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全方位模拟了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是对现代制造业、流通业及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与管理。该文基于“微课”全新的教学资源,探索建设实验课程资源中心的方法。本文旨在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实践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实验实践课程的 “微课”设计与制作,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且在“微课”项目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实验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微课 虚拟仿真综合实训 实验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VBSE 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项目号:20170106300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05-01
1.引言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融合了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量和创新能力。 现阶段《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主要是以课上教学为主,任务引领的操作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的出现为《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带来了一场“微”革命,“微课”具体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
目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实践教学分为实习动员、团队组建、期初建账、固定数据、自主经营、实习总结六个阶段。《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能够自成体系,适于制作微课。微课制作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应包含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等几个环节,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教材版本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时间控制在8-10分钟,然后准备好《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所用的软硬件设备和各种工具,就可以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
3.《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制作
微课视频按录制方法一般可分为录屏软件内录、数码设备摄录、混合录制式三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所采用的录制方法根据其教学特点采用混合录制式。《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固定数据阶段125个知识点,可采用录屏软件内录的录制方法来制作,以Camtasia Studio7.1录屏软件为例介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的制作方法。在Camtasia Studio录制微课的过程中,首先了解视频的尺寸、分辨率,其次兼顾视频内容的完整性,解决Camtasia Studio中音频处理中的问题。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F9键便开始录制,录制内容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录制完成后,按F10保存预览,然后导入编辑状态,选择dimensions 为正在录制的尺寸1024?鄢768。最后完成画面的录制和处理。《虚拟仿真综合实训》线下任务设计,可采用拍摄式微课的录制方法来制作,两个机位分别获取教师和学生互动场面,双机位获取师生互动找出业务流程展示设计、营销策划案等线下任务设计的过程,并且利用特写镜头演示学生精彩呈现的画面过程,之后在视频编辑软件中进行视频编辑,双机位来回切换体现互动场面。
4.微课资源在《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4.1充分运用“微課”技术,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为重点,重塑《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
4.2充分运用“微课”技术,推动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微课”教学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教学空间,优化《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
4.3充分运用“微课”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设“微课”云教学平台,扩大《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共享,聘请微课领域高级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研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同聚.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07-110+126.
[2]戴启艳.利用Camtasia Studio8.6进行微课制作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7:164-165+170.
作者简介:
赵杨(1979-),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消费心理与行为、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挖掘等。
【关键词】微课 虚拟仿真综合实训 实验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VBSE 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项目号:20170106300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05-01
1.引言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融合了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量和创新能力。 现阶段《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主要是以课上教学为主,任务引领的操作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的出现为《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带来了一场“微”革命,“微课”具体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
目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实践教学分为实习动员、团队组建、期初建账、固定数据、自主经营、实习总结六个阶段。《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能够自成体系,适于制作微课。微课制作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应包含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等几个环节,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教材版本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时间控制在8-10分钟,然后准备好《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所用的软硬件设备和各种工具,就可以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
3.《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制作
微课视频按录制方法一般可分为录屏软件内录、数码设备摄录、混合录制式三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所采用的录制方法根据其教学特点采用混合录制式。《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固定数据阶段125个知识点,可采用录屏软件内录的录制方法来制作,以Camtasia Studio7.1录屏软件为例介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微课的制作方法。在Camtasia Studio录制微课的过程中,首先了解视频的尺寸、分辨率,其次兼顾视频内容的完整性,解决Camtasia Studio中音频处理中的问题。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F9键便开始录制,录制内容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录制完成后,按F10保存预览,然后导入编辑状态,选择dimensions 为正在录制的尺寸1024?鄢768。最后完成画面的录制和处理。《虚拟仿真综合实训》线下任务设计,可采用拍摄式微课的录制方法来制作,两个机位分别获取教师和学生互动场面,双机位获取师生互动找出业务流程展示设计、营销策划案等线下任务设计的过程,并且利用特写镜头演示学生精彩呈现的画面过程,之后在视频编辑软件中进行视频编辑,双机位来回切换体现互动场面。
4.微课资源在《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4.1充分运用“微課”技术,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为重点,重塑《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
4.2充分运用“微课”技术,推动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微课”教学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教学空间,优化《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
4.3充分运用“微课”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设“微课”云教学平台,扩大《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共享,聘请微课领域高级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研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同聚.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07-110+126.
[2]戴启艳.利用Camtasia Studio8.6进行微课制作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7:164-165+170.
作者简介:
赵杨(1979-),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消费心理与行为、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挖掘等。