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下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当其冲地是抓好学习小组的组织建设。怎样组织学习小组?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做法。参照昌乐二中的经验,应该明确小组学习的主要流程、目标和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确定个人和小组的学习计划、目标和小组评价非常重要。这是学生进步和小组共同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昌乐二中,每堂课老师都会在黑板边写上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室四周墙上,甚至是教室外面的墙面上到处都贴满了小组的目标口号和检查得分情况。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道具和形式。正是有了这些,才形成了同办学思想完全一致的显著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
怎样分组才合理?有的老师总结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很有道理的。小组每个人的职责应该清晰,组小责专,干部多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管理。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学生行为的直接管理者主要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中山一中庄丽萍老师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班级管理的模式,由过去的直接管理51个学生,变为直接管理13个领头羊,间接了解全部。”中山一中贾文杰老师正在实施的由“常务班委”和“值周班委”共同组成的“双线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正如贾老师所说:“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每一位同学都是管理者,每一位同学都被管理,这既凸显了班级每位同学的主人翁地位,使得每位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又使得班级时时、处处处于大家的监督管理之下,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在小组建设中,尤其要重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和相互合作的帮带关系。既不能让学生只图新鲜和省事,总在不着边际地讨论,忽视了自己阅读、理解和思考;也要通过制定小组合约提倡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合作学习。没有合作,分组只是形式,讨论也没有用。
有人说,“合作是一种生活态度”。我还要说,“小组合作是效率倍增的素质教育方式”。通过合作学习,既有学生自主学习,也有相互讨论,搞不懂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还可以在课堂上由中心发言人向大家汇报。学生给别人讲课,胜过自己自学,学习效率会大大地提高。学生在帮助别人中提高自己,在检查别人时督促自己,在管理别人中提升自己。只听老师讲的传统课堂是死水一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则是活水长流。
二、抓教师备课和学案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讲得很少,但并不是说教师备课就不重要了。恰巧相反,为了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花更多精力用在备课和学案上。
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的教师备课,主要应该是准备学案。首先要对教材更了解。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大纲的要求是什么,每年的考点有哪些,今年可能考什么。其次对学生的学情更要了解。要搞清楚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还要对课堂教学策略更加明确。清楚哪些知识老师不讲学生看了也会,哪些知识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这节课重点应该解决什么,从而确定最主要讨论哪些问题,老师重点点拨哪些问题。
不少老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准备下节课。中山一中叶志辉老师通过调查,对这种短视的传统备课方式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教师备课需要有一个规划,要对一章中侧重哪个环节有预判,需要对教材内容、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系统的计划。”
怎样设计学案?叶志辉老师总结道:(1)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2)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3)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催生更多的教学交流和教研合作。中山一中陈敏华老师建议:“老师之间也可以多进行‘合作’活动,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和科组可以创建类似‘论坛’的平台,让老师们轻松地自主地切磋交流。”
有组织地制定和审核学案,也是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学案,既要在充分备课、备学生的前提下自己独立完成,还要经过学科组集体讨论,修改;经过年级主任和学校分管领导的审核批准,才能下发给学生,才能在讲课中使用。起码学校要建立一个审核学案的班子,制定明确的审核流程,让老师每一节课的学案,都不单纯是个人行为。这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才能掌握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权,掌握规划、控制、督查全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 潘孟良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下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当其冲地是抓好学习小组的组织建设。怎样组织学习小组?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做法。参照昌乐二中的经验,应该明确小组学习的主要流程、目标和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确定个人和小组的学习计划、目标和小组评价非常重要。这是学生进步和小组共同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昌乐二中,每堂课老师都会在黑板边写上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室四周墙上,甚至是教室外面的墙面上到处都贴满了小组的目标口号和检查得分情况。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道具和形式。正是有了这些,才形成了同办学思想完全一致的显著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
怎样分组才合理?有的老师总结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很有道理的。小组每个人的职责应该清晰,组小责专,干部多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管理。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学生行为的直接管理者主要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中山一中庄丽萍老师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班级管理的模式,由过去的直接管理51个学生,变为直接管理13个领头羊,间接了解全部。”中山一中贾文杰老师正在实施的由“常务班委”和“值周班委”共同组成的“双线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正如贾老师所说:“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每一位同学都是管理者,每一位同学都被管理,这既凸显了班级每位同学的主人翁地位,使得每位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又使得班级时时、处处处于大家的监督管理之下,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在小组建设中,尤其要重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和相互合作的帮带关系。既不能让学生只图新鲜和省事,总在不着边际地讨论,忽视了自己阅读、理解和思考;也要通过制定小组合约提倡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合作学习。没有合作,分组只是形式,讨论也没有用。
有人说,“合作是一种生活态度”。我还要说,“小组合作是效率倍增的素质教育方式”。通过合作学习,既有学生自主学习,也有相互讨论,搞不懂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还可以在课堂上由中心发言人向大家汇报。学生给别人讲课,胜过自己自学,学习效率会大大地提高。学生在帮助别人中提高自己,在检查别人时督促自己,在管理别人中提升自己。只听老师讲的传统课堂是死水一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则是活水长流。
二、抓教师备课和学案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讲得很少,但并不是说教师备课就不重要了。恰巧相反,为了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花更多精力用在备课和学案上。
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的教师备课,主要应该是准备学案。首先要对教材更了解。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大纲的要求是什么,每年的考点有哪些,今年可能考什么。其次对学生的学情更要了解。要搞清楚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还要对课堂教学策略更加明确。清楚哪些知识老师不讲学生看了也会,哪些知识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这节课重点应该解决什么,从而确定最主要讨论哪些问题,老师重点点拨哪些问题。
不少老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准备下节课。中山一中叶志辉老师通过调查,对这种短视的传统备课方式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教师备课需要有一个规划,要对一章中侧重哪个环节有预判,需要对教材内容、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系统的计划。”
怎样设计学案?叶志辉老师总结道:(1)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2)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3)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催生更多的教学交流和教研合作。中山一中陈敏华老师建议:“老师之间也可以多进行‘合作’活动,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和科组可以创建类似‘论坛’的平台,让老师们轻松地自主地切磋交流。”
有组织地制定和审核学案,也是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学案,既要在充分备课、备学生的前提下自己独立完成,还要经过学科组集体讨论,修改;经过年级主任和学校分管领导的审核批准,才能下发给学生,才能在讲课中使用。起码学校要建立一个审核学案的班子,制定明确的审核流程,让老师每一节课的学案,都不单纯是个人行为。这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才能掌握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权,掌握规划、控制、督查全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