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营销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的常规手段,也是各家出版机构选题策划的风向标,而能够在今年上半年稳定持久地引导此类风潮的无疑就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虽然不似奥运会那般包罗万象、气势磅礴,但作为这个地球上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世界杯足球赛同样也是四年一次轮回,32支来自五大洲的精英球队,在为期一个月的赛程内,展开逐队厮杀,在炎热的夏日伴随着清凉的啤酒和火辣的烧烤,给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球迷们带来激情与狂欢。而相较于往年的热点同期书,今年的世界杯图书阵容显得更加强大和充实,我们不妨稍加清点一下各家出版社的排兵布阵。
前锋——观赛指南。竞技赛事关乎输赢,足球胜负在于进球,而在绿茵场上,实现破门的最佳选手当属被誉为“进攻尖刀”的前锋。在众多世界杯图书中,与这一事件或热点最为贴切的当属各类观赛指南,每届赛事参赛球队不同,情况各异,对于大多数日常忙于工作或学业的球迷来说,手握一本观赛指南,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为快速便捷地掌握本届世界杯的背景和相关情况,所以此类书也是相对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和接受的图书。《2014巴西世界杯观战指南》一书由著名足球解说员、现任CSPN主播的苏东带来。作者在本书不仅介绍了各支球队的基本情况,球队之间的交锋恩怨,球员、主教练情况、成绩预测、比赛收视时间,还精挑细选了重点赛事进行推荐,最后还带领我们了解巴西文化,领略桑巴足球的别样风情。同时,书中收录了不少历届世界杯的精彩且珍贵的图片,帮助球迷读者回顾赛场内外那些难忘的激情瞬间。另一本书《桑巴荣耀:2014巴西世界杯观赛竞彩指南》由知名国际足球记者胡敏娟、姜山联合带来,内容方面与前者大致相似,主要也是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本届世界杯的相关资料和背景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册书都引入了足彩预测的部分,特别是前者,作者更是联合黄健翔、詹俊等业内行家做出独家预测,更加凸显了图书的实用性,也吸引了不少彩迷读者的关注。
中场——深度阅读。对于热点同期书而言,做深度阅读,往往不是上佳之选,热点的价值在于其新闻性和眼球效应,而既然称之为热点,必然也有“退热”之时,一旦热点的关注度降低,其同期书也很难再次获得读者的青睐,所以对于大部分出版社而言,操作此类图书时多以短平快为立足点,即直接切入话题,短期集中曝光,避免长期恋战。对于世界杯这样一个全球性事件,国内出版社以往出版的图书多以上一类的观赛指南均多,较少做更为深入的相关读物。而今年,由体坛传媒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联手推出的“世界杯系列图书”打破了这一常规,开启了世界杯深度阅读之旅,也广受市场的关注。这一号称首部中文版的世界杯系列图书,第一次用中文梳理总结了历届世界杯大事记与精彩瞬间,系列图书共有9本之多,其中《世界杯冠军志》就有7本,讲述了历届世界杯冠军的精彩传奇,分别是巴西、阿根廷、德国、法国、意大利、英格兰和西班牙;其余两本则分别为《图说世界杯》和《2014世界杯群英谱》。作为创作方,体坛传媒利用其长期报道足球赛场累计的资源和经验,为世界杯冠军立传,用照片重现世界杯84年的历史,为足球名人绘制漫画,视角独到,内容精彩。该系列图书超过100万字,配图800多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对于真正的球迷而言,这样一套鸿篇巨制,如同一场饕餮之旅,同时如此深入的内容挖掘,也赋予了产品本身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后卫——明星传记。足球是一项集团队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而让球迷们为之疯狂的更多的则是承载着后者的那些巨星名宿,《贝利:足球之美》《C罗:C罗亲自授权传记》《内马尔:无畏质疑》《贝克汉姆:未来》《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穆里尼奥:葡萄牙制造》《世界杯100球星》等作品登场亮相,这里有曾经的王者,也有当代的翘楚,既有传奇的教练,也有历史的汇整,以上种种伴随着世界杯的进程,共同唱响这曲世界杯合唱。
