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iR-33水平的变化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miR-33的变化,分析miR-3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AFLD患者(NAFLD组)、于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T2DM组)、伴NAFLD的T2DM患者(NAFLD合并T2DM组),各2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检测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33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

T2DM组、NAFLD合并T2DM组在病程、用药史、并发症发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和T2DM合并NAFLD组的血清miR-33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其中合并者的血清miR-33水平最高(P<0.05)。四组的收缩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UA)、肌酐(Scr)、谷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收缩压、TG、GGT和TC水平高于T2DM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FPG、HbA1c高于NAFLD组(P<0.05)。miR-33水平与收缩压、FPG、HbA1c、TG、UA、GG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33、收缩压、FPG升高均会增加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OR=8.999,1.083,2.071,P<0.05)。

结论

血清miR-33是T2DM、NAFLD疾病的影响因素,是T2DM患者伴有NAFLD的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参与调控糖脂代谢进而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Ⅲ级胆管炎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收治的Ⅲ级胆管炎合并心肌损伤患者91例。根据是否给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分为ERCP组(n=75)与非ERCP组(n=16);根据28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35)与存活组(n=56)。记录患者入院后第1、3、7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
目的探讨芪参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H9C2)过度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脓毒症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SPF级Wistar大鼠,按芪参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分别相当于生药12.7、25.4、50.8 g/(kg·d)]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分为五组:对照组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脂多糖(LPS)组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1 μ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介导人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PC-Exos)对高糖受损人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EPCs);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100 mg/L的AS-Ⅳ液处理,培养24 h后,采用超速离心法结合超滤法提取EPCs分泌的外泌体即EPC-Exos,采用特异性标志物CD9、CD63、CD81鉴定EPC-Exos,透射电镜观察EPC-Exos的形态特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时间及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选取北京天坛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 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有DVT组(n=22)与无DVT组(n=1 107),对其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DVT的发生时间;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中微小RNA-338-3p(miR-338-3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光感受器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1-20)特异性Th17细胞的调控。方法分离野生型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冲洗骨髓腔得到骨髓细胞,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定向诱导分化为BMDCs。诱导培养第5天,将未成
随着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经FDA获批用于非感染性中、后、全葡萄膜炎的治疗,TNF-α抑制剂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基于该类生物制剂在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已有研究发现长期应用该类制剂的患者感染和肿瘤发生或发展的风险明显增加,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安全性问题在于严重感染的发生、术后感染的发生、结核病和肝炎的发生
目的通过脑出血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危险因素、诊治过程和预防策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重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脑出血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脑出血后1周确诊急性肺栓塞,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病情缓解,未加重脑出血。脑出血后卧床、肢体制动、使用脱水、利尿、止血等药物是并发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临床可通过物理方式及药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探讨据此是否可以建立LADA诊断模型。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岳阳市中心医院代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302例,均完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测。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LADA诊疗的共识,将其分为LADA组(18例)和T2DM组(28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mRNA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后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68例(认知障碍组)、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75例(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脑出血量、出血部位、血压、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R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血管形成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高糖+高浓度RA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25 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