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基督教会在中国内地置产建堂条约根据质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aiquanha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传教士在中国内地置产建堂是根据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但该条约中文本第六款最后一句是传教士私自加上的,是非法无效的.1865年中法专门就此签订了'柏尔德密协议',但在传教士买地前是否应先报地方官查明准允这一关键问题上发生争议.在1881年和1887年两次济南教案中,美国官方明确表示传教士在内地置产建堂并无法律依据.直到1903年美国传教士才获得在中国内地置产建堂的条约根据.总之,传教士在内地置产建堂主要是通过对条约的曲解和清政府的'容忍'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功利主义大学观认为高等教育是谋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工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成员的幸福。针对19世纪牛津、剑桥等传统大学宗教至上、恪守古典的弊病,以边沁为精神
多数投票理论是新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贸易政策理论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贸易政策理论中关于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假设,因此不仅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中难以解释的小国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积极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更迅速地发展.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