替补——足球八卦。有明星有新闻就有八卦,对于身处聚光灯下的足球场来说,也非一块世外净土,而这也是足球本身的魅力所在。谈足球,则不能忘了黄健翔,作为球迷们最耳熟能详的解说员,他给多少国人带来足球本身以及之外的欢乐,每逢世界杯等足球大赛,也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在这次世界杯图书大赛中,他更是一口气推出了两本作品——《你不是一个人世界杯》和《足球根本不是圆的》。听到前者的书名,应该有很多读者会心一笑,“你不是一个人”,黄健翔在8年前的世界杯上的激情之语,至今仍然让很多球迷回味无穷。在这本新书中,作者根据自己与世界杯的故事,以及这么多年来对世界杯的研究,分六部分,分别讲述了世界杯的起源、世界杯传奇、世界杯疑云、中国与世界杯、巴西与世界杯,最终落脚在世界杯源于足球,但是世界杯不仅仅是足球,它与政治、宗教、科技、文化等领域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贴切地阐释了书名中的“你不是一个人”。而另一册书《足球根本不是圆的》则是黄健翔精选其个人自媒体节目《黄·段子》中的部分足球内容精加工而成,是作者将近30年的足球知识积累和储备,用平实、简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将足球圈的各种故事娓娓道来,如同身临其境。
以往的世界杯图书,同时也包括类似奥运会同期书等等很多热点同期书,往往基于短平快的市场定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迷陷包装战术,希望依靠精美的包装和印刷来吸引读者,忽视了对内容的深度打磨,导致读者不愿意买账;二是选题方向雷同,分散了读者对于同一主题的关注度,扎堆上市,泯然众人矣。在资讯日益发达的当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让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另一个半球同步的任何事件,所以对热点事件的利用,如果仍旧停留在“来件加工”的思维意识下,显然难以继续满足读者的需求了。在今年的同类书中,我们已经很高兴地看到有出版社愿意耐下心来,专心经营内容,在电子书和网络的阵阵冲击下,看似逆流而上,实则把握了出版的核心——内容。
每年的四五月,对于图书零售市场而言,都不算是一个热销时期,但这并不影响各家出版社推出名家新作的热情,也算是对于之后暑期黄金档的热身吧。素有“国内文坛诺贝尔奖”之称的茅盾文学奖,是众多国内文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获奖不仅象征着国内文学界的肯定,也意味着获奖者对于国内文坛的影响和号召力。近期两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先后为文学爱好者带来了自己新作,也是转型之作,受到广大读者的密切关注。 提到刘心武,则不能不说红楼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续红楼梦》等一系列红学专著的问世,仿佛刘心武自始至终就是一位专职专业红学研究者。但是对于真正熟悉刘心武的读者来说,《班主任》《钟鼓楼》这些作品应当更为耳熟能详,前者让作者扬名中国文坛,后者为作者带来了茅盾文学奖的荣耀,并共同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文坛的地位。暌违20年之久,作者终于带来了长篇现实主义新作《飘窗》,也是标志着作者的创作从古典回归现实。在这部展现当代人生存困境与拷问人性的作品里,作者成功地创造了既典型又独特的当代人物群像:既有清高的知识分子,又有拼命钻营的作家;既有善良的细民,又有奸猾的市井之徒;既有贪官污吏,又有侠义之士;既有大大小小的强力人物,又有艰苦谋生的普通百姓;既有激烈的“文革”残余极左人物,又有别有用心的自由派;既有官二代、富二代,也有小白领、小职员,令读者过目不忘,展现了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感受力,蕴涵了作者深刻的反思和无限的悲悯。
另一位更为年轻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自上部获奖作品《天行者》之后,也推出了新作《蟠虺》。与刘心武从古典回归现实不同,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刘醒龙则是从乡村转向都市。书名——蟠虺,是中国青铜器上的纹饰,流行于春秋时期,作品运用了一个当下流行的悬疑式开头——青铜器学界的泰斗曾本之在一个黄昏突然收到了20年前跳楼的同事写给他的一封神秘的甲骨文信,当时他为什么自尽?真相是什么?作为一部以现实反思历史的小说,作品深入知识分子群体,描写了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学术、人格的困惑,以及从传统文化过来的中国人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为两部转型之作,两位大家纷纷将笔触投向现实,引导读者关注当下,从这里我们将学会读懂当代生活,读懂当代中国。
