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不优秀群众说了算,合格不合格支部来把关,模范不模范成绩来检验,先种试验田后结如意果。这是青海省海东市全面推行“群众和党员推荐优秀村民,从优秀村民中培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双推双选”制度。
2012年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两委”班子家族化、亲情化,党员队伍素质偏低,新发展党员群众满意度不高,群众对党员不认可、不信任,党员能人中优秀青年比例小,换届选举时无优秀人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丧失了干部队伍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导致了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各种矛盾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难题,海东市积极探索农村发展党员新途径,摸索农村干部选用新机制,制定的“双推双选”制度,有效遏制了上述现象,有效破解了发展党员家族化、村干部后继乏人等难题,开创了农村发展党员、选用干部新局面,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农村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一份责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他们不是干部,却做着干部的事;他们是普通村民,却比一般村民承担着更为光荣而重要的责任。宣传政策、调解矛盾,他们忙碌的身影遍布海东农村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巷道。建设美丽家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他们坚实的脚步踏遍了农村的每一块田地、每一座山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优秀村民。
村里的开支合不合理、收入是否合法、工作到不到位……乐都区北山乡八旦村67岁的农民何庆元忙得不亦乐乎。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任,他心里有一杆秤:“当优秀就是要凭良心做事,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连通上下做桥梁,和谐稳定有保障,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百姓一个明白。”
“有他工作好开展,没他工作断了档。”这是村民对老何的评价。虽然每年只有很少一点补助,但他仍然热心于村级事务发展。“村里财务只有先通过监委会签字、盖章,才能上报到乡上报账。”老何一脸认真地说。
如今,海东市已有21026名优秀村民像何庆元一样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其中有4765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从中发展农村党员489名,5126名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去年村级换届选举中2141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他们在海东农村这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上,发挥着重要的火车头作用,成为海东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石。
“双推双选”制度,不仅使村民了解了发展党员的过程,而且还亲自参与其中,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夯实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群众基础,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有效化解了发展党员和选拔后备干部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发挥了基层民主的整体效用。
一条路子,铺开发展党员新探索
“双推双选”制度的立足点是走群众路线,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重点从年龄在18至50周岁,宗旨意识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户代表”会议推荐、个人自荐、村民小组10名以上联名推荐、党员5名以上联名推荐及村“两委”、青年、妇女等村级组织分类推荐等形式,按每村15-20名推荐出“优秀村民”初步人选。然后由村“两委”进行审核,并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按不少于20%的差额比例进行民主票选,再将推选出的“优秀村民”在村务公开栏里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党委备案。
小角色,大作为。海东市乐都区八旦乡岔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天恩介绍说:“村党支部在执行‘双推双选’制度时,把好了优秀村民评选关和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关,做到了不是优秀村民的群众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不是优秀村民的党员和群众不列入后备干部,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高、后备干部能干事、群众威信好。”去年村级换届选举,全村村民不约而同地把信任票投给了他。“‘双推双选’制度推广后,不用担心人选推不出来了、群众不认可了、人选能力差了。”乐都区马厂乡党委书记段勋福说。
“双推双选”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发展什么样的党员不仅由党员说了算,还要由群众说了算,合格不合格要支部来把关,打破了以往少数人说了算的陈旧模式,形成了“优者进、庸者出”的良性竞争机制,有效解决了发展党员难、长期不发展党员和“近亲繁殖”等现象,防止了家族、宗族势力操纵发展党员。这一制度的推行,完全改变了以往只局限于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人员中发展党员的现象,将发展党员工作关口前移,把工作做在未递交申请书之前,变“等上门”为“引进门”,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进程,从源头上拓宽了发展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视野,优化了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有力提升了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公信度。
一个标杆,带动农村事业新发展
