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和本质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对之进行精心的培育和构建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
1. 高校图书馆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自国外院校、民办大学等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是衡量高等院校竞争实力的重要内容,它应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知识、信息和有效的服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学辅助部门,可能是不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环节,相当于火车头,可能需要能耗,需要添加燃料,需要雇佣司机去开,需要投资和基本运营,但是它能牵动车厢,体现车的性能和档次,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为赢家,一定要确立图书馆的竞争优势才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个高校日益重视和提高图书馆的实力,加快软硬件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一座座新建或扩建的图书馆拔地而起,都是很好的例证。图书馆管理者也日益注重图书馆内功的修炼,重视确立战略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技能,以适应高校机构竞争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说,网络是使读者传统阅读模式发生极大改变的信息库,它对任何一位读者都公平地开放,读者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阅读具有了可比性、选择性。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生产与传播知识产品的特殊组织,它同样面临着信息服务业、专业咨询服务业的激烈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失去读者,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图书馆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一方面是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要求,体现在包括信息生产、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占有最大读者群的要求,争取最高的读者忠诚度和满意度,防止读者流失。
2.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能力的涵义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根据普拉哈拉德(C.K.Parallad)和哈默(GaryHamel)定义,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生产经营技术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这一定义的要点是“学识、协调和有机结合”。那么,什么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呢?我们试作以下探讨:
其一,核心能力是否就是图书馆的资源?笔者认为资源并不代表能力,更不能代表核心能力。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误解为,可以通过藏书的数量或者是通过扩充图书馆建筑规模,或者是加大经费投放的比例来获得核心力。但事实表明试图靠增加设备和资源来增加竞争能力的效果是有限的。
其二,核心能力是否就是技术呢?有些图书馆不惜巨资购买国外管理系统或是将馆藏资源电子化,然而,当众多图书馆都热衷于这一标准方式时,这种方式作为图书馆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之源的重要性便会大打折扣,而且因为技术的快速传播与模仿复制,其实现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同时,由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很难维持太久,充其量只是短期差异化竞争优势。因此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并不等价。从长期来看,一个图书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图书馆在追求读者需求实现的过程中,向读者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读者所看重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能力。图书馆的这种独特能力,由于意在追求读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体现了读者价值导向,同时又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所以,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信息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和图书馆获取及提供信息的日益国际化,一个图书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来源于图书馆管理层如何比竞争对手既快速又低成本地将遍布于图书馆内的多种信息技术和生产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有四个特性:第一,是独有的,也就是稀缺性。第二,技术上有很强的防守性,难于模仿。第三,有价值。有核心能力的图书馆是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第四,拓展应用的能力。正如尼古莱·J·福斯博士认为:“能力是能够为人们共同感受到的社会智力资本,能力告诉拥有者如何解决现实的各种难题。”
3. 加强办馆建设和培育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1)基于组织特性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为承担着促进人类文化、文明发展进步重任的非盈利性机构,是为专家学者等高层知识分子服务的组织。它的运行和管理的主客体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它追求的是生机勃勃的、高素质的、满足高校需要的最佳能力的养成。高校图书馆中的技术、资源等物质要素是高校图书馆提升对人的终极关注,从根本上提升全体人员的素质,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整体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而要实现这个最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必须依靠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在沟通中达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因而,图书馆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整体的发展,以实现图书馆的良性运转,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图书馆的物质要素主要是指那些直接看得到的、能测量的物质资产,包括图书馆的建筑资产、馆舍布置、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等。这些资源都是办馆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撑,图书馆的竞争力就无从谈起。这些可见的“物”的因素是各高校图书馆间保持交流与沟通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高校图书馆竞争力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性和基础性要素。
(2)发展人力资源并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产生的竞争力是高校图书馆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反映图书馆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爱护人才、凝聚人心,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馆员在业务新技术上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要确定馆员业绩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念,为馆员取得更多的工作成绩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为优秀人才创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机会及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三,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岗位管理,竞争上岗,调动图书馆馆员的积极性,使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骨干力量,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服务
