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比较穴位埋线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和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气虚络瘀型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气虚络瘀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络瘀型中风病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
【关键词】气虚络瘀型中风病;穴位埋线;加味补阳还五汤
中风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居于首位,其死亡率高,后遗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急性期以后遗留症状较多,且很难恢复,致残率极高,临床上主要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15年6月~2019年12月,应用穴位埋线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络瘀型中风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筛选对象主要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將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8~66岁;病程半月~1年半;病情程度(肌力):3级以上9例,1~2级16例,0级15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9~70岁;病程半月~1年半;病情程度(肌力):3级以上8例,1~2级12例,0级1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情程度划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具备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证据;如CT或核磁共振;②病程均在半月以上1年半以内;③年龄均在70岁以下;④本文所讨论的中风病均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气虚络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1.4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的肺感染,以及癌症等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超过中风病的疾病或状态;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穴位埋线疗法 ①取穴: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取病侧穴。处方如下:肩髃、曲池、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气海、膈俞、血海。②操作方法:利用2~0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医用羊肠线),剪成0.5cm长的若干小段,予75%酒精内浸泡变软备用,取一次性10ml注射器针头1支,以相应长度的一次性针灸针作为针芯,埋线穴位常规皮肤消毒,用无菌镊子取羊肠线一段从针头端穿入,快速刺入穴位,达到穴位深度后轻轻上下提插,待病人有强烈酸麻胀感后,将针芯向内按,针头向外提,将羊肠线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检查羊肠线无外露,无出血后,按压针孔片刻,外敷创可贴。15天施术1次为1疗程。
2.1.2中药疗法 以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补阳还五汤加味为主方,生黄芪、茯苓各30g,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当归尾、川牛膝、桑枝、地鳖虫、续断、半夏各10g,全蝎3g、乌梢蛇15g、1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剂为1疗程。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阳失温煦加桂枝温通经脉;腰膝酸软,加川断、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2.2 对照组 取肩髃、曲池、合谷、伏兔、风市、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常规针法,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5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以上2组共观察4疗程并评定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修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显效:自觉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且肌力提高3级以上。有效:自觉体征及症状减轻,且肌力提高2级以上。无效:自觉体征及症状改变不明显,且肌力提高在1级以下。
3.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4 讨论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1]。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本文所讨论的中风病主要是因脑出血或脑梗死发病后造成的以半身不遂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东汉·张仲景认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3]。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袪络通,诸证自可渐愈。加茯苓、川牛膝、桑枝、地鳖虫、续断、半夏、全蝎、乌梢蛇以加强健脾舒经通络之功。综上所述穴位埋线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达到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之功,对气虚络瘀型中风病有良好效果。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中风疗效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有促进作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中风患者应注意良肢位摆放,注意翻身拍背,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四十,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5.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6.
基金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课题2018BEG03062(宁科社字[2018]7号)
【关键词】气虚络瘀型中风病;穴位埋线;加味补阳还五汤
中风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居于首位,其死亡率高,后遗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急性期以后遗留症状较多,且很难恢复,致残率极高,临床上主要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15年6月~2019年12月,应用穴位埋线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络瘀型中风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筛选对象主要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將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8~66岁;病程半月~1年半;病情程度(肌力):3级以上9例,1~2级16例,0级15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9~70岁;病程半月~1年半;病情程度(肌力):3级以上8例,1~2级12例,0级1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情程度划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具备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证据;如CT或核磁共振;②病程均在半月以上1年半以内;③年龄均在70岁以下;④本文所讨论的中风病均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气虚络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1.4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的肺感染,以及癌症等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超过中风病的疾病或状态;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穴位埋线疗法 ①取穴: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取病侧穴。处方如下:肩髃、曲池、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气海、膈俞、血海。②操作方法:利用2~0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医用羊肠线),剪成0.5cm长的若干小段,予75%酒精内浸泡变软备用,取一次性10ml注射器针头1支,以相应长度的一次性针灸针作为针芯,埋线穴位常规皮肤消毒,用无菌镊子取羊肠线一段从针头端穿入,快速刺入穴位,达到穴位深度后轻轻上下提插,待病人有强烈酸麻胀感后,将针芯向内按,针头向外提,将羊肠线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检查羊肠线无外露,无出血后,按压针孔片刻,外敷创可贴。15天施术1次为1疗程。
2.1.2中药疗法 以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补阳还五汤加味为主方,生黄芪、茯苓各30g,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当归尾、川牛膝、桑枝、地鳖虫、续断、半夏各10g,全蝎3g、乌梢蛇15g、1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剂为1疗程。血虚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阳失温煦加桂枝温通经脉;腰膝酸软,加川断、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2.2 对照组 取肩髃、曲池、合谷、伏兔、风市、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常规针法,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5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以上2组共观察4疗程并评定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修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显效:自觉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且肌力提高3级以上。有效:自觉体征及症状减轻,且肌力提高2级以上。无效:自觉体征及症状改变不明显,且肌力提高在1级以下。
3.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4 讨论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1]。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本文所讨论的中风病主要是因脑出血或脑梗死发病后造成的以半身不遂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东汉·张仲景认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3]。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袪络通,诸证自可渐愈。加茯苓、川牛膝、桑枝、地鳖虫、续断、半夏、全蝎、乌梢蛇以加强健脾舒经通络之功。综上所述穴位埋线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达到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之功,对气虚络瘀型中风病有良好效果。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中风疗效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有促进作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中风患者应注意良肢位摆放,注意翻身拍背,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四十,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5.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6.
基金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课题2018BEG03062(宁科社字[2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