评选优秀村民,就要树起一面旗帜、立起一个标杆。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一批优秀村民,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通村入户,干净整洁的巷道纵横交错,浓厚的文化底蕴随处可见……这种诗情画意的景象如今出现在了互助县塘川镇高羌村这个普通村庄。近年来,在国家的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海东农村的道路硬了、巷道亮了,村庄绿了,乡风文明了,所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互助县威远镇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说,这是开展优秀村民评比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带来的新气象。 “在党的政策扶持下,我这几年流转土地发展温棚蔬菜种植,在群众中起到了一点示范带头作用,连续三年被乡亲们推选为优秀村民。今年,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要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更要感谢村民们对我的信任。”从优秀村民到预备党员,互助县塘川镇高羌村村民赵永夏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谈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他目光坚定地说:“我打算流转50亩耕地,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优秀村民,这个群体,在海东农村正焕发出无穷活力。民和县西沟乡张家庄村优秀村民邓丁己没有想到,三年前自己当选为第一批“优秀村民”,只不过想着要为乡亲们多办点好事。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优秀村民”这个光荣的群体中,热心村务,服务群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乐都区马厂乡岔沟村村民李云英带头规模化铺膜五十多亩,带动三十多户村民发展高产马铃薯……提起这些优秀村民,乡亲们总会用“攒劲”来表达他们由衷的赞美。
一个制度,树起基层组织建设里程碑
平安县三合镇党委书记严海英说:“近几年时间保持零上访,原因是村务监督透明,优秀村民作用发挥明显,严格要求自己,干群关系融洽。”“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这是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一把标尺。“一直以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敢站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很多,但对于平时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更好的监督评价机制。”“双推双选”正是以制度的刚性,既给了模范带头作用较强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一个创先争优的平台,又是对个别消极懈怠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一种有效监督,让他们随时感受到“遇到难事先上、遇到好事退让”,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实践证明,海东市推行的“双推双选”制度,建立了开放式发展党员模式,破解了农村发展党员难、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扩大了基层民主,解决了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公信度低的问题;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破解了后备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一体制的创新,也让群众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发言权。从村民主观愿望上说,新党员的苗子是从村民的心里长出来的,村干部的入选是由村民一步一步酝酿后走上岗位的,村民当然会拥护自己信赖的人,从源头上做到了满足群众的需求;从客观事实上讲,村民选出的“优秀村民”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可以说是能干、会干、敢干的人,这就意味着农村党组织和班子建设有了纯洁性先进性,可以更好地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
(徐维宏系海东市委组织部干部)
2012年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两委”班子家族化、亲情化,党员队伍素质偏低,新发展党员群众满意度不高,群众对党员不认可、不信任,党员能人中优秀青年比例小,换届选举时无优秀人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丧失了干部队伍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导致了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各种矛盾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难题,海东市积极探索农村发展党员新途径,摸索农村干部选用新机制,制定的“双推双选”制度,有效遏制了上述现象,有效破解了发展党员家族化、村干部后继乏人等难题,开创了农村发展党员、选用干部新局面,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农村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一份责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他们不是干部,却做着干部的事;他们是普通村民,却比一般村民承担着更为光荣而重要的责任。宣传政策、调解矛盾,他们忙碌的身影遍布海东农村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巷道。建设美丽家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他们坚实的脚步踏遍了农村的每一块田地、每一座山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优秀村民。
村里的开支合不合理、收入是否合法、工作到不到位……乐都区北山乡八旦村67岁的农民何庆元忙得不亦乐乎。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任,他心里有一杆秤:“当优秀就是要凭良心做事,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连通上下做桥梁,和谐稳定有保障,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百姓一个明白。”
“有他工作好开展,没他工作断了档。”这是村民对老何的评价。虽然每年只有很少一点补助,但他仍然热心于村级事务发展。“村里财务只有先通过监委会签字、盖章,才能上报到乡上报账。”老何一脸认真地说。
如今,海东市已有21026名优秀村民像何庆元一样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其中有4765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从中发展农村党员489名,5126名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去年村级换届选举中2141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他们在海东农村这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上,发挥着重要的火车头作用,成为海东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石。
“双推双选”制度,不仅使村民了解了发展党员的过程,而且还亲自参与其中,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夯实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群众基础,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有效化解了发展党员和选拔后备干部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发挥了基层民主的整体效用。
