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著名诗人约翰·邓恩是英国17 世纪玄学诗派的创始人,他运用从科学与日常生活中联想到的奇喻来表达他那高深奥秘的精神情感追求。奇喻的运用所构建的别具一格,且饱含真挚感情和深刻哲理的种种意象类比让读者惊讶并深思,同时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约翰·邓恩 奇思妙喻 意象 艺术多维性 圆形构建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诗人约翰·邓恩是英国17 世纪玄学诗派的创始人,他用從宇宙、自然、科学中联想到的奇思妙喻来表达他那深刻、高深奥秘的精神情感追求。他的诗歌中饱含真挚感情和深刻哲理的别具一格的意象类比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超验意象和奇特的情感体验。然而,17世纪的德莱顿(John Dryden)在《讽刺的起源和发展的谈话》中谈到邓恩时说:“他不但在他的讽刺诗中施弄玄学,而且在他的人体的本能占据统治地位的色情诗中也同样如此;他用哲学的敏感玄想使女性的思想复杂化了。”
他对邓恩走极端的奢侈诗风颇有微词,特别是对其诗歌中奢侈浮华的奇喻的运用以及诗歌中所显露出来的那种夸张式抽象的倾向极为不满。直到20世纪初英国学者赫伯特·格里尔森选编了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诗歌,并作了评注,才引起了强烈反响。邓恩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从这些诗歌的文本呈现来看,意象想象艺术特征十分明显,并且由于其诗歌融入了爱的魅力、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精神,使得邓恩的诗歌具有了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邓恩在神奇迷幻的想象里展示了精神之爱、生死等的真谛,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感染。
一 意象独特的特点和形式
邓恩英国诗人中引用科学意象最成功的诗人。他的意象包括了天体、星球、流星、花草、数学中的圆规,甚至包括了跳蚤、飞蛾等,且运用得恰到好处,表现了多维的主题,蕴含着智慧和哲理,处处闪耀着艺术的光芒。
1 富有哲理
邓恩的奇思妙喻给人以美学的洗礼和智慧上的启迪。诗歌中的意象联想横跨时空,扩展了读者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深思哲理性的内涵。在伤别离中,他运用圆规的意象来表达感情的升华,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圆规的定脚是坚贞的象征,而圆则是完美的象征。圆规的双腿是互相牵动的,圆规的一条腿动,圆心脚也会跟着倾斜,由于圆心脚的坚贞,另一只脚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圆。诗中的圆规富有哲理,它已成了灵魂的忠诚和爱情的完美的鲜明而具体的形象。在《翌日》中,他将自己和恋人比做构成整个世界的两个半球,说他们构成的这个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美满。
“哪儿去寻找比这更完美的两个半球?/再没有寒冷的北极,/也没有落下太阳的西方?/他们的世界如此完美,/没有严寒,只有温暖,/没有太阳落下的西方,/ 他们的世界永远充满明媚的阳光。”
这个由两个平等的半球构成的意象比任何世界都美好。诗人用两个半球、北极、严寒、落日和西方作比喻,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宇宙的永恒和无限,明亮温暖的太阳象征他们爱的永恒。他们的爱与宇宙相伴,穿越时空,穿越生死。诗人于抒情之中阐明了他在宏观上对宇宙、人生和爱情奥秘的探索,既富有情趣,又富有哲理。
2 立体效果
邓恩意象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意象与意象交融,给人以立体的感觉。在《垂双泪》中,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汇合交融组成一个新的意象,这个新的意象既有前两个意象的特点又有其新的特征。“‘泪珠和恋人的肖像。将泪珠和肖像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一个带有肖像的铸币’。这个新的意象既有前两个意象的特征,还隐含着双方的泪珠各自映照并反射出对方的肖像的意象。”
泪珠上由于有了恋人的肖像因而才具有了宝贵的价值。接着邓恩抛出了圆球,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地图,从而构成了另一个新的意象——地球。映含着爱人肖像的泪珠如同在一个圆球上画上了地图一样,由此,邓恩又将泪珠比做了地球:
“因此呵,/每一滴泪珠都是一个地球,/或是一个世界,/映含着肖像的泪珠流淌,/直到你的泪和着我的泪溢满了整个世界……”
诗人把泪珠比成地球,泪珠里映含着的爱人的肖像才使得一个地球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从而使一个无生命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世界。泪珠、肖像、铸币和地球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意象——一个世界。诗中有很贴切的意象交融并重叠在一起,给人以完美的立体画的感觉象征完满和团圆。最后诗人恳求对方不要再伤心流泪,因为对方的痛苦会引起自己更深的痛苦,不要叹息,那会令他的爱人痛苦而死。诗中的意象从地球到月球、宇宙、到海洋,这一系列意象互相渗透互相缠绕,形成了一种诗画结合、诗中有画的完美艺术境界。
3 圆形意象
圆形意象是邓恩诗歌最独特之处。在《早安》中,圆形代表着真诚和完美:
“我的脸映在你眼中,/我眼中映着你的脸,/真诚坦荡的心灵安歇在两张脸上;/更好的两个半球,/哪儿能找见:/既无寒冷的北方,/又无日落的西方?”