罗伯特·加尔布雷思是谁?不知道,没关系。J·K·罗琳是谁,相信你一定知道。在新作《布谷鸟的呼唤》中,J·K·罗琳化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继上一部作品《偶发空缺》出版之后,又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推理小说,延续了上作中的英式黑色幽默风格,也继续保持了从儿童文学转型为面向成人读者的态势。作品围绕一桩雪夜坠楼案展开,全书弥漫着浓郁的英伦气息:梅菲尔区高尚静谧的街景,东区的后街酒吧,喧嚷的苏荷区,而书中塑造的私人侦探科莫兰·斯特莱克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莫兰·斯特莱克会成为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式的神探吗?他会是J·K·罗琳创作的下一个哈利·波特吗?读完此书,也许这些都是不少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看起来一切似乎还是未完待续。
有转型也有承续,两位当红主持人的新作让我们得以继续借助他们的眼光、他们的视角去仔细看看这个世界。作为主持人界的高产作家,与其上一部合著作品《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仅隔半年,白岩松又带来新作《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作为一部关于行走和思考的散文随笔,作者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力求平实客观地将其在日本的一段记忆呈现给读者,也力图通过自己近距离的观察,剖析日本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时尚等诸多方面。正如书名一般,面对日本这个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邻居国度,两种完全对立的情绪交织相合,或许我们可以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这样也许我们更能看清更多的问题。
同为央视当家主持人,水均益在新作《益往直前》问世之前,仅在1998年出版过《前沿故事》一书,作品不多,但效果很好,单《前沿故事》一种书的累计销量据说就有50万册。而作为15年来水均益唯一一部著作,作品未及面世就已经有相当高的关注度了。而作为央视首位国际采访记者,水均益在书中不仅揭秘亲历伊拉克战争、欧债危机、朝鲜炸毁核设施等重大国际新闻背后的真相,还讲述了采访普京、梅德韦杰夫、安倍晋三、卡梅伦等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的独特感受,同时对于“伊战逃兵”的非议、央视离职潮,“月薪26万”的传言等一系列热点且尖锐的话题也丝毫不做回避,袒露了一个新闻老兵的心路历程。
前锋——观赛指南。竞技赛事关乎输赢,足球胜负在于进球,而在绿茵场上,实现破门的最佳选手当属被誉为“进攻尖刀”的前锋。在众多世界杯图书中,与这一事件或热点最为贴切的当属各类观赛指南,每届赛事参赛球队不同,情况各异,对于大多数日常忙于工作或学业的球迷来说,手握一本观赛指南,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为快速便捷地掌握本届世界杯的背景和相关情况,所以此类书也是相对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和接受的图书。《2014巴西世界杯观战指南》一书由著名足球解说员、现任CSPN主播的苏东带来。作者在本书不仅介绍了各支球队的基本情况,球队之间的交锋恩怨,球员、主教练情况、成绩预测、比赛收视时间,还精挑细选了重点赛事进行推荐,最后还带领我们了解巴西文化,领略桑巴足球的别样风情。同时,书中收录了不少历届世界杯的精彩且珍贵的图片,帮助球迷读者回顾赛场内外那些难忘的激情瞬间。另一本书《桑巴荣耀:2014巴西世界杯观赛竞彩指南》由知名国际足球记者胡敏娟、姜山联合带来,内容方面与前者大致相似,主要也是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本届世界杯的相关资料和背景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册书都引入了足彩预测的部分,特别是前者,作者更是联合黄健翔、詹俊等业内行家做出独家预测,更加凸显了图书的实用性,也吸引了不少彩迷读者的关注。
