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生于1953年,在我不到10岁的时候,随奶奶一起去亲戚家做客。吃饭的时候,桌上只有大半盆子南瓜纽子(未成熟的南瓜)菜。唯此而已。
那时我吃过麦苗子,拔掉麦苗去掉两头,只留中间白色的,煮一煮,嚼一阵子,很难下咽。榆树的叶子煮熟可以吃一碗,再吃第二碗就难了,因为难吃。柳树叶子,椿树叶子都能吃。榆钱饭算是奢侈品了。吃树皮需要一个过程,从榆树上刮下后晒干,上臼捣碎掺面打糊糊。狗儿秧,兔耳酸,密密蒿,羊蹄子棵,萋萋芽干的青的都能吃。荠菜和马齿苋也是美味菜。灰灰菜,剌剌秧也能吃。河筒子里生长的剌剌蒜,结的种子味道酷似大蒜,能让你的嘴辣得冒火。春天里几场春雨来临,豌豆秧扁豆秧长得像鹅娃子一样。饥饿了一冬的人们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他们结伴在夜晚来临后,挽著篮子去外村的田野里采豌豆秧扁豆秧,煮了吃。用麻叶包蛤蟆或小鱼烧了吃更美味,但把老鼠烧了吃就有些瘆人了。一次,父亲还把一条蛇剁成若干截,用铁洗脸盆煮了吃,那一节节蛇肉遇热后直直地站在水里,别说吃,看着就瘆人。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收成逐渐见好,农民生活略有好转,但是正月初一到十五仍然馏(把凉了的食物蒸热)几样子馍。有好面馍,玉米面馍,包红薯叶子萝卜缨子的黑团子。烧红薯茶待年客,就是把红薯洗净切块入锅兑水,煮熟后,这就待年客了。那时曾流行这样几句话:走亲戚咱不去,陪客咱不沾,但等十五那一天,还得吃大馍还得吃枣山(枣花馍,做成山状)。现在大馍枣山有什么好吃的,但那时却是梦寐以求的美味。
生产队时,农民披星戴月,从年头忙到年尾。正月初一年夜饭后,操起家伙就下地,美其名曰“革命化春节”。那时河南最好的红旗大队,一人一年才能分120斤小麦,一般生产队能分80斤左右,最差的尚庄一人一年只分20斤,所以平常人家粘鞋拨糨子的面都找不到。农民流传有“头疼发热,吃个酸汤面叶,吃个十天半月”的说法。
春天,种上南瓜以防止“六月空”,本来收麦是农历四月底五月初,但六月就没得吃了,这时春天种的南瓜,正好成熟了,然后一天三顿光吃南瓜。“立秋三天遍地红”,是说立秋三天高粱进入成熟期。立秋节气在农历六月底七月初,这时南瓜季节下去,就吃产蜀黍面(高粱面),吃产蜀黍面拉红便,年轻朋友没这体会。到了农历七月十五,红薯出来了,又以红薯为主食。
因为红薯稳产又高产,在20世纪70年代,农作物以红薯为主。红薯有春红薯和麦茬红薯。春红薯晒红薯干,家家织个秫秸箔站起来一围,盛红薯片。麦茬红薯则地窖存,能吃到第二年春天。“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说的就是那个时候。通常做饭锅中间煮红薯,锅一圈贴红薯面饼子,中间蒸一碗红薯面粥,放上盐和辣椒就是菜,要浇油,用筷子从油瓶子里戳一下然后放在那碗咸粥里。
换个做法,烧红薯片子茶。篦子上馏红薯面窝头,锅开时,沿锅圈浇一瓢冷水,再烧开,红薯片能煮得稀烂,吃着口感较好。没有细粮做不成面,人们常吃红薯嘴里好无味,又一个做法,就是用红薯面蒸成团子,然后在咸水里浸一下,配上葱花或韭菜花,就算改善生活。
