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生活剪影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出于社会原因不再需要,你便得放弃一切同我的私人关系……你既不要寄希望于得到我的温情,也不要对我有什么谴责……如果我提出要求,你必须毫无怨言地立即离开我的卧室,或者书房。”
  这是爱因斯坦(1879-1955)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1919年离婚前不久签署的“婚姻条约”中的节选。看似绝情么?然而,二人爱情关系的开始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19世纪末,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结识了塞尔维亚人米列娃·马利奇——这名当时被允许在瑞士科技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的第5位女性。大约从1900年起,二人频繁交换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的关系受到爱因斯坦父母,尤其是其母亲的强烈反对,为此,爱因斯坦甚至一度与家庭关系特别紧张。米列娃未婚先孕,爱因斯坦本人当时又饱受失业和家庭所带来的压力。然而,即使在对于未来非常茫然的时候,爱因斯坦在给米列娃的信中仍然说:“你不仅现在,而且永远将是我的宝贝。”米列娃和爱因斯坦心有灵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
  1901年,米列娃怀孕了。1902年1月底,孩子出生在今天塞尔维亚的诺维萨德·米列娃的家中。一名私生子的出世在当时即使不阻碍,至少也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这个被称为“丽泽尔”的小女孩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是夭折了,还是被人领养了?爱因斯坦传记作者约尔根-内弗说:“我们今天可以猜想,二人之间的危机是由丽泽尔引起的。爱因斯坦有可能强迫米列娃让人领走了孩子。她在塞尔维亚待了一年,回来的时候没有带小孩。爱因斯坦从来没有看望过米列娃,也没有看到过这个孩子。二人从未谈起过这个小孩的情况。可是所有的朋友都感到,他们的关系出现了危机。”
  
  米列娃·马利奇:“一个获得的是珍珠,另一个获得的是放珍珠的空盒子。”
  
  回顾两个人的婚姻,也许可以从中看出些许端倪。米列娃比爱因斯坦年长三岁,同样学习物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于1903年初结婚。此后,当时都还是学生的爱因斯坦和米列娃通过信件讨论他们的工作,计划一起从事研究。在爱因斯坦寻找工作期间,是米列娃一直在资助她的这位恋人。结果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米列娃未能结束学业,但爱因斯坦不仅毕了业,还在伯尔尼的专利局谋了一个职位,同时也开始在那里进行相对论的研究。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递交了论文,9月,该论文被选入《物理年鉴》发表。
  迄今都不清楚的是,米列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相对论的研究;这也是米列娃之所以开始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的原因——《爱因斯坦文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收录了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的情书往来,这使得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传言说米列娃才是这对情侣中真正的智者。2003年,这一说法通过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的一个名为“爱因斯坦的妻子”的电视纪录片而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米列娃是否真的协助过爱因斯坦完成他发表于1905年的那几篇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基础的论文?甚至如一些更严苛的批评所说的,狭义相对论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是由米列娃做的?波士顿大学爱因斯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爱因斯坦文集》的编辑的约翰·施塔赫尔并不这么认为。施塔赫尔坚持:事实上,无论是在米列娃遇见爱因斯坦之前,或在他们共同生活期间,又或是他们分手后的30年中,都没有任何米列娃自己署名或者与爱因斯坦共同署名的文章。他认为这完全能证明在爱因斯坦的一系列物理思想和见解中,米列娃从未扮演过重要的或是具创造性的角色。
  即使这样,历史仍然无法否认米列娃确实曾是爱因斯坦很好的助手,帮助他核对计算和查寻数据。但是,当爱因斯坦在信件中与米列娃更加深入地探讨他的工作时,米列娃常常不能给予实质性的回应。而且,随着时间流逝,爱因斯坦不再让米列娃参与他的工作,两个儿子汉斯-阿尔贝特和爱德华的相继出世占去了米列娃的许多时间。因此,爱因斯坦夫妇之间的关系也越加疏远。1909年,米列娃在给朋友海伦娜的信中说评价她与爱因斯坦的婚姻:“一个获得的是珍珠,另一个获得的是放珍珠的空盒子。”此后,爱因斯坦接受了柏林大学的邀请,并于1914年迁到那里。这便宣告了二人关系的结束,因此米列娃痛恨柏林,至死都一直留在瑞士。
  
  艾尔萨和爱因斯坦的女人们
  
  在1912年一次去柏林的旅途中,爱因斯坦开始了与他的表姐艾尔萨·洛文塔尔的恋情,并于1919年(也就是和米列娃离婚3个月后),同艾尔萨缔结连理。但他和米列娃一直保持联系,毕竟二人共同拥有两个孩子。爱因斯坦努力保持同他们的父子关系,但长子阿尔贝特一直对他态度疏远,次子爱德华则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于最终1965年死在苏黎世的一家精神病院。
  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次得到了证明,他被誉为科学界的革命者。妻子艾尔萨则保护其不受媒体的干扰,并引荐他结识当时的社会名流。艾尔萨生性快乐,但对科学毫无兴趣,与聪明智慧却喜怒无常的前妻米列娃形成鲜明对照。不过,爱因斯坦同这两个女人的关系显然有着类似之处。爱因斯坦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从未间断过。婚后几年,他又与贝蒂·诺曼——一个朋友的侄女关系暧昧。据说,艾尔萨允许爱因斯坦做这种风流韵事,这样他至少不需要偷偷摸摸的了。这段婚外情在1924年不了了之,但直到1936年艾尔萨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爱因斯坦一直与妻子之外的其他女性有染。
  1933年,爱因斯坦以受迫害犹太科学家的身份同艾尔萨移民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一片从事研究的净土。不幸的是,1936年,艾尔萨猝然病逝,使爱因斯坦在获得学术自由的同时,在个人生活上陷入了孤独的境况。
  