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总量的不断增加,信息资源的指导和咨询将越来越重要。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员的主攻方向,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应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形式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服务性活动。因此,参考咨询人员必须熟悉与掌握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并且有发掘、整合、利用各种载体的信息知识和能力,才能在现代图书馆广阔的咨询天地里从容地开展咨询工作,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为读者进行数字图书馆介绍、网上信息导航服务、电子邮件开展网上即时问答服务、参与合作化数字咨询服务,为任何地点提出问题体素质的手段和工具,即通过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物质要素达到的读者提供网上查询服务。
其次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没有时空限制,便于使用。它是超大规模的信息中心,是利用最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建立的超大规模的、可扩展的、可相互操作的海量电子信息资源库。文献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源,经过数字化的文献信息已经成了创造价值的价值,即已经成为图书馆重要的生产要素。首先,图书馆要围绕其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做好战略数据规划。一个好的图书馆战略数据规划应该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具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必将成为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其次,建立专题数据库,开发图书馆信息系统。在战略数据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图书馆主要业务开发专题数据库,然后再围绕专题数据库开发图书馆业务处理系统。
(4)具有团结奋进及高素质和高效率的决策层
高校图书馆的决策层是图书馆的核心。决策层人员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决策层要有敢于开拓的精神,善于团结人,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善于指挥管理,有参与社会竞争和交际的能力,拥有全新的观念、卓越能力、健全心理;还应拥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备奉献精神、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能够正确认识和构筑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并将核心竞争力与图书馆发展战略和战略创新结合起来。
(5)构建良好的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
高校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良好的图书馆特色文化,也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图书馆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凝聚力、合作性和创新性4个方面。图书馆要努力建设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适合自身特点的图书馆文化,做到以人为本、诚信为本,即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追求知识共享、信息共享、传承有序;创新型组织文化,提倡探索、研究经验,允许犯错误并将错误视为学习的良机;人机资源型地组织文化,用业绩、制度和时间选拔人才,用事业和长期利益稳定人才,构建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也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和本质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并对之进行精心培育和建构,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詹衍玲.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构建研究.图书馆论坛第一期,2004年2月,P35-37.
[2]胡彬.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J].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micipal Committee Vo.4,2005(Sum,76),P77-78.
[3]崔强.打造高校圖书馆核心竞争力.文化建设,2005年第8期,P166-167.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
1. 高校图书馆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自国外院校、民办大学等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是衡量高等院校竞争实力的重要内容,它应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知识、信息和有效的服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学辅助部门,可能是不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环节,相当于火车头,可能需要能耗,需要添加燃料,需要雇佣司机去开,需要投资和基本运营,但是它能牵动车厢,体现车的性能和档次,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为赢家,一定要确立图书馆的竞争优势才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个高校日益重视和提高图书馆的实力,加快软硬件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一座座新建或扩建的图书馆拔地而起,都是很好的例证。图书馆管理者也日益注重图书馆内功的修炼,重视确立战略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技能,以适应高校机构竞争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说,网络是使读者传统阅读模式发生极大改变的信息库,它对任何一位读者都公平地开放,读者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阅读具有了可比性、选择性。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生产与传播知识产品的特殊组织,它同样面临着信息服务业、专业咨询服务业的激烈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失去读者,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图书馆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一方面是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要求,体现在包括信息生产、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占有最大读者群的要求,争取最高的读者忠诚度和满意度,防止读者流失。
2.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能力的涵义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根据普拉哈拉德(C.K.Parallad)和哈默(GaryHamel)定义,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生产经营技术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这一定义的要点是“学识、协调和有机结合”。那么,什么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呢?我们试作以下探讨:
其一,核心能力是否就是图书馆的资源?笔者认为资源并不代表能力,更不能代表核心能力。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误解为,可以通过藏书的数量或者是通过扩充图书馆建筑规模,或者是加大经费投放的比例来获得核心力。但事实表明试图靠增加设备和资源来增加竞争能力的效果是有限的。
其二,核心能力是否就是技术呢?有些图书馆不惜巨资购买国外管理系统或是将馆藏资源电子化,然而,当众多图书馆都热衷于这一标准方式时,这种方式作为图书馆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之源的重要性便会大打折扣,而且因为技术的快速传播与模仿复制,其实现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同时,由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很难维持太久,充其量只是短期差异化竞争优势。因此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并不等价。从长期来看,一个图书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图书馆在追求读者需求实现的过程中,向读者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读者所看重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能力。图书馆的这种独特能力,由于意在追求读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体现了读者价值导向,同时又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所以,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信息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和图书馆获取及提供信息的日益国际化,一个图书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来源于图书馆管理层如何比竞争对手既快速又低成本地将遍布于图书馆内的多种信息技术和生产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有四个特性:第一,是独有的,也就是稀缺性。第二,技术上有很强的防守性,难于模仿。第三,有价值。有核心能力的图书馆是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第四,拓展应用的能力。正如尼古莱·J·福斯博士认为:“能力是能够为人们共同感受到的社会智力资本,能力告诉拥有者如何解决现实的各种难题。”