恋人一睁开眼,卧床相对凝视,映像互生。诗人把自己和恋人比作半球体,两个半球构成一个圆,象征身心的融合和完美。但在《歌》中,邓恩用圆形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他对女性的不信任和鄙视。他首先用七种否定来说明不可能的事,然后又用假设可以表肯定,假设如果人有特异功能、能见到奇怪的事情,就值得去远行寻找忠实而又美丽的女人,但却没找到。最后又假设万一有人恰巧发现一个美丽忠实的女子,应当去朝圣,然而根据他的了解得出去也没用,因为那女人既是就在隔壁也随会对男性不忠,故而最后还是放弃。邓恩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否定-假设肯定-又否定”的圆形想象空间。邓恩的圆形意象不仅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思考,同时还表现在他对死亡的思考中。
在《死亡,你莫张狂》中,通过与死亡的对话,使我们看到了作为平常人的诗人从对死亡的害怕升华到最后的无所畏惧。在邓恩看来,死亡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在诗人眼里,死亡就是睡眠、休息,而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就是永生。因而,他说:
“死亡使我的躯体得到安息,/灵魂得到解放。”
“死如同短睡一场,/我们永生在天堂。”
诗人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别离,意味着在天堂的永生,而最后死的是死亡自己。从死亡、暂短的睡眠后得到永生,再到死亡自己的死亡,形成了一个圆型的轨迹,这就注重思维的特征,突出意象之间的内在情绪联系,从而扩展了诗意空间和读者的想像空间。邓恩诗歌中圆形意象的实践使其诗歌成为诗歌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一座丰碑。
二 独特的意象艺术表现
1 奇喻展现的艺术魅力
奇思妙喻通常是将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事情突然联想在一起,组成一系列的意象组合或比较所引起的一种艺术上夸张的技巧,从而使读者感到惊讶,并不得不认真考虑诗歌中的深意。意象则是指运用了所指物体的联想意义所唤起的想象、情绪,以及幻想的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图像。将这些意象巧妙地排列在一起,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哲理思考和美学追求时,就产生了玄学派诗歌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使任何意象都有其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约翰·邓恩是善于巧妙运用意象的大师。在《歌》中,邓恩写到:
“去吧,/跑去抓一颗流星,/去叫何首乌肚子里也有喜,/告诉我,/哪里追流年的踪影,/是谁豁开了魔鬼的双蹄,/教我听得见美人鱼唱歌,/压得住醋海,/不叫它兴波,/寻寻看,/哪一番好风会顺水把真心推向前。”
诗人用流星、何首乌、魔鬼的双蹄、美人鱼、风等奇特的典故来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种不同一般的意象,给人以全新的视角,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邓恩的诗歌艺术创作诙谐新奇,妙趣横生。
2 艺术上的陌生化的效果
李正栓指出,“在诗歌的时代,在更具传统色彩的诗的和文学语言的诗歌时代,邓恩带有口语的日常对话特点的词汇与并不太整齐的节奏,是邓恩的一种陌生化手段。”邓恩用能打动读者心灵的新颖别致的意象来创造出一种意境隽永、耐人寻味的诗句,给读者以陌生化的感觉。《跳蚤》中,借助一个奇特的比喻,以跳蚤吸取两人的血象征两性的交接。
“它先咬了我一口,/现在又咬你,/我俩的血融合在跳蚤的身体里。/你知道这不算是罪恶,/亦非耻辱,/亦非贞操的破裂;/它未求婚之前就如了意,/任两人的血把它涨得鼓鼓的……”
用跳蚤吸取两个人的血来象征令人销魂的情欲之爱,这种奇思妙想,比喻、意象等独特的方式新颖。《别离辞:莫伤悲》是诗人邓恩于1611年赴法国之前写给他妻子安妮的爱情诗,诗中运用了类比、夸张、奇特的暗喻。邓恩运用圆规中的两条腿来比喻那种刻骨铭心的坚贞爱情,用全新大胆的比喻跨越了陈腐过时的意象,给人陌生的感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刺激,造成一种惊人的效果。
三 独特意象的产生:诗人驳杂的学问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的本质是和谐的,宇宙自身应该是以和谐的方式构成的,而合乎规律与和谐的形状是球形:“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邓恩的诗歌意象产生离不开他驳杂的学问。
