素质提高一小步,学生素质将提高一大步。学校可以开展“比学”“比教”“比研”等比赛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教学案评比活动”“片段说课比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活动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等活动。通过构建教师多元展示平台,引领导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内涵发展、学生和谐发展、学校跨越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教育质量。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给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就是给学生创造多元发展的平台,进而成为学生技能增长的空间,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通畅效果。
学校教师文化重构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多元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和希望;搭建教师个人成长和实现专业价值的舞台,让教师展示风采和才华;同时让学校彰显不一般的气质和品格。终极目的是营造师生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烈归宿感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