一条路子,铺开发展党员新探索
“双推双选”制度的立足点是走群众路线,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重点从年龄在18至50周岁,宗旨意识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户代表”会议推荐、个人自荐、村民小组10名以上联名推荐、党员5名以上联名推荐及村“两委”、青年、妇女等村级组织分类推荐等形式,按每村15-20名推荐出“优秀村民”初步人选。然后由村“两委”进行审核,并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按不少于20%的差额比例进行民主票选,再将推选出的“优秀村民”在村务公开栏里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党委备案。
小角色,大作为。海东市乐都区八旦乡岔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天恩介绍说:“村党支部在执行‘双推双选’制度时,把好了优秀村民评选关和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关,做到了不是优秀村民的群众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不是优秀村民的党员和群众不列入后备干部,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高、后备干部能干事、群众威信好。”去年村级换届选举,全村村民不约而同地把信任票投给了他。“‘双推双选’制度推广后,不用担心人选推不出来了、群众不认可了、人选能力差了。”乐都区马厂乡党委书记段勋福说。
“双推双选”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发展什么样的党员不仅由党员说了算,还要由群众说了算,合格不合格要支部来把关,打破了以往少数人说了算的陈旧模式,形成了“优者进、庸者出”的良性竞争机制,有效解决了发展党员难、长期不发展党员和“近亲繁殖”等现象,防止了家族、宗族势力操纵发展党员。这一制度的推行,完全改变了以往只局限于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人员中发展党员的现象,将发展党员工作关口前移,把工作做在未递交申请书之前,变“等上门”为“引进门”,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进程,从源头上拓宽了发展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视野,优化了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有力提升了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公信度。
一个标杆,带动农村事业新发展
评选优秀村民,就要树起一面旗帜、立起一个标杆。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一批优秀村民,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通村入户,干净整洁的巷道纵横交错,浓厚的文化底蕴随处可见……这种诗情画意的景象如今出现在了互助县塘川镇高羌村这个普通村庄。近年来,在国家的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海东农村的道路硬了、巷道亮了,村庄绿了,乡风文明了,所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互助县威远镇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说,这是开展优秀村民评比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带来的新气象。 “在党的政策扶持下,我这几年流转土地发展温棚蔬菜种植,在群众中起到了一点示范带头作用,连续三年被乡亲们推选为优秀村民。今年,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要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更要感谢村民们对我的信任。”从优秀村民到预备党员,互助县塘川镇高羌村村民赵永夏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谈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他目光坚定地说:“我打算流转50亩耕地,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优秀村民,这个群体,在海东农村正焕发出无穷活力。民和县西沟乡张家庄村优秀村民邓丁己没有想到,三年前自己当选为第一批“优秀村民”,只不过想着要为乡亲们多办点好事。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优秀村民”这个光荣的群体中,热心村务,服务群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乐都区马厂乡岔沟村村民李云英带头规模化铺膜五十多亩,带动三十多户村民发展高产马铃薯……提起这些优秀村民,乡亲们总会用“攒劲”来表达他们由衷的赞美。
一个制度,树起基层组织建设里程碑
平安县三合镇党委书记严海英说:“近几年时间保持零上访,原因是村务监督透明,优秀村民作用发挥明显,严格要求自己,干群关系融洽。”“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这是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一把标尺。“一直以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敢站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很多,但对于平时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更好的监督评价机制。”“双推双选”正是以制度的刚性,既给了模范带头作用较强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一个创先争优的平台,又是对个别消极懈怠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一种有效监督,让他们随时感受到“遇到难事先上、遇到好事退让”,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实践证明,海东市推行的“双推双选”制度,建立了开放式发展党员模式,破解了农村发展党员难、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扩大了基层民主,解决了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公信度低的问题;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破解了后备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一体制的创新,也让群众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发言权。从村民主观愿望上说,新党员的苗子是从村民的心里长出来的,村干部的入选是由村民一步一步酝酿后走上岗位的,村民当然会拥护自己信赖的人,从源头上做到了满足群众的需求;从客观事实上讲,村民选出的“优秀村民”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可以说是能干、会干、敢干的人,这就意味着农村党组织和班子建设有了纯洁性先进性,可以更好地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
(徐维宏系海东市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