1 科学的影响及对宗教的反思
邓恩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新哲学怀疑一切的时代”,当时哥白尼“新哲学”的出现,新大陆的发现及科学的发展,令他惶惑迷惘,同时给他提供了挖掘意象的源泉。16 世纪末英国社会政治动荡,他做出了他一生也不肯原谅自己的决定:背叛天主教,皈依英国国教。于是,他开始转向宗教诗歌,写下了《圣十四行诗》和《献给基督的歌》。诗歌集体现了邓恩在根深蒂固的罪恶和在上帝的帮助之下走向拯救的内心斗争,同时歌颂了万能的上帝。特殊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宗教信仰上的变化使得邓恩在他晚期的宗教诗里,大量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意象,体现着邓恩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2 对爱情与死亡的思索
邓恩早年纵情声色,游戏爱情,结婚后方才领会到爱的真谛,使他对爱有种特殊的感受,这些全体系在《跳蚤》、《别离辞:莫伤悲》等爱情诗中。当然他的生命也受到死亡的威胁,但他却以轻蔑的、挑衅性的态度对待死亡。在《死亡,你莫张狂》中,通过自己与死亡的对话,表达了诗人不畏惧死亡并以此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怖。
因而,他那一系列绝妙而新颖、富有生活哲理而又不落俗套的意象创造出了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氛围,使他那处在一个社会动荡、新科学不断发现而引发的从天文到地理,穿越时空的追寻和探索的骚动的心灵得以充分地宣泄。
邓恩诗歌主题多样,有感情升华的忠贞爱情诗,也有自我否定、虚无缥缈的宗教诗。他用奇异的隐喻,过分的夸张,奇特的类比把生与死、灵与肉、天堂与地狱、宗教的与世俗的等完全矛盾的对立体以及不同的思想、意象、典故交揉在一起来阐明和强调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力。同时,他又把爱的激情和宗教的激情与无限的宇宙世界溶为一体,使其诗异常辛辣、直接、发人深省,既有思想又有情感,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和力量,让读者深思。邓恩充分地运用比喻、拟人的艺术手法使得抽象的东西具有了具体的可观性,实现了个人魅力與艺术意象表达的完美融合。
总之,邓恩诗中极度丰富的意象构建贴切地反映了诗人对爱情、死亡、宗教、宇宙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他的意象把诗歌的内容与诗人的内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使得他的诗歌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菡:《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
[2] 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3] 梁实秋:《英国文学选》(第二卷),《协志工业丛书》,1974年。
[4]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2001年。
[6] 张曼仪:《现代英美诗一百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7] 梁实秋译:《英国文学史》(第一卷),协志工业丛书,1944年。
[8] 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作者简介:陆五九,男,1967—,陕西富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对比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关键词:约翰·邓恩 奇思妙喻 意象 艺术多维性 圆形构建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诗人约翰·邓恩是英国17 世纪玄学诗派的创始人,他用從宇宙、自然、科学中联想到的奇思妙喻来表达他那深刻、高深奥秘的精神情感追求。他的诗歌中饱含真挚感情和深刻哲理的别具一格的意象类比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超验意象和奇特的情感体验。然而,17世纪的德莱顿(John Dryden)在《讽刺的起源和发展的谈话》中谈到邓恩时说:“他不但在他的讽刺诗中施弄玄学,而且在他的人体的本能占据统治地位的色情诗中也同样如此;他用哲学的敏感玄想使女性的思想复杂化了。”