第三个做法,把红薯洗净放在铁剌子上(带孔的铁片工具)剌成渣子,兑水把红薯渣子搦出上锅蒸熟,放盐,再加一滴油,吃着满好,但最无营养,因为红薯的粉都落在水里了,澄下去晒干储存,可以做汤喝,也可以下细粉或做粉皮,但需请能工巧匠。以前吃红薯的时候,老是作心(恶心想吐),一作心,嘴里就吐酸水,自从告别“红薯汤红薯馍”后,我就再没吐过酸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谁家给自家男孩订婚下帖待客,两个大方桌一对,要待十几位客人,包括给女方压帖的四块布料、银货(即银镯子),四五十元就够了。桌上最好的菜是牛肉、鸡块。但量很少。囫囵鱼也有,不到一斤重。吃饭时也上红烧肉,量也少。最普通的是白菜、豆腐、粉皮,把煮熟的血切成片,摆在小黑碗里,反扣在粉皮白菜上,叫合碗。炖鸡蛋做底子,上面盛些杂菜,叫鸡蛋底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土地分田到户。1979年,我过春节仅花了7元3角钱,还包括卖布票的钱,只割了几斤肉,买了几棵白菜。1980年,我家收的小麦囤里倒满后,堂屋当门也倒满,床底下也是,从此告别了黑馍馍,以后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5年前后,农民餐桌上饭菜日渐丰盛,集贸市场上鸡鸭鱼肉销售量越来越大。油炸丸子、肉盒,各种特色的小菜摊,小吃店,美食店,快餐店应有尽有。穷乡僻壤交通不方便的乡村也开设了饭馆,不说县城就连乡镇外省外地的名吃店,也有十家八家。乡村办红白喜事的餐桌上,远远超过了七碟子八碗,桌上的菜盘子已摞了三四层,厨房里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端。前几年的三大件:鸡、鱼、肘子现在又变成了双鸡双鱼,且增加了半个酱猪脸。菜多,客人们一个个打着饱嗝,吃不下去了。有的菜没有动筷,只好打包拎走。海鲜也越上越全。虽然中央三令五申禁止铺张浪费,饭菜从简,但仍是屡禁不止。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地提高,吃饭的变化越来越大,但愿每个公民能记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良训,节约资源,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
那时我吃过麦苗子,拔掉麦苗去掉两头,只留中间白色的,煮一煮,嚼一阵子,很难下咽。榆树的叶子煮熟可以吃一碗,再吃第二碗就难了,因为难吃。柳树叶子,椿树叶子都能吃。榆钱饭算是奢侈品了。吃树皮需要一个过程,从榆树上刮下后晒干,上臼捣碎掺面打糊糊。狗儿秧,兔耳酸,密密蒿,羊蹄子棵,萋萋芽干的青的都能吃。荠菜和马齿苋也是美味菜。灰灰菜,剌剌秧也能吃。河筒子里生长的剌剌蒜,结的种子味道酷似大蒜,能让你的嘴辣得冒火。春天里几场春雨来临,豌豆秧扁豆秧长得像鹅娃子一样。饥饿了一冬的人们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他们结伴在夜晚来临后,挽著篮子去外村的田野里采豌豆秧扁豆秧,煮了吃。用麻叶包蛤蟆或小鱼烧了吃更美味,但把老鼠烧了吃就有些瘆人了。一次,父亲还把一条蛇剁成若干截,用铁洗脸盆煮了吃,那一节节蛇肉遇热后直直地站在水里,别说吃,看着就瘆人。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收成逐渐见好,农民生活略有好转,但是正月初一到十五仍然馏(把凉了的食物蒸热)几样子馍。有好面馍,玉米面馍,包红薯叶子萝卜缨子的黑团子。烧红薯茶待年客,就是把红薯洗净切块入锅兑水,煮熟后,这就待年客了。那时曾流行这样几句话:走亲戚咱不去,陪客咱不沾,但等十五那一天,还得吃大馍还得吃枣山(枣花馍,做成山状)。现在大馍枣山有什么好吃的,但那时却是梦寐以求的美味。
生产队时,农民披星戴月,从年头忙到年尾。正月初一年夜饭后,操起家伙就下地,美其名曰“革命化春节”。那时河南最好的红旗大队,一人一年才能分120斤小麦,一般生产队能分80斤左右,最差的尚庄一人一年只分20斤,所以平常人家粘鞋拨糨子的面都找不到。农民流传有“头疼发热,吃个酸汤面叶,吃个十天半月”的说法。
