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着眼点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主义学习论是西方认知学派的新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为获取知识主动建构自身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靠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并非空着脑袋进行学习,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起重大作用,知识获得应当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
  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研究教材和学生,确立认知停靠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的过程分为“同化’’和“顺应”两步,同化是指把新知识吸收进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知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同化”还是“顺应"都要求学习者对新知的学习以旧知为基础,新知要么在旧知基础上增加新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来,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从而创设出学生的认知停靠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
  语文教学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教学,一级一个大循环周期,一级比一级高,每级都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地方。如鲁迅的作品初高中都有,不同文体不同内容地安排在不同年级的不同单元里,由于鲁迅作品属于五四时期的白话创作,学生在阅读时有许多地方难以明白,因此教学中应用学生先前学过的内容来引导新内容的学习,以旧知做为新知的停靠点来进行教学;又如写作教学初中阶段要求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什么是“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教学中只有以初中阶段写作的记叙文、议论文为参照来让学生进行创作,才能让学生在比照中明白“复杂"二字的含义。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者认为新知的掌握必须由学习者主动完成其意义的建构,也即学习者必须是有主动学习的心向。为此,在教学中应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产生兴趣,也即,刻意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使学习者产生想解决这一困难的要求,从而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从知识本身寻找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因素,创设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
  语文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因文而异,如小说教学,多篇“一贯制”的环境情节、人物分析会使学习生厌。比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時,便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祥林嫂姓什么?”“谁该为祥林嫂之死负责?”“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你怎样看待柳妈的善良?”“文章以‘祝福’为题有何含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读书,在对有关内容深入研究后,学与思结合,个人交流与集体交流结合,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问题解决之后的成就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又如学习《时间和空间旅行》一课,学生往往因为科技说明文趣味性不强,较为枯燥,阅读时不愿深入,因此,创设引导学生入课的问题情境尤为重要,为此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人类在向空间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展示了阿姆斯将朗登月和美国富翁花巨资参观太空空间站的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早已开始,但迄今为止,只有极少数人到过太空,那么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是否会成为太空的常客,在太空畅游无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热情高涨,议论纷纷。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抛出教材,让学生分析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假想是否可行,并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在争论、质疑、辩理、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深入课文仔细辨析语言,准确获取信息,无形中科技文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三)营造合作、沟通的课堂氛围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生长,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受,在教学中教师在开始应保留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耐心地聆听学生的看法,并洞察他们的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然后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观点或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深入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种信息交流模式面向全体学生,上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问,教师答的直线往复,而是教师的“教"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思想、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广泛的知识信息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师生互动,和谐发展。有位教师教授《落棋有声》一课,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小说中的两位厂长候选人大黄和小李,同学们你想选哪一位做厂长?”学生们纷纷表态,表明各自的支持对象,但是教师又提出了“究竟厂长愿意让谁来做厂长呢?"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大黄和小李各自的支持者分为两组,让两组讨论解决,于是两组组员为了驳倒对方,便从课文中寻找证据,而教师在双方的争辩中是“冷眼旁观",只在某些同学的辩论偏离中心时加以引导,然后以记录员身份记下双方的论辩过程。在同学们热烈的争论中,教师想要解决的人物性格分析、小说主题归纳等问题都由学生自行交流合作完成。在这样合作沟通中,学生不仅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建构起有关知识的完善结构,而且思维水平、认识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四)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创新。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重知识继承,轻思维创新。教师习惯于把教参上现成的标准答案“零售”或“批发"给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总是习惯于用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解决。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知识不过是对世界的一种较为客观的解释、假设或假说,而这种解释、假说或假设也必将随着人们认识活动的进一步深入而改变、升华或重写。因此学习不应满足于对概念、原理等教条的掌握,而应使这种理解进一步深化,应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或见解,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条,而不是记住别人研究出来等待他们去占有的结论。
  因此教学生学习语文,不是让学生占有那些条条框框的语文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意义,即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求的精神。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教师要使学生破除对知识的迷信,能够对所学的内容生疑,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文字或涉及到的人、事、景、物大胆发表意见,评头品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资料
  1、张建伟、陈琦著《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
  2、于漪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3、何克抗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l
  4、沈小碚著《试论“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实质及合理运用》,《课程·教材·教法》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关键词】英语教学趣味教学师生关系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推行,使得全国上下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学习思考这一新型理念,前任职学校在这种大浪潮的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学情制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目标体验模式”。该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如何?本文以《地球的结构》为例,从“目标体验模式”的五个环节分别进行阐述。  【关键词】目标体验模式 地理教学 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进步,原有的教育理念已远远顺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新课程
【摘要】本文就巧设课堂教学,灵活多变、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使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灵活多变培养乐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两道简单有趣又非常神奇的算术题。  一、第一道题是这样的:用1、2、3、4、5、6、7、8、9组成三个三位数,使其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差”等于第三个数。加减法算术题是学生经常做的,对这道题并不陌生。有的人说,我做这道题的时候,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并且还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我觉得它太难做了,弄个数试试,不行,再弄个数试试,还是不行……之所以遇到困难,感觉厌烦,或许是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着重关心的一大问题。文章主要是对如何提升彝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水平能力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推动整个彝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彝族地区农村学生在日常学习之余通常会被家长要求进行各种劳动生产工作或是照顾弟妹,所留下来的空余时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校园多元体育文化更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它是学校教育为了满足国家、时代所需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下将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多元体育文化的功能、构建校园多元体育文化的途径三个大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校园多元体育文化构建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体育这一特定的范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读书的乐园。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初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如何让学生学会读书?如何让学生享受读书?”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我们选择了以合作式阅读为导向引导孩子在家庭、学校、班级三种环境的熏陶下乐于读书、学会读书、享受读书。  【关键词】合作阅读享受  在日渐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的孩子慢慢融入网络,奥特曼打小怪兽渐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搞好实验教学是上好初中化学课的关键。  一、演示实验教学及功能  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溅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Fe3O4),
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山中访友》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的一篇清新优美的游记散文,让人读着或读了真有一种神清气爽之感。  作者至始至终怀着一种“好心情”把山中的一切作为访问的对象,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山林中的多种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前两个自然段,主要通过叙述点明作者出门的时间是栀子花开的春夏季,目的是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工作的任务也不断加重,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一方面面临着学校升格的压力,一方面又承受着艰巨的各类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如机构欠完善、机制欠健全、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本文借鉴了浙江大学等四所浙江省内高校的学生工作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学生工作第二课堂公寓管理科学化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