他对邓恩走极端的奢侈诗风颇有微词,特别是对其诗歌中奢侈浮华的奇喻的运用以及诗歌中所显露出来的那种夸张式抽象的倾向极为不满。直到20世纪初英国学者赫伯特·格里尔森选编了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诗歌,并作了评注,才引起了强烈反响。邓恩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从这些诗歌的文本呈现来看,意象想象艺术特征十分明显,并且由于其诗歌融入了爱的魅力、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精神,使得邓恩的诗歌具有了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邓恩在神奇迷幻的想象里展示了精神之爱、生死等的真谛,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感染。
一 意象独特的特点和形式
邓恩英国诗人中引用科学意象最成功的诗人。他的意象包括了天体、星球、流星、花草、数学中的圆规,甚至包括了跳蚤、飞蛾等,且运用得恰到好处,表现了多维的主题,蕴含着智慧和哲理,处处闪耀着艺术的光芒。
1 富有哲理
邓恩的奇思妙喻给人以美学的洗礼和智慧上的启迪。诗歌中的意象联想横跨时空,扩展了读者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深思哲理性的内涵。在伤别离中,他运用圆规的意象来表达感情的升华,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圆规的定脚是坚贞的象征,而圆则是完美的象征。圆规的双腿是互相牵动的,圆规的一条腿动,圆心脚也会跟着倾斜,由于圆心脚的坚贞,另一只脚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圆。诗中的圆规富有哲理,它已成了灵魂的忠诚和爱情的完美的鲜明而具体的形象。在《翌日》中,他将自己和恋人比做构成整个世界的两个半球,说他们构成的这个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美满。
“哪儿去寻找比这更完美的两个半球?/再没有寒冷的北极,/也没有落下太阳的西方?/他们的世界如此完美,/没有严寒,只有温暖,/没有太阳落下的西方,/ 他们的世界永远充满明媚的阳光。”
这个由两个平等的半球构成的意象比任何世界都美好。诗人用两个半球、北极、严寒、落日和西方作比喻,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宇宙的永恒和无限,明亮温暖的太阳象征他们爱的永恒。他们的爱与宇宙相伴,穿越时空,穿越生死。诗人于抒情之中阐明了他在宏观上对宇宙、人生和爱情奥秘的探索,既富有情趣,又富有哲理。
2 立体效果
邓恩意象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意象与意象交融,给人以立体的感觉。在《垂双泪》中,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汇合交融组成一个新的意象,这个新的意象既有前两个意象的特点又有其新的特征。“‘泪珠和恋人的肖像。将泪珠和肖像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一个带有肖像的铸币’。这个新的意象既有前两个意象的特征,还隐含着双方的泪珠各自映照并反射出对方的肖像的意象。”
泪珠上由于有了恋人的肖像因而才具有了宝贵的价值。接着邓恩抛出了圆球,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地图,从而构成了另一个新的意象——地球。映含着爱人肖像的泪珠如同在一个圆球上画上了地图一样,由此,邓恩又将泪珠比做了地球:
“因此呵,/每一滴泪珠都是一个地球,/或是一个世界,/映含着肖像的泪珠流淌,/直到你的泪和着我的泪溢满了整个世界……”
诗人把泪珠比成地球,泪珠里映含着的爱人的肖像才使得一个地球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从而使一个无生命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世界。泪珠、肖像、铸币和地球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意象——一个世界。诗中有很贴切的意象交融并重叠在一起,给人以完美的立体画的感觉象征完满和团圆。最后诗人恳求对方不要再伤心流泪,因为对方的痛苦会引起自己更深的痛苦,不要叹息,那会令他的爱人痛苦而死。诗中的意象从地球到月球、宇宙、到海洋,这一系列意象互相渗透互相缠绕,形成了一种诗画结合、诗中有画的完美艺术境界。
3 圆形意象
圆形意象是邓恩诗歌最独特之处。在《早安》中,圆形代表着真诚和完美:
“我的脸映在你眼中,/我眼中映着你的脸,/真诚坦荡的心灵安歇在两张脸上;/更好的两个半球,/哪儿能找见:/既无寒冷的北方,/又无日落的西方?”