春天,种上南瓜以防止“六月空”,本来收麦是农历四月底五月初,但六月就没得吃了,这时春天种的南瓜,正好成熟了,然后一天三顿光吃南瓜。“立秋三天遍地红”,是说立秋三天高粱进入成熟期。立秋节气在农历六月底七月初,这时南瓜季节下去,就吃产蜀黍面(高粱面),吃产蜀黍面拉红便,年轻朋友没这体会。到了农历七月十五,红薯出来了,又以红薯为主食。
因为红薯稳产又高产,在20世纪70年代,农作物以红薯为主。红薯有春红薯和麦茬红薯。春红薯晒红薯干,家家织个秫秸箔站起来一围,盛红薯片。麦茬红薯则地窖存,能吃到第二年春天。“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说的就是那个时候。通常做饭锅中间煮红薯,锅一圈贴红薯面饼子,中间蒸一碗红薯面粥,放上盐和辣椒就是菜,要浇油,用筷子从油瓶子里戳一下然后放在那碗咸粥里。
换个做法,烧红薯片子茶。篦子上馏红薯面窝头,锅开时,沿锅圈浇一瓢冷水,再烧开,红薯片能煮得稀烂,吃着口感较好。没有细粮做不成面,人们常吃红薯嘴里好无味,又一个做法,就是用红薯面蒸成团子,然后在咸水里浸一下,配上葱花或韭菜花,就算改善生活。
第三个做法,把红薯洗净放在铁剌子上(带孔的铁片工具)剌成渣子,兑水把红薯渣子搦出上锅蒸熟,放盐,再加一滴油,吃着满好,但最无营养,因为红薯的粉都落在水里了,澄下去晒干储存,可以做汤喝,也可以下细粉或做粉皮,但需请能工巧匠。以前吃红薯的时候,老是作心(恶心想吐),一作心,嘴里就吐酸水,自从告别“红薯汤红薯馍”后,我就再没吐过酸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谁家给自家男孩订婚下帖待客,两个大方桌一对,要待十几位客人,包括给女方压帖的四块布料、银货(即银镯子),四五十元就够了。桌上最好的菜是牛肉、鸡块。但量很少。囫囵鱼也有,不到一斤重。吃饭时也上红烧肉,量也少。最普通的是白菜、豆腐、粉皮,把煮熟的血切成片,摆在小黑碗里,反扣在粉皮白菜上,叫合碗。炖鸡蛋做底子,上面盛些杂菜,叫鸡蛋底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土地分田到户。1979年,我过春节仅花了7元3角钱,还包括卖布票的钱,只割了几斤肉,买了几棵白菜。1980年,我家收的小麦囤里倒满后,堂屋当门也倒满,床底下也是,从此告别了黑馍馍,以后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5年前后,农民餐桌上饭菜日渐丰盛,集贸市场上鸡鸭鱼肉销售量越来越大。油炸丸子、肉盒,各种特色的小菜摊,小吃店,美食店,快餐店应有尽有。穷乡僻壤交通不方便的乡村也开设了饭馆,不说县城就连乡镇外省外地的名吃店,也有十家八家。乡村办红白喜事的餐桌上,远远超过了七碟子八碗,桌上的菜盘子已摞了三四层,厨房里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端。前几年的三大件:鸡、鱼、肘子现在又变成了双鸡双鱼,且增加了半个酱猪脸。菜多,客人们一个个打着饱嗝,吃不下去了。有的菜没有动筷,只好打包拎走。海鲜也越上越全。虽然中央三令五申禁止铺张浪费,饭菜从简,但仍是屡禁不止。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地提高,吃饭的变化越来越大,但愿每个公民能记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良训,节约资源,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