中场——深度阅读。对于热点同期书而言,做深度阅读,往往不是上佳之选,热点的价值在于其新闻性和眼球效应,而既然称之为热点,必然也有“退热”之时,一旦热点的关注度降低,其同期书也很难再次获得读者的青睐,所以对于大部分出版社而言,操作此类图书时多以短平快为立足点,即直接切入话题,短期集中曝光,避免长期恋战。对于世界杯这样一个全球性事件,国内出版社以往出版的图书多以上一类的观赛指南均多,较少做更为深入的相关读物。而今年,由体坛传媒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联手推出的“世界杯系列图书”打破了这一常规,开启了世界杯深度阅读之旅,也广受市场的关注。这一号称首部中文版的世界杯系列图书,第一次用中文梳理总结了历届世界杯大事记与精彩瞬间,系列图书共有9本之多,其中《世界杯冠军志》就有7本,讲述了历届世界杯冠军的精彩传奇,分别是巴西、阿根廷、德国、法国、意大利、英格兰和西班牙;其余两本则分别为《图说世界杯》和《2014世界杯群英谱》。作为创作方,体坛传媒利用其长期报道足球赛场累计的资源和经验,为世界杯冠军立传,用照片重现世界杯84年的历史,为足球名人绘制漫画,视角独到,内容精彩。该系列图书超过100万字,配图800多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对于真正的球迷而言,这样一套鸿篇巨制,如同一场饕餮之旅,同时如此深入的内容挖掘,也赋予了产品本身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后卫——明星传记。足球是一项集团队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而让球迷们为之疯狂的更多的则是承载着后者的那些巨星名宿,《贝利:足球之美》《C罗:C罗亲自授权传记》《内马尔:无畏质疑》《贝克汉姆:未来》《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穆里尼奥:葡萄牙制造》《世界杯100球星》等作品登场亮相,这里有曾经的王者,也有当代的翘楚,既有传奇的教练,也有历史的汇整,以上种种伴随着世界杯的进程,共同唱响这曲世界杯合唱。
替补——足球八卦。有明星有新闻就有八卦,对于身处聚光灯下的足球场来说,也非一块世外净土,而这也是足球本身的魅力所在。谈足球,则不能忘了黄健翔,作为球迷们最耳熟能详的解说员,他给多少国人带来足球本身以及之外的欢乐,每逢世界杯等足球大赛,也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在这次世界杯图书大赛中,他更是一口气推出了两本作品——《你不是一个人世界杯》和《足球根本不是圆的》。听到前者的书名,应该有很多读者会心一笑,“你不是一个人”,黄健翔在8年前的世界杯上的激情之语,至今仍然让很多球迷回味无穷。在这本新书中,作者根据自己与世界杯的故事,以及这么多年来对世界杯的研究,分六部分,分别讲述了世界杯的起源、世界杯传奇、世界杯疑云、中国与世界杯、巴西与世界杯,最终落脚在世界杯源于足球,但是世界杯不仅仅是足球,它与政治、宗教、科技、文化等领域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贴切地阐释了书名中的“你不是一个人”。而另一册书《足球根本不是圆的》则是黄健翔精选其个人自媒体节目《黄·段子》中的部分足球内容精加工而成,是作者将近30年的足球知识积累和储备,用平实、简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将足球圈的各种故事娓娓道来,如同身临其境。
以往的世界杯图书,同时也包括类似奥运会同期书等等很多热点同期书,往往基于短平快的市场定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迷陷包装战术,希望依靠精美的包装和印刷来吸引读者,忽视了对内容的深度打磨,导致读者不愿意买账;二是选题方向雷同,分散了读者对于同一主题的关注度,扎堆上市,泯然众人矣。在资讯日益发达的当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让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另一个半球同步的任何事件,所以对热点事件的利用,如果仍旧停留在“来件加工”的思维意识下,显然难以继续满足读者的需求了。在今年的同类书中,我们已经很高兴地看到有出版社愿意耐下心来,专心经营内容,在电子书和网络的阵阵冲击下,看似逆流而上,实则把握了出版的核心——内容。
每年的四五月,对于图书零售市场而言,都不算是一个热销时期,但这并不影响各家出版社推出名家新作的热情,也算是对于之后暑期黄金档的热身吧。素有“国内文坛诺贝尔奖”之称的茅盾文学奖,是众多国内文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获奖不仅象征着国内文学界的肯定,也意味着获奖者对于国内文坛的影响和号召力。近期两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先后为文学爱好者带来了自己新作,也是转型之作,受到广大读者的密切关注。 提到刘心武,则不能不说红楼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续红楼梦》等一系列红学专著的问世,仿佛刘心武自始至终就是一位专职专业红学研究者。