恋人一睁开眼,卧床相对凝视,映像互生。诗人把自己和恋人比作半球体,两个半球构成一个圆,象征身心的融合和完美。但在《歌》中,邓恩用圆形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他对女性的不信任和鄙视。他首先用七种否定来说明不可能的事,然后又用假设可以表肯定,假设如果人有特异功能、能见到奇怪的事情,就值得去远行寻找忠实而又美丽的女人,但却没找到。最后又假设万一有人恰巧发现一个美丽忠实的女子,应当去朝圣,然而根据他的了解得出去也没用,因为那女人既是就在隔壁也随会对男性不忠,故而最后还是放弃。邓恩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否定-假设肯定-又否定”的圆形想象空间。邓恩的圆形意象不仅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思考,同时还表现在他对死亡的思考中。
在《死亡,你莫张狂》中,通过与死亡的对话,使我们看到了作为平常人的诗人从对死亡的害怕升华到最后的无所畏惧。在邓恩看来,死亡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在诗人眼里,死亡就是睡眠、休息,而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就是永生。因而,他说:
“死亡使我的躯体得到安息,/灵魂得到解放。”
“死如同短睡一场,/我们永生在天堂。”
诗人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别离,意味着在天堂的永生,而最后死的是死亡自己。从死亡、暂短的睡眠后得到永生,再到死亡自己的死亡,形成了一个圆型的轨迹,这就注重思维的特征,突出意象之间的内在情绪联系,从而扩展了诗意空间和读者的想像空间。邓恩诗歌中圆形意象的实践使其诗歌成为诗歌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一座丰碑。
二 独特的意象艺术表现
1 奇喻展现的艺术魅力
奇思妙喻通常是将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事情突然联想在一起,组成一系列的意象组合或比较所引起的一种艺术上夸张的技巧,从而使读者感到惊讶,并不得不认真考虑诗歌中的深意。意象则是指运用了所指物体的联想意义所唤起的想象、情绪,以及幻想的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图像。将这些意象巧妙地排列在一起,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哲理思考和美学追求时,就产生了玄学派诗歌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使任何意象都有其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约翰·邓恩是善于巧妙运用意象的大师。在《歌》中,邓恩写到:
“去吧,/跑去抓一颗流星,/去叫何首乌肚子里也有喜,/告诉我,/哪里追流年的踪影,/是谁豁开了魔鬼的双蹄,/教我听得见美人鱼唱歌,/压得住醋海,/不叫它兴波,/寻寻看,/哪一番好风会顺水把真心推向前。”
诗人用流星、何首乌、魔鬼的双蹄、美人鱼、风等奇特的典故来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种不同一般的意象,给人以全新的视角,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邓恩的诗歌艺术创作诙谐新奇,妙趣横生。
2 艺术上的陌生化的效果
李正栓指出,“在诗歌的时代,在更具传统色彩的诗的和文学语言的诗歌时代,邓恩带有口语的日常对话特点的词汇与并不太整齐的节奏,是邓恩的一种陌生化手段。”邓恩用能打动读者心灵的新颖别致的意象来创造出一种意境隽永、耐人寻味的诗句,给读者以陌生化的感觉。《跳蚤》中,借助一个奇特的比喻,以跳蚤吸取两人的血象征两性的交接。
“它先咬了我一口,/现在又咬你,/我俩的血融合在跳蚤的身体里。/你知道这不算是罪恶,/亦非耻辱,/亦非贞操的破裂;/它未求婚之前就如了意,/任两人的血把它涨得鼓鼓的……”
用跳蚤吸取两个人的血来象征令人销魂的情欲之爱,这种奇思妙想,比喻、意象等独特的方式新颖。《别离辞:莫伤悲》是诗人邓恩于1611年赴法国之前写给他妻子安妮的爱情诗,诗中运用了类比、夸张、奇特的暗喻。邓恩运用圆规中的两条腿来比喻那种刻骨铭心的坚贞爱情,用全新大胆的比喻跨越了陈腐过时的意象,给人陌生的感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刺激,造成一种惊人的效果。