3. 加强办馆建设和培育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1)基于组织特性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为承担着促进人类文化、文明发展进步重任的非盈利性机构,是为专家学者等高层知识分子服务的组织。它的运行和管理的主客体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它追求的是生机勃勃的、高素质的、满足高校需要的最佳能力的养成。高校图书馆中的技术、资源等物质要素是高校图书馆提升对人的终极关注,从根本上提升全体人员的素质,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整体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而要实现这个最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必须依靠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在沟通中达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因而,图书馆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整体的发展,以实现图书馆的良性运转,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图书馆的物质要素主要是指那些直接看得到的、能测量的物质资产,包括图书馆的建筑资产、馆舍布置、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等。这些资源都是办馆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撑,图书馆的竞争力就无从谈起。这些可见的“物”的因素是各高校图书馆间保持交流与沟通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高校图书馆竞争力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性和基础性要素。
(2)发展人力资源并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产生的竞争力是高校图书馆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反映图书馆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爱护人才、凝聚人心,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馆员在业务新技术上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要确定馆员业绩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念,为馆员取得更多的工作成绩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为优秀人才创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机会及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三,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岗位管理,竞争上岗,调动图书馆馆员的积极性,使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骨干力量,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服务
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总量的不断增加,信息资源的指导和咨询将越来越重要。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员的主攻方向,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应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形式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服务性活动。因此,参考咨询人员必须熟悉与掌握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并且有发掘、整合、利用各种载体的信息知识和能力,才能在现代图书馆广阔的咨询天地里从容地开展咨询工作,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为读者进行数字图书馆介绍、网上信息导航服务、电子邮件开展网上即时问答服务、参与合作化数字咨询服务,为任何地点提出问题体素质的手段和工具,即通过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物质要素达到的读者提供网上查询服务。
其次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没有时空限制,便于使用。它是超大规模的信息中心,是利用最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建立的超大规模的、可扩展的、可相互操作的海量电子信息资源库。文献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源,经过数字化的文献信息已经成了创造价值的价值,即已经成为图书馆重要的生产要素。首先,图书馆要围绕其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做好战略数据规划。一个好的图书馆战略数据规划应该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具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必将成为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其次,建立专题数据库,开发图书馆信息系统。在战略数据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图书馆主要业务开发专题数据库,然后再围绕专题数据库开发图书馆业务处理系统。
(4)具有团结奋进及高素质和高效率的决策层
高校图书馆的决策层是图书馆的核心。决策层人员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决策层要有敢于开拓的精神,善于团结人,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善于指挥管理,有参与社会竞争和交际的能力,拥有全新的观念、卓越能力、健全心理;还应拥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备奉献精神、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能够正确认识和构筑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并将核心竞争力与图书馆发展战略和战略创新结合起来。
(5)构建良好的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
高校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良好的图书馆特色文化,也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图书馆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凝聚力、合作性和创新性4个方面。图书馆要努力建设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适合自身特点的图书馆文化,做到以人为本、诚信为本,即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追求知识共享、信息共享、传承有序;创新型组织文化,提倡探索、研究经验,允许犯错误并将错误视为学习的良机;人机资源型地组织文化,用业绩、制度和时间选拔人才,用事业和长期利益稳定人才,构建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也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和本质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并对之进行精心培育和建构,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詹衍玲.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构建研究.图书馆论坛第一期,2004年2月,P35-37.
[2]胡彬.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J].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micipal Committee Vo.4,2005(Sum,76),P77-78.
[3]崔强.打造高校圖书馆核心竞争力.文化建设,2005年第8期,P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