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从学生个人、高校、政府与社会等几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以供广大高校毕业生和教育部门参考。
[关键词]次贷危机;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3-0026-02
1 背景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对于外贸出口型企业、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外来农民工影响较大。
我国大学生面临“全新”的就业难题。2008年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1000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2月份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5.6%。以此推算,全国目前尚有400万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问题。因此,目前摆在高校毕业生面前的,不是重复了10年的老问题,而是一个“全新”的就业难题。
2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2.1学生个人方面
2.1.1了解市场需求情况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企业原定的招聘名额都有所缩减、甚至取消,一些著名大学“王牌专业”的学生找工作也很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毕业生可以依靠学校、网络、政府报告等,了解自己期望的企业是否在招聘,招聘职位缩减到什么程度,自己在市场需求中是否有立足之地,自身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是否一致等问题,并适时调整。
2.1.2准确定位自己
今年毕业的学生遇到了双重“寒流”,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而企业的招聘人数缩减到历史“新低”。在这样的矛盾市场,大学生首先不要悲观,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准确定位自身,找一个自身价值最适合发挥的企业。其次,大学生应对自身做个全面深刻的剖析,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这种冲击。
2.2高校方面
2.2.1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高校在学科设置与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适应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要求,以为社会培养各类各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加大实习力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和生产实践,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求及时地调整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定位好培养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方向,使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2.2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就业指导应当从早着手,进行全程化开展,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法规;大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正确地认知自我、职业和社会,对职业定好位,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大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大四帮助学生进行求职的准备。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大一到大四整个过程,为毕业生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高校要调整传统的工作方式,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产业发展形势、社会人才需求形势进行正确评估。
2.3政府与社会方面
2.3.1完善与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之前,国务院就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过相关措施,如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等。目前,国家还应加强政策引导的力度,支持上述政策又好又快地发挥作用。
2.3.2教育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靠一所学校自行收集的就业信息显然不够,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也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服务来源。以前,教育部在学生报考大学时,公布过部分专业的就业情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服务;而在大学生就业之时,建立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网,也是大有必要,大有作用的。
2.3.3政府社会应当给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政府社会应当给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政府和资金的扶持,降低毕业生的创业成本、创业风险,真正地让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总的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个体而异,因专业而异、因地域而异的。高校、国家与社会都应竭尽全力,共同关心大学生的就业。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但不是意味着就业市场就没有机会。毕业生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掌握就业技巧,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次贷危机;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3-0026-02
1 背景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对于外贸出口型企业、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外来农民工影响较大。
我国大学生面临“全新”的就业难题。2008年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1000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2月份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5.6%。以此推算,全国目前尚有400万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问题。因此,目前摆在高校毕业生面前的,不是重复了10年的老问题,而是一个“全新”的就业难题。
2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2.1学生个人方面
2.1.1了解市场需求情况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企业原定的招聘名额都有所缩减、甚至取消,一些著名大学“王牌专业”的学生找工作也很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毕业生可以依靠学校、网络、政府报告等,了解自己期望的企业是否在招聘,招聘职位缩减到什么程度,自己在市场需求中是否有立足之地,自身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是否一致等问题,并适时调整。
2.1.2准确定位自己
今年毕业的学生遇到了双重“寒流”,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而企业的招聘人数缩减到历史“新低”。在这样的矛盾市场,大学生首先不要悲观,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准确定位自身,找一个自身价值最适合发挥的企业。其次,大学生应对自身做个全面深刻的剖析,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这种冲击。
2.2高校方面
2.2.1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高校在学科设置与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适应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要求,以为社会培养各类各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加大实习力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和生产实践,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求及时地调整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定位好培养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方向,使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2.2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就业指导应当从早着手,进行全程化开展,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法规;大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正确地认知自我、职业和社会,对职业定好位,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大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大四帮助学生进行求职的准备。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大一到大四整个过程,为毕业生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高校要调整传统的工作方式,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产业发展形势、社会人才需求形势进行正确评估。
2.3政府与社会方面
2.3.1完善与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之前,国务院就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过相关措施,如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等。目前,国家还应加强政策引导的力度,支持上述政策又好又快地发挥作用。
2.3.2教育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靠一所学校自行收集的就业信息显然不够,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也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服务来源。以前,教育部在学生报考大学时,公布过部分专业的就业情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服务;而在大学生就业之时,建立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网,也是大有必要,大有作用的。
2.3.3政府社会应当给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政府社会应当给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政府和资金的扶持,降低毕业生的创业成本、创业风险,真正地让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总的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个体而异,因专业而异、因地域而异的。高校、国家与社会都应竭尽全力,共同关心大学生的就业。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但不是意味着就业市场就没有机会。毕业生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掌握就业技巧,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