三 独特意象的产生:诗人驳杂的学问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的本质是和谐的,宇宙自身应该是以和谐的方式构成的,而合乎规律与和谐的形状是球形:“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邓恩的诗歌意象产生离不开他驳杂的学问。
1 科学的影响及对宗教的反思
邓恩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新哲学怀疑一切的时代”,当时哥白尼“新哲学”的出现,新大陆的发现及科学的发展,令他惶惑迷惘,同时给他提供了挖掘意象的源泉。16 世纪末英国社会政治动荡,他做出了他一生也不肯原谅自己的决定:背叛天主教,皈依英国国教。于是,他开始转向宗教诗歌,写下了《圣十四行诗》和《献给基督的歌》。诗歌集体现了邓恩在根深蒂固的罪恶和在上帝的帮助之下走向拯救的内心斗争,同时歌颂了万能的上帝。特殊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宗教信仰上的变化使得邓恩在他晚期的宗教诗里,大量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意象,体现着邓恩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2 对爱情与死亡的思索
邓恩早年纵情声色,游戏爱情,结婚后方才领会到爱的真谛,使他对爱有种特殊的感受,这些全体系在《跳蚤》、《别离辞:莫伤悲》等爱情诗中。当然他的生命也受到死亡的威胁,但他却以轻蔑的、挑衅性的态度对待死亡。在《死亡,你莫张狂》中,通过自己与死亡的对话,表达了诗人不畏惧死亡并以此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怖。
因而,他那一系列绝妙而新颖、富有生活哲理而又不落俗套的意象创造出了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氛围,使他那处在一个社会动荡、新科学不断发现而引发的从天文到地理,穿越时空的追寻和探索的骚动的心灵得以充分地宣泄。
邓恩诗歌主题多样,有感情升华的忠贞爱情诗,也有自我否定、虚无缥缈的宗教诗。他用奇异的隐喻,过分的夸张,奇特的类比把生与死、灵与肉、天堂与地狱、宗教的与世俗的等完全矛盾的对立体以及不同的思想、意象、典故交揉在一起来阐明和强调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力。同时,他又把爱的激情和宗教的激情与无限的宇宙世界溶为一体,使其诗异常辛辣、直接、发人深省,既有思想又有情感,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和力量,让读者深思。邓恩充分地运用比喻、拟人的艺术手法使得抽象的东西具有了具体的可观性,实现了个人魅力與艺术意象表达的完美融合。
总之,邓恩诗中极度丰富的意象构建贴切地反映了诗人对爱情、死亡、宗教、宇宙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他的意象把诗歌的内容与诗人的内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使得他的诗歌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菡:《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
[2] 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3] 梁实秋:《英国文学选》(第二卷),《协志工业丛书》,1974年。
[4]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2001年。
[6] 张曼仪:《现代英美诗一百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7] 梁实秋译:《英国文学史》(第一卷),协志工业丛书,1944年。
[8] 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作者简介:陆五九,男,1967—,陕西富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对比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