但是对于真正熟悉刘心武的读者来说,《班主任》《钟鼓楼》这些作品应当更为耳熟能详,前者让作者扬名中国文坛,后者为作者带来了茅盾文学奖的荣耀,并共同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文坛的地位。暌违20年之久,作者终于带来了长篇现实主义新作《飘窗》,也是标志着作者的创作从古典回归现实。在这部展现当代人生存困境与拷问人性的作品里,作者成功地创造了既典型又独特的当代人物群像:既有清高的知识分子,又有拼命钻营的作家;既有善良的细民,又有奸猾的市井之徒;既有贪官污吏,又有侠义之士;既有大大小小的强力人物,又有艰苦谋生的普通百姓;既有激烈的“文革”残余极左人物,又有别有用心的自由派;既有官二代、富二代,也有小白领、小职员,令读者过目不忘,展现了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感受力,蕴涵了作者深刻的反思和无限的悲悯。
另一位更为年轻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自上部获奖作品《天行者》之后,也推出了新作《蟠虺》。与刘心武从古典回归现实不同,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刘醒龙则是从乡村转向都市。书名——蟠虺,是中国青铜器上的纹饰,流行于春秋时期,作品运用了一个当下流行的悬疑式开头——青铜器学界的泰斗曾本之在一个黄昏突然收到了20年前跳楼的同事写给他的一封神秘的甲骨文信,当时他为什么自尽?真相是什么?作为一部以现实反思历史的小说,作品深入知识分子群体,描写了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学术、人格的困惑,以及从传统文化过来的中国人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为两部转型之作,两位大家纷纷将笔触投向现实,引导读者关注当下,从这里我们将学会读懂当代生活,读懂当代中国。
罗伯特·加尔布雷思是谁?不知道,没关系。J·K·罗琳是谁,相信你一定知道。在新作《布谷鸟的呼唤》中,J·K·罗琳化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继上一部作品《偶发空缺》出版之后,又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推理小说,延续了上作中的英式黑色幽默风格,也继续保持了从儿童文学转型为面向成人读者的态势。作品围绕一桩雪夜坠楼案展开,全书弥漫着浓郁的英伦气息:梅菲尔区高尚静谧的街景,东区的后街酒吧,喧嚷的苏荷区,而书中塑造的私人侦探科莫兰·斯特莱克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莫兰·斯特莱克会成为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式的神探吗?他会是J·K·罗琳创作的下一个哈利·波特吗?读完此书,也许这些都是不少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看起来一切似乎还是未完待续。
有转型也有承续,两位当红主持人的新作让我们得以继续借助他们的眼光、他们的视角去仔细看看这个世界。作为主持人界的高产作家,与其上一部合著作品《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仅隔半年,白岩松又带来新作《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作为一部关于行走和思考的散文随笔,作者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力求平实客观地将其在日本的一段记忆呈现给读者,也力图通过自己近距离的观察,剖析日本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时尚等诸多方面。正如书名一般,面对日本这个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邻居国度,两种完全对立的情绪交织相合,或许我们可以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这样也许我们更能看清更多的问题。
同为央视当家主持人,水均益在新作《益往直前》问世之前,仅在1998年出版过《前沿故事》一书,作品不多,但效果很好,单《前沿故事》一种书的累计销量据说就有50万册。而作为15年来水均益唯一一部著作,作品未及面世就已经有相当高的关注度了。而作为央视首位国际采访记者,水均益在书中不仅揭秘亲历伊拉克战争、欧债危机、朝鲜炸毁核设施等重大国际新闻背后的真相,还讲述了采访普京、梅德韦杰夫、安倍晋三、卡梅伦等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的独特感受,同时对于“伊战逃兵”的非议、央视离职潮,“月薪26万”的传言等一系列热点且尖锐的话题也丝毫不做回避,袒露了一个新闻老兵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