  集荣耀与责难于一身
  
  由于目睹战争带来的伤痛,爱因斯坦在政治方面变得越来越活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定地成为和平主义者,后来则成为反对纳粹的斗士。不过,爱因斯坦再也没有开始另一段固定的恋情,与人过分的亲近令他感到迷惑。他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领域。
  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里,爱因斯坦喜欢有女性相伴,而他那享誉全球的非凡智慧也为他吸引了很多女性仰慕者,先是在柏林,之后在美国都是如此。然而这其中少有持久的恋情。通常一段比较亲密的关系才刚刚建立,爱因斯坦却已经对此表现出冷淡,并将热情转向别处了。爱因斯坦以这种方式避免为感情所束缚,来保证他追求自己事业所需要的独立与自由(或许也是种孤独)。即便这样会被人们认为不顾及女性的感受,爱因斯坦依旧“我行我素”。
  爱因斯坦的晚年在普林斯顿度过,并于1955年4月18日病逝。逝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的病榻四周撒满了科学研究的手稿。
  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革命性的相对论,从此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虽然,已有无数关于这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及和平主义者的传记问世,但鲜为人知的却是这名天才物理学家作为一名普通人,与女人以及与其家庭的艰难关系。请容许我们猜测,有可能恰恰是这样,才为他取得伟大的成果创造了条件。爱因斯坦身上笼罩了太多光环,是物理学界把爱因斯坦塑造成一个不朽的圣人,他们也该对这些针对爱因斯坦的非议负一部分责任。爱因斯坦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就,而且不仅仅是作为科学家。我们不应忘记的是,他也是一名不屈不挠的公民权捍卫者,一个友好而幽默的朋友。然而,爱因斯坦也是人,他的问题或许只是不能承受过分的亲近,或许我们应该以一种看待普通人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爱因斯坦,那么他就会显得更加真实而有魅力。
其他文献
为解释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关于合同对信任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研究分歧,同时也为发包方提供如何运用合同去培养和维系承包方信任的建议,本研究以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基于发包方视
The body became a vessel,the rasping breath  its proof,and before him nothing  but that ocean sweep  he traveled over.His spirit  lofted forth,his voice  a long quavering  when the wind permitted,as i
期刊
爱因斯坦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他时常还会出现存我的生活当中。当我信步于加州威尔逊山的时候,他会从曝晒漂白的岩石堆里走出来——在这里,埃德温一哈勃第一次实际观测到了宇宙膨胀的证据,从而他广义相对论真正成为解释宇宙起源、发展的基础理论。当我来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学会爱因斯坦档案馆的时候,他会从那泛白的影印文献中探出头来向我挥手,从他与给罗斯福、弗洛伊德、罗素,以及虔诚的孩子们,甚至那些想诋毁他的人的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只有过一次极短暂的婚姻。那是在1854年的6月。当时她虽不过38岁,但却已经快走到生命的尽头。  婚后几个月,夏洛蒂夫妇应邀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大约在湿草地上散步久了,夏洛蒂受寒着凉。此时她刚怀孕,反应强烈,回到家后,便不断呕吐,甚至晕厥。医生认为,是体力衰竭。1855年3月31日,一代有着广泛声誉的作家,在送走几位富有才情的弟妹(包括写出文学经典《呼啸山庄》的艾
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4—约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6岁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成为罗马“新派诗人”的领袖,传留至今的诗歌有116首。他是古罗马地位相当重要的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发挥私营部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对政府而
本来我最先想到的立意无非是时尚界的皮囊和灵魂、浮华和苍白、光鲜和落寞的种种辨证,但看了这部影片后却蓦然发现它其实还是个包含着关于寻找和迷失、失去和得到的励志故事,只是,话题的外壳太耀眼,太令人目眩,以致于显得并不怎么典型。  《时尚女魔头》是我觉得还算中肯的一个译名,“The Devil Wears Prada”,直译叫做“穿Prada的恶魔”,原著小说的题目就是如此的恶狠狠,充满着诅咒的味道,还
一    1968年,朗费罗·洛根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巨大的贫富落差让他从小便萌生这样的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做一位腰缠万贯的富人。  洛根16岁那年,一场无情的车祸让他的父亲双腿致残,并永远丧失了劳动能力,洛根从此不得不为了全家的生计而中途辍学,来到一家小餐馆做勤杂工,虽然每个月仅有200美元的收入,但勉强可以给贫困中的日子带来些希冀。  为了排遣心中的巨大失落和心理压力,下班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